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密集的時代,閱讀是打破階級最有力的武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開始下定決心斷捨離的時候,閱讀幾本相關的書籍,其中印象很深刻是有位作者提到對於佔空間有一項是例外的,便是書籍。

「因為世界很大,我們不見得能去到每個地方,透過閱讀,可以看到沒看過甚至是這輩子無法體驗的人文風景,感受堆砌的歷史。」

所以對於書籍不要吝嗇空間。



曾經有位長輩在我整理藏書時訕笑說:「書買那麼多沒有用,看過了不會讀第二次,現在網路這麼普遍,很多東西看影片學就好,講真的,這些書沒有什麼價值,拿去二手書店賣換不了多少錢,更不用說秤重賣。閱讀在現在這種年代根本是沒效率又貶值的行為。」

聽完之後我沉默不語,對他露出一個微笑。


為什麼閱讀?不是為了獲取更多知識而已,而是讓生活裡有更多的變量。


知名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一句話:

「如果不能讓你的「潛意識」上升為「有意識」,潛意識就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引導你的一生,成為你的命運!」


Looking is not seeing, and listening is not hearing.


根據科學實驗統計,大多時候,不管你要跟別人說什麼,人腦注意力平均持續的時間大約只有你說話時間的一半

試著從閱讀開始訓練。

閱讀的重要性在於學習到卓越的人如何解讀問題、提出應對答案,看到可以開拓你的眼界思維和格局,不容易陷在人生的偏執及自謬。

「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這句話始終烙印在心裏。

閱讀與學習時間是一個人的健身房,否則生活都只是在消耗既有的電量,絲毫沒有充電,無異只是內耗。



用閱讀告別廉價多巴胺


我們以為看見卻忘記注視;以為聽見和傾聽是同義詞。尤其在速食主義盛行的時代,要好好靜下心讀幾頁文章對許多人來說是十足的挑戰。

廉價多巴胺充斥著感官刺激的世界,物質至上的世界帶來不必要的焦慮與麻木。

從閱讀開始吧!


書本對我來說從不是空間的佔用,在我眼裡是種資產,不該是計算折舊率、不需要紙張重量衡量,它所承載的知識份量,遠遠超過你眼中的厚度。

閱讀是一座橋樑,將我從某個座標移轉到另個時區;閱讀如同加速度一樣,咀嚼內化後成為知識,像是速度;一層又一層累積,轉化成位移,而這份位移,是一種進步。

當你閱讀內容愈多,對文字的感受愈強,就能發現更多的機會,看到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在字裡行間看到更廣的世界,透過他人的眼睛與腳步走過世界。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擁抱美好的一天🌻 向日葵的花語象徵守護,不畏艱難勇敢飛翔


你好,我是追尋自由的生活哲學家Heibon。 組成元素:20%影劇分享+ 20% 自我成長+ 20%旅遊探險+ 20%閱讀學習+ 20%理財投資。" Don't dream your life but live your dream 💭" 人生實驗現在進行中🎯 ✉️lifexfreexlab@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什麼意思?以為紅包錢塞多就比較厲害嗎?」沒想到農曆年的一個習俗竟然劃破長久以來和樂的家族感情。 Maggie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遇到這個在戲裡面才會看到的橋段竟然活生生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就在該喜氣洋洋的農曆年。 「你今年紅包包多少呢? 」曾幾何時,也開始出現紅包的鬼故事,照映出各種光怪陸離。
「你要記得多愛自己一些!」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已經是20年前的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受用。 當時為什麼不當一回事呢? 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是一切莫再提。 -沒那麼嚴重吧!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資本 -愛自己,應該......先顧好眼前的事情 -聽起來有點軟弱 你呢?你有多愛自己一些嗎?
春節連續假期即將告段落,你收心了嗎?還是已經開始為工作、生活甚至是體重不斷釋放出成堆的焦慮? 不久前設定的2025年新年計畫與目標到目前執行得如何呢?有點老梗的問題出現了: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變更好?」 科學研究人的個性和價值觀大致在25歲定型,好的開始需要好的習慣規律與自律地執行。
「一定是我不夠好,所以你才想要逃。」 愛看戲的朋友,是否還記得《不夠善良的我們》其中一條劇情線的發展呢?沒錯,貫穿全劇的一股不配得感便是Rebecca和何瑞之兩人感情的註解,它是種罪惡感,也可以說是自我批判。 今天Heibon不是要當戀愛大師,而是要分享一個和自身罪惡感奮鬥的故事。
「你什麼意思?以為紅包錢塞多就比較厲害嗎?」沒想到農曆年的一個習俗竟然劃破長久以來和樂的家族感情。 Maggie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遇到這個在戲裡面才會看到的橋段竟然活生生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就在該喜氣洋洋的農曆年。 「你今年紅包包多少呢? 」曾幾何時,也開始出現紅包的鬼故事,照映出各種光怪陸離。
「你要記得多愛自己一些!」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已經是20年前的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受用。 當時為什麼不當一回事呢? 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是一切莫再提。 -沒那麼嚴重吧!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資本 -愛自己,應該......先顧好眼前的事情 -聽起來有點軟弱 你呢?你有多愛自己一些嗎?
春節連續假期即將告段落,你收心了嗎?還是已經開始為工作、生活甚至是體重不斷釋放出成堆的焦慮? 不久前設定的2025年新年計畫與目標到目前執行得如何呢?有點老梗的問題出現了: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變更好?」 科學研究人的個性和價值觀大致在25歲定型,好的開始需要好的習慣規律與自律地執行。
「一定是我不夠好,所以你才想要逃。」 愛看戲的朋友,是否還記得《不夠善良的我們》其中一條劇情線的發展呢?沒錯,貫穿全劇的一股不配得感便是Rebecca和何瑞之兩人感情的註解,它是種罪惡感,也可以說是自我批判。 今天Heibon不是要當戀愛大師,而是要分享一個和自身罪惡感奮鬥的故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和行走變得尤為重要。閱讀是智慧的積累,行走是閱歷的拓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事、見過的人,共同建構了你的人生格局。
在現代社會中,閱讀書籍已成為一種便捷且深具價值的方式來拓展我們的人生視野。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記錄了作者的經歷、思考和情感。透過閱讀,我們可以輕鬆地進入這些世界,汲取智慧和經驗,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一、閱讀的價值 書籍不僅僅是紙張和文字的組合,更是知識和思想的載體。無論是小說、傳記、歷史書還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當今這個世界,知識爆炸性成長,海量的書籍迎面而來,不是你可不可以讀,而是該怎麼選擇讀,怎麼下定决心讀了。 我也是讀書爲業的人,深知讀書絶非特定人物的權力,確實是「不問貴賤貧富老 少」人人可讀;確實是「觀書一卷,則增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和行走變得尤為重要。閱讀是智慧的積累,行走是閱歷的拓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事、見過的人,共同建構了你的人生格局。
在現代社會中,閱讀書籍已成為一種便捷且深具價值的方式來拓展我們的人生視野。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記錄了作者的經歷、思考和情感。透過閱讀,我們可以輕鬆地進入這些世界,汲取智慧和經驗,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一、閱讀的價值 書籍不僅僅是紙張和文字的組合,更是知識和思想的載體。無論是小說、傳記、歷史書還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當今這個世界,知識爆炸性成長,海量的書籍迎面而來,不是你可不可以讀,而是該怎麼選擇讀,怎麼下定决心讀了。 我也是讀書爲業的人,深知讀書絶非特定人物的權力,確實是「不問貴賤貧富老 少」人人可讀;確實是「觀書一卷,則增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