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79:【求神解救以色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诗79:【求神解救以色列】 

【诗七十九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在这首诅咒诗里哀叹耶路撒冷被亵渎(1-5节),并求神毁灭以色列的仇敌(6-13节)。“亚萨”:参看诗篇第七十四篇的脚注。这是一首团体的求告诗,异邦入侵,圣所被污,人民受辱,百姓为国祈祷,承认犯罪,求神赦宥;异邦目中无神,求神膺惩。传统认为写诗背景为主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陷,犹大国亡,人民被掳(王下二十四章)。成诗当在被掳后。

一、哀诉耶路撒冷屠毁之苦(1-7)

二、望神以大能救援(8-13)

一、哀诉耶路撒冷屠毁之苦(1-7)

诗人本国的苦况:外邦人竟然侵占了耶和撒冷,污辱圣殿,杀死无数的选民。这显然是耶和华烈怒和妒火的记号,但祂的愤恨要如火焚烧,要到几时呢?这不是转向审判外邦人的时候吗?毕竟这些国家不想认识耶和华;他们故意拒绝求告祂的名。这时他们更在自己的罪恶之上, 加上屠杀神的子民,和毁坏圣地的罪。

【诗七十九1】「神啊,外邦人进入你的产业,污秽你的圣殿,使耶路撒冷变成荒堆,」

     「外邦人」:指不认识神的人。「产业」:指犹大国土,包括耶京。异邦军队侵入,拆毁、污秽圣殿(代下三十六17~20)。 「荒堆」指中东常见的山丘状废墟。这些废墟原来是古代居民点,历经天灾人祸,几经摧毁、夷平、重建,逐渐堆高,最后被放弃,成为无人居住的土堆。圣经中的许多城市,如夏琐、米吉多、基色、亚西加、拉吉等,都以「荒堆」的形态存留至今,考古学者按层挖掘,甚至能挖出二十多层文化遗迹。

【诗七十九2-3】2「把你仆人的尸首,交与天空的飞鸟为食;把你圣民的肉,交与地上的野兽。」3「在耶路撒冷周围流他们的血如水,无人葬埋。」

      敌人没有把被杀者的尸首加以埋葬,让尸体为飞鸟走兽侵食,这是十分残酷的行为(撒下21:10~14)。 遭劫后的耶路撒冷顿成废墟,尸体遍地,血流成渠。「无人葬埋」:凭着所剩余较少的以色列人,无力埋葬如此多的尸首。足以让人推测以色列惨遭何等失败。神也早已向所罗门王宣告,倘若以色列人离弃神、敬拜偶像,「我就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所分别为圣的殿也必舍弃不顾,使以色列人在万民中作笑谈,被讥诮」(王上九7)。

【诗七十九4】「我们成为邻国的羞辱,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

      「邻国」:居住在以色列附近的民族叙利亚、摩押、亚扪、以东等(137:7)。「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此番刑罚是以色列为拜偶像付出的代价,也是神给被世俗污染而堕落的教会的刑罚。侵略者并没有去安排被杀者的安葬。以色列的外邦邻国都为她的灾难而幸灾乐祸。

【诗七十九5】「耶和华啊,这到几时呢?你要动怒到永远吗?你的愤恨要如火焚烧吗?」

      「这到几时呢」:诗人向神陈明悲惨处境的迫切呼求,不是对神的抱怨。表明诗人恳切祈求神的帮助。今天,有些人以为既然「神就是爱」(约壹四8),祂就不应该「动怒」。但圣经也启示我们,「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来十二29),「公义和公平是祂宝座的根基」(诗九十七8)。因此,神在「为千万人存留慈爱」的同时,不能不追讨罪恶、彰显公义。

【诗七十九6-7】6「愿你将你的忿怒倒在那不认识你的外邦,和那不求告你名的国度。」7「因为他们吞了雅各,把他的住处变为荒场。」

     诗人准确地认识到,仇敌摧残神的百姓(2-3节)、「吞了雅各,把他的住处变为荒场」(7节),不是因为神没有能力,而是因为神在「动怒」(5节;耶二十五9)。这显然是耶和华烈怒和妒火的记号,但祂的愤恨要如火焚烧,要到几时呢?这不是转向审判外邦人的时候吗?毕竟这些国家不想认识耶和华;他们故意拒绝求告祂的名。这时他们更在自己的罪恶之上, 加上屠杀神的子民,和毁坏圣地的罪。「愿你将你的忿怒倒在那不认识你的外邦」:即惩罚之意。诗人求神伸冤,严惩敌人杀人流血之罪(3,10节)。

二、望神以大能救援(8-13)

     诗人祈求神的慈悲怜悯(8,9节),并诉诸神的荣耀(10节)。祈求的内容和基础:诗人求神消灭敌人,因为神不会因以色列人祖先的罪而惩罚他们,且不会容让神的名为外邦人羞辱。

【诗七十九8】「求你不要纪念我们先祖的罪孽,向我们追讨。愿你的慈悲快迎着我们,因为我们落到极卑微的地步。」

     「先祖的罪孽」:前代所犯的罪,尤其是拜偶像和不给田地享安息年,结果导致百姓被掳和本诗篇之时代的人受苦(代下三十六14-21节脚注)。诗人来到事情的关键,他看出以色列民的罪才是这灾难的根本原因。“求你不要记念我们先祖的罪孽,向我们追讨。”愿你的慈悲快快降临我们,因为我们的处境极卑微。

【诗七十九9】「拯救我们的神啊,求你因你名的荣耀帮助我们,为你名的缘故搭救我们,赦免我们的罪。」

诗人知道自己不配蒙恩,所以只能向神认罪,然后才求神为了祂自己的名和荣耀而「搭救、赦免」(9节)百姓的罪。求神因为自己的荣耀的缘故拯救以色列人。

【诗七十九10】「为何容外邦人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愿你使外邦人知道你在我们眼前,伸你仆人流血的冤。」

「愿你使外邦人知道」:诗人求神惩罚那些流神仆人之血的邪恶国家。古代中东的外邦人认为,一个民族的失败,也是他们所敬拜的神明的失败。因此,外邦人问「他们的神在哪里呢」,既是「嗤笑」(4节)以色列人的信仰毫无帮助,也是质疑以色列人的神缺乏能力。这正是神证明自己存在的大好时机,祂正好向他们报复,以伸祂忠心仆人流血的冤。

【诗七十九11-12】11「愿被囚之人的叹息达到你面前;愿你按你的大能力存留那些将要死的人。」12「主啊,愿你将我们邻邦所羞辱你的羞辱,加七倍归到他们身上。」

      11-12节诗人接着求神聆听被囚之人悲哀的叹息,并且按着祂的大能力,拯救那些被弃将要死的人。他祈求仇敌因冒渎地羞辱耶和华,而得到七倍的报应。「七倍」:即完全雪耻;意思是完全的报应。今天,世界上有许多人越来越放肆地藐视神、抵挡神,把罪恶当作荣耀,神也必将他们所羞辱神的羞辱「加七倍归到他们身上」

 【诗七十九13】「这样,你的民,你草场的羊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要述说赞美你的话,直到万代。」

     「你草场的羊」:神所牧羊的民,也是信靠神的民。当我们的眼目注意地上、注意自己的时候,只会为神施行慈爱、为自己所蒙的恩典感恩;当我们的眼目注意天上、注意神自己的时候,就会为神执行公义、为祂的名得荣耀而「称谢」、「赞美」,在极大的痛苦中,还能以「赞美」作为祷告的结束。

raw-image

上图:主前586年,耶路撒冷和圣殿被巴比伦军队摧毁。




avatar-img
0會員
1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希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诗78:【述选民违逆及神恩导】 【诗七十八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本篇初读很像述史诗,但从全诗来看,则是一篇智慧诗,用赞美诗的体裁综述以色列民的历史,借古喻今,教导人不要重蹈覆撤,应纪念神不改变的恩惠,信守与祂立的约。此诗很可能写于南、北国时代,因此有责备以法莲的不忠(9节)和应
诗77:【遇难时追思神心得安慰】 【诗七十七篇题注】「亚萨的诗,照耶杜顿的作法,交与伶长。」      来自苦难的领悟。标题中“耶杜顿”意味“根据乐师所谱的曲”(代上16:41)。诗人因长期遭患难,灵魂极度疲惫,感到深深不安与愁烦中呼求神,同时借着纪念神在古时向以色列所施的大恩,重新获得抚慰
诗76:【雅各之神的威荣】 【诗七十六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这首感恩诗记载百姓的声音(1-3节)、神的得胜(4-10节)和百姓的许愿(11-12节)。正如诗篇七十五篇一样,所庆祝的胜利可能是亚述在主前701年被打败(王下一八13至一九37;赛三六;三七);
诗75:【神必审判狂傲之人】 【诗七十五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休要毁坏。」       在这首会众的感恩诗里,亚萨赞美将要审判全地的神(1-3节),警告恶人这审判即将来临(4-8节),并誓言要赞美神(9-10节)。“休要毁坏”,可能提示一种调子(诗五八;五九;七五);参看诗篇第五
诗74:【哀诉选民被掳圣殿被毁】 【诗七十四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在主前586年选民被掳至巴比伦和圣殿被毁的背景下(撒上七5;代下二十1-19),本诗篇叙述以色列民求神帮助的呼喊(1,2节),圣殿被蹂躏的状况(3-11节),以及他们对盼望的信心(12-23节)。本诗可能作于尼布
诗73:【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诗七十三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诗五○的脚注)从恶人与义人不同的结局(15-28节),找到恶人为何昌盛(1-14节)这个令人不解之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首教导的诗,主题与《约伯记》相似,讲义人与恶人的命运,为何恶人兴旺而义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
诗78:【述选民违逆及神恩导】 【诗七十八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本篇初读很像述史诗,但从全诗来看,则是一篇智慧诗,用赞美诗的体裁综述以色列民的历史,借古喻今,教导人不要重蹈覆撤,应纪念神不改变的恩惠,信守与祂立的约。此诗很可能写于南、北国时代,因此有责备以法莲的不忠(9节)和应
诗77:【遇难时追思神心得安慰】 【诗七十七篇题注】「亚萨的诗,照耶杜顿的作法,交与伶长。」      来自苦难的领悟。标题中“耶杜顿”意味“根据乐师所谱的曲”(代上16:41)。诗人因长期遭患难,灵魂极度疲惫,感到深深不安与愁烦中呼求神,同时借着纪念神在古时向以色列所施的大恩,重新获得抚慰
诗76:【雅各之神的威荣】 【诗七十六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这首感恩诗记载百姓的声音(1-3节)、神的得胜(4-10节)和百姓的许愿(11-12节)。正如诗篇七十五篇一样,所庆祝的胜利可能是亚述在主前701年被打败(王下一八13至一九37;赛三六;三七);
诗75:【神必审判狂傲之人】 【诗七十五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休要毁坏。」       在这首会众的感恩诗里,亚萨赞美将要审判全地的神(1-3节),警告恶人这审判即将来临(4-8节),并誓言要赞美神(9-10节)。“休要毁坏”,可能提示一种调子(诗五八;五九;七五);参看诗篇第五
诗74:【哀诉选民被掳圣殿被毁】 【诗七十四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在主前586年选民被掳至巴比伦和圣殿被毁的背景下(撒上七5;代下二十1-19),本诗篇叙述以色列民求神帮助的呼喊(1,2节),圣殿被蹂躏的状况(3-11节),以及他们对盼望的信心(12-23节)。本诗可能作于尼布
诗73:【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诗七十三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诗五○的脚注)从恶人与义人不同的结局(15-28节),找到恶人为何昌盛(1-14节)这个令人不解之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首教导的诗,主题与《约伯记》相似,讲义人与恶人的命运,为何恶人兴旺而义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聖經經文:列王記上22章8節「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還有一個人,是音拉的兒子米該雅,我們可以託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真的很恨他,因為他對我說預言,從不說吉言,總是說凶信。」約沙法說:「請王不要這麼說。」19~23節「米該雅說:「因此你要聽耶和華的話!我看見耶和華坐在寶座上,天上的萬軍侍立在他左右。耶和
Thumbnail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亞哈謝在撒馬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裏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 但耶和華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去迎着撒馬利亞王的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上帝嗎?』
Thumbnail
以色列人與亞蘭人相對安營七日,到第七日兩軍交戰;那一日以色列人殺了亞蘭人步兵十萬, 其餘的逃入亞弗城;城牆塌倒,壓死剩下的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也逃入城,藏在嚴密的屋子裏。 他的臣僕對他說:「我們聽說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現在我們不如腰束麻布,頭套繩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Thumbnail
在何西阿書中,上帝要先知何西阿去娶一個已經有孩子的妓女為妻,以比喻象徵上帝和以色列人的關係。在這則比喻中,何西阿的妻子歌篾代表以色列人,她雖然行淫亂,上帝卻要何西阿將她娶回來......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聖經經文:列王記上22章8節「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還有一個人,是音拉的兒子米該雅,我們可以託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真的很恨他,因為他對我說預言,從不說吉言,總是說凶信。」約沙法說:「請王不要這麼說。」19~23節「米該雅說:「因此你要聽耶和華的話!我看見耶和華坐在寶座上,天上的萬軍侍立在他左右。耶和
Thumbnail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亞哈謝在撒馬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裏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 但耶和華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去迎着撒馬利亞王的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上帝嗎?』
Thumbnail
以色列人與亞蘭人相對安營七日,到第七日兩軍交戰;那一日以色列人殺了亞蘭人步兵十萬, 其餘的逃入亞弗城;城牆塌倒,壓死剩下的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也逃入城,藏在嚴密的屋子裏。 他的臣僕對他說:「我們聽說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現在我們不如腰束麻布,頭套繩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Thumbnail
在何西阿書中,上帝要先知何西阿去娶一個已經有孩子的妓女為妻,以比喻象徵上帝和以色列人的關係。在這則比喻中,何西阿的妻子歌篾代表以色列人,她雖然行淫亂,上帝卻要何西阿將她娶回來......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