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企業面臨2025年台灣政府開始徵收碳稅、2026年歐盟課徵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台灣企業正面臨嚴峻的政策挑戰。
此外,台灣金管會也要求所有上市上櫃公司於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面對這些政策壓力,台灣企業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在有效應對碳稅與碳邊境稅,並順利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前,我們先了解所謂的節能減碳是什麼。
過去我們一直知道節能能夠幫助省錢,這是因為減少能源的使用能直接降低開銷。
但如今,除了節能之外,「減碳」成為了新的焦點。
那麼,節能與減碳有何關聯呢?
其實,節能與減碳是緊密相連的。
其核心理念在於,透過減少能源的消耗,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減少碳排放。
簡單來說,節能就是在減少使用能源的同時,達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對環境更友善。
然而,在日常生活或是企業經營中,最常使用的能源不外乎是電力及水資源,該如何在不影響生產力的情況下,達成節能減碳目標呢?
企業可以透過多種方法達成節能減碳目標,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降低能源消耗,也能有效減少碳排放。
一、照明系統優化:現下照明系統大多在LED問世時,已大幅度提高照明效率。
進一步優化,可使用感應式照明系統,在無人活動的空間自動關閉照明,以利減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二、空調系統節能:空調設備是辦公室及工廠環境中不可或缺,甚至在一些作業環境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辦公室環境中,選擇經節能認證的空調設備,並定期檢查維護;然而最重要的是在工廠環境中,幾乎會需要使用冰水主機系統,用於機台冷卻、冷凍設備、廠房的恆溫空調,進行降溫或冷卻,通常冰水主機系統運作中會耗用許多電力。
只要能有效降低阻礙冰水主機系統正常運行的因素,就能減少系統運行過程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從而達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
三、能源管理系統導入:通過數位化監控系統,掌握各系統能耗,像是照明系統、冰水系統以及使用電力偵測,進行精準的系統管理,達到最佳運作效率。
四、引入再生能源系統:企業可選擇安裝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並搭配電池儲能系統,取代傳統電力來源,減少對外部能源的依賴。
五、綠色採購與供應鏈管理:選擇對環境友善的包裝、使用再生材料及綠色產品,購買對環境衝擊較小的產品,推動綠色供應鏈及減少碳排放。
半導體產業以外銷晶圓片為主,並且作為高度依賴電力的產品,企業必須有效應對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問題。
以下是半導體產業可以採取的措施,達成企業節能減碳目標:
半導體產業在製造晶圓片的複雜性,須確保產品的製造精度以及產品良率。
通常要提升製造精度及產品良率,不外乎在於製造技術以及開發技術的提升,往往要提升這些技術,最大的耗能就是電力,也就是前幾年大家在討論,半導體製造設備-極紫外光微影(EUV)耗電量,可供電小城市。
然而,台灣晶圓片幾乎都是外銷為主,企業公司須符合國際減碳目標。
但是製造晶圓片的機台設備,非常仰賴電力穩定性供給,當電力供給不穩定時,將會造成產線停擺或是加速機器損壞。
為了符合國際減碳目標以及廠內電力品質,大部分半導體產業,會在廠房規劃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設備及電池儲能系統,這相當考驗電力規劃及系統設備容量設計。
再來,半導體晶圓片製作過程中,除了機台設備耗電之外,在其中幾個製造過程中,會需要特別使用純淨水進行洗淨、冷卻。
(純淨水是經過特殊過濾或蒸餾等過程去除水中雜質及汙染物的水,乾淨程度微自來水的1000倍)
以往半導體晶圓廠需要使用1,400至1,600加侖(約5,300~6,556公升)的自來水,才可能轉化1,000加侖(約3,785公升)的純淨水。
若是在製造12吋晶圓廠中,需要用上2,200加侖(8,327公升)的水,包括1,500加侖的純淨水,所以半導體晶圓廠不僅是耗電,也是耗水的產業。耗水量數值來源
在冰水系統中,定期清潔與檢查,並針對所產生的廢棄水進行有效處理,不但能降低廢水排放量,並且可由此建構回收水系統,減少用水量及增加廢水回收再利用。
最後,導入能源管理系統,管理廠內用電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系統;甚至在冰水系統、空調系統加入演算法,可自動挑選啟動設備台數,提高整體系統運轉效率減少不必要能耗產生。
企業不論是面對ESG永續報告書、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等,這些都是需要從源頭,也就是「能源消耗」開始進行改善。
並且各產業面臨全球及國內淨零排放的挑戰,企業需根據自身產業特性,制定有效的節能與減碳策略並有效執行,企業便能夠在多重政策實施中,達成淨零減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