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21世紀的21堂課

【讀書心得】21世紀的21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1堂課不完全是獨立的,各自之間都有些關聯,因為智人社會就是這樣,各議題息息相關。

最後幾堂課感覺有點像是硬要湊到21堂,尤其最後一堂課比較像心靈雞湯,沒有具體內容,也有可能書太厚了,看到後面容易精神渙散。

raw-image

電子書推薦這裡買:https://moo.im/a/68efzR

科技帶來的挑戰: 經濟精英不再剝削人民,因為已不需要人民

我們該怕機器人嗎 (第一堂) 我們該怕的是機器人背後的人類

工作: 等妳長大,可能沒有工作-->人類還有甚麼能力勝過AI,AI 可能比我們更遵循哲學之道 。19世紀後就開始有人擔憂自動化會造成大量失業,事實上是機器搶走一種工作,至少會再創造另一種工作,例如農業機械化之後,服務業就興起了。

我覺得比較驚訝的是這一段: 醫師可能比護理師更容易被AI取代。很多醫師的工作內容是吸收資訊、分析資料、做出診斷,若是藉由智慧學習+大數據分析,很容易就可以取代這樣的醫生。反倒是護理師需要較好的體力跟情緒智力才可以幫病人打針、移動,在未來人口老化及少子化越趨嚴重的情況下,長照的工作可能會變成人類勞動市場重點發展項目。但是復健項目未來可能也會慢慢被機器人取代,因為國內的醫院已經開始引入機器人復健了: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10324A127?type=110%20&listOnly=true


自動駕駛: 人類的車禍原因大多為酒駕、注意力不集中、疲勞駕駛等人為因素,AI反而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機率。而且自動駕駛可能會比人類更遵守哲學之道。因為我們一般人沒辦法邊開車邊思考哲學問題,因此若是出現哲學上最著名的電車難題之類的問題,自動駕駛可以比人類更快速地做出判斷。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哪天路上出現突然衝出來的小孩,自動駕駛可以被設定成為了救小孩,讓車子轉向撞上安全島而可能危及駕駛生命(利他型),或是設定成無論如何都要保障駕駛安全(利我型)。當然特斯拉可以把這個問題丟給市場自己決定,生產出兩種不同型的自動駕駛,讓消費者自己決定。

  • 我的看法: 其實很多千篇一律或是危險度高的工作應該讓機器/AI取代,例如高速公路收費、偵察機、製程檢驗等等。人類應該去做更有創造力的工作,例如藝術、心理諮商、人際公關等等。我們應該保護的是勞工而不是工作。所以選填大學志願的時候不應該是看"現在甚麼工作很有前途" 但是自己沒有興趣的,進了大學都在亂念;而是應該選填自己真的有興趣的,未來即使沒有這個工作,也可以從大學學到的知識,發展出其他專業。就像哲學系,以前大家聽到哲學系只是覺得未來大概當教授,但是上述談到自動駕駛就需要哲學家的專業,未來也許更多的AI產業會聘用哲學家來教AI學習認知、判斷。



宗教、神、世俗主義(8、13、14課): 究竟我相信的是甚麼? 為什麼如此荒謬的故事還有這麼多人相信?  

對於宗教,我一直秉持尊重卻不迷信的態度,但是要說自己是無神論者又未免太武斷,因為宇宙間有太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例如大霹靂是怎麼發生的,又例如可以看到/感應到鬼的體質是怎麼來的。

    1. 第14堂課:世俗主義給了我解答,原來我是世俗主義者。 因為我相信世界上宇宙間有個類似造物者的存在,它也許是一個物理現象或化學變化。那些說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他們所說的神是被擬人化的神,神的故事可能被國家統治者刻意修改過,以用來控制人民。例如小時候修女常說的故事: 聖母瑪利亞童貞懷孕,誕下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我是完全不相信的,甚至認為這是為了她未婚懷孕所編造的謊言。
    2. 節錄 第13堂課(不要妄稱上帝的名), 談論"神有兩種",有時候我們說到的神,講的是宇宙間有某種包羅萬有、令人敬畏的謎團,是人類智慧無法理解的。到底是甚麼力量制定了物理基本定律?意識是甚麼? 又來自何方?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於是就對這種無知冠上了神的名。但在其他時候,我們想到的神,可能就是個嚴肅而貼近人士的秩序制定者;這對我們來說可都太熟悉了。大家似乎都胸有成竹,清楚知道這位神對時尚、食品、性和政治有何看法,我們以這位可能在天上發怒的神為名,訂定了上百萬條規則與法令、引發了無數大小衝突。世俗主義重視的另一項則是同情(compassion)。世俗主義的倫理並不在於聽從這個或那個神的教誨,而在於深刻理解各種苦痛。
    3. 不可否認宗教為人類帶來的安定作用。人類是需要宗教的,只是用不同形式出現,例如年輕人崇拜股癌謝孟恭,總是喊著主委開示,這種追隨的模式,跟宗教也相去不遠了,只是這個神不會展現神蹟,而是表現在對帳單上,是股神。這個現象其實背後是世代對立,因為終於有一個年輕人打破股票都是中高年齡層的遊戲規則,讓年輕人有機會翻身,更尤甚者,會有人去批評老一代的投資人投資觀念。



無知、真相、正義、後真相: 如何使用政治機器

    1. 後真相始於政治宣傳: 小至某場戰爭(二次大戰日軍宣稱被攻擊而入侵中國)、大至整個國家的歷史(中國否認西藏是獨立國家、英國為殖民澳洲抹煞原住民歷史)。即使是民主的台灣、資訊這麼透明化了,也還是難以避免網軍"帶風向"
    2. 宗教神話--流傳千年的假新聞:人類之所以成為唯一能合作的哺乳類,因為人類可以創造虛擬的故事,並且流傳讓幾百萬人相信。
    3. 希特勒在他的自傳裡也寫到: 不論政治宣傳手段再出色,只要沒把一項基本原則牢記在心,就無法成功: 宣傳時必須只鎖定幾個重點,然後不斷一再重複。
    4. 事實是,智人從來就不是那麼在意真相。如果要團結人心,虛構的故事就比真正的事實更具優勢,如果要測試群眾是否忠誠,與其要求他們相信某個事實,還不如要求他們相信荒謬的故事。
    5. 真相和權力,遲早都要分手。如果想要看清楚世界的真相,到了如果想要看清楚世界的真相,到了某個地步之後,就只能放棄對權力的追尋。對人類這個物種來說,喜歡權力大過於真相。我們把比較多的時間拿來控制世界,而非理解世界;而且就算我們想要理解世界,通常也是為了事後比較容易控制世界。


金句: 

不該用神的名義,來為自己的政治利益、經濟野心或個人仇恨找藉口。
人類與其想贏過AI,不如把重點放在AI的維修和運用。
某些假新聞萬世永存
如果只有一千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個月,這是假新聞。但如果是十億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千年,就成了宗教信仰,而且會警告其他人,不准說這是假新聞。
納粹政治宣傳大師戈貝爾: 謊話說一次仍是謊話,但說一千次,就成了事實。


電子書推薦這裡買:https://moo.im/a/68efzR

avatar-img
【旅行成癮症患者】
16會員
33內容數
最喜歡的學科是物理,從事的工作與物理完全無關。 但探索這個世界未知的、已知的事物地點,總是樂此不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幾天看了一個Youtuber的影片,他推薦了知名的共咖啡Cong Ca Phe一個叫做安不拉(Ambarella),是我去共咖啡從來不會注意到的!於是抓緊機會試試!真的是一喝大驚艷! 是我平常在辦公室常常吃到,越籍同事帶來那個綠綠很澀的水果打成的汁,居然可以這麼好喝降火氣! 推薦一定要內用,杯口會
峴港相較越南前兩大城市:河內、胡志明市,氣候、空氣品質比較舒適。不像胡志明市的炎熱潮濕,也沒有河內的空氣污染。在交通方面,也因為人口不那麼密集,不像前兩大城交通水泄不通,峴港的居民相較之下也較遵守交通號誌,讓外國人在這邊過馬路安全多了。物價水準也是相對較低、如果不追求高檔餐廳的話,大概一天20美金就
在峴港Shamballa素食餐廳參加越式素食廚藝教室的體驗分享。文章詳細描述了餐廳環境、廚藝課程內容(包含生春捲、越南煎餅、河粉製作)、食材、醬汁配方、費用以及預約注意事項等資訊,並分享了作者一家人的用餐心得,特別推薦給想體驗越南素食料理、尋找不一樣的峴港旅遊行程的讀者。
前幾天看了一個Youtuber的影片,他推薦了知名的共咖啡Cong Ca Phe一個叫做安不拉(Ambarella),是我去共咖啡從來不會注意到的!於是抓緊機會試試!真的是一喝大驚艷! 是我平常在辦公室常常吃到,越籍同事帶來那個綠綠很澀的水果打成的汁,居然可以這麼好喝降火氣! 推薦一定要內用,杯口會
峴港相較越南前兩大城市:河內、胡志明市,氣候、空氣品質比較舒適。不像胡志明市的炎熱潮濕,也沒有河內的空氣污染。在交通方面,也因為人口不那麼密集,不像前兩大城交通水泄不通,峴港的居民相較之下也較遵守交通號誌,讓外國人在這邊過馬路安全多了。物價水準也是相對較低、如果不追求高檔餐廳的話,大概一天20美金就
在峴港Shamballa素食餐廳參加越式素食廚藝教室的體驗分享。文章詳細描述了餐廳環境、廚藝課程內容(包含生春捲、越南煎餅、河粉製作)、食材、醬汁配方、費用以及預約注意事項等資訊,並分享了作者一家人的用餐心得,特別推薦給想體驗越南素食料理、尋找不一樣的峴港旅遊行程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