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與英特爾潛在合作模式戰略分析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多重政治、技術及市場因素交織下,台積電與英特爾潛在合作案既存在重大政策誘因,也面臨技術整合與財務風險。未來數季各項關鍵指標的變化,將成為決定此合作模式能否達成雙贏的關鍵。

一、執行摘要

•背景說明

美國政府(以川普政府為代表)鑑於英特爾在先進製程技術上的落後,加上對「供應鏈過度依賴亞洲」的憂慮,正積極推動台積電與英特爾之間的技術與資本合作。此舉不僅涉及技術轉移與智慧財產權爭議,更牽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重新洗牌。

•核心議題

  • 政策與地緣政治:美國以《晶片法案》補貼及關稅豁免為誘因,強調國家安全與供應鏈自主。
  • 技術整合風險:台積電 N3 與英特爾 18A 製程間存在多項技術差異,預計需額外延長製程調整時間。
  • 資本合作模式:潛在模式包括「51/49」及「40/40/20」合資方案,附帶優先供貨與人力配置要求,可能影響台積電現有客戶結構與營收表現。

•結論與展望

分析預期最可能落實為「有限度技術範圍」的合資或技術支援模式,藉以平衡短期政策優惠與長期核心技術保護。未來觀察重點聚焦於美國補貼條款修訂、台積電美國廠進度及英特爾製程良率提升進展。




二、策略背景與政策驅動


1. 美國政策動機

  • 國家安全考量:維持美國在先進半導體製程領域的主導地位,將半導體產業納入國防安全體系。
  • 雙軌策略:
  1. 補貼誘因:《晶片法案》提供資本及技術補貼。
  2. 壓力機制:透過貿易與關稅豁免要求,推動台積電技術轉移及產能調整。


2.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

  • 跨國技術轉移風險:合作涉及關鍵製程技術可能被逆向工程,影響台積電未來在 2 奈米及更先進技術領域的競爭優勢。
  • 供應鏈再平衡:美國部門強調國防與基礎建設需求,要求合資企業必須優先滿足美國國防承包商之訂單,進一步改變台積電現有客戶結構。




三、技術面評估


1. 製程整合挑戰

•技術路線差異:

台積電:N3 製程採用 FinFET 架構

英特爾:18A 製程基於 GAA 技術

兩者在關鍵製程參數(如蝕刻、沉積、光阻成分)上僅有約38%相容性

•調整時程風險:共享 EUV 設備下,光阻及顯影流程需全面驗證,估計額外延長至少9個月調校週期。


2. 智慧財產權爭議

  • 台積電在3奈米製程擁有超過1,200項核心專利,其中部分涉及美國能源部相關技術,易受強制授權影響。
  • 美方可能以《國防生產法》,將特定技術列為國家安全資產,進一步稀釋台積電的專利主張能力。




《國防生產法》相關條文的文字摘錄:

SEC. 303 - 擴展生產能力與關鍵材料

(a) 為協助本法的目標實現,總統可做出以下規定:

1. 購買或承諾購買金屬、礦物及其他原材料(包括液態燃料),供政府使用或轉售;

2. 鼓勵勘探、開發及開採關鍵和戰略性礦物與金屬

(b) 根據 (a) 款的限制,總統可基於國家利益決定採購數量、條件(包括預付款)和時期,無需受到現行法律的限制。然而,若採購價格高於當前市場價格或預期可能造成轉售損失,則必須確保:

• 無法以較低價格或更優惠條件有效地增加該材料的供應;

• 這些購買行為是確保美國獲得海外供應的必要手段。

(c) 總統根據本條規定的採購權力還包括運輸、儲存、加工和精煉所採購的材料。

(d) 如果總統認為有助於國防需求,他有權:

在政府擁有的工廠、設施中安裝額外設備、設施或生產流程

在私人企業的工廠、設施內安裝政府擁有的設備

SEC. 302 - 促進生產與技術開發


總統可以提供貸款或擔保貸款私營企業和非營利研究機構,以促進:
  • 擴充生產能力
  • 開發新技術
  • 生產關鍵材料,包括戰略性和關鍵性金屬及礦物的勘探、開發和開採


適用於晶片(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根據這些條文,美國政府可以:

直接採購或確保獲取晶片所需的關鍵材料(如矽、稀土金屬等)。

提供貸款與投資 以支持半導體製造能力的擴展

在私人晶片製造廠內安裝政府設備 來提升產能。

在價格高於市場價時仍可採購,以確保供應鏈的穩定。




四、資本合作與財務影響


1. 合資結構設計

•潛在方案:

「51/49」模式:台積電掌握主導權

「40/40/20」模式:納入第三方(如私募基金凱雷集團)參與。

條件要求:必須保證美國國防及基礎建設需求的優先供貨,可能使台積電現有非美客戶面臨供應壓力。


2. 財務成本與風險

•資產減損風險:接手英特爾現有廠房,設備折舊率高達63%,台積電或需承擔高達78億美元之資產減損

•補貼條件限制:《晶片法案》補貼中,僅30%可用於合資企業,且對美國籍員工比例有55%以上要求,進一步增加運營成本

•營收與市占風險:市場預估,合作若落實,台積電在美系客戶市占率可能由92%下降至78%,年營收風險達數十億美元




五、替代方案與市場競爭


1. 台積電自主擴廠策略

亞利桑那廠擴建:加速二期工程、推動2奈米製程在美國落地,能保留技術主控權;但面臨環評延遲與當地工會問題,量產進度可能延後


2. 英特爾自主研發挑戰

技術成熟度不足:18A 製程目前良率僅約37%,距離量產標準仍有較大差距,若缺乏台積電技術支援,需額外投入約120億美元與18個月調整期,增加財務壓力。


3. 客戶結構調整

美系客戶:蘋果、高通等受益於美國製造標籤,短期看好此合作模式。

其他客戶:NVIDIA、AMD等可能轉向其他供應商(如三星),以降低產能排擠風險。




六、結論與展望

折衷模式可能性

預計最可能落實為「有限度技術範圍」合資模式,專注於美國國防及基礎建設需求,藉以平衡短期關稅豁免與長期技術保護的雙重壓力。

關鍵觀察指標

1. 美國政策動向:補貼條款及人力配置要求的變化。

2. 台積電美國廠進展:亞利桑那廠設備進駐及量產時程

3. 英特爾製程改善:18A 製程良率提升與技術成熟進程。

風險與機會

此合作案涉及多方博弈,不僅對台積電長期技術優勢構成挑戰,也將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市場參與者應持續關注政策與技術進展,評估合作案落實對市場競爭與營收結構的中長期影響。

avatar-img
312會員
132內容數
記錄市場韭菜在市場打滾看到的公開消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史官Fong的小本本 的其他內容
整場談話最核心的話題是 「互惠關稅」 與 「製造回流」,在核武與軍費上向俄中展開積極談判,並以嚴格的關稅政策對付高關稅國及軍費不足的盟友,整體基調仍是他一貫的 「美國優先」、「對等」與「談判交易」 模式。
以下整理內容分成幾個重點面向,以便快速瞭解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最新動態,包括比亞迪(BYD)「天神之眼」(DiPilot) 系統、各城市自動駕駛政策開放情況、主要自動駕駛企業的發展與財務現況,以及「車路雲一體化」等資訊。 一、比亞迪「天神之眼」(DiPilot) 系統 1. 系統簡介
DeepSeek-R1 和 Llama 3 都是強大的大型語言模型,但各有優勢。DeepSeek-R1 以強化學習為核心,在數理推理方面表現出色,並提供小模型蒸餾方案,降低資源成本。Llama 3 則注重多語言、長文本處理、工具整合和安全性,適用於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本文提供七大投資領域的潛在標的,包括能源與資源、基礎建設、製造業與貿易、醫療與健康、教育與技能提升、技術創新和金融與地產,並提出深入研究建議,例如分析公司財報、評估全球市場動向及政策法規影響。
本文分享了2023年的投資心路歷程,探討從期貨操作到指數化投資的各種挑戰與策略。分享瞭如何在不斷波動的市場中,利用合約風險管理及控制資金,並且強調閱讀優質投資書籍的重要性。最終鼓勵投資者在市場中保持韌性,持續前行。
本文探討近期股市暴跌的原因,從警覺性不足、忽略利率變化、技術面修正到過分依賴基本面等多方面進行分析。投資者需要加強對市場的敏感度及風險意識,以提升在不穩定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希望透過這些反思,讀者能更好地管理資產和增進經驗,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整場談話最核心的話題是 「互惠關稅」 與 「製造回流」,在核武與軍費上向俄中展開積極談判,並以嚴格的關稅政策對付高關稅國及軍費不足的盟友,整體基調仍是他一貫的 「美國優先」、「對等」與「談判交易」 模式。
以下整理內容分成幾個重點面向,以便快速瞭解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最新動態,包括比亞迪(BYD)「天神之眼」(DiPilot) 系統、各城市自動駕駛政策開放情況、主要自動駕駛企業的發展與財務現況,以及「車路雲一體化」等資訊。 一、比亞迪「天神之眼」(DiPilot) 系統 1. 系統簡介
DeepSeek-R1 和 Llama 3 都是強大的大型語言模型,但各有優勢。DeepSeek-R1 以強化學習為核心,在數理推理方面表現出色,並提供小模型蒸餾方案,降低資源成本。Llama 3 則注重多語言、長文本處理、工具整合和安全性,適用於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本文提供七大投資領域的潛在標的,包括能源與資源、基礎建設、製造業與貿易、醫療與健康、教育與技能提升、技術創新和金融與地產,並提出深入研究建議,例如分析公司財報、評估全球市場動向及政策法規影響。
本文分享了2023年的投資心路歷程,探討從期貨操作到指數化投資的各種挑戰與策略。分享瞭如何在不斷波動的市場中,利用合約風險管理及控制資金,並且強調閱讀優質投資書籍的重要性。最終鼓勵投資者在市場中保持韌性,持續前行。
本文探討近期股市暴跌的原因,從警覺性不足、忽略利率變化、技術面修正到過分依賴基本面等多方面進行分析。投資者需要加強對市場的敏感度及風險意識,以提升在不穩定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希望透過這些反思,讀者能更好地管理資產和增進經驗,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積電基本面向來都不錯,如同今年看到台積電衝上千元里程碑。但是碰上電子股+龍頭股的特性,只要碰上震盪期,台積電絕對是首當其衝;畢竟台積電屬於權值股,占加權指數份額超過3成,7成以上又是外資所持有;以美國為首的費半指數變化,也會牽動台積電短中期走勢。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摘要入如下: 1.敝人觀察台積電的佈局是正確的,高層人士直接高薪聘用社會科學背景顧問 2.敝人認為我方因致力於發展天氣預報政策,直接把氣象單位升級成行政院長直轄底下的部會。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
Thumbnail
從新聞與巨頭的動作來思考哪些產業會有影響,想到就會更新。
Thumbnail
台積電的動向與佈局一直以來備受市場關注,本篇文章將整理台積電近期新聞懶人包,若有任何消息更新也會儘速幫各位讀者補充。
Thumbnail
提供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法說會重點摘要,並解釋自己為何在去年選擇減碼,與自己未來持有台積電的心態。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
Thumbnail
1.AI營收會以CAGR 50%成長,2027伺服器AI處理器會佔高十位數營收佔比,更何況還有網通、手機、PC等相關產品。 2.intel 18A效能接近N3E,落後台積電數年。會以最悲觀的角度看待intel外包量。 3.除三星外,所有人皆與台積電在2nm合作,客戶積極度比同期3nm高。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積電基本面向來都不錯,如同今年看到台積電衝上千元里程碑。但是碰上電子股+龍頭股的特性,只要碰上震盪期,台積電絕對是首當其衝;畢竟台積電屬於權值股,占加權指數份額超過3成,7成以上又是外資所持有;以美國為首的費半指數變化,也會牽動台積電短中期走勢。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摘要入如下: 1.敝人觀察台積電的佈局是正確的,高層人士直接高薪聘用社會科學背景顧問 2.敝人認為我方因致力於發展天氣預報政策,直接把氣象單位升級成行政院長直轄底下的部會。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
Thumbnail
從新聞與巨頭的動作來思考哪些產業會有影響,想到就會更新。
Thumbnail
台積電的動向與佈局一直以來備受市場關注,本篇文章將整理台積電近期新聞懶人包,若有任何消息更新也會儘速幫各位讀者補充。
Thumbnail
提供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法說會重點摘要,並解釋自己為何在去年選擇減碼,與自己未來持有台積電的心態。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
Thumbnail
1.AI營收會以CAGR 50%成長,2027伺服器AI處理器會佔高十位數營收佔比,更何況還有網通、手機、PC等相關產品。 2.intel 18A效能接近N3E,落後台積電數年。會以最悲觀的角度看待intel外包量。 3.除三星外,所有人皆與台積電在2nm合作,客戶積極度比同期3nm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