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漲價前通知,現在訂閱終身享有原價
本專欄將於 3/14 起調漲訂閱費用,歡迎對於總經、半導體、車用、紡織、零售銷售其中一項有興趣,或是想持續吸收時事資訊的朋友趁漲價前訂閱,終生皆能目前原價訂閱。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季 $300 訂閱方案👉https://reurl.cc/O5zq5g

本次討論數據
- 台灣 1 月製造業 PMI:50 → 51.4%
- 美國 1 月 CPI :年增 3%、月增 0.3%,高於市場預期的 2.9%
- 美國 1 月非農就業人數:14.3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17 萬人
- 美國 1 月失業率:4%,低於市場預期的 4.1%
焦點 1:從台灣 PMI 解讀製造業復甦態勢
一、整體
2025 年開春的 1 月台灣製造業 PMI 由前月的 50.8% 下降到了本月的 48.7%,是連續兩個月擴張後首度陷入收縮。

根據官方的觀點,本月的表現因適逢農曆年長假而有所影響,所以未經季節調整之六大產業別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多較上月下跌並呈現緊縮。且就算考量工作天數以及農曆年前拉貨之季節性,受企業觀望川普總統關稅政策、審慎調節庫存等因素,經過季調後的 PMI 指數中新增訂單與生產仍呈現緊縮
而從細項來看:


整體新增訂單由擴張轉為緊縮(49.7%),同時生產數量也緊縮(45.0%),顯示整體需求和生產動能本月有明顯轉弱,不過後者可以歸咎為部分受到農曆年長假影響。
另一方面,人力僱用仍維持擴張,至今已連續 9 個月;同時原物料價格也已連續 4 個月上升,本月更大幅成長(50.4 → 54.1%),顯示生產商的成本端壓力仍持續存在。
而這點也在官方報告中看到,報告指出:本次報告先於川普總統關稅言論完成調查,所以未來展望預期並未反應川普總統言論。電訪意見中業者更關注中國大陸補貼政策仍否持續發酵,以及美國重建需求與景氣回溫力道,並提及新增訂單與生產目前雖未見大幅攀升,惟關鍵物料原物料價格已出現明顯攀升跡象,製造業已連續4個月回報原物料價格較前月上升(高於50.0%),指數回升 3.7 個百分點至 54.1%。
同時如果從供應鏈端來看,供應商交貨時間連續第二個月高於 50%,代表供貨效率維持在擴張區域。至於存貨方面,製造業原物料存貨已連續 23 個月處於緊縮(46.5%),搭配客戶存貨則連續 27 個月偏低(45.3%),代表業者與終端市場還在維持較保守的庫存策略,尚未有大幅進補的動作。
最後,若看到經理人對未來六個月展望在連續 4 個月緊縮後首度轉為擴張(46.1 → 51.7%),代表雖然指數回到緊縮區間,但供應端的長期展望並不悲觀,我認為能夠解讀為當下台灣製造業景氣仍在「震盪偏弱、等待進一步需求釋放」的階段,而其中原因與消費旺季後的季節性因素、農曆年長假與企業觀望川普總統關稅政策多方干擾有關。
不過若觀察到後續需求有明確回升,加上企業端未來半年相對樂觀的態度,可能在春節過後帶動新一輪拉貨與生產循環。
而目前所觀察到的台股法說會,也都有志一同地認為本輪中國補貼政策的效果不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