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談戀愛?
在小說、影視作品,或是社群經營,只要與戀愛有關的題材都能引人注目,
畢竟想被喜歡、欣賞,以及想與人親密,是生為人的天性。
不過,許多媒體賦予大眾的戀愛觀念,時常是以「試探」開始,用「投資」經營,
並以「爭吵」結束。
在建立關係時,人們傾向從中能獲得多少「好處」來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值得」,
若遇到矛盾,人們也錯把「要求」誤以為是「討論溝通」,
只要跟我們「預設的期待」不同,那對方就不再值得被信任,
人們不斷試探、挑戰、懷疑,確保對方是「對的人」,
因為不想再被傷害,所以不敞開自己不斷測試對方;
因為不想再適應新的彼此,所以認為「不變」即「永恆」;
因為不想白費「過去的努力」,所以不敢離開一段關係;
因為害怕,所以不相信自己說不定能「經營好一段關係」。
或許,我們是不是不自覺將伴侶視為敵人了呢?
敵人,意為會威脅到我們的人。
我們害怕遇到敵人,是因為自己的信仰受到威脅,
是不是人們不自覺將伴侶擺放在自己心中較高的地位了呢?
我們將左右自己情緒的權力,交給伴侶,以為是信任,其實是因為「害怕」。
為什麼我們在朋友面前總是能無所不談?
除了自在,還有不擔心「出糗」跟「犯錯」,不怕「被討厭」,
想在喜歡的人面前維持自己最好的一面是很自然的事,
但對某個人最靠近的時候,其實是坦誠脆弱的時候。
有時候感到脆弱是因為被限制了,
例如務實的人或許不擅長蜜語甜言,隨和的人或許會粗心較少規劃,
情感豐沛的人或許難以保持鎮定,謹慎的人或許不敢輕易承諾。
我有限制,不是因為不愛對方,那是我的習慣,
可能這輩子都無法達到對方的要求,
即使如此,我也相信對方是愛我的。
我的限制是被接受的。
這意為著接受彼此不如期待的那樣,即使看見彼此的限制也沒關係,
我仍然是愛著伴侶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如果我們將伴侶,視為競爭對手呢?
看見那個人變成熟穩重了,我也想更成熟一些;
看見我又學了新的事物了,也讓那個人對新世界有了好奇。
競爭對手,是推動人們成長的存在。
或許建立一段親密關係,也該是如此呢?
比起計較「這段關係能帶來多少幸福」,不如思考「這段關係將讓我成為怎樣的人」,
如此一來,談戀愛會不會就不需要這麼小心翼翼又可怕了呢?
《排球少年》有多受歡迎,我想不需要再贅述。
去年上映的《垃圾場的決戰》獲得高票房,
書店的暢銷榜都能看見《排球少年》相關作品的影子。
如果可以,我真心希望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這部作品不僅是角色刻畫令人深刻,
處理人面對成長逆境與夥伴建立信任有非常健康的著墨。
《排球少年》的人物非常多,許多觀眾喜歡從中挑選自己的理想型,
當然也有人會將一對角色湊成CP(couple),
有沒有思考過,觀眾熱衷於這樣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們在角色看到的關係,
像是爭吵後又嘗試合作、不拘束對方改變、看見彼此的限制與專長,
以及相信對方會成長。
每個角色對彼此堅強又平等的信任,大概是讓觀眾投入最吸引人的關鍵。
※ 以下內文有雷,台詞皆以動畫版為主,漫畫也很好看,記得去看漫畫! ※
※ 沒有特定喜歡哪對CP,不要戰CP,大家都很可愛 ※
日向他敏捷的武器,現在正被你的托球扼殺喔!──菅原孝支(第一季4集,制高點的風景)
日向跟影山誤打誤撞而打出的快攻讓學長們瞠目結舌,
為了證明自己是有資格加入團隊的倆人,他們拼命練習與配合,
尤其擁有堅強實力的影山,看見擁有天賦卻缺乏基礎技巧的日向,
他感到焦急,因此不斷將球拋到制高點,期望日向不斷跳躍,直到打到球為止。
菅原看出影山正在消耗日向,倆人才剛開始配合,對彼此不夠熟悉,
如果單靠吃苦當吃補,那也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影山被視為「國王」,即是因為一開始的他,總認為自己的角度才是正確的,
他覺得自己的方法可以激發日向的潛能。
為了證明彼此的關係是值得的,心急而勉強伴侶去完成心中的標準,
這樣的「為我們好」,常常在關係裡發生。
若強迫伴侶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證明自己是被愛的,
即使一開始奏效,但這樣的他快樂嗎?
看見氣喘吁吁的日向,菅原提醒影山,他不該再重蹈覆轍成為他人口中的「國王」,
他或許應該先看見日向的限制(比如身高),並彼此配合才能找出適合彼此的節奏。
影山與日向的「怪人快攻」為隊伍帶來了不少分數,成為烏野的秘密武器,
但這項絕技也潛藏著風險——技巧尚不純熟的日向,無法自行判斷擊球時機,
每次快攻,都需要影山全神貫注,在日向起跳時,精準地將球托送到他的手上,
換句話說,日向提供速度與爆發力,而影山則負責精準與控球。
然而,要完成這樣的快攻,日向必須閉上雙眼,將自己全權交給影山,
他無法倚靠自己的判斷來決定球的方向。
也因此,在動畫第二季,日向主動提出——他想睜開眼睛打快攻。
但影山並不認同,他質疑日向的能力,認為這樣做只會影響進攻效率,
兩人爭論不休,最終甚至打了起來。
他們,在那時候吵架了。
有時候,伴侶之間擁有不同的觀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在意見碰撞時,難免會有不愉快,因為彼此都在乎這段關係。
但其實,看見彼此的不同,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這代表,我們終於有機會開始理解,自己所喜歡的人。
影山從那一刻開始,理解了日向為何堅持睜眼打球,
並願意調整自己的托球方式,讓日向不再只是「被動地打球」,而是能夠掌控球路。
而日向也明白,要配合影山,他必須提升自己的觀察力,
於是他開始透過攔網訓練,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
爭執與分歧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兩個人是否願意為彼此調整、配合。
沒有影山這個舉球員,我看不見你的價值。──鷲匠鍛治
鷲匠教練從一開始就不認同日向的能力,即便親眼看見了他的跳躍力與反應速度,
他依舊認為,日向的成功只是因為有影山這位舉球員。
明明自己發揮得不錯,卻總在被看見的時候,沒有屬於自己的機會,
即使是像日向這樣樂觀的孩子,也會因此動搖自己的自信。
鷲匠的這句評價,無形間剝奪了日向的價值。
這就像——「如果沒有伴侶,我就不被愛著;如果沒有人選擇我,我就沒有價值。」
又或者像日向在嘗試「睜眼打球」時,影山的否決與控制,剝奪了他的判斷能力。
「剝奪感」是關係中最可怕的事。
它讓原本完整的人,失去自己的認知與感受。
而這種剝奪感,可能來自外界的評價,也可能來自最親近的伴侶。
有些人喜歡計較,誰愛誰比較多,誰的條件更好;
有些人害怕被離開,於是透過貶低對方來鞏固自己的優勢;
甚至有人會說:「沒有人比我更愛你了。」
這種話聽起來像承諾,但其實更像是證明——你離開我,將一無所有。
在關係的建立初期,這些言語是無可避免的挑戰,
但我們如何覺察、如何面對、如何重新核對彼此的關係,才是讓感情深化的關鍵。
試想,如果日向認為——「我必須永遠和影山在同一個球隊,這樣才會有用。」
那麼他同時也承認,「如果沒有影山,我就不是一個有價值的快攻手。」
愛一個人,能夠為對方感到驕傲,這是很棒的事。
但如果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對方的存在之上,
那麼,這不過是將「成長的責任」,全權交給親密的人罷了。
我先走一步了。——影山飛雄
然而,影山的想法改變了,而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幕。
這句話除了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伏筆,也傳達影山對日向的態度,
這句話的意義,是影山對日向下的戰帖,也是一種承諾。
動畫第四季的開場,影山憑藉出色的天賦,獲得參與國家青年隊的機會。
日向看著身邊的隊友一一向前,只剩自己留在原地,心急如焚。
於是,他做了一個魯莽卻勇敢的決定——偷偷溜進縣內集訓隊。
他不是為了影山,而是為了認可自己。
他不想只是影山的快攻手,他想成為完整的球員。
這一次,影山與日向面臨第二次短暫的分離。
在各自的集訓中,他們遇見不同的選手,汲取經驗,滋養自己,
因為他們都知道,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強,下一次再見時,才能更好地配合彼此。
我們之所以選擇與某個人在一起,是因為想與對方一起戀愛、一起成長吧。
或許,感性豐沛的人會學習穩重,理性成熟的人會開始天真爛漫,
這樣的平衡是可行的,但讓彼此展現多面向,關鍵在於時間。
當矛盾出現,吵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當關係的空白出現時,給彼此一點空間,讓彼此更強大,
要獲得能量與自信,終究是「自己」要去完成的。
因為兩個人必須自省並同時成長,才能繼續滋養這段關係,
即使分隔兩地,牽掛的依然是昔日戰友,依然對方。
是你拔掉他的翅膀的,為什麼露出那種表情?──黑尾鐵郎(電影版《垃圾場決戰》)
研磨將日向視為遊戲中的攻略角色,
他知道日向喜歡打高空球,於是封鎖了他攻擊的機會,
用挫折與焦慮讓日向逐漸喪失鬥志。
在競爭之下,知己知彼反而成了一種武器。
研磨讓日向的羽毛一片片凋零,將他困在籠中,不讓他飛翔。
他讓有趣的對手變得無趣,
親手拔掉日向翅膀的自己,卻也沒有因此快樂。
交往久了,有些人會認為自己相當了解另一半,
更有些人因為本身的不安全感,將伴侶與自己綁定,不讓伴侶拓展生活圈,
也不樂於對方追求自我,不希望對方變得更亮眼,
因為這樣的人擔心隨著伴侶的眼界開闊,自己會被「淘汰」,
但時間久了,他們也會感受不到伴侶的活力,進而加深了關係中的不愉快。
(OS:但研磨是樂於看見日向成長的,這就是我在運動家看到的健康關係。)
舉球員就是要為攻擊手拓開道路。
你可以跳得更高。──影山飛雄(電影版《垃圾場決戰》|第四季5集,空腹)
研磨讓日向成為「無用的快攻」,他預判影山會「漠視」這位搭檔,
不能100% 跳高的翔陽,會讓影山失去興趣。
烏野的得分武器被封印住,耐心又擅長防守的音駒只需要時間就會獲勝,
然而,影山在關鍵的時刻,托出高空球,像是給予正確的糧食給日向,
獲得機會的日向振奮地拍動翅膀,衝破研磨的牢籠,他比之前跳得更高,
扣下能夠重振隊內士氣的一球。
在研磨的世界裡,日向是可攻略卻有極限的角色,攻略結束也象徵遊戲結束,
但在影山的世界,日向是「攻擊手」,而他相信日向會突破並扣到自己托的球。
影山並不認為日向到達極限,反之,他創造了讓日向超越極限的機會,
他或許沒有研磨了解日向,但他相信日向的無限的可能。
從舉球員身上,我看見同樣是在打球,
優秀的舉球員是能發現隊友最合適的方法,並激勵他們發揮所長。
研磨成為日向成長的挑戰,影山成為相信他的突破口,
研磨知道日向想飛翔,而影山為日向創造了飛翔的機會
——看見高空球的日向,是打從心底的感到快樂。
影山從一開始唯我獨尊的國王,成為真正懂得替他人著想的舉球員。
這是影山最大的成長。
對我而言,一段關係究竟是否值得與健康,在於允許對方「成長」。
當我們喜歡的人,能在這段關係中感到自由,
在天空翱翔、閃耀光芒,然後帶著那份快樂回到自己身邊,
這樣的愛,不也更令人欣喜嗎?
就像研磨與日向,在垃圾場決戰之中,或許都領悟了——
比賽,總有輸的一方,但只要過程是快樂的,就值得期待下一次再相遇的時刻。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明知道有其他方式卻不去嘗試,那也太沒意思了吧!
——西谷夕(第四季21集,英雄)
不過,放手讓彼此成長需要極大的信任,
我們無法保證,在更遼闊的世界裡,彼此不會遇見更適合的人,
也無法確定,當我們追求自我成長時,是否終將與這段關係背道而馳。
遠距離的戀人,因為變數太多,在開始前便選擇分手;
正在轉換人生跑道的伴侶,因為學業與工作無法兼顧,
還沒嘗試,便擅自放棄。
但,關係真的這麼脆弱嗎?
西谷是烏野隊裡最不怕面對挑戰的選手,
凡事都很樂觀看待,被賦予「守護神」的稱號,
但這樣的西谷,在與稻荷崎的對戰的時後,坦承自己曾經是很膽小的人,
他什麼都怕:怕狗、怕騎車、怕吃青椒,
幸好他的爺爺,總是鼓勵他在恐懼之前先嘗試,讓他得以長出不容易畏懼的性格。
人不可能經過多年都不會變的,如果有,那是挺可怕的事。
談戀愛也一樣,不可能永遠保持甜蜜的你儂我儂,
但這不代表不愛對方了,只是需求與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以前或許每天的電話報備是表達愛與關心的方式,
現在因為工作忙碌而不去打擾對方也是表達愛的方式;
以前過節都會精心準備禮物,去氣派的餐廳吃飯,
現在一起在公園散步聊天,吃個路邊攤也有趣。
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方式,也會有一百種成長的樣子,
人是活的,關係是靈動的,若因為成長變動而不選擇繼續,
太沒意思了對吧?
放心去成長吧!因為你/我會在的,不是關係壞掉了,只是不習慣新的相處模式而已。
以這樣的核心去面對關係的變化,是不是可以稍微不害怕一點了呢?
若還是害怕怎麼辦呢?找人幫忙吧!
我一個人是做不到的,所以你一定要在啊!──月島營(第四季24集,怪物們的宴會)
認識到自己的限制,並願意開始相信隊友,這大概是月島的成長吧!
從前的月島,覺得打排球只是社團活動,
對未來求職沒有幫助,沒必要如此投入。
直到一次又一次的比賽,
他開始感受到與隊友合作的意義,
原來,球隊所培養的能力,
不只是為了球場,而是滋養了自己的一部分——
即是允許自己更接近喜愛事物的能力。
親密關係的變化需要時間適應,但也不該把彼此作為病灶,
認為需要時刻檢查與確認,才能確保彼此的愛仍存在。
有時候放輕鬆一點,
好好享受彼此給予的信任與在乎,就是很棒的滋養了吧!
如果在適應的過程感到不安,與其猜測、壓抑,
不如直接告訴對方,告訴他——「我其實希望你在身邊。」
給對方一次機會,讓他好好接住你,
因為你不用單打獨鬥攔下每一次的球,
後方,始終有人在看著你呢!
每個人的生命長度不同,關鍵在於寬度。
在成長的過程,勢必會被戀愛煩惱絆住,
談戀愛或許就像一場球賽,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但不去計較輸贏,只感受在每次比賽獲得變化與快樂,
會不會能夠允許自己,在一段關係中,成長一次呢?
把「我能從關係裡獲得什麼」,
更新成「我能在關係裡會成長為什麼樣子」,
會不會能更自在一點呢?
就算經營的不好、笨拙也沒關係,因為每一次的嘗試,是更靠近你自己跟喜歡的人。
昨日的失敗者們,明天你們會變得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