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順是國內的盤元線材加工廠,屬於鋼鐵製品鏈中游的位置,盤元線材主要用於螺絲螺帽、鋼線鋼纜、手工具、汽車、機械零組件等製品之生產,下游製品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而雄順成立於2010年,時間並不算很長,不過這家公司背後是供給IKEA的螺絲供應商至盈實業董事長陳啟祥(當然不是我,不然我也不用在這邊寫文章 XD )所創辦的。
至盈創立於1980年,成立之初是因為董事長原先擔任外商傢俱公司的品管,但他發現買不到他覺得品質優良的螺絲,於是興起來創業的念頭,成立至盈,以品質為出發點,主攻傢俱螺絲,希望能以更高規格的產品來吸引客戶,後來也成功打入IKEA供應鏈,拿下約七成的供應量。
2010年時,陳董事長希望能再加強至盈的品質,進而成立雄順,雄順的商業模式其實比較像代工廠,可能也因為有至盈基礎單量的需求,因此初期創立時,就鎖定盤元生產時的中段製程,酸洗、球化及退火熱處理等,在產能規劃也就比一般的小廠同業月產能二到三千噸多上十倍,來到三萬噸左右,而這類工廠生產時要面對比較大的環保問題,在廢棄物處理上會耗掉不少成本,因此除了至盈外,其他扣件廠也會找雄順做加工處理,在客戶組成方面,至盈約佔13-19%,第二大客戶則約為10%,其他還有曜伸約5%,剩下的則多都未上市櫃的小型公司,合計約有65-70%,從這邊可以看出來,對這類產品來說,專業分工是有其必要與獲利的空間,因為需求集合就能找到減少成本的空間,然後也會形成一個保護作用,對手要進來,光是設備和環保問題就要搞很久。
而雄順的商業模式就是純做加工(代工),客戶全都在台灣,在接受委託後,才進貨盤元,進入製程,因為也要配合客戶需求做製程的調整,所以連同業本身在遇到酸洗產能比較不足的情況下,也會來委託雄順生產,因此雄順本身的議價能力是還不錯的。
不過就整體產業面來看,螺絲業現在是比較辛苦的產業,中南部有不少小型工廠在去年下半年撐不下去收掉,不過雄順的營收並沒有衰退太多,2024年還是成長的,這可能和他的產業地位有關,太小的競爭對手面對衝擊時退出市場,對於比較大一點的龍頭公司影響較小,在風暴過後,反而更能佔到有利的條件,再加上雄順雖然身為金屬處理廠,偏向重資產工業,不過雄順的資產負債表滿乾淨的,帳上現金還算充足,負債部份也不高,應該是有機會渡過這段低迷期。
另外,雄順的下游客戶雖然產品應用範圍廣,不過統計起來,還是以建築和傢俱產品為最大宗,這部份若是未來美國房地產需求上升,是否有機會帶動產業回溫,則就是後續觀察的重點了,另外在本次生產力循環結束後,下一輪的通膨循環,原物料相關的公司還是會有一些機會的,因此這家公司可以放在追蹤名單中,慢慢去觀察產業的變化。
<<提醒一下,本篇Memo只是做為記錄之用,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