Letter, 情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從 Gmail 的郵箱收到了一封「給 oo」,署名給我(本名)的回信。說是回信,是因為這封信是連同著前一封通信一起送過來的。


看了一下第一封信,發信日為 2014 年 11 月 22 日。

第一封(2014)的信中完全沒有內容,是空白寄出的,完全不曉得當時為什麼會寄來這封空白信。我自己也想不起來。


而第二封則是我現在(2024.11.19)所收到的這封回信,內容寫到:

oo(我的名字)好~

下個禮拜三 11/27 中午 12:00 跟專業領域的老師進行面試

我找專科老師,對於專業知識比較能幫到你

時間空下來喔!!

我可以跟你約 11/22(五)或 11/25(一)12:00 面試演練

你要約哪天呢?

YS





寄信人是 YS。

在考取執照以前,在之前一份的學校單位工作時,我正準備從夜間部的舊單位調到日間部的新單位。

YS 是在舊單位與我交接職務的前同事,回想起來,我們大家當時都還是一邊工作、一邊在拼論文準備畢業的準諮商師。

我核對了一下,日期還有禮拜幾都是和今年對得上,所以確定 YS 指的是今年(2024)。

看來真的是要寄給現在這個署名(我的名字)的人,但我沒有印象跟人有約職涯諮詢啊?


於是我在郵箱內,也回了信給 YS,

「YS,好久不見了

這封信,好像是 2014 年所發的

哇,也 10 年了

不曉得你最近在做些什麼?」


一邊等待 YS 回信的同時,也一邊在腦海裡搜尋關於 2014 年那時有印象的點滴。




那是第一任碩士論文指導老師突然去世(2012)後的第二年,職涯的腳步跟論文的進度一樣,牛步般地走著,好像沒有往前進的樣子,對職涯以及未來感到很是迷惘。 


回憶一點一點朝我襲來,把自己帶回那個 2014 年那個時候,我也不自覺地在現實與回憶之間來回穿梭。





隔了一天,前同事回信了:

「啊,真的很不好意思

好久不見

這個學生的名字剛好跟你同名呢,

一不小心便寄到了你這裡」

YS 抱歉地說道。

不禁好奇,難道他要寫信給的和我同名的人,也如當年的我一樣,有點不知道以後該往哪裡走,而感到有些迷茫嗎?



這封郵件錯寄的巧合,讓我想起電影《情書》那幕橋段

兩個陌生人相遇對看,彼此的人生交錯,產生複雜的鏡像關係。


因為同名同姓的巧合,未婚妻博子在未婚夫去世三年後,思念著已故的男生藤井樹,按照舊的地址寄出了一封信,卻陰差陽錯地寄到了另一個地址,讓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女生藤井樹收到了這封信。



這個有趣的巧合,促使女生藤井樹多年以後回到學校。

當她在尋找當年男生藤井樹留下的東西時,心中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並重新發現了那封藏在書卡背後、署名給她的信。

讓女生藤井樹的心裡裝著他,卻又永不復見。

青春的告別,像是一場死亡。

青春、少年、含蓄、傷逝,交織成一首離別的歌。


在情書這部電影中,有個影評這麼寫道:

「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別人的回憶。」


希望和我同名的這個人(應該是女生?)
願妳也能走出現在對生命的迷惘,重新找回面對不管是職涯還是人生,都有主動選擇的勇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鼠格子・小鼠小姐的中年筆記
1會員
17內容數
早安,小鼠小姐,來點「我」的時光!寫下一些中年感觸。
2025/02/24
現在的我,會這麼回答他: 「如果我的支持對你有力量,那我也會支持你去做。」 「聽說,人到了天堂時,會被問兩個問題: 第一,你這輩子是否過得幸福?第二,其他人是否也因為你而過得幸福?」 所以,當你想做這件事時,可以想想—— 你是否能讓他們因為你的陪伴和指引,覺得自己變得更厲害,重新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2025/02/24
現在的我,會這麼回答他: 「如果我的支持對你有力量,那我也會支持你去做。」 「聽說,人到了天堂時,會被問兩個問題: 第一,你這輩子是否過得幸福?第二,其他人是否也因為你而過得幸福?」 所以,當你想做這件事時,可以想想—— 你是否能讓他們因為你的陪伴和指引,覺得自己變得更厲害,重新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2025/02/07
又一年,今年一樣選擇在過年這個時候,離開濕冷冷的台北,沿途看看風景,也拜訪一段時間未見的朋友。 歸來-枋山-東海。 今年的訪友之旅,意外湊成了山海之旅。 「我想離開,是為了歸來。」 有些話也是先對自己說,雖然還不能通達。
2025/02/07
又一年,今年一樣選擇在過年這個時候,離開濕冷冷的台北,沿途看看風景,也拜訪一段時間未見的朋友。 歸來-枋山-東海。 今年的訪友之旅,意外湊成了山海之旅。 「我想離開,是為了歸來。」 有些話也是先對自己說,雖然還不能通達。
2025/02/06
「安安靜靜的,守好一個小世界,時間完整的像一塊還沒開動的蛋糕,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在角落跟自己相處,跟自己思考,不會被打擾。」 沒有手機的日子,是很鬆弛的,我都跟自己相處。 是一種一個人安安靜靜待在世界一個角落、跟世界斷聯,沒有人會找到我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2/06
「安安靜靜的,守好一個小世界,時間完整的像一塊還沒開動的蛋糕,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在角落跟自己相處,跟自己思考,不會被打擾。」 沒有手機的日子,是很鬆弛的,我都跟自己相處。 是一種一個人安安靜靜待在世界一個角落、跟世界斷聯,沒有人會找到我的感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從 Gmail 的郵箱收到了一封署名給我的回信。 這封郵件錯寄的巧合,讓我想起電影《情書》那幕橋段,兩個陌生人相遇對看,彼此的人生交錯,產生複雜的鏡像關係。
Thumbnail
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從 Gmail 的郵箱收到了一封署名給我的回信。 這封郵件錯寄的巧合,讓我想起電影《情書》那幕橋段,兩個陌生人相遇對看,彼此的人生交錯,產生複雜的鏡像關係。
Thumbnail
收到前同事寄來的明信片,深感溫暖與感動。不同於現代通訊方式,手寫的溫度讓我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用心。
Thumbnail
收到前同事寄來的明信片,深感溫暖與感動。不同於現代通訊方式,手寫的溫度讓我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用心。
Thumbnail
今天收到了一封人事主任傳來的email,信件內容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十年前的那個菜鳥時期。剛進到學校時,那個心情可說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用誠惶誠恐來形容我的第一學年可說是再不為過。我不知這是否為部份人的職場新人心態,但對已滿28歲的我而言,確實是這樣度過的,至少我一開始感
Thumbnail
今天收到了一封人事主任傳來的email,信件內容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十年前的那個菜鳥時期。剛進到學校時,那個心情可說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用誠惶誠恐來形容我的第一學年可說是再不為過。我不知這是否為部份人的職場新人心態,但對已滿28歲的我而言,確實是這樣度過的,至少我一開始感
Thumbnail
如果能夠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那麼,我想回到過去告訴當時的自己:「務必相信自己的直覺,勇於做出選擇,因為妳的擔憂未曾發生,而妳的夢想全都實現了!」
Thumbnail
如果能夠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那麼,我想回到過去告訴當時的自己:「務必相信自己的直覺,勇於做出選擇,因為妳的擔憂未曾發生,而妳的夢想全都實現了!」
Thumbnail
但我當然認得出上面的字跡是來自於誰,那歪斜的、我的名字,和寫下我家地址的方式,我彷彿能重新看見寫下那封信的他。打開前就相信,我一定知道內容是什麼,也就因為這樣,於是遲遲不敢面對,怕哭、怕愧對、怕失望......後來無可逃避地還是打開了,畢竟我曾是如此期待他的來信。
Thumbnail
但我當然認得出上面的字跡是來自於誰,那歪斜的、我的名字,和寫下我家地址的方式,我彷彿能重新看見寫下那封信的他。打開前就相信,我一定知道內容是什麼,也就因為這樣,於是遲遲不敢面對,怕哭、怕愧對、怕失望......後來無可逃避地還是打開了,畢竟我曾是如此期待他的來信。
Thumbnail
重看一封簡短卻讓我震撼的電子郵件,愕然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奇特的驚喜。 這位原以為只是聊天室偶遇的新朋友,隨性聊聊很有點意思,惟初初相識談不上交情,誰知他竟然是我大一的老師!回想起來我有點遲鈍,愛借四庫影本的人不多,應早有猜測才對,網路世界真真神奇。 原來老師看過我的文字,特地上聊天室找人,蒙老師
Thumbnail
重看一封簡短卻讓我震撼的電子郵件,愕然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奇特的驚喜。 這位原以為只是聊天室偶遇的新朋友,隨性聊聊很有點意思,惟初初相識談不上交情,誰知他竟然是我大一的老師!回想起來我有點遲鈍,愛借四庫影本的人不多,應早有猜測才對,網路世界真真神奇。 原來老師看過我的文字,特地上聊天室找人,蒙老師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收到一封信,或許有多久沒有寫一封信呢?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收到一封信,或許有多久沒有寫一封信呢?
Thumbnail
下班後照例收了信,發現前前前任寄了封email來。交往當時不論土方還是台方好友一致認為這傢伙就是個渣男,一年間不知被多少人勸過趕緊分手卻依然相信對方會變,是一段被菸酒生塵封且不願回想的黑歷史,但其實也是經過這段洗禮,在之後與其他人的關係中才知道能如何有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下班後照例收了信,發現前前前任寄了封email來。交往當時不論土方還是台方好友一致認為這傢伙就是個渣男,一年間不知被多少人勸過趕緊分手卻依然相信對方會變,是一段被菸酒生塵封且不願回想的黑歷史,但其實也是經過這段洗禮,在之後與其他人的關係中才知道能如何有更好的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