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約翰·D·洛克菲勒的生平與成就

  • 創業與標準石油:
    約翰·D·洛克菲勒於1839年出生,透過創立標準石油公司,掌握了當時美國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憑藉其卓越的經營策略與成本管控,標準石油迅速壟斷了美國石油產業,成為當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 財富與商業模式:
    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這不僅歸功於他的商業眼光,也在於他在企業整合、垂直管理以及市場壟斷方面的創新做法。這些模式後來成為現代大型企業管理的參考範例。
  • 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公司因違反聯邦反壟斷法而必須解散。它被分解為34個獨立的實體,其中包括後來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石油公司,其中一些公司仍然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產值。
  • 慈善事業:
    洛克菲勒將大量資產投入到公益與慈善事業,成立了多個基金會,如洛克菲勒基金會,推動教育、醫療、科學研究等領域的發展,對美國及全球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1.核心價值觀

堅持信念與目標

洛克菲勒強調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由出身決定​。他要求兒子對自己的能力和目標保持堅定信念,不因家境優渥就失去奮鬥動力——早期的優勢雖有幫助,但絕不保證最終的勝利​。富裕的出身往往反而使人缺乏歷練機會,因此不能過度依賴特權,而要堅守自身志向、腳踏實地前行​。

他提倡以樂觀態度面對未來,將樂觀視為一種信念,堅信生活中好事終將戰勝困難與挫折​。在這種信念支持下,即使遇到逆風,也要保持對目標的執著和對成功的信心。


勤奮與毅力

洛克菲勒深信成功來自勤奮努力。他從年輕時便篤信:「財富是勤奮工作的副產品,機會只留給勤奮的人,每個目標的達成都源於努力思考與行動」​。換言之,財富從來不是憑空而來,而是辛勤耕耘的意外收穫​


他強調凡成就地位、榮耀和財富的人無一不是擁有「一顆永不停息的心、一雙堅強有力的臂膀」,身上閃耀著毅力與頑強的意志力​。

(很少看到很懶的富人)


勤奮於人首先是為了自己好處:​只有刻苦鍛鍊,自己才是勤奮最大的受益者——因為勤勉不僅帶來物質成果,更可磨練品格、培養才能​。


他告訴兒子,唯有持之以恆、永不懈怠,才能最終贏得長久的成功與別人的尊重。


逆境與成長

在洛克菲勒看來,逆境其實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與財富的試金石。他甚至指出沒有經歷過不幸的人反而更加不幸,因為缺乏磨難就無法鍛鍊出堅韌的品質​。


很多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是曇花一現,那些追求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人往往很快銷聲匿跡​。相反,真正長久的成就離不開長期的積累與辛苦耕耘——「人要有遠見,只有長時間地吃苦,才有長時間的收穫」​。


他鼓勵在挫折中尋找教訓,將困境視為提高自己的機會。每一次失敗都是學習的機會,只要從中成長,逆境最終會成為邁向更高目標的墊腳石。


自我提升與學習

洛克菲勒提倡終身學習和持續自我提升,但強調實踐重於空談。他認為知識本身是空洞的,除非將知識付諸行動,否則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書本上的知識若不與實際結合,難以解決現實問題;因此他告誡兒子學習時要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提升自己的過程中,洛克菲勒也強調謙遜好學的態度。他指出每一次承認自己不懂,都可能成為人生的轉捩點


——勇於承認不足並虛心向他人請教,才能突破自我局限。透過不斷學習新知、反思自我並應用所學,個人能力和視野才會不斷成長,為長遠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馬斯克就是一直問問題,問到成為專家)


2.財富觀

金錢的意義與用途

洛克菲勒對金錢抱持務實而節制的觀念。他坦言金錢並非萬能,但在現實世界中「很多事情離不開金錢!」​


金錢是達成許多目標的工具,也是影響力的來源之一。然而他也提醒金錢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財富的價值在於拿它去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應淪為金錢的奴隸或把追逐金錢當成人生唯一目標。


洛克菲勒一方面極力創造財富,另一方面強調理性運用金錢——例如投入再投資、拓展事業,或從事慈善造福社會。他教育兒子要駕馭金錢而非被金錢支配,以確保財富服務於人生目標和價值觀。


總之,在洛克菲勒眼中,金錢的意義在於提供實現理想和保障生活的手段,但真正的幸福與成就取決於如何善加利用金錢,而不僅僅是擁有多少財富。


投資與風險管理

在投資理財上,洛克菲勒主張審慎周密的策略和對風險的精明管控。他強調充分的準備與研究: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實現目標所需的資源及條件​。

每當面臨重大決策,他總是謹慎評估,奉行「讓我等等再說」的原則來避免魯莽行動​。


這種在表態前先冷靜觀察的做法,使他能更全面地衡量風險與機遇,減少決策失誤。洛克菲勒也提醒不要過度追求完美的機會,“最好”常常是“好”的敵人​。


與其苦等十全十美的投資,不如把握眼前不完美但可行的機會——因為稍有缺陷的機會遠勝於錯失機遇​。


持續創造財富的方法

洛克菲勒將成功視為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而非一次性的事件。他常說「尾聲只是開始」,意指每一個終點同時也是新的起點​。

(無限賽局的意思)


因此,在取得一項成就後應立即著眼下一個目標,保持持續進取的狀態。每一個偉大成功者的事跡,無不是由一連串小成功累積而成​。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微小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他鼓勵兒子一步一腳印地前進,把每次的小勝利都當作墊腳石,最終實現非凡的財富成就。同時,洛克菲勒強調創新和拓展對持續創富的重要性。他曾向兒子提及自己創立前所未有的石油托拉斯,這種創新的組織結構極大地聚集了財富,使標準石油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企業,他本人也因此成為聞名世界的「石油大王」​。

(後來因為太大被拆掉)


透過不斷地再投資與擴張版圖,以及勇於採用新策略、進入新領域,洛克菲勒實現了財富的滾雪球增長。他的經驗表明,要讓財富持續增值,就必須具備長遠眼光,在成功時依然保持進取心,不斷開創新的財富源泉。


勤奮與財富的關聯

洛克菲勒的觀點中,勤奮工作和財富收穫是緊密相連、相互印證的。他明確指出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其實是對自己勤勞付出的獎賞​。


也就是說,財富不是從天而降的恩賜,而是長期努力的結果。只有經年累月的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厚實持久的財富積累。他觀察到,那些享有尊榮與富足的人無不是具備超乎常人的勤勉與毅力​。


相反地,碌碌無為或坐享其成的人注定無法守住財富。洛克菲勒以此告誡兒子:每一分錢都應靠努力掙得,每一項財富的成就背後都應有汗水的印記。勤奮在他看來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創造財富的必要條件。透過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斷增值已有的財富,並為子孫後代奠定富足的基礎。


簡而言之,勤奮出真金,懶惰則讓財富如沙漏般流逝,這是洛克菲勒一生經驗的深刻體認。


3.領導哲學

影響與說服力

洛克菲勒相信,卓越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影響人心的能力,以說服啟發他人心甘情願地追隨。他指出,僅靠職權或智力並不足以領導眾人,成功的領袖還需要一種特殊的才能——“抓住人心的能力”​。


也就是說,要能洞察人性、共情他人的需求,才能在情感和理念上產生共鳴,影響他人的觀念和行動。洛克菲勒強調以真誠打動人心:領導者對團隊付出的真情最終一定能換來勝利,並贏得部屬更多的敬重​


。他的信中鼓勵以誠懇和同理心來說服,而非以命令和壓迫。他也提醒領導者注意自身修為——「你怎麼想決定你怎麼行動,你怎麼行動決定別人對你的看法」


因此,領導者應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以正面積極的形象感染他人。總的來說,洛克菲勒提倡的是一種信服力:透過良好的溝通技巧、真摯的關懷和以身作則,來影響團隊並取得他們的支持。


團隊管理與激勵

在團隊管理上,洛克菲勒主張領導者應該平易近人且循序漸進地培養威信,而非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提醒兒子:“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基石”,一個從一開始就自視過高的領導者,將無法體會部屬的心情,也就無法真正善用他人​。


因此,他建議領導者要瞭解基層,願意從小處著手,必要時親力親為,這樣才能贏得團隊的信任與尊敬。洛克菲勒非常注重激勵的力量。他善於發現並讚賞下屬的優點與成績,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自身價值,因而更加投入工作。他相信只要領導者對部屬投入深厚的感情和關懷,最終必能贏得人心​。


這種真誠的關懷會轉化為員工的忠誠與幹勁,形成良性循環。此外,他也強調授權與信任:給予下屬發揮才能的空間,同時提供指導和支援。在他的理念中,領導者的職責不僅是發號施令,更在於營造一個讓團隊成員願意追隨、願意付出的環境。如此一來,大家目標一致,互相激勵,就能迸發出最大的團隊合力。


信任與尊重

洛克菲勒深知信任和尊重是領導關係的基石,而取得他人信賴的前提在於自我修養。他告誡兒子:「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你必須先覺得自己值得受人敬重」,一個人越尊重自己,別人就越會敬重他​。

這強調了自尊自信在領導中的重要性——領導者若連自己都看輕自己,別人更不可能信任跟隨。他以身作則維護自己的誠信與名譽,視之為無價的資產(正如他所說名譽是以血汗澆鑄的王冠)​。


在團隊中,洛克菲勒主張以公平正直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位成員的貢獻與人格。他相信,只有領導者先給予部屬信任和尊嚴,才能換取對方的忠誠和配合。而當領導者犯錯時,也應勇於承認、承擔責任,這種坦誠更能贏得他人的信賴。


總而言之,洛克菲勒的信任哲學是:內修于心,外施於人。先提升自身值得信任的品質(如誠實、可靠、尊重自己),再通過開明公正的管理來贏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長遠而言這將凝聚出堅不可摧的團隊力量。


長遠規劃與策略思維

洛克菲勒能創造百年基業,靠的正是卓越的長遠規劃能力和策略思維。他始終強調領導者要有前瞻眼光,看得長遠,而非只顧眼前利益。正如他所說:「人要有遠見,只有長時間的吃苦,才有長時間的收穫」​,強調為了長期成果需耐心耕耘、佈局未來。在制定戰略時,他建議一開始就明確目標並評估所需的資源​。


只有清楚知道要達成目的需要哪些條件,才能制訂切實可行的計畫。洛克菲勒善於分析環境和競爭態勢,把握大局後再決定行動方向。他曾提出策略要點:首先研究競爭對手的情況,利用這些資訊形成自己的優勢​。


這種知己知彼的策略思維,使他在商戰中總是領先一步。此外,他強調適時果斷:在重大機遇出現時,要敢於投入、迅速執行,勇於擔當必要的風險(他形容要有「吞下鯨魚的膽量」去爭取行業主導地位)​。


當然,洛克菲勒也堅守道德底線,在謀略與競爭中不逾越誠信與法律的界限。總的來說,他的策略思維體現在高瞻遠矚精心謀劃的結合:有大格局觀,又有執行細節的落實。這使得他的事業既能快速抓住時機,又能長久穩健地發展。


4.生活與工作平衡

  • 重視健康與家庭:儘管洛克菲勒在商業上極度勤奮,他也提醒兒子關注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他本人嚴守每週日休息的宗教傳統,並認為家庭的支持是事業長青的基石。領導者不應因工作忙碌而忽視健康、冷落親情,唯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與家人的關係,才能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保持穩定的狀態與動力。
  • (適度的平衡很重要)


  • 堅守信仰與品德:洛克菲勒是一位虔誠的信徒和著名的慈善家,這反映在他的價值觀中。他相信真正的成功不僅體現在財富多少,還體現在一個人的品德修養與對社會的貢獻。他教育兒子在忙於事業的同時,要留出時間培養精神生活、參與公益,做一個有道德操守的人。保持誠實、守信、謙遜等品質,在人生道路上同樣重要,這些品質也會反過來讓事業走得更穩、更遠。

有一封信寫說有人說他上帝



  • 適度享受生活:在追求卓越的同時,洛克菲勒也主張適時享受生活的樂趣。他認為金錢和成功的意義在於提升生活品質而非無止境地積累財富。因而他提醒兒子當取得成果時,可以適度地獎勵自己和家人,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比重。這種平衡能讓人保持心理健康和清醒的頭腦,不致因一味工作而喪失生活情趣。唯有工作與生活兩方面協調發展,人生的成功才算完整,而這也是讓事業長久維持熱忱與創造力的關鍵所在。


這本書並不是像坊間一般的成功學的書,是寫給小孩的真實信件,信裡面寫著很多他的經驗與體悟,也有對美國政府的抱怨,關心他兒子成功與失敗,兒子投資虧100萬美元有安慰他,做決策不贊同也有開導他,是一本很實在的成功學的書籍

raw-image


內容總結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 38 封信
5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書由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教授所寫,提供新手一套以長期投資和指數型被動投資為核心的投資策略。書中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許多重要的財金概念,並佐以大量的數據和實例,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避免落入常見的投資陷阱。
本書結合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智慧,回答了學員在股票培訓中提出的千奇百萬問題。文章深入探討股市中的心理因素、投機者的角色及投資的藝術,提供了對於市場運作的深刻見解。科斯托蘭尼強調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並指出成功投資的關鍵在於心理平衡與資金靈活性。這不僅是一本股市指南,更是一種提升投資心態與人生智慧的工具
《燃》一書由人類學家赫曼.龐策撰寫,透過對坦尚尼亞哈札族的研究,挑戰傳統的營養與代謝觀念。書中提到的「受限的每日能量消耗」模型,指出即使活動量高,人體的總能量消耗仍會保持穩定,運動並不會如想像中那樣顯著增減熱量。此書提供了健康、運動與飲食的新視野,強調選擇原型食物及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股市隱者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的投資者,他本來是基金經理人,現在出來分享投資觀念,隱者的年紀跟我差不多,也有推出POCAST我都會準時聽,他這次推出新書「投資的底氣」裡面淬鍊了他的投資作法之外,最特別的是他以大篇幅寫出自身投資低潮時的反思是我覺得最精華的部分
5/5投資的底氣
本書前半段說如何面對職場的微壓力,後半段說如何經營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想每一個在工作的人都可以閱讀,不管是如何面對職場或是如何尋找有意義人生,都能找到自己能學習的部分 過去人類在危機來臨時會決定戰或逃,而現代人類沒有戰或逃的危機,取而代之的是24小時環繞在心頭的微壓力
5/5微壓力
受到安克日本CEO猿渡步所寫的書籍啟發,探討成功的六大習慣,以及公司整體優化、創造價值、持續學習和偷懶的習慣。文章中提到許多豐富的內容,就像是日本版本的零規則
本書由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教授所寫,提供新手一套以長期投資和指數型被動投資為核心的投資策略。書中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許多重要的財金概念,並佐以大量的數據和實例,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避免落入常見的投資陷阱。
本書結合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智慧,回答了學員在股票培訓中提出的千奇百萬問題。文章深入探討股市中的心理因素、投機者的角色及投資的藝術,提供了對於市場運作的深刻見解。科斯托蘭尼強調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並指出成功投資的關鍵在於心理平衡與資金靈活性。這不僅是一本股市指南,更是一種提升投資心態與人生智慧的工具
《燃》一書由人類學家赫曼.龐策撰寫,透過對坦尚尼亞哈札族的研究,挑戰傳統的營養與代謝觀念。書中提到的「受限的每日能量消耗」模型,指出即使活動量高,人體的總能量消耗仍會保持穩定,運動並不會如想像中那樣顯著增減熱量。此書提供了健康、運動與飲食的新視野,強調選擇原型食物及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股市隱者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的投資者,他本來是基金經理人,現在出來分享投資觀念,隱者的年紀跟我差不多,也有推出POCAST我都會準時聽,他這次推出新書「投資的底氣」裡面淬鍊了他的投資作法之外,最特別的是他以大篇幅寫出自身投資低潮時的反思是我覺得最精華的部分
5/5投資的底氣
本書前半段說如何面對職場的微壓力,後半段說如何經營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想每一個在工作的人都可以閱讀,不管是如何面對職場或是如何尋找有意義人生,都能找到自己能學習的部分 過去人類在危機來臨時會決定戰或逃,而現代人類沒有戰或逃的危機,取而代之的是24小時環繞在心頭的微壓力
5/5微壓力
受到安克日本CEO猿渡步所寫的書籍啟發,探討成功的六大習慣,以及公司整體優化、創造價值、持續學習和偷懶的習慣。文章中提到許多豐富的內容,就像是日本版本的零規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是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件,內容深刻揭示了洛克菲勒家族經營智慧與人生哲理的核心秘訣,也揭開了家族長盛不衰、創造並維持巨大財富的秘方。透過30封信,這位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以簡潔有力的文字,道出了他一生累積的寶貴智慧與成功之道。
Thumbnail
遠見決定了成就的高度,謹慎決定了成功的基礎。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不僅僅只是父親給小孩的書信,而是蘊含智慧與遠見的經典。書中的信件呈現了洛克斐勒的個人哲學與價值觀。書中強調了誠信、節儉與專注工作的重要性。 但我更喜歡洛克菲勒的商業思維,你可以發...
Thumbnail
相信華倫.巴菲特現在是投資人家喻戶曉的一位投資大師,過去數十年累積下來的20%年化報酬率,是多數人對他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而他每年的股東信,也都是投資人觀察這位投資家對股市目前評價的重要訊息來源。 由時報出版的這本書,蒐集了歷年巴菲特所寫的股東信,並將其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出巴菲特的投資邏
Thumbnail
細讀洛克菲勒這位商業泰斗寫給兒子的第六封信時,彷彿穿越時空,親耳聆聽他對商業策略和人生智慧的悠長敘述。這封信中蘊含著金融槓桿運用深邃洞察和對勇氣與誠實的堅定信仰。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深讀《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 👁️內容 第一封信:人生第一步 第二封信:從商的準備 第三封信:金錢表象 第四封信:從最底層做起 第五封信:與公司同時成長 第六封信:圖書的商業價值 第七封信:商業的靈魂 第八封信:企業家的品質 第九封信:給予的奇蹟 第十封信:慎重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洛克菲勒那樣,對我的投資人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我坦誠我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洛克菲勒的睿智之上」 -巴菲特 美國有三大家族: ❶羅斯柴爾德家族 ❷摩根家族 ❸洛克菲勒家族 🟢𝑱𝒐𝒉𝒏 𝑫𝒂𝒗𝒊𝒔𝒐𝒏 𝑹𝒐𝒄𝒌𝒆𝒇𝒆𝒍𝒍𝒆𝒓: 今天我們要聊
Thumbnail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為美國知名實業家、慈善家、知名富豪家族洛克菲勒第一代的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家書。 身為第一代創富者,從小時候家境清貧,到成為石油大亨,至今其家族子孫仍享有富貴,在各領域展露頭角。 俗話總說富不過三代,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已有七代的榮華富貴。
Thumbnail
洛克菲勒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也是一位石油大王與慈善家,最高峰時期的財富相當於現今4000億美金的價值。然而,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不僅打破人稱「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截至目前為止已橫跨三個世紀達到「富七代」的紀錄。 雖然這本書的書名是談「賺錢」,但我認為更貼近的敘述是談身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的金
Thumbnail
洛克菲勒談賺錢,我的閱讀會把主題設定在金錢、幸福、慈善與企業管理四個面向,同時這本書偏向語錄與書信的型態,所以你更多的會看到的是會是我閱讀後的思維。說實話書中的金句充滿了雞湯,但是你卻能夠感受到,這些金句的影響力。洛克菲勒自律的人生經驗,到了現代相信一定也會是位優秀的企業家。
Thumbnail
叮咚~手機傳來一聲訊息…… 榮恩衛斯理的爸爸傳了一封短訊寫著:「幫我買這一本書好嗎?」並附上一部網路短片。 短片中在講述某人朋友的小女兒僅僅個位數的年紀卻比已經中年的某人還要有更成熟的財商,原來是小女孩的媽媽買了一本書給她看,而這本書就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 第三封信 : 金錢的表象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是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件,內容深刻揭示了洛克菲勒家族經營智慧與人生哲理的核心秘訣,也揭開了家族長盛不衰、創造並維持巨大財富的秘方。透過30封信,這位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以簡潔有力的文字,道出了他一生累積的寶貴智慧與成功之道。
Thumbnail
遠見決定了成就的高度,謹慎決定了成功的基礎。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不僅僅只是父親給小孩的書信,而是蘊含智慧與遠見的經典。書中的信件呈現了洛克斐勒的個人哲學與價值觀。書中強調了誠信、節儉與專注工作的重要性。 但我更喜歡洛克菲勒的商業思維,你可以發...
Thumbnail
相信華倫.巴菲特現在是投資人家喻戶曉的一位投資大師,過去數十年累積下來的20%年化報酬率,是多數人對他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而他每年的股東信,也都是投資人觀察這位投資家對股市目前評價的重要訊息來源。 由時報出版的這本書,蒐集了歷年巴菲特所寫的股東信,並將其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出巴菲特的投資邏
Thumbnail
細讀洛克菲勒這位商業泰斗寫給兒子的第六封信時,彷彿穿越時空,親耳聆聽他對商業策略和人生智慧的悠長敘述。這封信中蘊含著金融槓桿運用深邃洞察和對勇氣與誠實的堅定信仰。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深讀《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 👁️內容 第一封信:人生第一步 第二封信:從商的準備 第三封信:金錢表象 第四封信:從最底層做起 第五封信:與公司同時成長 第六封信:圖書的商業價值 第七封信:商業的靈魂 第八封信:企業家的品質 第九封信:給予的奇蹟 第十封信:慎重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洛克菲勒那樣,對我的投資人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我坦誠我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洛克菲勒的睿智之上」 -巴菲特 美國有三大家族: ❶羅斯柴爾德家族 ❷摩根家族 ❸洛克菲勒家族 🟢𝑱𝒐𝒉𝒏 𝑫𝒂𝒗𝒊𝒔𝒐𝒏 𝑹𝒐𝒄𝒌𝒆𝒇𝒆𝒍𝒍𝒆𝒓: 今天我們要聊
Thumbnail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為美國知名實業家、慈善家、知名富豪家族洛克菲勒第一代的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家書。 身為第一代創富者,從小時候家境清貧,到成為石油大亨,至今其家族子孫仍享有富貴,在各領域展露頭角。 俗話總說富不過三代,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已有七代的榮華富貴。
Thumbnail
洛克菲勒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也是一位石油大王與慈善家,最高峰時期的財富相當於現今4000億美金的價值。然而,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不僅打破人稱「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截至目前為止已橫跨三個世紀達到「富七代」的紀錄。 雖然這本書的書名是談「賺錢」,但我認為更貼近的敘述是談身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的金
Thumbnail
洛克菲勒談賺錢,我的閱讀會把主題設定在金錢、幸福、慈善與企業管理四個面向,同時這本書偏向語錄與書信的型態,所以你更多的會看到的是會是我閱讀後的思維。說實話書中的金句充滿了雞湯,但是你卻能夠感受到,這些金句的影響力。洛克菲勒自律的人生經驗,到了現代相信一定也會是位優秀的企業家。
Thumbnail
叮咚~手機傳來一聲訊息…… 榮恩衛斯理的爸爸傳了一封短訊寫著:「幫我買這一本書好嗎?」並附上一部網路短片。 短片中在講述某人朋友的小女兒僅僅個位數的年紀卻比已經中年的某人還要有更成熟的財商,原來是小女孩的媽媽買了一本書給她看,而這本書就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 第三封信 : 金錢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