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閱讀《#不確定性時代的投資兵法》的讀書心得:
一、不確定性和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在戰場上,敵人動向、天氣、地形等因素可能迅速改變戰局;投資市場受經濟數據、公司業績、政策調整或市場情緒的影響,波動性極高,往往一個利多或利空消息就能改變市場情緒。
過去GTC只要老黃說話股價就大漲,而今年的GTC就很平淡,可見需要一直改變去思考市場需要的亮點。
二、兩者都需要在資訊不完整時迅速做出決策,管理風險以追求勝利:戰場和市場都一樣有太多事情無法掌握,指揮官須要在有限的資訊裡面兵貴神速作出決策,往往事後真相大白才知道失敗或成功的原因。
四、勝負的結果也是兩者的共同點。在作戰中,勝利意味著達成軍事目標,失敗可能導致領土喪失或更大損失;在投資中長期能賺錢代表成功。都是有明確的目標,不像其他的領域很難有明確真理(如政治)。
投資策略的選擇如同軍事中的戰略規劃,需要根據自身資源和市場條件決定方向。以下三種常見投資策略與軍事戰略的對應如下:
投資策略類似你這個人的風格與流派,以前玩即時戰略的世紀帝國時有人喜歡當農夫,農到超強才出來打仗,有人喜歡封建時代快攻,有人喜歡城堡時代快攻,沒有一定好的策略,快攻就等於拖累經濟發展,但先發展經濟就等於沒有軍事能力,就看你喜歡哪一種流派,我個人是喜歡快攻掌握先機的那種人,誰掌握先機誰就能獲取比較大的資源。
用軍事戰略類比各種投資流派:
一、價值投資:不打無勝算的仗,尋找被低估的資產,耐心等待市場修正價格,類似於等待有利時機出擊,避免無謂損耗。
巴菲特強調長期持有優質公司,類似於軍事中選擇有利的戰場作戰,因此一旦決定打這場仗就不會輕易退出,重點在事前的評估與持續評估未來是否有勝利的可能
二、順勢投資:跟隨強勢一方,觀察市場趨勢,選擇上升期買入下跌期賣出,猶如加入勝算高的陣營,誰贏就加入那一邊,這種方式賺的錢對比價值投資少一些,但優點是虧損也會少一些。
三、當沖:游擊戰快速進出市場,抓住短線機會,類似於游擊戰術,靈活打擊後迅速撤退,最辛苦但單次出擊獲得的利益也最小,損失也比較小,通常適合資金較小的人使用,但如果常常當沖都失敗,累積下來的損失也會不小。
有了策略,還需要具體的戰術能力來執行。在投資中,這意味著具備實操技能:
這些技能的掌握猶如軍事中熟悉武器和地形,決定了策略能否有效執行。
投資和作戰的實踐中,變化多端,需快速適應。在投資中,市場機會如戰場瞬息萬變,需快速行動。例如,當公司發布意外利好消息時,投資者需迅速決定是否買入,否則價格可能迅速上漲,錯過機會。研究顯示,快速反應能提升投資成功率,孫子兵法的原則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適用於投資中了解自身財務狀況和市場條件。
另外知道理論通常效果不大,實戰中才是重點,我舉在網路上最常聊的街亭之戰來討論實戰的變化與快速決策:
街亭之戰發生於公元228年,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關鍵戰役。當時,諸葛亮率軍進攻曹魏,並派參軍馬謖率領部隊駐守戰略要地街亭,以抵禦魏將張郃的進攻。
然而,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放棄水源充足的低地,選擇在山上紮營。副將王平多次勸諫,但馬謖未予採納。張郃得知後,迅速包圍山區,切斷蜀軍的水源供應,並發動猛攻,最終大敗馬謖的部隊。此役導致蜀漢失去街亭這一重要據點,迫使諸葛亮撤退,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