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鄉村現代化後的矛盾悲情命運—山茶花之意象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台灣日治小說家張文環,在1940年代刊登於台灣新民報的長篇小說《山茶花》。 當時生活在日本統治時代人們思維的心情,隨著作家張文環在文本中,以自然寫實主義的筆法醞釀出文字的氛圍。

讓人逐漸受當時的台灣人鄉村生活和對城市的憧憬吸引,並對生活於其中人們的所思所想產生深刻的印象。 以書中主角人物賢和錦雲的妹妹娟,年齡分成三階段論述,並以三種花在文本中的意象做解釋,到最後引出本文主題—山茶花: 1. 幼年時期—純樸鄉下風情展露(木棉花) 張文環擅長使用未成年的幼童視角書寫周遭世界,在尚未成年前,書中主角賢的視角環繞著山村多處景色和動植物。如以下列舉書中描繪牧歌式田園風景的文字: 「早晨一直悲傷的心情都開朗了,前面有幸福等待著。廟庭角落的木棉花開了二、三朵,像張開鮮紅的嘴巴在仰望天空的花。」(p17) 「對異性的親密感,可說是人們內心潛藏著純真美麗的愛慕之故,猶如綠色的菜葉承受朝露這麼自然。」(p23) 「窗外有繡眼鳥在合歡樹蔭下,模仿著雜技的表演。……小繡眼鳥還是在葉蔭下練習吊單槓。」(p24) 「照射到窗邊的夕陽也逐漸像潮汐一樣後退......山羊咩咩叫,跟在背負柴薪的婦人後面。小山羊纏著母羊走前走後......夕陽把背負柴薪的婦人背脊染紅了。」(p26) 文本一開始以木棉花盛開,帶出賢能夠參加公學校畢業旅行的快樂心情。也比喻了孩提時期賢天真出遠門的期待。 木棉花象徵了幸福的心情,文中有許多文句以孩童天真無邪的視角帶出。這些文字描寫可以看出作家張文環細膩的內心。 從前段描繪賢成長的周遭環境,可以發現他的視角是包圍在環繞他身邊的大自然,且張文環也擅長運用動植物的動態,呈現角色們各自的心境。 或許這跟張文環出生在嘉義梅仔庄鄉下地區也有關係,藉由賢的視角,再次重現了作家對幼年時期眷戀的思鄉之情。 在書中開頭,作者的話中提到「三十歲以上的男人,大概都有這樣的記憶;在過年或要出發去旅行的時候,從母親或祖母手中接受過神的子民標誌的銀牌,像掛上了勳章這麼高興。」 即便三十多歲從日本留學歸來,受現代化教育後成家立業,但在讀他的書時總能從文字中感受到他對故鄉風情和對家人的孺慕之情,種種感情包容於自然之中,如同前現代的世界,人們仍未和大自然清楚切割區分。 文本中描繪的情景深刻的刻劃在我的腦海,浮現出彷彿他孩童時期出遊前滿溢的喜悅。 若以人文地理學的方式闡述,張文環作品中常常描述到的鄉村生活,指涉「特殊區域的生活方式」。地方代表一個地方和觀看形式,作為寓居的地方,是一種在精神上和哲學上,將自然和人類世界統一的努力。 日復一日的生活在人們的心中印下足跡,成為人們回憶寓居的「地方」。我們可以在作家的筆下凝視這片看似不變、呈現靜態的鄉村,並在作家的文字中追尋人物回憶中的喜與悲。 2. 青少年時期—初萌芽的自由愛情觀,因步入傳統婚姻而破滅(水仙、百合花) 主角賢在成長的過程中,陪伴他成長的表姊錦雲,正好處於傳統婦女受現代化思維啟蒙的階段,對古漢文書、傳統婦德頗嫻熟的她卻隨著賢長大,和她漸行漸遠。錦雲逐漸步入傳統婦女即將面臨的婚事,自己的未來仍未定之時,產生了如下的空虛感。 「錦雲對自然安排的法則感到寂寞與虛幻。田園的水灌溉的滿滿,插秧完了的田裡,像在玻璃板上種了苗一樣,周圍的光線很刺眼。」(p122) 「認真想著什麼問題的賢的臉,在自己的心胸裡反映了各種思念,應該把那些思念,抹消的意欲掃過腦裡,感到難耐的悲傷湧了上來。」(p168) 在文本中,錦雲被描繪成對無法清楚掌握自身命運的女性,雖然已成妙齡女郎含苞待放,但在賢的眼裡卻成為凋落的前兆。 「……姐姐不清楚自己的性格,才會連對方也毫無選擇。」(p169) 在受現代化教育養成的青年賢眼中,錦雲成為這一代婦女的守舊象徵,無法清楚看透自身的意願,抱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曾想過反抗的步入婚姻,如同百合花清瘦、軟弱。賢和娟因此和錦雲賭氣,兩人心中對姐姐頗為憐惜。 賢此一世代逐漸形成的現代思想,影響鄉村一部分的人們,因此如錦雲一般的婦女在當時似乎有自由戀愛的想法萌芽,但也因為自由戀愛的渺茫不定,帶給錦雲自身困擾,為了抹消心中浮現的想法,選擇因襲傳統後,似乎就此和受現代化教育的賢和娟失去交集。 另一方面,接續文本前半段表姊錦雲和賢的親情,文本後半段則著重描述賢和表妹娟步入的戀情。 3.步入成年—憧憬的未來化為空想凋零(山茶花) 曾經研究張文環的張文薰教授指出文本中賢(けん)和娟(けん)長大後墜入情網,兩人因為個性類似小時後常發生衝突,但也因此相愛,如陰性和陽性般具有互補性,可說是彼此分身的隱喻,作家安排兩人姓名的日文讀音相同,此用意在此可窺見。作為身/影的對立,在榮格的心理分析中將其視為意識/無意識的區別。 兩者共存於「自我(self)」的概念中。「人間の心は意識も無意識も含めてひとつの全体性をもち、その中心として自己が存在すると仮定する。」(人們的心有包含意識或無意識的整體性,在此中心假定存在著自我)以下將透過此一分析概念說明娟和賢象徵台灣當時鄉村傳統和現代化矛盾構成的統一整體。 兩人受的教育相似,雖然聰慧的娟在公學校畢業前,頑固的自願放棄升學,斷了可能擁有美好前途的未來,從此走的道路和賢的道路大相逕庭。娟待在鄉村和貧窮家庭的同學一同在山林嬉戲;賢則享受一個人靜靜沉思、讀書的日子,不斷思索的狀態下,長成憂鬱的青年。 但兩人同樣因為自己性格的缺陷,互相依戀彼此。如同傳統和現代兩者相互浸透,互相反映,逐漸形成特殊的矛盾整體。娟欽羨著能在都市獨立生活的賢,賢則是眷戀鄉村寧靜的生活。兩人作為互補的對照,也預示了鄉村姑娘和都市青年即將面臨的困境。他們雖然相愛,但各自對未來的看法已經不同。 「賢對娟未能受較高教育而自卑,也覺得相當遺憾,自己要上大學,並不如娟所想的那麼光榮,沒有什麼傑出,將來能得到什麼職業都還不知道,有什麼了不起的?」(p246) 賢對自己無法掌握的未來感到空虛,而待在鄉村的娟則到工廠,因為和老闆兒子有互動,讓賢感到娟的輕浮。 「到了現在賢想只有去大都市,不然就經營農場,像托爾斯泰的小說裡那樣的田園生活,在圍牆周圍或山的一面都種花,……山茶花是可以象徵鄉下姑娘和臉紅的女傭,但是被娟背叛了之後,覺得這種花薄命,也感到遲鈍,沒有執著的意志。花瓣不凋落,整朵花掉落下來的情形,也許不拖泥帶水令人感到清爽。……賢自覺走到這個的地步,就只有到東京去,……農場悠閒的生活已經無法再期待了……」(p256) 因為賢對娟的不信任、鄉下人們的風評和父母之間的阻擋等等許多因素,造成兩人最終分離的命運。但最主要仍是兩人生活的想法已經背道而馳的原因。 人被比喻為植物,卻比植物較不幸,娟想到了這些……植物雖然沒有煩惱,卻希望被眾在肥沃的土地上,可是要把希望轉為行動被眾在好的的意志都無法表現。所以只想要堅強活下去而已。對啦,甚麼都不想,傻傻地活下去吧。(p193) 賢在離開家鄉前,似乎已為娟覓得良緣,希望娟不要再為了追逐賢帶來的空想,放棄自己的未來。文本透過娟的母親稱讚賢的母親帶出賢參與介紹相親對象一事。娟被蒙在鼓裡,看到賢寄來的明信片後: 「『在東京才有理性忘掉自己』,娟感到被賢背叛了,很不甘心的想,跑去東京?或死掉?好像頭被踐踏在地上似的,全身軟弱的俯伏在床上。」(p282) 娟原本相信賢能夠拯救她注定待在鄉下的命運,但事實上從上文便可得知賢的想法,他對自己的未來仍感到徬徨。從中可知賢的矛盾,當中包含了他無法承擔娟在當時代仍被限縮的命運。作為悲情山茶花的象徵,娟終究無法背離自己似乎已被家族決定的命運。 「……娟把額頭靠在籬笆望著賢,像離脫了樹枝的花,掉落在地上……」(p272) 文本在兩人分道揚鑣的狀態下作結,從前半段幼童時期鋪陳出的兩人戀情,也隨著時代尚未進步到自主的情況下凋零,當中有人們無盡的思索和斬不斷的悲愁。 作家張文環生動地描繪出當時代台灣鄉村逐漸現代化的人文風情,當中的人物情感展現,令人沉浸在《山茶花》的悲情餘韻中難以自拔。


此篇曾發表在讀墨讀者舉手:

https://news.readmoo.com/2022/08/02/220802-camellia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物語屋
8會員
248內容數
靈光一閃的基地
物語屋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 彼女が死ぬ時も、やはり私は傍観者でした。 私はそんな愛し方しかできなかったのです。 p9 就連她死的時候,我還是作為一名旁觀者。 我僅剩那樣愛著她的方式。 ✨✨ それはたとえ演技であったにしても、演技だけのもつ特殊な胸を打つものがあった。 P36~37 即
Thumbnail
2025/04/17
✨✨ 彼女が死ぬ時も、やはり私は傍観者でした。 私はそんな愛し方しかできなかったのです。 p9 就連她死的時候,我還是作為一名旁觀者。 我僅剩那樣愛著她的方式。 ✨✨ それはたとえ演技であったにしても、演技だけのもつ特殊な胸を打つものがあった。 P36~37 即
Thumbnail
2025/03/12
結局のところ彼女が僕に求めていたのは優しさではなかったのだろう。 結果她向我要的會不會其實不是溫柔? そう思うと、今でも不思議な気持ちになる。 這樣子想後,很奇特的感到不可思議。 空中に浮かんだ目に見えぬ壁にふと手を触れてしまったような悲しい気持ちになる。 有種突然間觸碰到飄浮在虛空中看不
2025/03/12
結局のところ彼女が僕に求めていたのは優しさではなかったのだろう。 結果她向我要的會不會其實不是溫柔? そう思うと、今でも不思議な気持ちになる。 這樣子想後,很奇特的感到不可思議。 空中に浮かんだ目に見えぬ壁にふと手を触れてしまったような悲しい気持ちになる。 有種突然間觸碰到飄浮在虛空中看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一直對楊双子描繪日治時代女子的創作很感興趣,但買回家後始終放著未讀,終於拿起來看了。《花開少女華麗島》是《花開時節》的外傳,收錄十個短篇故事,每篇單元劇主角似乎多少跟本傳主角有些親友或地緣關係。我在《花開時節》之前先閱讀外傳,可是不妨礙對故事的理解,因為主人翁是每篇單元劇的當事人,本傳的角色非凡
Thumbnail
  一直對楊双子描繪日治時代女子的創作很感興趣,但買回家後始終放著未讀,終於拿起來看了。《花開少女華麗島》是《花開時節》的外傳,收錄十個短篇故事,每篇單元劇主角似乎多少跟本傳主角有些親友或地緣關係。我在《花開時節》之前先閱讀外傳,可是不妨礙對故事的理解,因為主人翁是每篇單元劇的當事人,本傳的角色非凡
Thumbnail
故事從海風鹹、日頭毒,台南沿海地帶的濱海小村落開啟,女性仍屬於油麻菜籽命的年代,生在貧脊鹹土地上的人家,刻苦耐勞、樂天知命是過日子的基本條件,主角前半生的命運經歷養家、招贅、生子、還債、離鄉的種種困境,承受家暴、怨懟、偷情的插曲,在大時代環境的變遷下為了生活努力拚搏。
Thumbnail
故事從海風鹹、日頭毒,台南沿海地帶的濱海小村落開啟,女性仍屬於油麻菜籽命的年代,生在貧脊鹹土地上的人家,刻苦耐勞、樂天知命是過日子的基本條件,主角前半生的命運經歷養家、招贅、生子、還債、離鄉的種種困境,承受家暴、怨懟、偷情的插曲,在大時代環境的變遷下為了生活努力拚搏。
Thumbnail
我看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牽動我的心,喜歡他自然的筆觸,帶著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裡,看著文字,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主人翁(劉十三),年輕時,總是覺得家鄉裡什麼都沒有,連7-11都沒有,在台北好好的,幹嘛搬回來,這晚上八點後,整個小鎮像是睡著了,但隨著年齡對故鄉的那份寧靜,特別沈醉。
Thumbnail
我看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牽動我的心,喜歡他自然的筆觸,帶著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裡,看著文字,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主人翁(劉十三),年輕時,總是覺得家鄉裡什麼都沒有,連7-11都沒有,在台北好好的,幹嘛搬回來,這晚上八點後,整個小鎮像是睡著了,但隨著年齡對故鄉的那份寧靜,特別沈醉。
Thumbnail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Thumbnail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Thumbnail
片中呈現的梨山是所有鄉民的家,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梨山人,或從外地移居,甚或幾十年前跨海來到這裡的外省人,如今都屬於同一個梨山,想著如何使這裡更加繁榮,想要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他們重視群體大過個人,互助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流傳小道消息,戲謔話語中,又包裹著點滴真情。
Thumbnail
片中呈現的梨山是所有鄉民的家,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梨山人,或從外地移居,甚或幾十年前跨海來到這裡的外省人,如今都屬於同一個梨山,想著如何使這裡更加繁榮,想要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他們重視群體大過個人,互助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流傳小道消息,戲謔話語中,又包裹著點滴真情。
Thumbnail
「可以說是,張郅忻的創作有三個關鍵字——女性、客家、移動。」 80年代和二十一世紀時空的交錯,實質上是描述這兩個世代的女性困境。 陳素芳總編輯稱讚本作最精彩的不只是展現出客家女性的堅韌硬頸精神,也寫出她們是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中求生,「更能夠看到在張郅忻文字中構築出的生命力旺盛的女人、不被打倒的女人。」
Thumbnail
「可以說是,張郅忻的創作有三個關鍵字——女性、客家、移動。」 80年代和二十一世紀時空的交錯,實質上是描述這兩個世代的女性困境。 陳素芳總編輯稱讚本作最精彩的不只是展現出客家女性的堅韌硬頸精神,也寫出她們是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中求生,「更能夠看到在張郅忻文字中構築出的生命力旺盛的女人、不被打倒的女人。」
Thumbnail
在友人推薦下讀楊双子《花開時節》,說是結合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小說。雖然這本書號稱是穿越百合(很大眾文學的命題),但我認為它絕大比重還是純文學的主體。穿越元素不過是想透過現代人的眼,來看日據時代那些人們的壓抑、苦澀、身不由己,以及對人為何會降生於此的懷疑和迷惑。
Thumbnail
在友人推薦下讀楊双子《花開時節》,說是結合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小說。雖然這本書號稱是穿越百合(很大眾文學的命題),但我認為它絕大比重還是純文學的主體。穿越元素不過是想透過現代人的眼,來看日據時代那些人們的壓抑、苦澀、身不由己,以及對人為何會降生於此的懷疑和迷惑。
Thumbnail
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相遇,沒想到未來來得這麼快,站在現在的自己的面前。
Thumbnail
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相遇,沒想到未來來得這麼快,站在現在的自己的面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