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材冷抽(COLD DRAWING)製程與設備種類-你的金屬錶帶就是這樣做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金屬冷抽在台灣已經發展一段不短的時間,與擠型由後方推擠材料通過模具達到大變形的模式不同,是將近似於下一道次產品尺寸的棒材,將前端外徑縮小(可為鍛壓、切削、腐蝕)穿過模具,以設備上的夾爪將棒材往前拉出,使後端材料得到與模孔一致的尺寸,冷抽後的截面尺寸大都可以達到±0.05mm左右;最常見的就是螺絲扣件所用的盤圓材,由鑄造成一個像銅鐘的鋼錠並透過徑向鍛壓成大棒材,隨之熱軋、冷軋成標準尺寸的棒鋼,但由於每個產業與產品所需要的線、棒材尺寸都不相同,因此就衍生出客製化尺寸的伸線廠,將標準尺寸棒材利用多道次的『冷抽』與『球化退火』來達成客戶產品的要求線材,尤其在高雄岡山地區隨處可見偌大的置料場內擺放堆積如山的盤圓線。
以前曾有人問過我一個我認為理所當然的問題(後來才想到因為身處這行業才會認為理所當然):為什麼要將線捲起來?合理的說明是節省空間,不論是在搬運、置料、球化處理,可以讓上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長度集中在一起,但也不是任何尺寸都可以捲成盤圓,據所知大概>Φ45mm就無法捲成盤圓,或者應該說捲起來的盤圓外徑會超大,因此會以6米棒鋼的形式供料,為什麼是6米呢?因為15噸貨車可承載長度就是6米多一點。
而所謂的異形材是指有別於圓棒、四方棒、六角棒以外的截面形狀,一般以生活或工業產品為主,例如錶帶的不銹鋼異形線、傳動直齒輪、線性滑軌…等,異形冷抽和傳統伸線差異在於很難規格化產品,大部分都屬於客製化,依據模具形式有分為兩種 :
模抽:透過以碳化鎢或人工鑽石勘合的模具,抽拉素材成形,台灣目前7成以上的冷抽業者都是這種模式,可以使用棒材或盤圓材作為進料素材。
輥抽:通過四方向的輥輪模具(卡氏輥輪)抽製成所需要的產品,以盤圓連續進料生產為主,優點是類線接觸的滾動成形,抽製負荷較小,但受限模具與設備,無法成形有內凹特徵的產品。
分享是一種成就
冷抽製程分類與介紹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61內容數
鑒於多數產品開發屬於連續製程,常需串連各類成形工法達成客戶要求,當前成形技術研究大都著重單點項目,以鍛造、沖壓、加工為主;因此將整合各項固態金屬成形技術與資源(涵蓋鍛造、擠型、軋延、抽製、旋壓/鍛、沖壓、液壓鼓脹、CAE),協助在職者或有興趣的朋友一同深入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K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段時間有接到一個1008低碳鋼冷鍛件的開發案,是音響用的某個零件,這鍛件在內部底端有個高4mm、寬2mm的凹槽,很明顯這凹槽如果直接鍛壓出來,沖模應該就會直接斷給你看,原本業者是鍛出一個厚底後再CNC車出凹槽溝,可是因為刀刃過小、特徵比例上屬於深孔、逃屑不易,車削速度快一點刀刃就容易斷裂,所以只好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接觸過Sheet Spinning這個製程,很多燈罩、水壺、鍋子都是用這種方式成形,影片中的手工旋壓在台灣還是有許多廠商這樣做,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以CNC旋壓機取代手工製程。 板旋壓這製程非常適合傳統沖壓無法處理的深抽件,或是需要反覆多道次退火深抽的難成形金屬(如不銹鋼甚至鈦合金),都
擠型產品在生活周遭的應用非常多,小到名片盒、水管,大到飛彈與飛機桁架,都可以看見其實用性,在『正常』的擠型製程(Extrusion Process)中,大都是透過將擠錠放在模具或腔體內,由外部施加壓力在擠錠上透過成形模的模孔壓出『等截面』的條狀物,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擠型製程可以透過機構設計擠壓出
金屬的晶粒大小是影響產品疲勞強度的關鍵因素,而這陣子在評估一些車用或機械零件的產品規格圖,常會發現圖面未有標示要求規範,但客戶直接口頭要求零件晶粒越小越好,小到什麼程度,也說不出個準! 一般經驗而言,機械或車輛產業用零組件晶粒尺寸大都落在100μm以下,會承受反覆應力的部件則會特別要求約50~60μ
分享前陣子所遇到一些鋁合金在高溫鍛造時所產生鍛件刮料、裂紋缺陷的問題,花了點時間整理可能的改善方向提供各位版友參考。 鋁合金具有比重小(2.71 g/cm3)、高比強度(210 N·m/kg)、優良綜合性能(TS : 570 MPa for 7075-T6)…等優點,是航太、車輛主要的結構材料,廣泛
大約15年前,鎂合金非常狂熱的年代,質輕、減震、抗電磁波,什麼有的沒的優點都不斷被發揚光大,剛好碰上台灣3C電子蓬勃發展,傳統的鋁合金機殼無法滿足有錢人的存在感,因此把腦筋動到了比重僅有1.74g/cm3的鎂合金,在宏達電1,300與尚未分紅費用化的年代,這是一個非常擺顯的產品,而台灣第一款限量版A
前段時間有接到一個1008低碳鋼冷鍛件的開發案,是音響用的某個零件,這鍛件在內部底端有個高4mm、寬2mm的凹槽,很明顯這凹槽如果直接鍛壓出來,沖模應該就會直接斷給你看,原本業者是鍛出一個厚底後再CNC車出凹槽溝,可是因為刀刃過小、特徵比例上屬於深孔、逃屑不易,車削速度快一點刀刃就容易斷裂,所以只好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接觸過Sheet Spinning這個製程,很多燈罩、水壺、鍋子都是用這種方式成形,影片中的手工旋壓在台灣還是有許多廠商這樣做,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以CNC旋壓機取代手工製程。 板旋壓這製程非常適合傳統沖壓無法處理的深抽件,或是需要反覆多道次退火深抽的難成形金屬(如不銹鋼甚至鈦合金),都
擠型產品在生活周遭的應用非常多,小到名片盒、水管,大到飛彈與飛機桁架,都可以看見其實用性,在『正常』的擠型製程(Extrusion Process)中,大都是透過將擠錠放在模具或腔體內,由外部施加壓力在擠錠上透過成形模的模孔壓出『等截面』的條狀物,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擠型製程可以透過機構設計擠壓出
金屬的晶粒大小是影響產品疲勞強度的關鍵因素,而這陣子在評估一些車用或機械零件的產品規格圖,常會發現圖面未有標示要求規範,但客戶直接口頭要求零件晶粒越小越好,小到什麼程度,也說不出個準! 一般經驗而言,機械或車輛產業用零組件晶粒尺寸大都落在100μm以下,會承受反覆應力的部件則會特別要求約50~60μ
分享前陣子所遇到一些鋁合金在高溫鍛造時所產生鍛件刮料、裂紋缺陷的問題,花了點時間整理可能的改善方向提供各位版友參考。 鋁合金具有比重小(2.71 g/cm3)、高比強度(210 N·m/kg)、優良綜合性能(TS : 570 MPa for 7075-T6)…等優點,是航太、車輛主要的結構材料,廣泛
大約15年前,鎂合金非常狂熱的年代,質輕、減震、抗電磁波,什麼有的沒的優點都不斷被發揚光大,剛好碰上台灣3C電子蓬勃發展,傳統的鋁合金機殼無法滿足有錢人的存在感,因此把腦筋動到了比重僅有1.74g/cm3的鎂合金,在宏達電1,300與尚未分紅費用化的年代,這是一個非常擺顯的產品,而台灣第一款限量版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Thumbnail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Thumbnail
多邊形空心線圈十分類似方形線圈,同樣會有個線圈外膨的現象,使得完成線型可能不如預期。在方形空心線圈的討論文章中,著重討論的是兩彎角之間的距離及漆包線徑的剛性強度影響,這些要素在多邊形線圈當中依然存在。簡單的描述,就是兩彎角越近,則彎角中間的直線段外擴越嚴重;漆包線越粗,代表線材越不容易彎折,也會增加
Thumbnail
本處的方形空心線圈泛指四邊形,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及梯形等;方形空心線圈的型態與馬達繞線較為相似,主要是馬達矽鋼片留給線圈的走線空間皆為四邊形,故兩者往往會有相同的問題,在直線區段的線圈會有種向外膨起的現象。 理想的方形空心線圈應當是等距的層疊,最終完成的形狀應如下圖當中最左側的範例。然而在實務執行
Thumbnail
圓形為空心線圈中最常出現的形狀,但很多設計者在規劃時,常常漏了一點,導致實際生產的尺寸有落差,那就是爬層空間。 如下圖所示,過往在空心線圈排列規劃時免不了兩種形式,左側的方形排列以及右側的緊實排列兩種,生產上是右側較為接近現實。但無論是左右兩種規劃,設計者往往都忽略了從線圈從第一層往上爬至第二層時
Thumbnail
有別於傳統空心線圈的成形,大多僅在二維平面上有所差異,如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然而此一案例則是將線圈造型延伸三維空間當中,採用了U型及I型的空間配置,同時後續還有個組裝的配合條件,十分具有挑戰性,故紀錄其改善內容。 一、嘗試初期 已知此空心線圈後續還有組裝排列的工序,故單顆線圈完成後就需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 在3C產業的沖壓件、或是KIOSK機身所使用的鐵板,最大宗使用比率的材質不外乎SECC、SGCC,SECC屬於韌性、延展性較好、比較容易成型的材質,SGCC則是硬底子的材質,剛性較強。然而在這兩種材質上,如果必須做抽牙孔,甚至再攻牙的話,在規格要求中,常常
在製造業中,選擇適合的金屬加工方式對於產品的品質和效率至關重要。在進行金屬加工時,常見的兩種技術是板金成形和雷射切割金屬。本文將探討這兩種技術的優點和局限性,幫助讀者找到最適合其項目的選擇。
Thumbnail
在製造業中,鋼板原型技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也對設計師和工程師提供了更多創作的可能性。本文將帶您穿越鋼板原型技術的演進,探索將設計和功能推向極限的尖端技術。從傳統方法到如今的3D打印和CNC加工等先進技術,我們將揭示推動鋼板原型技術領域的創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Thumbnail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Thumbnail
多邊形空心線圈十分類似方形線圈,同樣會有個線圈外膨的現象,使得完成線型可能不如預期。在方形空心線圈的討論文章中,著重討論的是兩彎角之間的距離及漆包線徑的剛性強度影響,這些要素在多邊形線圈當中依然存在。簡單的描述,就是兩彎角越近,則彎角中間的直線段外擴越嚴重;漆包線越粗,代表線材越不容易彎折,也會增加
Thumbnail
本處的方形空心線圈泛指四邊形,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及梯形等;方形空心線圈的型態與馬達繞線較為相似,主要是馬達矽鋼片留給線圈的走線空間皆為四邊形,故兩者往往會有相同的問題,在直線區段的線圈會有種向外膨起的現象。 理想的方形空心線圈應當是等距的層疊,最終完成的形狀應如下圖當中最左側的範例。然而在實務執行
Thumbnail
圓形為空心線圈中最常出現的形狀,但很多設計者在規劃時,常常漏了一點,導致實際生產的尺寸有落差,那就是爬層空間。 如下圖所示,過往在空心線圈排列規劃時免不了兩種形式,左側的方形排列以及右側的緊實排列兩種,生產上是右側較為接近現實。但無論是左右兩種規劃,設計者往往都忽略了從線圈從第一層往上爬至第二層時
Thumbnail
有別於傳統空心線圈的成形,大多僅在二維平面上有所差異,如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然而此一案例則是將線圈造型延伸三維空間當中,採用了U型及I型的空間配置,同時後續還有個組裝的配合條件,十分具有挑戰性,故紀錄其改善內容。 一、嘗試初期 已知此空心線圈後續還有組裝排列的工序,故單顆線圈完成後就需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 在3C產業的沖壓件、或是KIOSK機身所使用的鐵板,最大宗使用比率的材質不外乎SECC、SGCC,SECC屬於韌性、延展性較好、比較容易成型的材質,SGCC則是硬底子的材質,剛性較強。然而在這兩種材質上,如果必須做抽牙孔,甚至再攻牙的話,在規格要求中,常常
在製造業中,選擇適合的金屬加工方式對於產品的品質和效率至關重要。在進行金屬加工時,常見的兩種技術是板金成形和雷射切割金屬。本文將探討這兩種技術的優點和局限性,幫助讀者找到最適合其項目的選擇。
Thumbnail
在製造業中,鋼板原型技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也對設計師和工程師提供了更多創作的可能性。本文將帶您穿越鋼板原型技術的演進,探索將設計和功能推向極限的尖端技術。從傳統方法到如今的3D打印和CNC加工等先進技術,我們將揭示推動鋼板原型技術領域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