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d Airlines B777-200 @ LAX
最近咩咩們進入傳說中「最難顧的第二個月」,過年前開始就沒有連續睡超過4小時過,累到都得了結膜炎。早上看醫生的時候,剛好看到大S逝世的消息。在新生兒身上,我重新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因為嬰兒正是那個還在建立免疫系統、隨便一個小感冒不留意,就會再見掰掰的存在,加上去年的遺憾,所以對這則消息特別感同身受。
「如果我的人生只剩14年可活,那能有多難過?」回家路上,我忍不住想著這個疑問,她48,我快34。許多現代人都因為漫畫、電影而誤解生命的韌性,總讓人以為挨個兩槍沒關係、生病總有神藥治。但事實是,並沒有,在家爬個樓梯都能要你命。
「為什麼以前小孩隨便養都可以,現在要那麼謹慎?」咩咩出生後,我才意識到那些「以前隨便養」,不檢查不打預防針不吃藥東西都不消毒,當然都可以,但都是在玩幸存者偏差,那些暗處夭折的總是不會被提起。光是我的交友圈裡,來不及出生就當天使的孩子就有3個,悲劇真的離我們很近。
永遠不要忘記身為倖存者有多幸運。
關於異國旅程中的意外,這邊還是想提醒幾點:
- 東亞以外長行程高價機票,盡量不要買廉航、也盡量不要買最便宜的艙等:
光是去年,我就因為單胞胎檢查變雙胞胎,以及元植的驟逝,大改長程機票以及辦理退票各一次。非常慶幸一開始沒有為了那幾千元的價差,而付出更多的改票費乃至於損失超過四萬元的機票錢(中亞機票豪貴)。
大行程的變數永遠比自己想像的還多,這個彈性不可不慎。不然遇到重大事件心情就在差了,還要被航空公司的規定補刀,真的會幹上加幹。
- 出國在外旅平險真的保好保滿:
現在網路投保都很方便,費率也不高(比台灣畸形的登山險還低很多),還有不少加購不便險的方案,值得多花一點費用,讓意外發生時可以分擔經濟壓力。
如果不想多花錢,剛好又有穩定的工作,那麼推薦可以辦一張年費2000~3000左右的中高階信用卡。只要用這類信用卡刷全額機票或一定比例的旅行社團費,銀行通常都會送很好的旅平險+旅遊不便險組合,一年出兩次國年費就差不多回本了。不過要注意海外突發疾病有沒有在附贈的合約裡,似乎大部分都只賠意外傷害的醫療而已。
- 出國玩一切小心為上,因爲大體很難回台灣:
大S的遺憾是疾病,但身處國外更容易遇到的是意外,這是可以靠著謹慎降低機率的。一般人沒處理過,無法想像大體回台灣的難度與費用有多高(沒有錢辦不到的事,重點是你要出多少錢,或者保險有沒有理賠這個,就算有還是要家人到當地處理),因此一般人在國外過世,通常會就地處理到火化後,再以骨灰罈的形式帶回台灣。
更煩人的是,帶骨灰罈上飛機需要有當地的死亡證明等等官方文件,並在買機票時就清楚告知航空公司,才不會到機場捧著罐罐被拒載:有的航空公司不載骨灰罈,文件不齊航空公司也不會載,因為粉末狀物質製作爆裂物的可能性實在不低。
除了通常無法以大體形式讓大部分台灣親友見最後一面外,還要有家人(一等親最好,就是伴侶、爸媽與孩子)飛到當地在翻譯的幫助下處理完一切程序,時間通常會在2週以上,看你到的是哪個國家。請記住,台灣的行政效率已經是世界級的迅速,國外只會更慢,且...很容易受到官僚的氣,還因為語言障礙無法投訴,又一個幹上加幹。
這期間產生的機票、食宿等費用,還有不工作的機會成本,如果沒有第二點的旅平險理賠支援,那對一般家庭而言將會是一筆有感的負擔。
只要你還有家人朋友,請記得:
「出了國門,你就不是一個人,獨旅亦然。」
所以,出國遊玩,一定要:
- 帶齊自己的個人藥品(內服、外用等)
- 時刻注意身體狀況
- 有一點小病且成藥壓不住就一定要看醫生絕不能拖
- 最重要的,做任何有風險的事都謹慎再謹慎,平安至上
另外,到開發中國家前,請記得到旅遊門診諮詢醫生要打什麼疫苗預防,甚至有的國家還有瘧疾藥要配合吃,這些都要提前2週甚至一個月前預約掛號才來得及,因為旅遊門診時段有限。
最後,祝大家一輩子用不到這些旅行知識,總是浪費錢買貴一點的艙等又不用改票退票「很虧」,享受和珍惜的親友在一起的每一刻,直到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