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台灣不知道為什麼流行起這本書,
圖書館借不到、各大網路書店也買不到,
居然有幸讓我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出境的書店買到。
先說結論:本書與如何殺夫無關 🙂
只是一本探討日本女性婚後就業、育兒現象的書。
我聽過日本女性結婚後各種主動/被迫離職成為主婦的狀況,
但實際統計數據拉出來還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日本女性改夫姓,原來是法律強制規定!
即便聯合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再三警告這是「歧視」,
日本最高法院仍然判決此法規不違憲!
雖然日本生育率高於台灣、韓國,其實是建築在女性的經濟弱勢上,
為了家庭、育兒,他們可能必須全職主婦,或是只能兼職工作,
導致實際在他們手上的錢非常少。
職場對於男性育兒的歧視、習以為常的過勞文化,
讓想要參與家庭育兒的男性卻步。
光看一個育嬰假的數據統計就知道,日本公司標榜的男性育嬰假,
真的只是 "標榜",看得到不敢用。
為何日本太太想要老公快點死?
除了上述的經濟弱勢,還有配偶過世的遺屬年金制度,
所以, 離婚不如忍耐等老公死。
電子書購買連結:老公怎麼還不去死
前一陣子聽同事說,報名日本的托嬰中心必須出示"在職證明"。
原本以為這是一種對全職媽媽的歧視/束縛。
細問才知道,日本的育兒補助是直接補助給機構,
因此托育價格是超級佛心價6000日幣/月!!
在職證明的規定大概是為了挽救女性勞動參與率+把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吧!
同事的太太不是完全全職主婦,而是有在幫忙家裡農園工作的"自營業戶",就不具備申請資格啊! 這個規定其實還是有部分排擠了這樣的人群。
還好還好,日本的臨時托育還不錯,可以暫時把小孩 "退貨"給出生的醫院,醫院有小孩出生時的各種資料,還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照顧起來比較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