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癌症,我們是否治療太多,知道太少》
曾寶儀、莊慧秋、林明謙
出版年:2024.12.11
ISBN:9786267299647
本書購書途徑
這本書並不探討艱深的醫學知識,而是透過與多位專家的對話,引領讀者重新思考癌症的本質,並反思我們面對疾病時的恐懼與治療方式。過去,癌症幾乎被視為絕症,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書中強調許多癌症已成為可控疾病,真正的挑戰在於預防復發,並從根本上改善身心狀態。
甚至提出將癌細胞視為對我們人生的「訊息」,甚至是一份「禮物」。
本書集結了多位專家的訪談,每次訪談的內容,大概都能總結為四大關鍵議題:
- 癌症是如何產生的?
- 治療的首要步驟是「安心」,只有心安才能夠有效應對。
- 治本才是根本: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 多元治療,治療不僅僅是一條路。
癌細胞其實是想要救你,因為它以為你活不下去了
細胞為甚麼會突變?因為感覺到它處於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如果我們缺乏運動、氣血不通,循環就會不好;飲食亂吃,營養界會失衡;身心缺乏妥善照顧,就會心情憂慮,這時候細胞自然難以有好的生長環境,甚至變得難以存活。所以,它只能選擇突變、選擇大量繁殖1。
🔍 不只是治療,而是改變生活方式
癌症是自己身體裡的細胞轉變而來。細胞就像是我們的小孩,而小孩會變壞,常常是因為接觸到不好的環境,養成不好的習慣......治療癌症,放寬心,開始當個好父母,好好照顧身體的需要2。
書中巧妙地比喻癌細胞如同我們的孩子,而「壞孩子」的出現常源於不良環境與習慣。與其單靠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學會當個「好父母」,妥善照顧自己的身體需求。
就好像房子嚴重漏水,你不能只是把漏水恐擋住,或者把壁癌刮除,你必須找出漏水的原因,從源頭處根本解決3。
所以,重點不是單純消滅癌細胞,而是回頭檢視:我們的飲食是否健康?運動夠不夠?心情是否長期處於壓力之中?
💭 恐懼,才是真正的敵人
「癌症」一詞常引發深切恐懼,但書中提醒我們,恐懼不會幫助我們戰勝疾病,反而會削弱免疫力,讓我們的身體更容易崩潰。
我特別喜歡「與癌細胞溝通」這個概念——試著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它,找到一個讓我們與癌細胞一起活下來的方式,甚至感謝它喚醒我們調整生活的需要,而非將其視為敵人。。
🥗 飲食與環境的影響
現代飲食充斥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與劣質油脂,雖美味卻潛藏健康風險。真正的健康來自簡單天然的飲食。當我們開始吃得乾淨、睡得好、心情放鬆,身體自然會變得更強壯。癌症患者究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儘管不同學派有各自的理論,但有兩個原則4是不變的:
- 食材安全乾淨——選擇當季、新鮮、未加工且來源清楚的食物。
- 營養均衡攝取——避免單一飲食,確保全面營養補充。
在主流醫學的基礎上,並不排斥搭配多種輔助療法,同步治療
六維一心的療法:結合主流醫學、營養學、排毒、身體活動、紓壓、靈性,六個面向修復我們自己5。
書中提到的「六維一心療法」讓我印象深刻,它強調:除了醫學治療,我們還要注意營養、排毒、運動、紓壓和心靈層面的修復。這提醒我們,健康不只是吃藥或手術,還關乎如何照顧自己。但不只蔡松彥醫師提出的這個六唯一心療法,書中也分享了許多專家觀點,不排斥在主流醫學基礎上搭配多種輔助療法,提倡整合式治療模式。
癌症並不意味著終點,而是一個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契機。最重要的是,不讓恐懼主導我們,學會與自己的身體對話,真正愛護自己。
本書不僅是關於癌症的指南,更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的健康生活手冊,引導我們建立更優質的飲食、運動習慣與心理調適,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註1 本書Ch1 罹癌名醫的治癒之路-蔡松彥訪談。
註2 本書Ch5 融會中西醫的佛心醫者-許中華訪談。
註3、註4 本書Ch2 用食物帶身體走向療癒-劉湘琪訪談。
註5 本書Ch1 罹癌名醫的治癒之路-蔡松彥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