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師培生:我為什麼放棄了當老師?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作為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在教職之路的起點前,曾經歷過的掙扎與困惑。我相信,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師培生正在迷惘,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思考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回顧我的大學時期,從踏進師培中心到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教檢),一步步走來,終於在實習階段拿到了教甄門票——教師證。這一路說不上非常辛苦,卻也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然而,在真正走進學校實習後,我卻開始動搖,開始思考: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師培培養了我,卻沒有讓我熱愛教育

我的實習學校與班級,客觀來說不算太差。但站在講台上的我,卻始終無法產生「教育愛」。

記得剛開始實習時,就聽說我的實習班級非常頑皮。某天下課後,幾個班上的女生躺在花台上,我請她們起來掃地,她們卻置若罔聞,甚至換了個姿勢繼續躺著,完全不打算理會我。

許多老師在這種情境下,可能會選擇立規矩,讓學生知道誰才是「班級的領導者」。但當時的我,既沒有威嚴,也沒有策略,最後只能無奈地默默離開,躲到走廊上偷哭。

理性上,我知道自己應該運用師培所學的班級經營技巧來處理這件事。但感性上,我卻只覺得生氣、委屈,甚至腦中浮現:「我憑什麼要忍受這種態度?」這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那種「無怨無悔奉獻給學生」的熱情,甚至對「以德報怨」的教育理念感到抗拒。

這樣的掙扎並非個例。在後續的實習過程中,我愈發確定,自己並不是天生適合當老師的人。


熱愛教學,還是只是考試比較拿手?

作為一名國文老師,我的知識儲備遠遠稱不上淵博,甚至可以說是考試型選手——不特別熱愛文學,認的字也沒有很多。

首先,我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活字典」。當學生問我某個字的讀音時,我經常需要查資料確認。而在講解文學作品時,我也常常只能背誦標準答案,而無法真正深入理解。

比如,在教《狼之獨步》時,我腦中浮現的不是分析,而是「好了啦」的梗圖;在教「髻」這個字時,我滿腦子都是「姨娘禿頭簡直活該」;甚至對於《出師表》裡諸葛亮的堅持、秦得参的不殺警後苟活,我都沒有真正的共鳴。

當然,作為老師,我仍然可以硬背標準答案,然後照本宣科地傳遞給學生。但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我而言並不快樂,甚至讓我感到痛苦。

我開始意識到:我並不熱愛國文教學,我只是擅長考試而已。

周杰倫曾經說過,他小時候並不喜歡彈鋼琴,但在媽媽的強迫下堅持練習,最終成為了音樂界的傳奇。我曾經天真地以為,自己也可以「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所以咬牙撐過了五年的師培生涯。但事實證明,這份熱愛並不會自動燃起,而我,也早已在無形中失去了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當老師,值得我付出心理健康嗎?

除了內在的掙扎,現實環境的壓力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這條路的可行性。

我的老師朋友中,不乏多年堅持的代理教師。許多人即使已經非常優秀,仍年年在教甄考場上載浮載沉。當時,有位學長告訴我,他錯過了離開教育界的時機,如今在其他領域已經找不到優勢,只能繼續考試,直到考上正式教師。但即便可上了正式教師,他仍過得十分辛苦,甚至需要靠長期服用身心科藥物來支撐。

比起他們口中的「教學成就感」,我更在意的是:這條路是否值得我拿心理健康去換?

我開始發現,自己的試教狀態愈來愈不自信,甚至產生了持續性的自我懷疑。比起考試成績,我更缺乏的是心理上的支撐力,而這一點,才是我無法繼續走下去的關鍵。


與教職告別,尋找屬於我的舞台

那天,在《虯髯客傳》的試教課上,我罕見地被評價「情意表達不錯」。但其實,沒有人知道,我內心真正產生共鳴的,是虯髯客決定離開中原、另謀他就的那一刻。

我終於承認,自己不適合當老師。



從踏入師培到最終選擇放棄,我花了五年時間。這段路程不算白走,因為它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當老師,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現在的我,已經踏上了新的道路。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我還不知道。但我確信,這一次,我是帶著真正的熱情與動力,走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


如果你也是一名迷惘的師培生,希望我的故事能讓你更清楚地思考:你是真的熱愛教育,還是只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師培經驗分享
0會員
2內容數
以說故事為主的空間。我們不一定可以互相借鑑,但一定可以互相取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這輩子有機會當老師,被學生圍繞並喜愛,甚至在不當老師後仍然被惦記在心裡,是一件極其幸福又好值得的事情。 說真的,能當你們的老師真好。 而你們也是我的老師,教會我另一種形式的愛。
Thumbnail
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這輩子有機會當老師,被學生圍繞並喜愛,甚至在不當老師後仍然被惦記在心裡,是一件極其幸福又好值得的事情。 說真的,能當你們的老師真好。 而你們也是我的老師,教會我另一種形式的愛。
Thumbnail
如果教學現場的「陳舊要求」仍舊令你感到驚訝,那麼,許多家長覺得「成績重於一切」,國中教育現場仍舊非常「考試領導教學」這件事,難道就不令你感到驚訝?「老師」真的是我們該咎責的那個群體嗎?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如果教學現場的「陳舊要求」仍舊令你感到驚訝,那麼,許多家長覺得「成績重於一切」,國中教育現場仍舊非常「考試領導教學」這件事,難道就不令你感到驚訝?「老師」真的是我們該咎責的那個群體嗎?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今天被科主任予以重話,嚴肅的討論了教育相關的議題。 開始只是讓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中,因為沒有同學想參加,便讓他們抽籤的方式,真的沒辦法演說,再棄權,科主任秉持著希望同學不要有應付的心態,而打電話過來語重心長的勸說,不該讓學生學會敷衍,應該要讓同學的學著全力以赴。 科主任這段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
Thumbnail
今天被科主任予以重話,嚴肅的討論了教育相關的議題。 開始只是讓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中,因為沒有同學想參加,便讓他們抽籤的方式,真的沒辦法演說,再棄權,科主任秉持著希望同學不要有應付的心態,而打電話過來語重心長的勸說,不該讓學生學會敷衍,應該要讓同學的學著全力以赴。 科主任這段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
Thumbnail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位師範生如何看待教師甄試的真實故事。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參加教師甄試的朋友們一些啟示💡,也期待教育當局能真正重視教師甄試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Thumbnail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位師範生如何看待教師甄試的真實故事。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參加教師甄試的朋友們一些啟示💡,也期待教育當局能真正重視教師甄試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Thumbnail
從大一做家教、機構輔導 然後到現在當了英文老師 整整花了快10年的時間 就到了我沒有那麼喜歡的階段了
Thumbnail
從大一做家教、機構輔導 然後到現在當了英文老師 整整花了快10年的時間 就到了我沒有那麼喜歡的階段了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國高中時,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不乖的學生,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不乖,只是不認同老師的一些作為。威權時代,師逼生反、生不得不反,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Thumbnail
國高中時,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不乖的學生,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不乖,只是不認同老師的一些作為。威權時代,師逼生反、生不得不反,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