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78:【述选民违逆及神恩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诗78:【述选民违逆及神恩导】

【诗七十八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本篇初读很像述史诗,但从全诗来看,则是一篇智慧诗,用赞美诗的体裁综述以色列民的历史,借古喻今,教导人不要重蹈覆撤,应纪念神不改变的恩惠,信守与祂立的约。此诗很可能写于南、北国时代,因此有责备以法莲的不忠(9节)和应以锡安山而非示罗为敬拜中心(60节)的话,藉以告诫耶路撒冷城的百姓,不可随从北国走背弃神的道路。诗中特别纪念神在大卫时代施行的拯救。

全诗72节可分为七段:(1)说明本诗为智慧的教导,引入正文(1-3节);(2)神的拯救和律法是历代信仰的基础(4-8节);(3)北国不纪念神昔日大能的作为,毁弃与神立的约(9-16节);(4)以色列旷野生活和神的供应(17-31节);(5)追述以色列人如何不断离弃神(32-39节);(6)复述神拯救以民出埃及,经过大海和旷野,在迦南安居(40-64节);(7)犹大族蒙拣选成为众支派之首(创四十九8-12);而以锡安为神居所,大卫为神牧羊其子民(65-72节)。

                     一、神在怒中有怜悯(1-72)

     引言:诗人指出他述说历史之目的,是希望听众监古而知今。出埃及和在旷野漂流的历史:神虽多次施恩,选民仍多次背叛,怀疑神的能力。攻占迦南的历史:神像牧人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把该地赐给他们作产业,但是,他们又同样背叛,对神不忠。 新的开始:正当选民被压逼得透不过气时,神又再怜悯他们,替他们打败敌人,而且拣选了犹大支派和大卫为选民的领导者。

【诗七十八1-2】1「我的民哪,你们要留心听我的训诲,侧耳听我口中的话。」2「我要开口说比喻,我要说出古时的谜语,」

     (1)说明本诗为智慧的教导,引入正文(1-3节);

   「你们要留心听我的训诲」:诗人站在教师的立场教训众人。诗人过着符合神教导的生活,能充满自信地对百姓说“听我的教训”(罗2:16)。神向选民启示他的律法,乃是借着他的仆人和众先知,用口将从神那里所得的信息传给选民。神希望他们留心听。神的话包括训诲、比喻和谜语。凡真虚心要领受的人必要明白(约七17)。

【诗七十八3】「是我们所听见、所知道的,也是我们的祖宗告诉我们的。」

      「是我们所听见……告诉我们的」:诗人传授的教训并不是新创的,乃是代代相传的神之话语。日光之下无新事,惟有神的话语亘古长存(传1:9)。从父母所得神一切的真理应当传给自己的子孙,使神救恩的活水一代一代的川流不息。父母若不将神的真理教训儿女,就算他们亏负了无穷尽的福气,正如将宝贝藏起来不“送给他们”。

【诗七十八4】「我们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并他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

(2)神的拯救和律法是历代信仰的基础(4-8节);

     「我们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述说给后代听」:惟有直接体验过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告白。这是基督徒的使命。若没有神的话语,人必然堕落。我们当以神的话语教育儿女,优于属世的知识。正如父母把过去的事传给我们一样,我们也应当把耶和华的“美德”、“能力”和“作为”,传给我们的后代。 。

【诗七十八5-6】5「因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设律法,是他吩咐我们祖宗要传给子孙的,」6「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

在家中述说神向他的选民所作的事,乃是荣耀神,为他作美好的见证。家中若有这样的谈论自然尊主为圣,可以避免子孙忘记神和他一切的恩惠。这样借着家庭中的崇拜,使子孙建立敬畏神道德上好根基。家庭礼拜就是“立法度”、“设律法”。神的旨意是让祂的律法代代相传,成为以色列人生活中活的动力(出10:2;13:8,14;申4:9;6:7,20)。

【诗七十八7-8】7「好叫他们仰望神,不忘记神的作为,惟要守他的命令。」8「不要像他们的祖宗,是顽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辈,向着神心不诚实。」

     亚萨以律法的设立来开始他用比喻的教导。神把律法赐给以色列人,指示他们要忠心地传给子孙后代。神这样做有四个目的:好叫神的百姓仰望神;好叫他们不忘记神荣耀的作为;好叫他们顺从神;好叫他们从过去的历史中学习,不象他们的祖宗一样顽梗悖逆。不象他们的祖宗一样成为居心不正意志薄弱不坚,而心神不忠于神的世代。

【诗七十八9-10】9「以法莲的子孙带着兵器,拿着弓,临阵之日,转身退后。」10「他们不遵守神的约,不肯照他的律法行,」

    (3)北国不纪念神昔日大能的作为,毁弃与神立的约(9-16节);

    「以法莲的子孙」(9节)指以法莲支派。雅各长子的名分归了约瑟(代上五1),约瑟长子的名分又归了以法莲(创四十八20),带领百姓进迦南的约书亚就属于以法莲支派,士师时代的会幕也在以法莲境内的示罗。因此,从出埃及到士师时代,以法莲支派一直自认为是十二支派中的领导者,以色列人悖逆神。骄傲自大(士八1;十二1),代表人肉体的努力。「临阵之日转身退后」(9节),可能指以色列人在以便以谢被非利士打败,丢失约柜(撒上四10~11),示罗也从此被毁(60节)。也可能指他们不把迦南人完全从迦南地逐出。这更可能是对他们特有之行为的大体描述。他们再三故意地破坏神的律法。

【诗七十八11】「又忘记他所行的,和他显给他们奇妙的作为。」

      虽然诗人苦口婆心,「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4节),但百姓还是习惯地「忘记祂所行的和祂显给他们奇妙的作为」(11节),不断地重演失败的历史。最后,这个蒙拣选的族类在蒙拣选的锡安山弃绝了神所赐的王——耶稣基督,证明亚当的后裔已经全然败坏。

【诗七十八12】「他在埃及地、在琐安田、在他们祖宗的眼前施行奇事。」

     「琐安」:埃及的一座储备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琐安”是埃及东北面之歌珊的省会,距歌珊地不远,可能就是积货城兰塞(出一11),在主前十二至十世纪成为埃及的首都。「琐安田」(12节):神在琐安的田野,在埃及,当着他们祖宗的面行了许多神迹奇事。

【诗七十八13-14】13「他将海分裂,使他们过去,又叫水立起如垒。」14「他白日用云彩,终夜用火光引导他们。」

      以色列民忘记了从埃及——以及从琐安(即泰尼斯)田野强迫作奴役得释放的奇异事件。他们又怎能忘记过红海的事迹呢?那时红海的水在两边立起如垒,他们能以在干地上走过(78:13 指 出 14:16 ;15:8 的事迹)。当时还有一个奇迹,就是白日有荣耀的云彩引导他们,夜里有火光走在他们前面(出 13:21)。这是百姓从埃及地蒙拯救的事。

【诗七十八15-16】15「他在旷野分裂盘石,多多地给他们水喝,如从深渊而出。」16「他使水从盘石涌出,叫水如江河下流。」

      百姓对神在旷野奇妙地给他们供应水;他们很快就忘记神怎样在旷野分裂磐石,多多的给他们食水——水从磐石涌流出来,好象一个巨大的泉源一样。旷野有水如江河流出,但他们的记忆是短暂的(民 20:11)。

【诗七十八17-18】17「他们却仍旧得罪他,在干燥之地悖逆至高者。」18「他们心中试探神,随自己所欲的求食物,」

   (4)以色列旷野生活和神的供应(17-31节); 

     显然神所赐的愈多,我们愈不懂得感激。神赐下一连串神迹,百姓却以恶劣态度响应,就像主喂饱五千人之后,那些人竟要求祂显出更多、更好的凭据来(约六26、30、31)。在旷野不信的历史,印证了主将被拒绝,也告诉我们,人会不断要求更好的证据。仍旧「得罪祂、悖逆至高者」。

【诗七十八19-20】19「并且妄论神说:“神在旷野岂能摆设筵席吗?」20「他曾击打盘石,使水涌出,成了江河。他还能赐粮食吗?还能为他的百姓预备肉吗?”」

     百姓一面承认神曾经在旷野使盘石出水(20节),一面「妄论」(19节)神不能在旷野「摆设筵席」(19节)。他们不是不承认恩典,而是不认识恩典本是人不配得的,所以才「心中试探神,随自己所欲的求食物」(18节);他们也不是不相信神的能力,而是不肯接受神的权柄,所以才抱怨说:神岂能赐给我们粮食和预备肉吗?

【诗七十八21-22】21「所以耶和华听见就发怒。有烈火向雅各烧起,有怒气向以色列上腾。」22「因为他们不信服神,不倚赖他的救恩。」

      他们开始在饮食上激怒耶和华。他们不满足又发怨言,在至高者面前又提出新的无礼要求。他们暗示神带领他们来到旷野,是要他们在那里饿死。他们怀疑神是否有能力供应他们的需要。他们勉强承认神曾提供水,但却怀疑祂是否愿意并有能力供给粮食和肉。百姓的不信靠,实在激怒耶和华。他们不倚赖祂救恩的大能,他们的罪是在乎不信神,试探他,惹他的怒气发作。祂使烈怒的火向以色列燃起。

【诗七十八23-25】23「他却吩咐天空,又敞开天上的门,」24「降吗哪像雨给他们吃,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25「各人吃大能者的食物。他赐下粮食,使他们饱足。」

      「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神不纪念以色列百姓的悖逆,在旷野给他们赐下吗哪。新约时代,赐下属灵的粮食——神的话语。圣徒当求神的国和义,看为生命之粮,不应仅迷恋“吃、喝、穿”之事。他们想要粮食;但旷野上没有市场,也没有做饼的材料。因此神吩咐天空,敞开天上仓库的门,使吗哪象雨一样源源不绝地降下来。百姓尽情享受一些比饼更美味的食物;那是天上的粮食,是大能者的食物。

【诗七十八26-29】26「他领东风起在天空,又用能力引了南风来。」27「他降肉像雨在他们当中,多如尘土,又降飞鸟,多如海沙,」28「落在他们的营中,在他们住处的四面。」29「他们吃了,而且饱足。这样,就随了他们所欲的。」

     他们抱怨神也想吃肉。但在旷野,哪里有肉来喂饱这样众多的人呢?神的解决方法是刮起东风,把一群一群的鹌鹑送到以色列人的营中。这些鸟显然并不是旷野地原有的,而是从远处带来。但旷野却有大量和白白的供应。26-31节说明神先证明自己可以供应以色列人满足的食物,然后再惩罚这些看不起祂的悖逆者。

【诗七十八30-31】30「他们贪而无厌,食物还在他们口中的时候,」31「神的怒气就向他们上腾,杀了他们内中的肥壮人,打倒以色列的少年人。」

「他们贪而无厌」:虽然神所赐的足以填饱肚腹,以色列百姓却贪而无厌、还没有完全满足。当百姓还在狼吞虎咽的时候,神的忿怒就向他们燃烧。主的怒气向他们喷发,神降下瘟疫,杀死了他们中强壮的勇士,击倒了以色列的少年人。  今天,当信徒「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民十一20)、贪爱世界的时候,神也常常会先「随了他们所欲的」的,然后「怒气就向他们上腾」(31节),让他们自食其果。

【诗七十八32】「虽是这样,他们仍旧犯罪,不信他奇妙的作为。」

    (5)追述以色列人如何不断离弃神(32-39节);

   「不信他奇妙的作为」:对神完全关闭心门的状态,圣经称为刚硬的心(来3:13)。神虽然如此爱护他们,以色列人竟“仍旧犯罪,不信他奇妙的作为”。凡神所作的他们都不喜悦。虽然祂行神迹,他们却发牢骚。神虽不能不管教他们,他却不忍把他们完全丢弃。

【诗七十八33】「因此,他叫他们的日子全归虚空,叫他们的年岁尽属惊恐。」

      「虚空」:指他们在旷野飘流的四十年。「他叫他们的日子全归虚空、叫他们的年岁尽属惊恐」:指以色列民因不信在旷野流浪40年。是说出埃及时20岁以上的一代全死在旷野,不得见迦南(民十四22~35)。向神关闭心门,必会遭到神的离弃。

【诗七十八34】「他杀他们的时候,他们才求问他,回心转意,切切地寻求神。」

       「回心转意,切切地寻求神」:他们如此做,并非担心与神隔绝,乃因所遭遇的可怕事情。事实上,因他们对神漠不关心,神才不承认他们的行为。我们当将神尊为全人敬拜的对象,而不是暂时祈福的工具。 

【诗七十八35-36】35「他们也追念神是他们的盘石,至高的神是他们的救赎主。」36「他们却用口谄媚他,用舌向他说谎。」

      当百姓经历管教的时候,他们的悔改不是因为痛恨罪恶,而是因为害怕惩罚(33-34节),所以「才求问祂,回心转意,切切地寻求神」(34节)。虽然他们「也追念神是他们的盘石,至高的神是他们的救赎主」(35节),但神很清楚,百姓只是「用口谄媚祂,用舌向祂说谎」(36节),他们的悔改只是表面的。

【诗七十八37】「因他们的心向他不正,在他的约上也不忠心。」

       「因他们的心向他不正,在他的约上也不忠心」:以色列与神所立之约,内容为 :以色列成为神的子民,作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19:6),但以色列对此约漠不关心。 

【诗七十八38】「但他有怜悯,赦免他们的罪孽,不灭绝他们;而且屡次消他的怒气,不发尽他的忿怒。」

      「屡次消他的怒气」:彰显神不轻易发怒的属性。神的慈悲总是体现具体。他却慈悲为怀,饶恕了他们的罪过,没有灭绝他们。他屡次抑制怒火,没有向以色列民完全发泄。

【诗七十八39】「他想到他们不过是血气,是一阵去而不返的风。」

     「血气」:血肉之体。「他想到他们不过是血气」 :表现人的软弱。神怜悯他们,并非没有看到他们的罪孽,乃因神深知人不过是去而不返的一阵风。 

32-39节这惩罚对于幸存者似乎暂时有效;他们转向耶和华,为他们的邪恶后悔,并成为热心寻求神的人。他了解祂一直是他们的避难所,和祂怎样从埃及的可怕景况中把他们救赎出来。但不久,他们又再虚伪行事,说话虔诚,行为却乖僻。他们变幻无常,不顺从神。耶和华显出极大的克制。由于祂有很大的怜悯,所以能赦免他们惯性的倒退,不把他们应得的灾难降在他们身上。他想到他们不过是血气,不过是人,今天仍在,明天就消逝了。           

【诗七十八40-41】40「他们在旷野悖逆他,在荒地叫他担忧,何其多呢!」41「他们再三试探神,惹动以色列的圣者。」

    (6)复述神拯救以民出埃及,经过大海和旷野,在迦南安居(40-64节);

    「荒地」:指沙漠、荒野、旷野。「叫他担忧」:使他痛苦。40-41节百姓经历了那么多神迹,但对神带领他们出埃及却不知感恩,所以「不追念祂的能力,和赎他们脱离敌人的日子」(42节),反而「悖逆祂、叫祂担忧」(40节),「再三试探神,惹动以色列的圣者」(41节),证明他们暂时的悔改只是「用口谄媚祂,用舌向祂说谎」(36节)。这是罪人的本相,我们若是出于自己的理性、情感和意志来跟随主,也会很快忘记十字架的救赎,对神的爱心和热心也不能持续多久。这两节说明以色列人的背叛,是伤害神,让神痛苦的。我们能想象自己的不忠,能让神痛苦吗?只有爱神才会因为背叛而痛苦。

【诗七十八42】「他们不追念他的能力,和赎他们脱离敌人的日子。」

      「赎他们脱离敌人的日子」:对以色列人而言,是出埃及的那日,对我们而言,是主在十字架复活的那天。圣徒对基督的十字架不存感恩,如同以色列人,信心与爱神不能得以持续(加1:6~8;弗1:7,8)。 他们不追念神怎样为他们的缘故证实自己有能力,和他怎样救赎他们脱离敌人。直到那时,在人类历史上,他们从埃及得拯救的事迹,是属神能力的彰显。但他们却看为理所当然。  

【诗七十八43】「他怎样在埃及地显神迹,在琐安田显为奇事,」

       第43至53节再次回想在埃及地的神迹,这次以下列次序重点讲述及六个灾:

【诗七十八44】「把他们的江河并河汊的水都变为血,使他们不能喝。」

       第一灾:江河变为血(出7:17~21)。江河的复数指尼罗河及其沟渠。神把埃及的江河..都变为血,埃及人不能喝河水。埃及人看为神圣的尼罗河,突然被污染了。但以色列人的水源却没有弄污。

【诗七十八45】「他叫苍蝇成群落在他们当中,嘬尽他们,又叫青蛙灭了他们,」

       第四灾苍蝇之灾(45节上):「嘬尽」:吞噬;「灭了」:毁坏、败坏。父神叫苍蝇成群,落在埃及人的房屋里。他们一直敬拜“苍蝇之王”别西卜,这时埃及人的神却背向他们,吞食他们。有趣的是,苍蝇没有侵袭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第二灾青蛙之灾(45节下):祂使埃及产生青蛙之灾:一向被尊为生产力之象征的青蛙,灭了埃及人,意思是使他们正常的生活停顿下来。但这灾只影响埃及人;希伯来人有神的手保护。

【诗七十八46】「把他们的土产交给蚂蚱,把他们辛苦得来的交给蝗虫。」

       第八灾蝗虫之灾:「蝗虫」:蚂蚱科昆虫,身长约5cm,成群飞移,所落的地方,眨眼之间不剩片草。约翰在启示录中认为蝗虫带来末日的大患难(启9:3)。神差派蝗虫来遮盖埃及地。主持医治及来生之神色拉皮,理应保护埃及人免受这些极具破坏之昆虫的影响。但色拉皮没有能力。土产被破坏了;庄稼被吃光了。在这期间,以色列人并未看见蚂蚱和蝗虫的踪影。

【诗七十八47-48】47「他降冰雹打坏他们的葡萄树,下严霜打坏他们的桑树,」48「又把他们的牲畜交给冰雹,把他们的群畜交给闪电。」

      第七灾——冰雹之灾(47,48节):西克莫:是一个来自希伯来语的词,意为桑树;在美国,特指美国悬铃木《圣经》中所记「桑树」,也被称为西克莫无花果。古埃及人用西克莫制造木乃伊箱而著名。「桑树」:西克莫无花果树;「闪电」指火焰(出9:24)。第七灾包括冰雹、严霜和闪电。这灾给人类、牲畜、群畜、葡萄树和桑树带来严重的破坏。但这是一个区域性的审判。“惟独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没有冰雹(出九26)。”

【诗七十八49-51】49「他使猛烈的怒气和忿怒、恼恨、苦难,成了一群降灾的使者,临到他们。」50「他为自己的怒气修平了路,将他们交给瘟疫,使他们死亡。」51「在埃及击杀一切长子,在含的帐棚中,击杀他们强壮时头生的。」

     第十灾杀长子之灾(49-51节):神使用猛烈的怒气,又命令忿怒和恼恨。这些好像降灾的天使,供神差遣。神为自己的怒气修平了路,祂的怒气可以毫无阻碍、毫无束缚地燃烧。在每一个埃及人的家里,头生长子都被一些不知名的瘟疫所击倒。埃及所有精英的男子都在那天晚上死去了。但以色列人的家受到逾越节羔羊之血的保护,没有一个希伯来人的儿子被杀。

      所有的灾害都是区别性发生的,没有正常的理由可以解释。犹太人怎能停止、不再感谢神为他们行出这样奇妙的事呢?

【诗七十八52-53】52「他却领出自己的民如羊,在旷野引他们如羊群。」53「他领他们稳稳妥妥地,使他们不至害怕。海却淹没他们的仇敌。」

     「羊群」:神与以色列的关系常被比作牧者与羊群的关系(赛40:11;53:6;亚10:3;约10:2~5)。神带领他们如羊群一样离开埃及,并引领他们走过人迹罕至的旷野。“他带领他们进入平安,毋须惧怕,而他们的仇敌却被海水围困(过红海)。”那是祂的爱与能力又一次奇妙的展示。

【诗七十八54-55】54「他带他们到自己圣地的边界,到他右手所得的这山地。」55「他在他们面前赶出外邦人,用绳子将外邦的地量给他们为业,叫以色列支派的人住在他们的帐棚里。」  

「圣地的边界」:不是指“圣所所在的地方”,乃指圣洁之地迦南。「右所得的手山地」:指锡安山。神以大能的右手将圣徒引至高处。在本节中跨越了从过红海和即将进入迦南的经历。神带领自己的子民来到圣地的边界,来到祂为他们预备的山区。他在他子民面前赶走了外族人,把土地分配给以色列的各支族,把异族的家给了自己的子民。 

【诗七十八56】「他们仍旧试探悖逆至高的神,不守他的法度,」

「他们仍旧试探悖逆至高的神」:神引领以色列远离埃及,以色列却顽梗悖逆(17,18,41节)。试探悖逆一语道破以色列的罪恶历史。以色列所以如此持续敌挡神,原因在于人本质的罪性。人若不借着耶稣基督,就不能得救。 

【诗七十八57】「反倒退后,行诡诈,像他们的祖宗一样。他们改变,如同翻背的弓。」

     「如同翻背的弓」:指以民的乖张邪僻,好像松弛无用的弓;也指偏离的箭,比喻以色列所犯的罪。以色列的罪在于他们无视神的标准,私自定立标准。如同偏离靶的弓箭,以罪孽为基础设计的人生道路,越来越接近灭亡。

【诗七十八58】「因他们的邱坛惹了他的怒气;因他们雕刻的偶像触动他的愤恨。」

      「他们的丘坛」:神在十诫中明示敬拜对象,也指示具体方法。以色列却按己意而行。这是藐视神、高举自己的骄傲行为。  不过这段时期最明显的罪,不再是不满,而是拜偶像;这是进入迦南地的时候,神当初使用以色列人,正是去审判那地拜偶像的原住民。可是以色列民在山上设立丘坛,惹了耶和华的怒气,因他们雕刻的偶像,拜偶像使神极其嫉妒愤恨。

【诗七十八59-60】59「神听见就发怒,极其憎恶以色列人,」60「甚至他离弃示罗的帐幕,就是他在人间所搭的帐棚。」

     59-60节诗人使用诗歌的言词,形容神听见他们的忘恩负义,就爆发忿怒的风暴。事实上,耶和华并不感到惊讶;那只是一连串的悖逆事件里,一个令人无法忍受、最后的打击。但这次祂惩罚了以色列,降罚于激怒神和悖逆神的罪魁祸首,北方的各支派。祂离弃示罗,不以它为帐幕的所在; 示罗的帐幕就是祂从前所拣选、要在地上与子民同在的地方。

【诗七十八61-63】61「又将他的约柜交与人掳去,将他的荣耀交在敌人手中。」62 「并将他的百姓交与刀剑,向他的产业发怒。」63「少年人被火烧灭,处女也无喜歌;」

「祂的产业」指以色列人。「火」(63节)比喻战争。「喜歌」(63节)指婚礼中所唱的颂歌。没有结婚的钟声为她们响起。「将他的约柜交与人掳去」:指非利士人把约柜掳去的事迹(撒上四1~七1)。 这时, 神容许他的能力,即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那象征祂荣耀、铺金的约柜,落在仇敌手中(撒上四11上)。以色列民中间有大屠杀;三万名步兵在战争中仆倒了(撒上四10)。

【诗七十八64】「祭司倒在刀下,寡妇却不哀哭。」

      「祭司倒在刀下」:可能指以利的两个儿子在战场上被杀(撒上四11),这是离开神保护之人的悲惨下场;如同离开牧者的羊。「寡妇」:指何弗尼与非尼哈的妻子(撒上4:19~22)。「寡妇却不哀哭」:指被杀祭司的寡妇没有哀哭,大概因为她们为约柜被非利士人所掳的伤痛,已超越了丧夫之痛。她们知道神的荣耀已经离开以色列(撒上四19-22)。

【诗七十八65-66】65「那时,主像世人睡醒,像勇士饮酒呼喊。」66「他就打退了他的敌人,叫他们永蒙羞辱。」

(7)犹大族蒙拣选成为众支派之首(创四十九8-12);而以锡安为神居所,大卫为神牧羊其子民(65-72节)。

「像勇士饮酒呼喊」:神如饮葡萄酒得力的勇士,起来为以色列争战(赛42:13;亚10:7)。  「打退了他的敌人」:指以色列大胜非利士。其中,大卫杀死歌利亚是获胜的决定性转折点,显明神丢弃骄傲人,高举谦卑人,成就所立之约的旨意。

65-66节那时耶和华好象对祂子民的痛苦显得无动于衷。但其后,神却好像睡醒发怒,象人喝了酒而呼喊。非利士人要大大溃败。神打退他们,他们就退后逃窜;这对非利士人来说是一种羞辱的落败(撒上七10,11;一三3,4;一四23)。

【诗七十八67】「并且他弃掉约瑟的帐棚,不拣选以法莲支派,」

     「约瑟的帐棚」:指以法莲地示罗的帐幕。因为示罗(临时的圣所)位于以法莲地,而以法莲为约瑟的两支派之一。约柜被掳走后,没再回到示罗,后由大卫迎入圣城(撒上七1~2)。示罗的圣所,在以法莲支派边界内。「不拣选以法莲支派」:当人不好好担当神所赐的使命,神会收回赐予的恩赐、才华,从原处挪去灯台(启2:5)。圣徒当谦卑地尽力完成所担的使命,不步以法莲的后尘。 然而,神定意拒绝约瑟的帐棚;祂不拣选以法莲支派。这里的约瑟和以法莲都指北方的十个支派。流便丧失了长子权利后,约瑟透过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在领土上就承受双分的产业。

【诗七十八68-69】68「却拣选犹大支派,他所喜爱的锡安山。」69「盖造他的圣所,好像高峰,又像他建立永存之地。」

     68-69节但以法莲在叛乱中作领导;因此,神选择君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他,却把那荣耀给予犹大。在犹大的领土上,祂选择锡安山作为建立他的圣所的地方——高耸如高天,又象永存不动摇的地。

【诗七十八70-71】70「又拣选他的仆人大卫,从羊圈中将他召来。」71「叫他不再跟从那些带奶的母羊,为要牧羊自己的百姓雅各和自己的产业以色列。」

      70-71节从犹大支派里,祂又拣选他的仆人大卫。这位牧人君王在羊圈里当学徒,他照顾一些带奶的母羊,从大自然的范畴学习属灵的真理。其后耶和华叫他牧养自己的百姓雅各和自己的产业以色列。大卫就遵从神的旨意而行。忠心的牧者不但要引领羊群,还要跟随母羊,在必要时抱起刚出生的羔羊。

【诗七十八72】「于是,他按心中的纯正牧羊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

     「他」指大卫。「心中的纯正」:意指大卫的心合神心意(徒13:22),与以色列充满贪婪、骄傲的心截然相反。暗示大卫心地正直,足智多谋。

本诗篇就这样,以和平、带有田园气息的调子结束了。但放下这篇诗歌前,我们必须记得,以色列的历史只是我们自己的反照。我们若犯了什么罪,就比他们更应受责备,因为我们的权利比他们大得多。活在各各他山之爱的大光中,我们为何埋怨或反叛,或限制耶和华,或不向祂谢恩呢?可是,我们总是常受谴责。我们无数次惹怒以色列的圣者。我们多次的跌倒,使祂难过。我们纵使得到了无数的祝福,但仍在发怨言,发牢骚。

      神的忍耐并非没有穷尽的。总有一次, 祂要让我们尝尝信心后退的苦果。我们若藐视祂的恩典,就要受到祂的压制。我们若不愿意忠心、有信心地事奉祂,祂就会找别人去做。我们会失去祝福,永远不能找到更好的主去服事。

raw-image

上图:亚述弓箭手在瞄准。







avatar-img
0會員
12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希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诗77:【遇难时追思神心得安慰】 【诗七十七篇题注】「亚萨的诗,照耶杜顿的作法,交与伶长。」      来自苦难的领悟。标题中“耶杜顿”意味“根据乐师所谱的曲”(代上16:41)。诗人因长期遭患难,灵魂极度疲惫,感到深深不安与愁烦中呼求神,同时借着纪念神在古时向以色列所施的大恩,重新获得抚慰
诗76:【雅各之神的威荣】 【诗七十六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这首感恩诗记载百姓的声音(1-3节)、神的得胜(4-10节)和百姓的许愿(11-12节)。正如诗篇七十五篇一样,所庆祝的胜利可能是亚述在主前701年被打败(王下一八13至一九37;赛三六;三七);
诗75:【神必审判狂傲之人】 【诗七十五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休要毁坏。」       在这首会众的感恩诗里,亚萨赞美将要审判全地的神(1-3节),警告恶人这审判即将来临(4-8节),并誓言要赞美神(9-10节)。“休要毁坏”,可能提示一种调子(诗五八;五九;七五);参看诗篇第五
诗74:【哀诉选民被掳圣殿被毁】 【诗七十四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在主前586年选民被掳至巴比伦和圣殿被毁的背景下(撒上七5;代下二十1-19),本诗篇叙述以色列民求神帮助的呼喊(1,2节),圣殿被蹂躏的状况(3-11节),以及他们对盼望的信心(12-23节)。本诗可能作于尼布
诗73:【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诗七十三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诗五○的脚注)从恶人与义人不同的结局(15-28节),找到恶人为何昌盛(1-14节)这个令人不解之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首教导的诗,主题与《约伯记》相似,讲义人与恶人的命运,为何恶人兴旺而义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
诗72:【秉公行义的王】  【诗七十二篇题注】「所罗门的诗。」      在这首王者诗篇里,所罗门祈求神使君王的统治充满公义(1-4节)、和平(5-7节)、能力(8-11节)、怜悯(12-15节)和兴旺(16,17节)。最后的赞美(18-20节)结束诗篇的卷二(简介的“内容”)。象其它王者诗篇一
诗77:【遇难时追思神心得安慰】 【诗七十七篇题注】「亚萨的诗,照耶杜顿的作法,交与伶长。」      来自苦难的领悟。标题中“耶杜顿”意味“根据乐师所谱的曲”(代上16:41)。诗人因长期遭患难,灵魂极度疲惫,感到深深不安与愁烦中呼求神,同时借着纪念神在古时向以色列所施的大恩,重新获得抚慰
诗76:【雅各之神的威荣】 【诗七十六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这首感恩诗记载百姓的声音(1-3节)、神的得胜(4-10节)和百姓的许愿(11-12节)。正如诗篇七十五篇一样,所庆祝的胜利可能是亚述在主前701年被打败(王下一八13至一九37;赛三六;三七);
诗75:【神必审判狂傲之人】 【诗七十五篇题注】「亚萨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休要毁坏。」       在这首会众的感恩诗里,亚萨赞美将要审判全地的神(1-3节),警告恶人这审判即将来临(4-8节),并誓言要赞美神(9-10节)。“休要毁坏”,可能提示一种调子(诗五八;五九;七五);参看诗篇第五
诗74:【哀诉选民被掳圣殿被毁】 【诗七十四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在主前586年选民被掳至巴比伦和圣殿被毁的背景下(撒上七5;代下二十1-19),本诗篇叙述以色列民求神帮助的呼喊(1,2节),圣殿被蹂躏的状况(3-11节),以及他们对盼望的信心(12-23节)。本诗可能作于尼布
诗73:【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诗七十三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诗五○的脚注)从恶人与义人不同的结局(15-28节),找到恶人为何昌盛(1-14节)这个令人不解之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首教导的诗,主题与《约伯记》相似,讲义人与恶人的命运,为何恶人兴旺而义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
诗72:【秉公行义的王】  【诗七十二篇题注】「所罗门的诗。」      在这首王者诗篇里,所罗门祈求神使君王的统治充满公义(1-4节)、和平(5-7节)、能力(8-11节)、怜悯(12-15节)和兴旺(16,17节)。最后的赞美(18-20节)结束诗篇的卷二(简介的“内容”)。象其它王者诗篇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新詮釋了創世紀廿二章中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通過對亞伯拉罕的內心和行為的分析,提出不同的觀點,同時探討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考驗是否真的是對他的信心和愛的測試。文章還從以撒和撒拉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從而試圖打破對該故事傳統詮釋的壓抑,並提倡對信仰不同層面的理解。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上一篇 見識到了亞伯拉罕用 318 名家僕戰勝四王軍隊,真是勇猛無比;得勝後無所求,又顯得何等尊貴超越!這難道就是經歷的高峰?神的祝福能達到怎樣的程度?還有更高嗎?當然有的。 請看神起初呼召時說了什麼?「成為大國」「你的名為大」「使別人得福」(創 12:2)。之後到了迦南地再度顯現,講得更明確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日頭未落的時候,眾民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別物,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 眾民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行的,眾民無不喜悅。 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撒母耳記下‬ ‭3‬:‭35‬-‭37‬ 一個對神忠心、敬畏、良善的品格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新詮釋了創世紀廿二章中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通過對亞伯拉罕的內心和行為的分析,提出不同的觀點,同時探討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考驗是否真的是對他的信心和愛的測試。文章還從以撒和撒拉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從而試圖打破對該故事傳統詮釋的壓抑,並提倡對信仰不同層面的理解。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上一篇 見識到了亞伯拉罕用 318 名家僕戰勝四王軍隊,真是勇猛無比;得勝後無所求,又顯得何等尊貴超越!這難道就是經歷的高峰?神的祝福能達到怎樣的程度?還有更高嗎?當然有的。 請看神起初呼召時說了什麼?「成為大國」「你的名為大」「使別人得福」(創 12:2)。之後到了迦南地再度顯現,講得更明確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日頭未落的時候,眾民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別物,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 眾民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行的,眾民無不喜悅。 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撒母耳記下‬ ‭3‬:‭35‬-‭37‬ 一個對神忠心、敬畏、良善的品格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