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人生重新定義之路:從上班族到追求自我實現的蛻變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年踏入30歲,對許多人來說這是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 你可以選擇繼續原有的道路,或是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2025年的今天,我仍在原有的軌道上前行,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香港,我們接受12年的免費教育,循著相似的軌跡︰求學、畢業、工作,然後一直打工到退休。然而,這個既定框架正在被新一代打破,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在完成學業後創業,不願成為傳統的上班族。說實話,我也不想等到60歲才退休!


但創業真的適合每個人嗎?關鍵是要先認清自己想要的人生。大家都不想被「朝九晚六」所綁定,但現實是有錢卻沒有時間,想去旅行還得請假。最近興起的「數位遊牧」生活方式很吸引我 - 一邊旅行一邊工作,聽起來是多麼美好!但重要的是要思考:這樣的生活方式適合自己嗎?


大學畢業後,我也曾是個循規蹈矩的上班族。通過網絡,我接觸到許多成功的創業者,如好葉、Yale、Jerry、王阿璋等。他們都實現了財務自由,這也成為我追求的目標 - 為了擁有財富,更為了掌握時間,真正享受生活。


大S的驟逝讓我深刻反思︰如何更好地把握時間,體驗豐富的人生?但現實是,我仍被「上班族」的身份所束縛,正在思考突破的方向。


近十年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現在更進入了AI時代。作為一名網頁開發者,我親身體驗過AI程式工具如Cursor AI、Windsurf的強大能力。它們已能編寫基礎代碼,雖然進階功能仍需人工調整,但這預示著工作市場即將發生重大變革。


說到「自我提升」,要回溯到2019年COVID-19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給了我更多自主時間,我開始接觸網絡課程,學習WordPress建站,寫作分享。我還創建了「小FUNG愛挖寶」網站(雖然後來因太忙而暫停)。同時期,在Yale的啟發下開始投資之路,特別是ETF投資,為實現財務自由打下基礎。


現在的我熱愛攝影,曾為大專足球賽事拍攝,也嘗試影片剪輯。每次面對新的挑戰,都讓我感到興奮。


回望2019年的自己,這幾年的成長令我驚訝︰從一個不懂寫作、不懂建站、不懂投資的普通上班族,轉變成擁有多元技能的現在。這就是「自我提升」的意義 - 豐富自己的技能、生活與興趣,擺脫單調的上班-回家兩點生活。


創建「我的人生由我做主」這個網站,就是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掌握自己的人生。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種激勵,鼓勵大家勇於改變不滿意的現狀。


生於平凡家庭,我很慶幸能擁有相對自由的思想,不受限於傳統華人社會的束縛。在網路上,常見很多人抱怨家庭、命運,其實我們都有權選擇改變。相比西方18歲就獨立的文化,華人社會常見的壓抑與批評,確實容易讓人陷入不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深知有些人為了符合父母期望,選擇了違背內心的專業道路 - 成為醫生、護士、銀行職員、會計師、律師等。我非常尊重這些專業人士的付出,但更想問︰誰又真正理解他們內心的渴望?


如果你已經覺醒,開始追求理想中的人生,那真是可喜可賀。


而如果你現在找到了這裡,我很高興能透過文章和資源,幫助你找回自我,活出嚮往的人生。


請相信,人生是可以改變的。


看完我的分享,是否有所共鳴?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如果你也有故事想分享,或是想了解更多關於自我提升、生活規劃的內容,歡迎造訪我的個人網站:https://growthxalex.com


在這裡,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於個人成長、生活思考的文章和資源,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同時也歡迎在Instagram關注我 @growthxalex,那裡會分享我的日常點滴和即時更新。


讓我們一起在追求理想人生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FUNG的沙龍
15會員
69內容數
小F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06
又到新一年了,我的生活重回正軌之後很久沒上來寫文了,發現有年度問卷,就趕快寫好喔。發覺自己加入馬特市以來,年年都會寫年度問卷,讓自己回顧這年做了什麼,或者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吧。 1)相比過去幾年,2023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 時間過得很快 2)請描繪今年讓你最療癒的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1/06
又到新一年了,我的生活重回正軌之後很久沒上來寫文了,發現有年度問卷,就趕快寫好喔。發覺自己加入馬特市以來,年年都會寫年度問卷,讓自己回顧這年做了什麼,或者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吧。 1)相比過去幾年,2023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 時間過得很快 2)請描繪今年讓你最療癒的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3/10/02
讓讀者了解抱怨的利與弊,學會閉嘴。
Thumbnail
2023/10/02
讓讀者了解抱怨的利與弊,學會閉嘴。
Thumbnail
2023/09/02
大家好,我今天想到一件事,寫日記的習慣。 我有使用Notion的習慣,我今天看看左側欄的Page,有兩個Page,分別是「六分鐘日記」和「一行日記」,我在某年期間嘗試了這兩個方法寫日記。 首先向大家說明一下這兩個日記的分別。 「六分鐘日記」比較長,要在晨早及睡前紀錄下來。 晨早紀錄三件感恩的
Thumbnail
2023/09/02
大家好,我今天想到一件事,寫日記的習慣。 我有使用Notion的習慣,我今天看看左側欄的Page,有兩個Page,分別是「六分鐘日記」和「一行日記」,我在某年期間嘗試了這兩個方法寫日記。 首先向大家說明一下這兩個日記的分別。 「六分鐘日記」比較長,要在晨早及睡前紀錄下來。 晨早紀錄三件感恩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女性,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時,是否曾感到迷惘?這篇文章探討中年女性在家庭、工作與自我之間的掙扎與轉變,鼓勵她們重新探索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女性,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時,是否曾感到迷惘?這篇文章探討中年女性在家庭、工作與自我之間的掙扎與轉變,鼓勵她們重新探索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小康家庭的成長環境,到國高中階段人際關係的磨練、大學時期對自我的探索、以及職場上的上位與領導經驗。文中強調「改變」、「自我定向」和「找出真正目標」的重要性。我分享了我在人生不同階段遇到的挑戰和學習,以及如何克服這些挑戰,最終達成理想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小康家庭的成長環境,到國高中階段人際關係的磨練、大學時期對自我的探索、以及職場上的上位與領導經驗。文中強調「改變」、「自我定向」和「找出真正目標」的重要性。我分享了我在人生不同階段遇到的挑戰和學習,以及如何克服這些挑戰,最終達成理想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30歲時的人生轉折與自我反思。作者透過個人經歷,鼓勵讀者勇於打破傳統框架,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並強調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改變,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30歲時的人生轉折與自我反思。作者透過個人經歷,鼓勵讀者勇於打破傳統框架,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並強調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改變,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中年覺醒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與成功的定義。這過程涉及自我探索與內在平靜的追求,從外在的認可轉向內心的滿足。隨著對人際關係和工作的重新理解,我們學會接受變化,並在不確定中找到平衡。透過這些反思,我們能體驗到真正的幸福,這是來自自我的理解和生命中的深厚聯結。
Thumbnail
中年覺醒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與成功的定義。這過程涉及自我探索與內在平靜的追求,從外在的認可轉向內心的滿足。隨著對人際關係和工作的重新理解,我們學會接受變化,並在不確定中找到平衡。透過這些反思,我們能體驗到真正的幸福,這是來自自我的理解和生命中的深厚聯結。
Thumbnail
社會告訴我們成功能帶來快樂,但事實顯示,很多高成就者在晚年反而不快樂。作者分享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反思,如何在穩定的經濟條件下勇敢轉變,尋找真正的快樂與自我價值,最終希望能展現出更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僅僅以職稱來定義自己。
Thumbnail
社會告訴我們成功能帶來快樂,但事實顯示,很多高成就者在晚年反而不快樂。作者分享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反思,如何在穩定的經濟條件下勇敢轉變,尋找真正的快樂與自我價值,最終希望能展現出更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僅僅以職稱來定義自己。
Thumbnail
每當接近30歲的門檻,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與選擇。本文探討如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新審視目標與理想,並鼓勵讀者勇於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推薦積極嘗試新事物,以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Thumbnail
每當接近30歲的門檻,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與選擇。本文探討如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新審視目標與理想,並鼓勵讀者勇於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推薦積極嘗試新事物,以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Thumbnail
在本文中,作者分享了自己離職的旅程,揭示了勇敢離開不再認同的工作的重要性。透過內心的掙扎和反思,作者指出,離開不是因為勇敢,而是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這篇文章激勵讀者理解人生中的選擇,以及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尋找幸福的真正來源。
Thumbnail
在本文中,作者分享了自己離職的旅程,揭示了勇敢離開不再認同的工作的重要性。透過內心的掙扎和反思,作者指出,離開不是因為勇敢,而是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這篇文章激勵讀者理解人生中的選擇,以及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尋找幸福的真正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