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情感與理解的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聽朋友說她昨晚目睹自己兩個孩子半夜突然醒來,兒子捶女兒頭的畫面。
「積怨已久?好的時候都沒事,情緒來的時候委屈大爆發的概念。」
『我也覺得我兒子好像有點委屈。每次我都叫他對妹妹好一點或讓他不能打妹妹,他都說是妹妹先動手的,但我真的每次都只看到他動手。』
「應該不是有點委屈吧。有弟弟或妹妹不用經過他同意,但所有愛與關懷都會被分走。我們又常常有意無意的覺得年紀小的是弱勢,需要多照顧......。欸坦白說,如果是我,我真的很怕自己的小孩以為自己的感受不值得被重視。」
『可是我覺得我沒有偏心阿!每次看別人兄妹感情很好牽手上學,我都覺得那畫面很溫馨很好。結果我叫我兒子牽我女兒,他都走很快走掉。』
「那為什麼不是讓妳女兒跟上哥哥的步伐,老是讓哥哥配合妹妹?」
『欸?』
『......』
『之前我們一起出去玩,他們應該是餓了,開了一包餅乾,我兩個小孩各吃一塊後,其他的我兒子吃完了。結果我老公很生氣,問我兒子為什麼自己吃,不分給妹妹?我兒子就說妹妹如果餓會自己拿,但她沒有拿也沒說要阿!我老公就說那怎麼不問爸爸媽媽?』
「妳老公真的跟我爸87%像,聽起來就很煩。我想吃的,我爸罵我只顧自己吃,自私。」當時我是全家年齡最小的,我爸希望我把家裡男性長輩都問候一遍,沒人要我才能要,後來我就都不愛吃了,吃飯隨便扒兩口。

「你老公這傑出的一手也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怎樣?你一個大人養不活自己,還要小孩照顧你的情緒、你的需求?每個人都在要求他讓,照顧別人,他不委屈誰委屈?」
「補一句,妳也不會想牽妳弟走阿!」
『欸?對欸!我真的不會想牽我弟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吧!』


我個人是喜歡以疑問替代結論,朋友老公那種質問不在疑問範圍內謝謝,那是質問。
遇到事件的當下,別急著做判斷,比較不會產生誤解,把心的距離越拉越遠。

之前已經親眼目睹過哥哥委屈到在我周圍崩潰尖叫的場面,後續還是聽到許多哥哥受委屈的事件,但不是我的孩子,小孩的媽媽本身也不擅長面對情緒,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
突然想到最近自己占卜常常收到的訊息:可以不認同,但保持尊重和理解。
親子教育的部分應該也很受用,縱使不認同小孩的行為,也可以嘗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認知強加在他們身上。委屈久了,習慣成自然,就也養成了報喜不報憂的心態。

人際關係就是照妖鏡阿QAQ

已經到了聽別人養小孩我也覺得累的階段

avatar-img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關係中的自我價值與依賴之間的矛盾。通過對傳統角色的質疑以及自身經歷的反思,作者強調女性應當把愛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將自身的價值建立在伴侶之上。文章引發了對女性處境和現代婚姻中依賴心理的深入思考,並呼籲女性不必承擔過多責任,而是要勇敢追求自我成長與幸福。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作者在克服過去的抑鬱與情感傷痕後的心路歷程。作者面對朋友的好奇,回顧了自己的變化過程,反思過去對自我的認知以及他人的期待對自己的影響。文章中強調了自我欣賞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並表達了尋找自我身份的困難與流動性,以此傳達出內心的清明和自我救贖的意義。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時間的理解和個人生活的方式,分享了關於索馬洛伊島這個丟棄時間的小島的靈感。作者以輕鬆自在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如何不被時間束縛,強調感覺和狀態的重要性。無論是運動還是休閒,作者選擇隨心所欲,享受當下的生活,不在乎時間的流逝,傳遞出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學。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她的靈性成長旅程,從自由人的身份到與師爸的深厚關係,以及閉關過程中的種種體驗。她探討了宗教的本質、靈性傲慢及人際互動中的投射,讓讀者獲得對靈性、愛與自我的新認識。透過經歷的分享,展現了自由精神的美好與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強調公開分享靈性經歷和感受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與朋友和同事的對話,反映出社會對靈性話題的偏見及誤解。通過個人經歷,作者呼籲大家在面對不理解時保持開放,並學會理解與包容,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探索和表達靈性之路。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認同與社交壓力的反思,鼓勵人們勇敢地面對與分享自己的靈性旅程。
在與朋友的交流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成長經歷。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自我成長的過程,如何在不舒適的選擇中找到真實的自我,學會決策,以及友誼在重建自我過程中的支持與鼓勵。透過反思與自我檢視,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期待未來人生旅程的美好風景,鼓勵讀者勇敢面對挑戰,尋找更真實的自我。
本篇文章探討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關係中的自我價值與依賴之間的矛盾。通過對傳統角色的質疑以及自身經歷的反思,作者強調女性應當把愛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將自身的價值建立在伴侶之上。文章引發了對女性處境和現代婚姻中依賴心理的深入思考,並呼籲女性不必承擔過多責任,而是要勇敢追求自我成長與幸福。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作者在克服過去的抑鬱與情感傷痕後的心路歷程。作者面對朋友的好奇,回顧了自己的變化過程,反思過去對自我的認知以及他人的期待對自己的影響。文章中強調了自我欣賞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並表達了尋找自我身份的困難與流動性,以此傳達出內心的清明和自我救贖的意義。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時間的理解和個人生活的方式,分享了關於索馬洛伊島這個丟棄時間的小島的靈感。作者以輕鬆自在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如何不被時間束縛,強調感覺和狀態的重要性。無論是運動還是休閒,作者選擇隨心所欲,享受當下的生活,不在乎時間的流逝,傳遞出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學。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她的靈性成長旅程,從自由人的身份到與師爸的深厚關係,以及閉關過程中的種種體驗。她探討了宗教的本質、靈性傲慢及人際互動中的投射,讓讀者獲得對靈性、愛與自我的新認識。透過經歷的分享,展現了自由精神的美好與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強調公開分享靈性經歷和感受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與朋友和同事的對話,反映出社會對靈性話題的偏見及誤解。通過個人經歷,作者呼籲大家在面對不理解時保持開放,並學會理解與包容,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探索和表達靈性之路。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認同與社交壓力的反思,鼓勵人們勇敢地面對與分享自己的靈性旅程。
在與朋友的交流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成長經歷。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自我成長的過程,如何在不舒適的選擇中找到真實的自我,學會決策,以及友誼在重建自我過程中的支持與鼓勵。透過反思與自我檢視,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期待未來人生旅程的美好風景,鼓勵讀者勇敢面對挑戰,尋找更真實的自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前陣子整理東西,翻到一張幾年前隨筆記下當時的心情,看筆跡,大概是以相對平靜的心態在敘述著那時發生的不愉快,因為與媽媽的摩擦而產生的不愉快。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前陣子整理東西,翻到一張幾年前隨筆記下當時的心情,看筆跡,大概是以相對平靜的心態在敘述著那時發生的不愉快,因為與媽媽的摩擦而產生的不愉快。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