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 《關於癌症,我們是否治療太多,知道太少:從疾病、醫療到全人健康,與10位專家的深度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癌症,我們是否治療太多,知道太少》
曾寶儀、莊慧秋、林明謙
出版年:2024.12.11
ISBN:9786267299647
本書購書途徑

博客來HYREAD 電子書


這本書並不探討艱深的醫學知識,而是透過與多位專家的對話,引領讀者重新思考癌症的本質,並反思我們面對疾病時的恐懼與治療方式。過去,癌症幾乎被視為絕症,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書中強調許多癌症已成為可控疾病,真正的挑戰在於預防復發,並從根本上改善身心狀態。甚至提出將癌細胞視為對我們人生的「訊息」,甚至是一份「禮物」。

書中的觀點,與其說是討論治療,不如說更側重於「如何與癌症共存」。當我們能找到與癌症和平共處的平衡點時,某種程度上也可視為一種治癒。

本書集結了多位專家的訪談,每次訪談的內容,大概都能總結為四大關鍵議題:

  • 癌症是如何產生的?
  • 治療的首要步驟是「安心」,只有心安才能夠有效應對。
  • 治本才是根本: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 多元治療,治療不僅僅是一條路。

癌細胞其實是想要救你,因為它以為你活不下去了

細胞為甚麼會突變?因為感覺到它處於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如果我們缺乏運動、氣血不通,循環就會不好;飲食亂吃,營養界會失衡;身心缺乏妥善照顧,就會心情憂慮,這時候細胞自然難以有好的生長環境,甚至變得難以存活。所以,它只能選擇突變、選擇大量繁殖1

🔍 不只是治療,而是改變生活方式

癌症是自己身體裡的細胞轉變而來。細胞就像是我們的小孩,而小孩會變壞,常常是因為接觸到不好的環境,養成不好的習慣......治療癌症,放寬心,開始當個好父母,好好照顧身體的需要2

書中巧妙地比喻癌細胞如同我們的孩子,而「壞孩子」的出現常源於不良環境與習慣。與其單靠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學會當個「好父母」,妥善照顧自己的身體需求。

就好像房子嚴重漏水,你不能只是把漏水恐擋住,或者把壁癌刮除,你必須找出漏水的原因,從源頭處根本解決3

所以,重點不是單純消滅癌細胞,而是回頭檢視:我們的飲食是否健康?運動夠不夠?心情是否長期處於壓力之中? 


💭 恐懼,才是真正的敵人

「癌症」一詞常引發深切恐懼,但書中提醒我們,恐懼不會幫助我們戰勝疾病,反而會削弱免疫力,讓我們的身體更容易崩潰。

我特別喜歡「與癌細胞溝通」這個概念——試著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它,找到一個讓我們與癌細胞一起活下來的方式,甚至感謝它喚醒我們調整生活的需要,而非將其視為敵人。。


🥗 飲食與環境的影響

現代飲食充斥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與劣質油脂,雖美味卻潛藏健康風險。真正的健康來自簡單天然的飲食。當我們開始吃得乾淨、睡得好、心情放鬆,身體自然會變得更強壯。癌症患者究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儘管不同學派有各自的理論,但有兩個原則4是不變的:

  1. 食材安全乾淨——選擇當季、新鮮、未加工且來源清楚的食物。
  2. 營養均衡攝取——避免單一飲食,確保全面營養補充。

在主流醫學的基礎上,並不排斥搭配多種輔助療法,同步治療

六維一心的療法:結合主流醫學、營養學、排毒、身體活動、紓壓、靈性,六個面向修復我們自己5

書中提到的「六維一心療法」讓我印象深刻,它強調:除了醫學治療,我們還要注意營養、排毒、運動、紓壓和心靈層面的修復。這提醒我們,健康不只是吃藥或手術,還關乎如何照顧自己。但不只蔡松彥醫師提出的這個六唯一心療法,書中也分享了許多專家觀點,不排斥在主流醫學基礎上搭配多種輔助療法,提倡整合式治療模式。


癌症並不意味著終點,而是一個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契機。最重要的是,不讓恐懼主導我們,學會與自己的身體對話,真正愛護自己。

本書不僅是關於癌症的指南,更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的健康生活手冊,引導我們建立更優質的飲食、運動習慣與心理調適,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1 本書Ch1 罹癌名醫的治癒之路-蔡松彥訪談。
2 本書Ch5 融會中西醫的佛心醫者-許中華訪談。
3、註4 本書Ch2 用食物帶身體走向療癒-劉湘琪訪談。
5 本書Ch1 罹癌名醫的治癒之路-蔡松彥訪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盛滿世界的探險碗_
42會員
74內容數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雖然小心翼翼的需要多多注意 但是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一直在做治療的記憶 開心地玩耍、學習也好重要 我們從第二階段鞏固期最後兩週就開始就偷偷摸摸的跑出去玩 疫情後一直宅在家,加上弟弟的情況,我們也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才不會傳染給他 所以全家都需要轉換被悶壞心情,我們難得跑得遠遠的來到外木山
Thumbnail
雖然小心翼翼的需要多多注意 但是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一直在做治療的記憶 開心地玩耍、學習也好重要 我們從第二階段鞏固期最後兩週就開始就偷偷摸摸的跑出去玩 疫情後一直宅在家,加上弟弟的情況,我們也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才不會傳染給他 所以全家都需要轉換被悶壞心情,我們難得跑得遠遠的來到外木山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確診後的第一天,我開始忙著了解我的保險的內容,以及思索要去找哪位醫生尋求第二意見.......
Thumbnail
確診後的第一天,我開始忙著了解我的保險的內容,以及思索要去找哪位醫生尋求第二意見.......
Thumbnail
最後階段,持續抗戰120週 恢復看似平凡卻難得珍惜的日常 天天在家玩耍等哥哥下課,再跟哥哥一起玩爸爸 2022/3/23(三)  維持期第一週,第一次回診打藥日 進入維持期的第一週,弟弟第一次回診在處置室打port-a針 從出了門診後->去處置室量血壓、體溫、傳真藥單->結帳拿藥-
Thumbnail
最後階段,持續抗戰120週 恢復看似平凡卻難得珍惜的日常 天天在家玩耍等哥哥下課,再跟哥哥一起玩爸爸 2022/3/23(三)  維持期第一週,第一次回診打藥日 進入維持期的第一週,弟弟第一次回診在處置室打port-a針 從出了門診後->去處置室量血壓、體溫、傳真藥單->結帳拿藥-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提升自癒力以克服癌症 #腫瘤 #癌症
Thumbnail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提升自癒力以克服癌症 #腫瘤 #癌症
Thumbnail
★從小狀況到大病症,解答你對各種症狀的所有疑惑!
Thumbnail
★從小狀況到大病症,解答你對各種症狀的所有疑惑!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