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師培生:我為什麼放棄了當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為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在教職之路的起點前,曾經歷過的掙扎與困惑。我相信,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師培生正在迷惘,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思考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回顧我的大學時期,從踏進師培中心到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教檢),一步步走來,終於在實習階段拿到了教甄門票——教師證。這一路說不上非常辛苦,卻也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然而,在真正走進學校實習後,我卻開始動搖,開始思考: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師培培養了我,卻沒有讓我熱愛教育

我的實習學校與班級,客觀來說不算太差。但站在講台上的我,卻始終無法產生「教育愛」。

記得剛開始實習時,就聽說我的實習班級非常頑皮。某天下課後,幾個班上的女生躺在花台上,我請她們起來掃地,她們卻置若罔聞,甚至換了個姿勢繼續躺著,完全不打算理會我。

許多老師在這種情境下,可能會選擇立規矩,讓學生知道誰才是「班級的領導者」。但當時的我,既沒有威嚴,也沒有策略,最後只能無奈地默默離開,躲到走廊上偷哭。

理性上,我知道自己應該運用師培所學的班級經營技巧來處理這件事。但感性上,我卻只覺得生氣、委屈,甚至腦中浮現:「我憑什麼要忍受這種態度?」這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那種「無怨無悔奉獻給學生」的熱情,甚至對「以德報怨」的教育理念感到抗拒。

這樣的掙扎並非個例。在後續的實習過程中,我愈發確定,自己並不是天生適合當老師的人。


熱愛教學,還是只是考試比較拿手?

作為一名國文老師,我的知識儲備遠遠稱不上淵博,甚至可以說是考試型選手——不特別熱愛文學,認的字也沒有很多。

首先,我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活字典」。當學生問我某個字的讀音時,我經常需要查資料確認。而在講解文學作品時,我也常常只能背誦標準答案,而無法真正深入理解。

比如,在教《狼之獨步》時,我腦中浮現的不是分析,而是「好了啦」的梗圖;在教「髻」這個字時,我滿腦子都是「姨娘禿頭簡直活該」;甚至對於《出師表》裡諸葛亮的堅持、秦得参的不殺警後苟活,我都沒有真正的共鳴。

當然,作為老師,我仍然可以硬背標準答案,然後照本宣科地傳遞給學生。但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我而言並不快樂,甚至讓我感到痛苦。

我開始意識到:我並不熱愛國文教學,我只是擅長考試而已。

周杰倫曾經說過,他小時候並不喜歡彈鋼琴,但在媽媽的強迫下堅持練習,最終成為了音樂界的傳奇。我曾經天真地以為,自己也可以「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所以咬牙撐過了五年的師培生涯。但事實證明,這份熱愛並不會自動燃起,而我,也早已在無形中失去了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當老師,值得我付出心理健康嗎?

除了內在的掙扎,現實環境的壓力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這條路的可行性。

我的老師朋友中,不乏多年堅持的代理教師。許多人即使已經非常優秀,仍年年在教甄考場上載浮載沉。當時,有位學長告訴我,他錯過了離開教育界的時機,如今在其他領域已經找不到優勢,只能繼續考試,直到考上正式教師。但即便可上了正式教師,他仍過得十分辛苦,甚至需要靠長期服用身心科藥物來支撐。

比起他們口中的「教學成就感」,我更在意的是:這條路是否值得我拿心理健康去換?

我開始發現,自己的試教狀態愈來愈不自信,甚至產生了持續性的自我懷疑。比起考試成績,我更缺乏的是心理上的支撐力,而這一點,才是我無法繼續走下去的關鍵。


與教職告別,尋找屬於我的舞台

那天,在《虯髯客傳》的試教課上,我罕見地被評價「情意表達不錯」。但其實,沒有人知道,我內心真正產生共鳴的,是虯髯客決定離開中原、另謀他就的那一刻。

我終於承認,自己不適合當老師。



從踏入師培到最終選擇放棄,我花了五年時間。這段路程不算白走,因為它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當老師,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現在的我,已經踏上了新的道路。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我還不知道。但我確信,這一次,我是帶著真正的熱情與動力,走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


如果你也是一名迷惘的師培生,希望我的故事能讓你更清楚地思考:你是真的熱愛教育,還是只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以說故事為主的空間。我們不一定可以互相借鑑,但一定可以互相取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為什麼命名是「轉化幸福教練」? 這四年裡,我有系統的學習教練還有心理學,在逐漸累積自已的教練經驗過程中,最近的幾個月才真正把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教練給定錨下來! 為什麼我命名自己是「轉化幸福教練」? 回想整個人生過程,我在學校學程式設計,那真是盲從的選擇,在那個年代,沒人告訴我們要怎麼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從現在起我不再是誰的學長,而是走自己路的已畢業校友。
Thumbnail
2023年夏天即將從外文系畢業的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和大部分的準畢業生一樣感到迷茫...看著身邊的朋友:有些正準備考公務員、有些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有些跨領域走法或商、有些修過教育學程則決定往教職的方向努力......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為什麼命名是「轉化幸福教練」? 這四年裡,我有系統的學習教練還有心理學,在逐漸累積自已的教練經驗過程中,最近的幾個月才真正把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教練給定錨下來! 為什麼我命名自己是「轉化幸福教練」? 回想整個人生過程,我在學校學程式設計,那真是盲從的選擇,在那個年代,沒人告訴我們要怎麼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從現在起我不再是誰的學長,而是走自己路的已畢業校友。
Thumbnail
2023年夏天即將從外文系畢業的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和大部分的準畢業生一樣感到迷茫...看著身邊的朋友:有些正準備考公務員、有些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有些跨領域走法或商、有些修過教育學程則決定往教職的方向努力......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