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年#17』告別是這世界上最難,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S的驟逝引發了全台一股浪潮

許多人紛紛提起自己逝去的親友

以及人生苦短,要好好把握當下


好友人在海外工作,農曆春節返家

本該是歡喜相聚的日子

卻接到親戚驟逝的噩耗


近日好友私訊與我聊聊

談及失去曾經喊著他小名的長輩

好似也失去了部分的自己

情緒上一時難以釋懷


家人曾問他是否能搬回台灣

但他在海外仍有自己的安排與計劃

一時半刻是回不了台灣的

問我該如何是好


我回應:

我對於喪事這件事算是看透的比較早

早期我無法理解在這裡痛哭的人們,有試著在逝者生前去做想對他做的事?想說的話?


理解這點以後我就開始身體力行

我雖然也是北漂無法常在家人身邊,可拜科技所賜,有很多表達愛意的方式


網購家人喜歡的東西、多抽出時間回去看他們、安排旅遊一同出遊、打電話、傳訊息等等


想做什麼就盡力去做,不留遺憾

是我現在對生命的看法


另外,不忤逆長輩也是一種方法

相處時間太短,長輩說什麼我都會說「對!好!」


時間寶貴,拿來吵架太可惜了


至於情緒方面

奶奶過世時我完全沒辦法po文

也不想跟任何人說(除了公司)


因為我禁不起別人跟我說節哀


節什麼哀!!

多難過只有我自己知道

既然如此,那就別說了徒添傷悲


直到我整理好心情了,我才能開始po關於奶奶的文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面對悲傷的方式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抱)

喜愛閱讀的Olay,在這個小天地每天與你分享書、影劇與生活樂趣 #閱讀 #書摘 #讀書心得 #分享書 #閱讀天地 #影劇 #電影 #生活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雷心得) 2024年末讀完了《化學課》,直接躍升最喜歡 大部分的小說對我來說都是消遣 偶爾會有讓我驚艷,會想要分享 再來則是會恨不得身邊的人都讀過 小說有三種 1.消遣、娛樂用 2.不錯,會分享給身邊的人 3.有很棒的觀念巴不得大家都來讀 這本屬於第三類! 仔細推敲自
前陣子在IG 看見一則小貓咪塞滿在聖誕樹造型架子上的影片,覺得好療癒,和身邊的同事分享 同事說:「這是用AI做的吧?」 我瞬間感到疑惑,同事見我表情垮了下來,說:「抱歉,我是不是破壞了你的想像?」 我:「沒事沒事,只是我以為是真的,真沒想到會是假的,所以有點震驚。」 於是我開啟了一個自我
約莫是去年的這個時期,穿著襯衫、休閒褲的老爸,按照慣例帶著水壺出門,前往卡拉ok店打卡 已經退休的老爸,最大的嗜好是唱歌 是那種有舞台,大家輪流上去唱一首的日式卡拉ok 那天是個晴朗的星期日 高歌一首日文歌,獲得掌聲後的老爸回到座位 準備欣賞其他人的演唱 就在這時,老爸突然覺得胸口一
以前覺得她很無情,而長大後的我才知道,她是尊重 對我最大的疼愛,是手放開,相信我會飛得好 國三時期,家裡搬家至公車距離1小時的地方 雙親因工作忙碌無法接送 而我也貪睡無法每天早起搭公車來回 再加上正逢大考,不願重新適應新環境 我提出想一個人週一至週五住老家 週末再搭公車回新家的提議
上週末,久違和C有個晚餐聚會 當天上午她拋來個抱歉的訊息 說母親臨時有事無法幫帶孩子 今晚會多個小電燈泡 好一陣子沒看見Y弟,我樂得欣然答應 當晚,坐在約訪的餐廳等待C的到來時 隱約聽見孩兒的哭聲 抬頭一看,是C和Y弟在門口 我連忙走過去關心,C忙著哄孩子的同時 還不忘跟我
本文探討了家庭關係中出現的冷淡行為,尤其是如何面對和理解家人的不同選擇與性格。通過朋友M與妹妹的對話,揭示了在相處中尊重彼此的重要性。從小以來的教育使我們追求社會標準,但每個人的生活選擇都是獨特的,學會包容與理解他人,才能促進和諧的家庭關係。希望讀者能從中反思與家人的相處方式,建立更健康的溝通環境。
(無雷心得) 2024年末讀完了《化學課》,直接躍升最喜歡 大部分的小說對我來說都是消遣 偶爾會有讓我驚艷,會想要分享 再來則是會恨不得身邊的人都讀過 小說有三種 1.消遣、娛樂用 2.不錯,會分享給身邊的人 3.有很棒的觀念巴不得大家都來讀 這本屬於第三類! 仔細推敲自
前陣子在IG 看見一則小貓咪塞滿在聖誕樹造型架子上的影片,覺得好療癒,和身邊的同事分享 同事說:「這是用AI做的吧?」 我瞬間感到疑惑,同事見我表情垮了下來,說:「抱歉,我是不是破壞了你的想像?」 我:「沒事沒事,只是我以為是真的,真沒想到會是假的,所以有點震驚。」 於是我開啟了一個自我
約莫是去年的這個時期,穿著襯衫、休閒褲的老爸,按照慣例帶著水壺出門,前往卡拉ok店打卡 已經退休的老爸,最大的嗜好是唱歌 是那種有舞台,大家輪流上去唱一首的日式卡拉ok 那天是個晴朗的星期日 高歌一首日文歌,獲得掌聲後的老爸回到座位 準備欣賞其他人的演唱 就在這時,老爸突然覺得胸口一
以前覺得她很無情,而長大後的我才知道,她是尊重 對我最大的疼愛,是手放開,相信我會飛得好 國三時期,家裡搬家至公車距離1小時的地方 雙親因工作忙碌無法接送 而我也貪睡無法每天早起搭公車來回 再加上正逢大考,不願重新適應新環境 我提出想一個人週一至週五住老家 週末再搭公車回新家的提議
上週末,久違和C有個晚餐聚會 當天上午她拋來個抱歉的訊息 說母親臨時有事無法幫帶孩子 今晚會多個小電燈泡 好一陣子沒看見Y弟,我樂得欣然答應 當晚,坐在約訪的餐廳等待C的到來時 隱約聽見孩兒的哭聲 抬頭一看,是C和Y弟在門口 我連忙走過去關心,C忙著哄孩子的同時 還不忘跟我
本文探討了家庭關係中出現的冷淡行為,尤其是如何面對和理解家人的不同選擇與性格。通過朋友M與妹妹的對話,揭示了在相處中尊重彼此的重要性。從小以來的教育使我們追求社會標準,但每個人的生活選擇都是獨特的,學會包容與理解他人,才能促進和諧的家庭關係。希望讀者能從中反思與家人的相處方式,建立更健康的溝通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來分享我的感覺,看到這消息我不會哭,我這人比較特殊我沒有眼淚,我外公過世那天我完完全全沒有哭,我參加我外公的喪禮我很認真地去看待這件事情,但是我其他親戚有流眼淚,而我是沒眼淚,但我不冷血殘忍,我心裡都會默默地哭泣。
Thumbnail
2019年,3月,我的爺爺與世長辭。死因多重器官退化。 2019年,6月,我的大伯與世長辭,死因燒炭自殺。 這首歌獻給失去家人的所有人,也獻給他、獻給我自己。
Thumbnail
每人一生中,都曾有過令自己遺憾事,但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卻還沒有準備好和他們說再見。凡登記普桌,即為您普桌登記對象於「觀音山 地藏三經 15日普度前行法會」佛壇城前,免費恭立祈福迴向卡。在世者業障、病障悉消除,閤家平安,福慧增長;往生者蒙受法益,往生善趣。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在家人過世後重新定義自己活著的意義,並且逐步重建人生。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年內離世了八位親友,有些高齡有些年輕,這段難以言喻的經歷讓人回憶起那些無法言喻的情感。有一位朋友因乳癌擴散到肝而離世,讓人不禁感傷。在逝去的親友留下的物品和回憶都成為了珍貴的念想。即便他們不在了,他們的思念將永遠留在心中。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來分享我的感覺,看到這消息我不會哭,我這人比較特殊我沒有眼淚,我外公過世那天我完完全全沒有哭,我參加我外公的喪禮我很認真地去看待這件事情,但是我其他親戚有流眼淚,而我是沒眼淚,但我不冷血殘忍,我心裡都會默默地哭泣。
Thumbnail
2019年,3月,我的爺爺與世長辭。死因多重器官退化。 2019年,6月,我的大伯與世長辭,死因燒炭自殺。 這首歌獻給失去家人的所有人,也獻給他、獻給我自己。
Thumbnail
每人一生中,都曾有過令自己遺憾事,但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卻還沒有準備好和他們說再見。凡登記普桌,即為您普桌登記對象於「觀音山 地藏三經 15日普度前行法會」佛壇城前,免費恭立祈福迴向卡。在世者業障、病障悉消除,閤家平安,福慧增長;往生者蒙受法益,往生善趣。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在家人過世後重新定義自己活著的意義,並且逐步重建人生。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年內離世了八位親友,有些高齡有些年輕,這段難以言喻的經歷讓人回憶起那些無法言喻的情感。有一位朋友因乳癌擴散到肝而離世,讓人不禁感傷。在逝去的親友留下的物品和回憶都成為了珍貴的念想。即便他們不在了,他們的思念將永遠留在心中。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