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不只是科技:AI教母李飛飛談如何打造有溫度、以人為本的未來

黃敬峰-avatar-img
發佈於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記得免費加入會員,不會錯過每一篇文章喔。
也可以用聽的了解AI喔

目錄:

  • 站在 AI 浪潮的尖端:李飛飛的遠見
  • 從「看見」到「理解」:AI 發展的漫漫長路
  • 不只下棋寫程式:AI 正在「進化」!
  • AI 的核心價值:以人為本]
  • 當 AI 遇上十字路口:治理的挑戰與解方
  • 攜手打造 AI 的美好未來


站在 AI 浪潮的尖端:李飛飛的遠見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位在 AI 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李飛飛教授。各位可能聽過她的名字,也可能對她的研究略知一二。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位來自史丹佛大學的教授,不僅是 AI 領域的頂尖學者,更是一位充滿人文關懷的科技先驅。

最近,李飛飛教授在巴黎的一場 AI 高峰會上發表了開幕演講。這場演講,不只是一場學術分享,更像是一場對 AI 未來的預言。會場座無虛席,大家屏氣凝神,深怕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訊息。因為大家都知道,李飛飛教授的觀點,往往能為 AI 的發展指引方向

說到李飛飛教授,就不能不提她一手催生的 ImageNet。這個龐大的圖像資料庫,可以說是 AI 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讓電腦「看見」了世界,更為深度學習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可以說,

沒有 ImageNet,就沒有今天 AI 的蓬勃發展。


從「看見」到「理解」:AI 發展的漫漫長路

李飛飛教授在演講中,把 AI 的發展比喻成一個

「從黑暗走向光明」的過程。

這段話,讓我深有感觸。

她說,AI 的故事,其實可以追溯到五億年前。那時候,地球上的生物才剛開始演化出「視覺」。從只能感知光線的強弱,到能夠辨識物體的形狀、顏色,甚至理解物體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漫長而神奇的過程。

而 AI 的發展,就像是重現了這個過程。從最早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到現在的深度學習、大型語言模型,AI 就像是一個不斷學習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探索著這個世界

李飛飛教授特別提到了幾位 AI 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像是艾倫·圖靈(Alan Turing),這位被譽為「電腦科學之父」的英國數學家,早在電腦還沒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如何讓機器擁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

還有 1956 年的達特茅斯會議,那次會議被視為 AI 的誕生。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讓機器「思考」。雖然他們當時的想法有點過於樂觀,但他們的勇氣和遠見,為 AI 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raw-image


李飛飛教授也強調,現代 AI 的發展,其實是三個重要領域的匯集:

  • 感知算法

就像生物一樣,AI 要能感知周圍的世界,才能做出反應

  • 認知科學與大數據

我們要了解人類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才能讓 AI 學習。而大數據,就像是 AI 的養分,讓它能夠快速成長

  • 計算能力

就像我們需要強大的大腦,AI 也需要強大的電腦來運算。

raw-image


不只下棋寫程式:AI 正在「進化」!

很多人對 AI 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下棋」、「寫程式」這些應用。但李飛飛教授告訴我們,AI 的能力,已經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2012 年的 ImageNet 挑戰賽,就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那一年,有一個研究團隊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讓電腦在圖像辨識的準確率上大幅提升。這項突破,讓全世界都看到了 AI 的潛力。

後來,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出現,更讓 AI 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現在的 AI,不只可以跟你聊天、回答問題,還能寫文章、畫圖、創作音樂。像是 ChatGPT 這樣的 AI 工具,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幫手。

但李飛飛教授認為,這還不是 AI 的終點。她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空間與具身智慧(Spatial and Embodied Intelligence)。

raw-image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讓 AI

不只在網路上、螢幕裡活動,而是能像我們一樣,在真實世界中感知、理解、互動。

想像一下,未來 AI 可以幫你開車、打掃家裡、照顧小孩,甚至在工廠裡組裝產品、在醫院裡協助醫生開刀。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李飛飛教授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AI 的核心價值:以人為本

在演講中,李飛飛教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對「以人為本的 AI」的強調。她說,AI 的發展,不能只追求技術的進步,更要考慮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她提出了三個重要的價值觀:

  1. 尊嚴(Dignity): AI 應該要尊重人類的尊嚴,不能讓我們覺得自己被機器取代、被貶低。
  2. 主體性/賦權(Agency): AI 應該要幫助我們,讓我們更有能力、更有自主性,而不是讓我們變得更依賴、更無助。
  3. 社群(Community): AI 應該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不是讓我們變得更孤立、更疏離。
raw-image

李飛飛教授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這些價值觀的重要性。像是

  • 利用 AI 技術來協助身障人士,讓他們能夠更獨立自主地生活;
  • 利用 AI 來提升醫療照護的品質,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 利用 AI 來推廣教育,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


這些例子讓我深深感受到,AI 不只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但這股力量,要用在對的地方,才能真正造福人類。


當 AI 遇上十字路口:治理的挑戰與解方

AI 發展得這麼快,當然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李飛飛教授認為,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AI 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它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些問題,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能放任 AI 自由發展,必須要有一些規範和引導


李飛飛教授提出了幾個建議:

  1. 以科學為基礎: 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評估 AI 的能力和限制,不要被誇大或不實的宣傳誤導。
  2. 實用主義: 我們要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來制定 AI 的相關政策,確保 AI 能夠真正為人類所用。
  3. 建立健康的 AI 生態系統: 我們要讓學術界、企業界、政府、社會大眾都能參與到 AI 的發展中,共同塑造 AI 的未來。


攜手打造 AI 的美好未來

李飛飛教授在演講的最後,呼籲大家一起來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的 AI。這句話,讓我非常感動。

AI 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少數科學家或企業家手中,而是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

我們都有責任,去思考 AI 應該如何發展,去監督 AI 的應用,去確保 AI 能夠為我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掌握 AI 新知,就在「下班學 AI」!

想要學習更多關於 AI 的實用知識和技巧嗎?歡迎加入阿峰老師的「下班學 AI」學習社群並訂閱我的 Podcast 頻道,跟著阿峰老師一起學習,讓你跟上 AI 的腳步!

我不僅擁有豐富的AI教學經驗,並在多家企業、政府單位與組織推動AI教育培訓,更有超過500小時的教學時數,能因應各種產業與需求。

最後如果對AI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有

針對組織部門中高階主管的AI趨勢課程。
也有針對基層員工的客製化手把手AI工作坊。

AI教學經歷:

  • 企業組織:台灣理光、華碩電腦、南山人壽、新加坡商蝦娛樂電商、歐德傢俱、裕隆日產、順益集團、南都汽車集團(Toyota經銷商)、圖爾思生物科技。
  • 政府單位:行政院數位發展部、行政院勞動力發展署分署、經濟部能源署計畫專案管理辦公室、高雄市政府、高雄市社會局、高雄市文化局、國立美術館、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新竹市衛生局、嘉義縣政府、宜蘭縣工業會、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世新大學。
  • 其他組織:台北市東南扶輪社、台北市e東扶輪社、台北市東和扶輪社、台北市新北投扶輪社、新北市中和扶輪社、台中市豐原北區扶輪社、IMC桃園社。
  • 教學時數:超過500個小時。

聯繫阿峰老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 峰哥
30會員
14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一位熱愛人工智慧並致力於把 AI 技術帶進日常生活的教育者。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並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和實踐能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 我的教學理念是「學以致用」。「AI峰哥」的部落格,專門分享各種最新的 AI 新知與應用。
AI 峰哥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Thumbnail
2025/04/03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Thumbnail
2025/04/01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01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31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2025/03/31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人工智能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微妙,這篇文章記錄了一次對話,探討AI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人類思維的碎片化困境,以及人機同構的啟示與展望。從中反思了AI與人類的相似之處,並探討了AI訓練、誠信和成長問題。這是一場對話,也是對人機共融未來的探索和期待。
Thumbnail
人工智能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微妙,這篇文章記錄了一次對話,探討AI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人類思維的碎片化困境,以及人機同構的啟示與展望。從中反思了AI與人類的相似之處,並探討了AI訓練、誠信和成長問題。這是一場對話,也是對人機共融未來的探索和期待。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AI,全稱人工智慧,是指讓電腦或機器具備類似人類的智慧和能力的科學和技術。AI 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問題,提高效率,創造價值,甚至改變世界。但是,你知道 AI 是如何運作的嗎?你知道 AI 的歷史和未來嗎?你知道 AI 的優點和挑戰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一起認識 AI 的基本概念和發展。
Thumbnail
AI,全稱人工智慧,是指讓電腦或機器具備類似人類的智慧和能力的科學和技術。AI 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問題,提高效率,創造價值,甚至改變世界。但是,你知道 AI 是如何運作的嗎?你知道 AI 的歷史和未來嗎?你知道 AI 的優點和挑戰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一起認識 AI 的基本概念和發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顧名思義即為從人類的需求出發,將人的情感和利益納入考量,同時注重如何使 AI 發揮潛力,為人們目前的生活帶來實質協助。二月的最後一場青年學校課程,讓我們共同探索 Human-centered AI 的魅力吧!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顧名思義即為從人類的需求出發,將人的情感和利益納入考量,同時注重如何使 AI 發揮潛力,為人們目前的生活帶來實質協助。二月的最後一場青年學校課程,讓我們共同探索 Human-centered AI 的魅力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