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一開始是往地圖上目的地前進,為了印證出發前的想像和期待,結束在滿意、驚嘆、錯愕或者失落的終局。綠水青山,總是豐富人生的收藏⸥
一開始以為我讀的是旅遊書,沒想到居然是 紮實的文學創作。
作者是資深的領隊,人文歷史、文學底蘊都好深厚,行萬里路跟讀萬卷書都兼顧了,整本書前後章節的連貫流暢,像是聽了一個學期"旅行文學課程”一樣,經典文學與旅行之間的羈絆原來可以這麼深。
我特別喜歡作者用文字描述風景的方式,不僅僅是用顏色、形狀這些客觀的詞彙描寫,也不像張愛玲一樣著重材質、觸感,而是帶入了他個人的情感,但又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
⸢在海霧之中隱約透出神秘的藍光,猶如外太空景色的南極半島,我們此時進入的難道是小隕石群?⸥
⸢南緯40度以南無法律,南緯50度以南無上帝,南緯60度以南無日落。南極沒有晨昏,南極只有永恆的光。⸥
就像書中提到的,宗薩欽哲仁波切說過: ⸢我看到的花,你永遠看不到,所以我們無法分享真正的花,我們只能假裝我們在分享,而這是非常孤獨的。我永遠不能和你分享我正經歷的。我所經歷的,只有我能經歷。⸥
就算作者用大量的照片充滿版面,但他看到的南極我們永遠看不到,因為我們心靈裡的劇場不同。
書中提到的經典文學包含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卡謬的⟪異鄉人⟫、馬里奧·普佐⟪教父⟫...等。
其中我只讀過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雖說讀完,其實也是囫圇吞棗,有讀沒有懂。況且當時年輕,人生歷練不夠多,對於捷克歷史也不甚了解,於是書、捷克旅行都無法在內心發生共鳴。我想該要回頭再讀一次了。 #經典文學之所以經典大概就是因為會讓人想一再重刷吧!
作者在最後一個章節將旅行分成三種,三種我都算是體驗過了吧!
1. #旅行是玩樂。放縱無罪,享受有理。在旋轉木馬一樣的日常生活之中轉久了,有誰不需要停一下,犒賞自己,暫時逃離?離開,喘口氣,向外走兩步,於是人開始旅行。
2. 夢見伊瓜蘇瀑布夢見撒哈拉沙漠的人,再苦再遠再累都要去,實踐夢想的旅行,非常接近信仰, 幾乎等於愛情。
3. 還有一種旅行,無關享受也無關愛情,是 自我流放。流這個字有被動的意思,隨波逐流,放則是一種完全的自覺,所謂旅者無懼,行者無疆。
最後作者下了我很喜歡的結論: ⸢世界是一本讀不完的書,讀兩頁或讀二十頁,究竟又有什麼差別? 認真旅行的人,也一定是認真生活的人。⸥
也許目前我還停留在收集景點的階段,希望未來隨著人生歷練累積、閱讀量增加,我的遊記裡除了吃喝玩樂之外,還能再加入我喜歡的音樂、電影,走出自己的寫作風格。
詹宏志在《讀書與旅行》中有一句話:「旅行和閱讀都是人生的延伸。通過旅行,可以短暫地變成一個異鄉人,等你回到家鄉,你也帶著異鄉的眼睛回來,變得比原來的自己更寬廣更富裕。」 <-----這本可能會被列入待讀清單,但是詹先生跟我大舅舅太熟了,他到底是商人還是旅人我有點搞不清楚XD
犢墨電子書購買連結:無限長的旅行
認真旅行的人也一定是認真生活的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