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檢討文來了!陽明一月營收175.93億,為什麼和預估差這麼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貨櫃三熊一月營收全部出爐:

 長榮422.48億,月增10.78%,年增49.01%。

 陽明175.93億,月增2.00%,年增25.69%。

 萬海146.73億,月增1.97%,年增58.59%。

 這裡面,陽明的營收明顯少很多。

 本月長榮的營收是陽明加萬海的130.94%,較去年平均高出了近10%。


 在之前的文章中, 秋哥有說過利用貨櫃三熊長期的營收比,來推算彼此的營收。

 秋哥寫的是,長榮的營收大概長期是陽明的2.08倍,所以一月陽明大概會落在203.12億。結果出來是175.93億,差了13.4%,而用樣的方法估萬海,才差0.7%。有錯就認,來找原因比較實在。

貨櫃三熊營收預估,及長榮月均營收獲利推估方法

https://vocus.cc/article/67a8ba9dfd89780001870304

 2024年長榮的平均營收,是陽明加萬海的121.45%,乖離最多就5%上下,沒有差很多。長榮24年營收4634億,陽明2229億,比例大概是2.08倍,這個秋哥也沒算錯。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唯一有可能的是,營收認列的時間點不同,和陽明的歐線比例比較大。

 老實說,秋哥覺得長榮去年12月的營收低到離譜,因為用秋哥的推算法,應該有405億,結果開出381億,相差24億,而一月CCFI沒什麼變動,卻開出422億,但其實把兩個月平均一下,得出結果是401.92億,那這和秋哥的預估值平均411.29億,誤差10億,勉強可以接受。但陽明已經是連續四個月月減了,所以應該也沒有這個問題,所以秋哥只能把矛頭,轉向陽明較高的歐線比例,以及最近跌比較大的歐線運價了。

raw-image


 所以秋哥一直在說,每家航商的基本面和體質都不同,預估長榮的方式,無法適用於陽明和萬海。雖然這個營收,相較於長榮和萬海不是很好,但單月EPS,吊打假的海公公還是洒洒水的啦。更何況歐線期貨最近大反彈,陽明也會跟著受惠,同時陽明的本益比和本淨比,被低估的程度已經快追上長榮了。我指的是加上去年第四季獲利,一兩個月前,秋哥就已經算給你看過了。

 那秋哥為什麼不買陽明?秋哥的原則是,我只買龍頭股(長榮),財報好獲利佳的股(長榮),對未來有企圖心的股(長榮、萬海),最重要的是,我絕對不買官股。不過這只是秋哥個人的選股偏好,不保證一定賺比較多就是了。

avatar-img
317會員
219內容數
秦暢秋,人稱秋哥,名字很秋,但為人很客氣。CMoney專欄作家,價值投資基本教義派信徒,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本職是生技新藥和SPAC併購,興趣是尋找符合價值投資要件的標的。 秋哥不測股價,不報明牌,不會主動聯絡你,沒有LINE群,不會邀請你進群組加好友。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看到雞雞一月營收兩千九百多億,然後就高潮了,年增很漂亮,但都沒去想,這個數字差不多旅是去年Q4的均值,去年Q4EPS 14.45元創新高,月均EPS就是4.81元,結果被長榮的6.78吊起來打。今年假設X12就57.8元,還沒趕上去年長榮的66元左右,運氣好一點,長榮今年或許也能看到五字頭,
你需要每天看盤嗎?你需要殺進殺出嗎?你需要買一堆股票輪流套嗎?你需要交一堆會員費給投顧嗎?都不用。你就買了,放著,每天正常上班,每天好吃好睡,不用擔心害怕夜不能眠,每年豐厚股利自動送上門,吃美食,出國玩,長榮買單。運力大爆炸,紅海復航,有的沒有,林北都沒在怕,因為我成本低......
這篇真的精華,建議收藏,以後每月營收出來,大家自己換算成獲利就好。秋哥說過的合法內線交易第二式:精準預估營收和獲利。當別人還在運價跌多少有的沒的時,你早就比別人提早好幾個月,在季報公佈前算出獲利,然後判斷進出場時機,這就是在賺資訊差的錢。
每年的第二季,你都要開始注意一下長期持有長榮的一些個股,因為長榮所帶來的高配息,會反應在他們的EPS數字上,例如台驊、志信等,這些就是所謂的「長榮概念股」。另一方面,你也要注意一下長榮的轉投資,大部份幾乎都是穩定的獲利,可以為長榮每年帶來不錯的收益。
沒有工作收入,要用股利養老,那麼才會考慮股利所產生的固定現金流。但如果你還年輕,用不到股利,你要考慮的是股利再投入,利用秋哥說過的複利股概念,去擴大你手上的籌碼。這個效果不是兩三個月能看到的,但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兩三年,你會很有感,持有長榮兩年以上的朋友一定感受得到。
但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這樣的,歡喜作,甘願受。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也就是說,君子都是先行動,然後才說話。沒買半張,在那邊講得頭頭是道的專家達人,你敢信的話,恕秋哥直言,那問題絕對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因為這是你的判斷,沒人能為你的判斷負責任。
 很多人看到雞雞一月營收兩千九百多億,然後就高潮了,年增很漂亮,但都沒去想,這個數字差不多旅是去年Q4的均值,去年Q4EPS 14.45元創新高,月均EPS就是4.81元,結果被長榮的6.78吊起來打。今年假設X12就57.8元,還沒趕上去年長榮的66元左右,運氣好一點,長榮今年或許也能看到五字頭,
你需要每天看盤嗎?你需要殺進殺出嗎?你需要買一堆股票輪流套嗎?你需要交一堆會員費給投顧嗎?都不用。你就買了,放著,每天正常上班,每天好吃好睡,不用擔心害怕夜不能眠,每年豐厚股利自動送上門,吃美食,出國玩,長榮買單。運力大爆炸,紅海復航,有的沒有,林北都沒在怕,因為我成本低......
這篇真的精華,建議收藏,以後每月營收出來,大家自己換算成獲利就好。秋哥說過的合法內線交易第二式:精準預估營收和獲利。當別人還在運價跌多少有的沒的時,你早就比別人提早好幾個月,在季報公佈前算出獲利,然後判斷進出場時機,這就是在賺資訊差的錢。
每年的第二季,你都要開始注意一下長期持有長榮的一些個股,因為長榮所帶來的高配息,會反應在他們的EPS數字上,例如台驊、志信等,這些就是所謂的「長榮概念股」。另一方面,你也要注意一下長榮的轉投資,大部份幾乎都是穩定的獲利,可以為長榮每年帶來不錯的收益。
沒有工作收入,要用股利養老,那麼才會考慮股利所產生的固定現金流。但如果你還年輕,用不到股利,你要考慮的是股利再投入,利用秋哥說過的複利股概念,去擴大你手上的籌碼。這個效果不是兩三個月能看到的,但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兩三年,你會很有感,持有長榮兩年以上的朋友一定感受得到。
但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這樣的,歡喜作,甘願受。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也就是說,君子都是先行動,然後才說話。沒買半張,在那邊講得頭頭是道的專家達人,你敢信的話,恕秋哥直言,那問題絕對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因為這是你的判斷,沒人能為你的判斷負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今日​​無操作,中興電符合預期,陽明營收也反映了運費的上漲,只是沒人理海運了?不過每次劇本都差不多,其他類股拉完後就會開船了
Thumbnail
昨日5/14發文航運是短線看法, 今日陽明不太強, 長榮第1季EPS開出來8.14, 不差,但似乎不夠驚艷, 今日5/15以下跌11.5元(-5.35%)反應。 之前已寫過的分析文: 202405正2雜談-營建股的過去與未來展望-菁華篇 裡面提到航運這種景氣循環股, 在航運大驚奇年2
Thumbnail
航運重回主流, 在趨勢未變之前, 持續抄錄。 營建有回來一些, 仍待長期基本面反應。
Thumbnail
長榮(2603)股價大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配息由前次的70元驟降至10元,令投資人失望了。然而對我們而言則不以此武斷地作出投資決策,我們用財報數字來作檢討吧! 下表我們把長榮2023.Q3及Q4的財報數字作對比檢討,並且拉上陽明來作對照組。
Thumbnail
從長榮航45%配息談起 剛剛和一些朋友在討論長榮航賺4.01元配息1.8元,配息率才45%,你覺得如何呢? 賺4.01元才配1.8元,這個就是問題所在,賺那麼多,為什麼不多配一點。 這一個點,我在《長榮航,有沒有起飛的機會?》一文中有提到,因為資本支出較大,這兩年大約平均超過50%,但之前有因
Thumbnail
12月營收巴頭檢討,雖然有預估不好,但都是估跟11月持平,實際開出來都比我預期低。
Thumbnail
今天拉機盤,長榮 萬海陽明的跌 似乎是反映下列事件https://ctee.com.tw/news/global/574774.html 陽明跌最深
Thumbnail
圖片來源:網路梗圖 相信如果是在今年3月到7月買入貨櫃三雄股票的人,大概不太可能會有人說你買錯股票了,因為當時所有的利多消息都對這三家公司有利,公司股價也像乘坐了火箭一般直衝天際...可惜,樹不可能漲到天上去,而公司的股價也是! 一旦公司的股價漲勢脫離了基本面,或是短期的利多出盡,大概我們可以預知的
Thumbnail
今日焦點🔥🔥🔥 🗣:陽明 (2609) 第2季稅後純益達新台幣345.35億元,較去年轉盈、比上季成長40.8%,單季賺逾一個股本,上半年累積每股盈餘(EPS)達17.88元,為貨櫃航運獲利王。 陽明目前運力排行全球第9,運能62.5萬TEU,旗下共有87艘船舶,仍有9艘船待交付 貨
Thumbnail
今日焦點🔥🔥🔥 🗣:航運三雄之一的陽明在12日恢復普通交易,法人先一步調升營收亮眼的長榮(2603)股價預期,預期為新天價的371元,是長榮股價大幅回檔以來,研究機構罕見升目標價送暖。 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受惠美國線長約換約,長賜輪恢復運作、7月29日抵達鹿特丹港;加上第三季旺季效應,長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今日​​無操作,中興電符合預期,陽明營收也反映了運費的上漲,只是沒人理海運了?不過每次劇本都差不多,其他類股拉完後就會開船了
Thumbnail
昨日5/14發文航運是短線看法, 今日陽明不太強, 長榮第1季EPS開出來8.14, 不差,但似乎不夠驚艷, 今日5/15以下跌11.5元(-5.35%)反應。 之前已寫過的分析文: 202405正2雜談-營建股的過去與未來展望-菁華篇 裡面提到航運這種景氣循環股, 在航運大驚奇年2
Thumbnail
航運重回主流, 在趨勢未變之前, 持續抄錄。 營建有回來一些, 仍待長期基本面反應。
Thumbnail
長榮(2603)股價大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配息由前次的70元驟降至10元,令投資人失望了。然而對我們而言則不以此武斷地作出投資決策,我們用財報數字來作檢討吧! 下表我們把長榮2023.Q3及Q4的財報數字作對比檢討,並且拉上陽明來作對照組。
Thumbnail
從長榮航45%配息談起 剛剛和一些朋友在討論長榮航賺4.01元配息1.8元,配息率才45%,你覺得如何呢? 賺4.01元才配1.8元,這個就是問題所在,賺那麼多,為什麼不多配一點。 這一個點,我在《長榮航,有沒有起飛的機會?》一文中有提到,因為資本支出較大,這兩年大約平均超過50%,但之前有因
Thumbnail
12月營收巴頭檢討,雖然有預估不好,但都是估跟11月持平,實際開出來都比我預期低。
Thumbnail
今天拉機盤,長榮 萬海陽明的跌 似乎是反映下列事件https://ctee.com.tw/news/global/574774.html 陽明跌最深
Thumbnail
圖片來源:網路梗圖 相信如果是在今年3月到7月買入貨櫃三雄股票的人,大概不太可能會有人說你買錯股票了,因為當時所有的利多消息都對這三家公司有利,公司股價也像乘坐了火箭一般直衝天際...可惜,樹不可能漲到天上去,而公司的股價也是! 一旦公司的股價漲勢脫離了基本面,或是短期的利多出盡,大概我們可以預知的
Thumbnail
今日焦點🔥🔥🔥 🗣:陽明 (2609) 第2季稅後純益達新台幣345.35億元,較去年轉盈、比上季成長40.8%,單季賺逾一個股本,上半年累積每股盈餘(EPS)達17.88元,為貨櫃航運獲利王。 陽明目前運力排行全球第9,運能62.5萬TEU,旗下共有87艘船舶,仍有9艘船待交付 貨
Thumbnail
今日焦點🔥🔥🔥 🗣:航運三雄之一的陽明在12日恢復普通交易,法人先一步調升營收亮眼的長榮(2603)股價預期,預期為新天價的371元,是長榮股價大幅回檔以來,研究機構罕見升目標價送暖。 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受惠美國線長約換約,長賜輪恢復運作、7月29日抵達鹿特丹港;加上第三季旺季效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