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只需輸入關鍵字,就能輕易找到各種懶人包、短影片,迅速獲取想要的知識。然而,為什麼我們仍然需要閱讀?除了資訊以外,閱讀能帶給我們什麼?
▍📖 「Brain Rot」——資訊過載時代的隱憂
2024年,牛津英語大辭典選出了年度代表詞:「Brain Rot(腦腐)」,形容我們因為接收過多瑣碎資訊,導致思考能力逐漸下降。但其實,早在1854年,梭羅在《湖濱散記》中便已提及這個概念——當社會習慣簡化事物、迴避深入思考,人類的思想與智力也隨之衰退。
從幾分鐘的懶人包,到不斷切換的短影音,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碎片化的資訊,每分每秒都被各種訊息佔據。表面上看似吸收了許多知識,實際上卻因為過度依賴這些速食內容,放棄了思考與想像的空間,最終讓自己陷入「腦腐」的狀態。
「書本最大的魅力,就是毫無魅力。」
這句話或許聽起來矛盾,但正是因為閱讀不像影音內容那樣快速吸引目光,它反而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深思、去消化、去內化。
與被動地接收資訊不同,閱讀需要我們主動走進書的世界,運用自身的經驗與思考來解讀文字,感受字裡行間的情感與意境。而這份「主動性」,正是讓閱讀成為一種獨特體驗的關鍵。同時,作者也提醒我們——「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就算作者提出的論點不是自己認同的,還是可以參考其推論的思考過程或篩選出對自己有價值的部分。
▍📖 讀者是賦予書本生命的人
閱讀本來就是一件極為個人的事,每個人的閱讀體驗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透過文字,我們與作者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從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世界。
叔本華曾說:「思想最初的氣息,僅能延續到化作語言的前一刻,一旦化作語言,思想就會死去。」這或許意味著,當一個想法被寫下來,便失去了它最初的靈動。然而,閱讀的魅力就在於——當讀者賦予書本新的理解與詮釋,它便再次獲得了生命。因此,我本人不相信有絕對的「雷書」 — 每個人階段程度不同,需要的東西也有異。我的「雷書」可能正是你的「愛書」,畢竟我不適合不代表所有人都不適合。
一、既知問題之書:☑️
適合沒有閱讀習慣的入門書
☑️
重溫既知的道理,重新認識其必要性
這類書就像老朋友,提醒我們曾經學過、聽過的道理。它們的價值不在於「新」,而在於幫助我們重新審視這些觀念是否真正內化,並透過新的視角加深理解。
二、發現答案之書:☑️
嘗試接觸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見解
☑️
意識到自己認知不見得都對
這類書的意義在於挑戰我們的舊觀念,幫助我們看到盲點,甚至徹底翻轉原本的想法。當我們願意去接觸與自己觀點不同的知識,就能發現世界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廣闊。
三、既知答案之書:☑️
迫使讀者改變自己的認知行動
☑️
反思理所當然的問題
這類書最具衝擊力,它們不只是提供新知識,更會讓我們質疑:「原來一直以來,我的想法可能並不完整?」它們能迫使我們反思,甚至改變行為,讓閱讀的影響力真正落地。
例子:我根據作者建議的方法重新檢閱書櫃的書對我而言的類型和意義,並分類書籍類型,讓知識變成可檢索的行動指南。
你可以把自己的大腦想像成一顆雪花球。當不動時,知識像沉澱在底部的亮片,看似靜止不動。但只要受到外界刺激,這些知識就會飛舞起來,重新組成新的圖案——這就是「新的發現與靈感」的瞬間。
書中的話語,就像是一種刺激,攪拌我們腦中的「沉澱物」:
真正的知識,不是「記住」,而是「內化」,成為我們思考與行動的一部分。
📝 1. 銘刻於腦:用自己的話表達
讀完一本書後,嘗試用自己的話寫下重點,而不是簡單摘錄。唯有當我們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這些知識才算真正屬於我們。
📦 2. 冷藏封存:保留當下看不懂的知識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段覺得「很有道理,但還不太能理解」的內容,這時不必急著強行吸收,而是把它保存起來,等未來知識積累足夠時再回來審視。
🔗 3. 產生連結:讓新知識與舊經驗互動
當我們刻意將新學到的概念與舊有經驗聯繫在一起,就能讓原本被遺忘的「舊沉澱物」重新活化,讓大腦裡的知識變得越來越有機。
所以,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場探索與重塑的旅程。在資訊洪流中,讓我們偶爾放慢腳步,為自己的思考留點餘地,讓書本帶我們抵達更深遠的世界。
一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寫了什麼,而在於我們如何讀它。
你最近讀過哪本書?帶給你什麼樣的啟發?歡迎在留言分享你的閱讀故事 🌱!
‧̍̊˙· 𓆝.° 。˚𓆛˚。 °.𓆞 ·˙‧̍̊
𖤘 書籍資訊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作者|荒木博行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07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咖啡贊助: @onemorepage.al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