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媽媽的斥責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上等公車時刻,一位媽媽的怒吼,劃破等待中的寧靜。一個國中生孩子,顏面和尊嚴對他來說,何其重要…而媽媽的斥責,聲聲震耳,在這樣的雨天裡,在眾目睽睽之下,孩子的心中,是否也正下著雨呢?

raw-image

那位媽媽滿臉不耐煩,雖怒吼著,但其實聽得出來,她心裡是關心,只不過嘴巴吐出來偏偏盡是怒火滿衝天。

孩子的雨衣穿不好,媽媽又開罵,旁邊的阿姨都忍不住過去幫他拉好雨衣。於是他去到媽媽身邊時,她還是繼續再罵,那場面,很尷尬~


良善的支持力量

於此同時,我注意到的是,那位阿姨!她悄悄的轉過身去,背對著他們。

當我看到這一幕,說真的,很感動!

我不管她真實動機為何,也許孩子也無法感受這份貼心,但我寧可相信,這股無聲的支持已悄然的流向了他。


當然,這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批判的聲音了。但在這樣的時刻裡,我想起一句話:「善意不需要宏大的表現,只需要真誠的行動。」

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確實為他人給出了真實的支持。在人與人之間,編織出了一張溫暖的支持網絡。


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

同樣身為媽媽,我相信那位媽媽也有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理由,畢竟在養育過程中的焦慮和壓力,我們很容易就會忘卻最初的愛與耐心。

或許她也曾被同樣對待吧?像這種代際相傳的案例,總在不知不覺當中就發生了。無論如何我們並不了解事實真相如何,實在無權擅自評判他人。這樣的察覺提醒了我,除了評判他人,也可以選擇以同理心理解每個人的處境。

是啊「每個人都在經歷著自己的掙扎和成長吧!」包含那位媽媽的焦慮、孩子的無助、阿姨的善意,甚至看著他們的我以及在場的其它人。


可不得不說,在這樣一個下雨天,在如此平凡的時刻,所交織出的一幅引人深思的畫面。讓我看見了人性中微小卻閃耀的光芒。我是深信善意蘊含著強大力量的,因此我也要將祝福送予這對母子,並向那位阿姨致上誠摯的感謝。

raw-image

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

在這世界上,每個小靈魂都有自己嚮往成為的模樣。為這份珍貴的獨特性,我也心懷著敬意與尊重。感謝生活中的每一個相遇,即使是我完全不曾認識的人。

.

.

.

小靈魂HomeWork

在公共場合目睹類似情境時,我是否也曾像那位阿姨一樣,選擇用善意的方式來支持呢?

avatar-img
1會員
29內容數
我們都從那裏來!跟你一樣,我也是小靈魂之一。 紮根在地球的日子裏,過去怎樣沒關係,只管從現在開始吧。 深入心靈之眼,且看且聽且感受。去擴展思想、語言、行動的無限。去穿越可視與不可視的界限。 好好停下來,就不再錯過,這身而為人的不思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靈魂之眼 的其他內容
時間就像是一位溫柔的老師,總是在適當的時候,讓我們遇見該學習的功課呢?讓我們一起用塔羅牌的智慧,來看看2025年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禮物吧!首先,讓我們要來算算看自己今年的塔羅數字!每個數字都帶著不同的意義與課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年度牌想告訴我們什麼吧!
在一場身心的對話中,釋放了積壓已久的氣結,特別是缺乏支持力量的的體悟。透過身體的療癒才發現,或許短暫的不適,才是真正解放靈魂的必經之路。有時正是對於生命轉變的接納,才能帶來靈性成長的體悟。而這道理,也適用生命的各層面上。
在台劇「四樓的天堂」的故事中,主角以神奇的按摩手法,療癒了許多人的身心。這種深層療癒不僅是按摩技巧,更是一種能量的傳遞和心靈的交流。
關於「轉型‧文化 王行恭」海報設計展簡介,因為兩幅最喜愛的海報:透過這些作品,反思了設計師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以及藝術如何觸動人心。在導覽過程中,不僅豐富了藝術視野,更帶來深刻的自我成長。
一個意外獲得升級午餐的經驗,藉此闡述「豐盛」存在於不同形式中,並鼓勵跳脫思維框架,清理內在狀態,以轉化限制性信念,拓展出更多生活和生命的可能性。
搭捷運時總是搶座位,內心想法大不同!捷運座位爭奪戰,是通勤族每天的日常。嘗試著去看自己內在狀態,學習接納和釋放情緒,不但可以避免傷及無辜,還有可能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哦。
時間就像是一位溫柔的老師,總是在適當的時候,讓我們遇見該學習的功課呢?讓我們一起用塔羅牌的智慧,來看看2025年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禮物吧!首先,讓我們要來算算看自己今年的塔羅數字!每個數字都帶著不同的意義與課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年度牌想告訴我們什麼吧!
在一場身心的對話中,釋放了積壓已久的氣結,特別是缺乏支持力量的的體悟。透過身體的療癒才發現,或許短暫的不適,才是真正解放靈魂的必經之路。有時正是對於生命轉變的接納,才能帶來靈性成長的體悟。而這道理,也適用生命的各層面上。
在台劇「四樓的天堂」的故事中,主角以神奇的按摩手法,療癒了許多人的身心。這種深層療癒不僅是按摩技巧,更是一種能量的傳遞和心靈的交流。
關於「轉型‧文化 王行恭」海報設計展簡介,因為兩幅最喜愛的海報:透過這些作品,反思了設計師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以及藝術如何觸動人心。在導覽過程中,不僅豐富了藝術視野,更帶來深刻的自我成長。
一個意外獲得升級午餐的經驗,藉此闡述「豐盛」存在於不同形式中,並鼓勵跳脫思維框架,清理內在狀態,以轉化限制性信念,拓展出更多生活和生命的可能性。
搭捷運時總是搶座位,內心想法大不同!捷運座位爭奪戰,是通勤族每天的日常。嘗試著去看自己內在狀態,學習接納和釋放情緒,不但可以避免傷及無辜,還有可能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媽媽”,“媽媽”,先是一聲稚嫩的童聲在呼喚媽媽,接著那呼喚聲連成了一片。  “我要媽媽”   “呜呜呜”   靜靜的夜,被這些聲音打破。 哭聲劃破了寂靜。   "יהוה," יהוה.   “不哭,不哭”   “你去那邊。 劉,去那邊“她一邊說一邊跑。   她習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本文分享探討從父母婚姻中到母親本身的狀態,對於一個家庭、婚姻、關係經營、情感連結維繫的影響力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媽媽”,“媽媽”,先是一聲稚嫩的童聲在呼喚媽媽,接著那呼喚聲連成了一片。  “我要媽媽”   “呜呜呜”   靜靜的夜,被這些聲音打破。 哭聲劃破了寂靜。   "יהוה," יהוה.   “不哭,不哭”   “你去那邊。 劉,去那邊“她一邊說一邊跑。   她習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本文分享探討從父母婚姻中到母親本身的狀態,對於一個家庭、婚姻、關係經營、情感連結維繫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