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的日子
我在18歲就讀大學前,是沒有手機的。
高中時期到了高三時,班上除了我跟另一位同學以外,大部分的同學都有了手機。
在班級通訊錄的欄位上,不管是電話還是手機那欄,我都填上相同的一隻號碼,就是家裡的公用電話。
因為沒有自己的私人電話,因此一來,放學之後就不會有同學打來,和同學之間就甚少私下往來了。
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有我自己選擇不想要手機的部分。
放學離開校園後,時間就完全屬於自己了。
「安安靜靜的,守好一個小世界,時間完整的像一塊還沒喊開動的蛋糕,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在角落跟自己相處,跟自己思考,不會被打擾。」
沒有手機的日子,是很鬆弛的,我都跟自己相處。
是一種一個人安安靜靜待在世界一個角落、跟世界斷聯,沒有人會找到我的感覺。
直到離開台北到花蓮念大學,因為需要跟台北的家裡人聯絡,大學報到的第一天,才在學校的湖畔餐廳中華電信擺攤處辦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隻手機。
還記得那時候辦的是大學生專案,選了一隻Nokia 最入門款的990元手機。
找不到人生第一隻手機的照片,這是第二隻。
有了手機之後,身上就好像被安裝定位系統,隨時準備要跟這個世界連接的感覺。
2024.2.4
今天跟大學好友EN聚餐,聊起我們生活的轉變。
大學時的東部歲月,一路走到現在,各自忙碌於事業或家庭,年紀奔4字頭的生活。
我說自己最懷念的東部歲月,是那種好像處在漆黑隧道裡頭,沒有人找到我,也不必拼命汲汲營營奔著前途朝前追趕的感覺。
我想起了沒有手機,或者說沒有3C手機社交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