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下定決心斷捨離的時候,閱讀幾本相關的書籍,其中印象很深刻是有位作者提到對於佔空間有一項是例外的,便是書籍。
「因為世界很大,我們不見得能去到每個地方,透過閱讀,可以看到沒看過甚至是這輩子無法體驗的人文風景,感受堆砌的歷史。」
所以對於書籍不要吝嗇空間。
曾經有位長輩在我整理藏書時訕笑說:「書買那麼多沒有用,看過了不會讀第二次,現在網路這麼普遍,很多東西看影片學就好,講真的,這些書沒有什麼價值,拿去二手書店賣換不了多少錢,更不用說秤重賣。閱讀在現在這種年代根本是沒效率又貶值的行為。」
聽完之後我沉默不語,對他露出一個微笑。
為什麼閱讀?不是為了獲取更多知識而已,而是讓生活裡有更多的變量。
知名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一句話:
「如果不能讓你的「潛意識」上升為「有意識」,潛意識就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引導你的一生,成為你的命運!」
根據科學實驗統計,大多時候,不管你要跟別人說什麼,人腦注意力平均持續的時間大約只有你說話時間的一半。
試著從閱讀開始訓練。
閱讀的重要性在於學習到卓越的人如何解讀問題、提出應對答案,看到可以開拓你的眼界思維和格局,不容易陷在人生的偏執及自謬。
「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這句話始終烙印在心裏。
閱讀與學習時間是一個人的健身房,否則生活都只是在消耗既有的電量,絲毫沒有充電,無異只是內耗。
我們以為看見卻忘記注視;以為聽見和傾聽是同義詞。尤其在速食主義盛行的時代,要好好靜下心讀幾頁文章對許多人來說是十足的挑戰。
廉價多巴胺充斥著感官刺激的世界,物質至上的世界帶來不必要的焦慮與麻木。
從閱讀開始吧!
書本對我來說從不是空間的佔用,在我眼裡是種資產,不該是計算折舊率、不需要紙張重量衡量,它所承載的知識份量,遠遠超過你眼中的厚度。
閱讀是一座橋樑,將我從某個座標移轉到另個時區;閱讀如同加速度一樣,咀嚼內化後成為知識,像是速度;一層又一層累積,轉化成位移,而這份位移,是一種進步。
當你閱讀內容愈多,對文字的感受愈強,就能發現更多的機會,看到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在字裡行間看到更廣的世界,透過他人的眼睛與腳步走過世界。
作者拍攝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擁抱美好的一天🌻 向日葵的花語象徵守護,不畏艱難勇敢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