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剛好遇到元宵節和情人節。過了元宵節之後,才算真正過完了年,至於情人節,撇開商業的操作不談,節日的目的,不正是在提醒我們,好好珍惜身邊的有情人。因此,在元宵節前一天,幾個同學和老師們相約春酒聚餐。至於情人節嘛,撇開商業的操作不談,節日不正是在提醒著我們,好好珍惜身邊的有情人。
人說,物以類聚,族以群分。一群電腦工程師聚在一起,聊的話題大多與程式相關;如果是一群電競玩家湊在一塊,談的話題三句話不離遊戲。那一群自然療癒所的師生在一塊,會聊些什麼,做些什麼呢?我們會聊的話題,做的活動,就會跟療癒有關。
因此聚餐之後,我們一群人一起做了「花葉曼陀羅」。
什麼是「曼陀羅」呢?
「曼陀羅」源自於梵文”mandala“,有「圓」或「完整」的意思。曼陀羅原本是古代的修行者做瑜伽修行時,所建造的一個小土台,到了後來也有用繪圖的方式呈現。曼陀羅在佛教和印度教是重要的修行佈置。曼陀羅的圖案代表宇宙的象徵,是一種精神和宗教的圖騰,常被用於冥想中,目的是為了要幫助人們提升注意力、冥想的深度,與個人的靈性覺醒。而「花葉曼陀羅」,就是用大自然的花草樹葉,排出曼陀羅的圖案。
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曾經畫過曼陀羅,但以花葉為媒材做曼陀羅,則是第一次的嘗試,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拈花惹草吧
坊主很喜歡這種一群人聚在一起,共同做事的感覺。為什麼呢?
首先,坊主在做的過程中,會仔細觀察自己的情緒、動作與狀態。
舉例來說,像這種跟藝術創作沾得上邊的活動,坊主會自己在發現做的時候,比較沒有自信,例如在每一個動作前,一定要先問其他人要怎麼做,不太會主動表現;也會經常問別人這樣好不好?那樣可不可以?擔心自己做錯了,或是做得不好。雖然老師和同學們都說,過程沒有所謂的對錯,但是害怕犯錯的想法,還是會時不時出現。因此,身體會比較緊繃,沒有那麼鬆弛。
不過,在與大家一起把作品完成的過程,心中的那份緊張也會慢慢鬆開。因為,過程中沒有任何人會對我說:「你做錯了,你做得不好……」所有人只是跟隨自己的直覺,將手中的花花草草,放在當下自己心中認爲適合的位置。這讓坊主感到安心,也有被接納的感動。
這也是坊主第一次感受到組織內的心流狀態。當所有人的專注力都活動之中時,大家很少用言語交談,只是安靜地跟隨著老師的帶領,一起完成整個花葉曼陀羅的佈置。當整個曼陀羅完成時,大家都驚喜於圖案如此美麗。
看到這美麗的圖案,我小聲驚呼地說:「你們好會呀!整個曼陀羅好美呀!」老師溫柔地對我說:「是我們,這是我們一起完成的!」聽了老師的話,我才驚覺到,其實自己會下意識地將自己排除在群體之外,因此心中的孤獨感,只是自己的想像,但是在真實世界中並非如此。
完成了花葉曼陀羅後,大家一起環繞在桌邊,手牽著手,閉眼祈禱,各自在心中許願。這一刻,坊主真心相信,現在所許下的願望,得到了所有人的能量加持,願望一定會實現。
「花葉曼陀羅」是一個美好的經驗。最近,坊主從《沒有門檻的幸福》這本書中,讀到作者寫下的一句話:「我少遇見一朵花或一棵樹,我的生命可能就不是這樣,這是大自然給我的感動,也影響著我的創作態度。我總是毫無保留,專注投入,因為我把每一次的創作,當成在我們土地上種花的機會——希望當大家偶然與我的作品相遇,也能給你一點陪伴,一點力量,就像我在香格里拉遇見一朵花那樣。」
我何其有幸,可以遇見這麼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運用大自然饋贈的禮物,創作出這麼圓滿美麗的作品,因此我也將這個美麗的作品分享給大家,並藉著這美麗又圓滿的創作,將圓滿與幸福傳遞給大家,祝福大家今年是個有愛且豐收、喜悅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