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連假該出國還是國內玩?台灣旅遊真的不值得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28 連假,國旅 VS 出國?你該怎麼選,這篇文章給你一把尺!

國旅慘況:為何大家寧可出國?

回想過去,228 連假還沒到,各大國內景點早已爆滿,機票價格也跟著飛天,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哪怕只是短短 3 天 2 夜,也願意飛去香港、澳門,甚至日本沖繩。這不是單純的「出國潮」,而是國旅環境讓人卻步的結果。

為什麼?

  1. 黑心商家太多:從天價海鮮、低品質住宿,到各種坑殺觀光客的手法,國旅變成一場鬱悶的消費體驗。
  2. CP 值崩壞:台北到墾丁的交通費,竟然跟飛往日本的機票差不多,住宿費還貴得嚇人?這誰能忍?
  3. 缺乏創新:每年景點一成不變,遊客看到的,還是那幾個老地方,沒有新鮮感可言。

出國真的比較好?但也有隱憂!

那麼,228 連假是不是應該直接出國?從物價、體驗來看,確實出國旅遊常常比國旅更划算、更有新鮮感,但這樣的選擇,長遠來看,對國內旅遊業可能是一場災難。

一旦大家都不玩國旅,會發生什麼?

  • 旅遊業衰退,飯店、景點經營困難,國旅品質更加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 一些特色小店、老街、文化景點因遊客減少而倒閉,台灣的旅遊價值逐漸消失。

該如何選擇?這 3 個問題幫你找到答案!

1. 你想要的旅遊體驗是什麼?

  • 如果你追求新鮮感、異國文化、美食,出國是更好的選擇。
  • 如果你只是想放鬆,找個地方發呆、泡溫泉,國內還是有不錯的選擇(但要避開雷區)。

2. 你願意為國旅的未來努力嗎?

  • 如果你希望國旅變好,那麼選擇願意改善、誠信經營的業者,而不是一味選擇出國。
  • 支持優質國內店家,讓好業者活下去,才能改善環境。

3. 你的預算怎麼分配?

  • 如果國內外價格差不多,那當然飛出去比較爽。
  • 但如果只是 3 天的假期,又不想花太多錢,也許可以考慮國內一些還沒被炒作的秘境。

結論:你的選擇,決定未來旅遊的樣貌!

這並不是「國旅 vs 出國」的簡單二選一,而是我們每一次的選擇,是否能讓自己的旅遊體驗變好? 如果我們放任國旅崩壞,最後的結果就是想玩都沒地方玩了

所以,這次的 228 連假,你會怎麼選?來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吧!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C Life 碎碎念
2會員
29內容數
我是一位系統分析師,名副其實的打工仔;內心富含正義但卻是個膽小鬼。
YC Life 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新款iPhone又出了!三星也發表了最新的摺疊機!各大品牌的新機發表會,就像一場場華麗的煙火秀,看得人心癢難耐,忍不住想掏出錢包,把最新的科技玩意兒帶回家。但…慢著!你有沒有想過,這種「追新」的慾望,真的是你需要的嗎?還是,你只是被消費主義給綁架了?
Thumbnail
2025/03/05
新款iPhone又出了!三星也發表了最新的摺疊機!各大品牌的新機發表會,就像一場場華麗的煙火秀,看得人心癢難耐,忍不住想掏出錢包,把最新的科技玩意兒帶回家。但…慢著!你有沒有想過,這種「追新」的慾望,真的是你需要的嗎?還是,你只是被消費主義給綁架了?
Thumbnail
2025/03/04
導言 全球晶片荒延燒數年,各國紛紛意識到半導體供應鏈自主的重要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總金額高達約新台幣3兆元(約400億美元),引發各界熱議。這項巨額投資,對台積電、台灣、美國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究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還是暗藏風險的危機?本文將深入探討此事
Thumbnail
2025/03/04
導言 全球晶片荒延燒數年,各國紛紛意識到半導體供應鏈自主的重要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總金額高達約新台幣3兆元(約400億美元),引發各界熱議。這項巨額投資,對台積電、台灣、美國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究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還是暗藏風險的危機?本文將深入探討此事
Thumbnail
2025/02/27
今天,想要跟大家聊聊一個有點沉重,但又不得不說的故事——二二八事件。別擔心,我們不會用太嚴肅的口吻,而是試著用輕鬆的方式,帶大家回到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看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時代的眼淚 - 二戰後的台灣 想像一下,二戰剛剛結束,台灣從日本的統治下回歸祖國的懷抱。大家滿心期待,以為從此就能過
Thumbnail
2025/02/27
今天,想要跟大家聊聊一個有點沉重,但又不得不說的故事——二二八事件。別擔心,我們不會用太嚴肅的口吻,而是試著用輕鬆的方式,帶大家回到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看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時代的眼淚 - 二戰後的台灣 想像一下,二戰剛剛結束,台灣從日本的統治下回歸祖國的懷抱。大家滿心期待,以為從此就能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這兩年的旅行,可以說是全年無休的到處跑,真是比打卡上班還認真,而到了高雄,因計畫這次旅居半年,所以相對行程也較散漫,也可以好好看看高雄的生活。 這裡,沒有聽不懂的原住民和客家人說話,出現在耳邊的,是熟悉到不行的閩南語,因出生在台南,或許在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這兩年的旅行,可以說是全年無休的到處跑,真是比打卡上班還認真,而到了高雄,因計畫這次旅居半年,所以相對行程也較散漫,也可以好好看看高雄的生活。 這裡,沒有聽不懂的原住民和客家人說話,出現在耳邊的,是熟悉到不行的閩南語,因出生在台南,或許在
Thumbnail
在一年之中,我最期待的兩次旅行— 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的家庭旅行了! 結婚有了小孩之後,忙碌緊湊與五味雜陳的新手爸媽與育兒生活, 真的很渴望抽離與喘息一下, 這三年多來已去過墾丁、台南、屏東、台中, 都已留下美好的照片紀念與回憶. 這一次想去久違的東部, 近四年沒去台東與坐火車,
Thumbnail
在一年之中,我最期待的兩次旅行— 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的家庭旅行了! 結婚有了小孩之後,忙碌緊湊與五味雜陳的新手爸媽與育兒生活, 真的很渴望抽離與喘息一下, 這三年多來已去過墾丁、台南、屏東、台中, 都已留下美好的照片紀念與回憶. 這一次想去久違的東部, 近四年沒去台東與坐火車,
Thumbnail
距離上次去香港已經是2017年的事情,前兩次都是住在大學同學家裡,想當然的這次也不例外,2023因為年假用完,從2月開始限制自己不能買機票的慾望,終於在2023/11中刷下2024清明連假的大灣區航空機票,當時香港快捷的班次不多,且連假的來回機票居然要破萬,我真的是不敢恭維。
Thumbnail
距離上次去香港已經是2017年的事情,前兩次都是住在大學同學家裡,想當然的這次也不例外,2023因為年假用完,從2月開始限制自己不能買機票的慾望,終於在2023/11中刷下2024清明連假的大灣區航空機票,當時香港快捷的班次不多,且連假的來回機票居然要破萬,我真的是不敢恭維。
Thumbnail
連假四天,去哪玩呢? 選擇出國的人,很多。選擇台灣四處遊的,很多。選擇回家掃墓,陪家人的也不少。 最近選在假日出遊,卻遇上了塞車,人多,除了享受人擠人的快感外,還有的就是一直無盡的排隊和.....沒有車位。 市集活動,一向不是我會去逛的地方。 但朋友會。 陪著朋友逛了幾場市集,覺得不會
Thumbnail
連假四天,去哪玩呢? 選擇出國的人,很多。選擇台灣四處遊的,很多。選擇回家掃墓,陪家人的也不少。 最近選在假日出遊,卻遇上了塞車,人多,除了享受人擠人的快感外,還有的就是一直無盡的排隊和.....沒有車位。 市集活動,一向不是我會去逛的地方。 但朋友會。 陪著朋友逛了幾場市集,覺得不會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冬天的沖繩是旅遊的淡季,人潮不多,天氣與台灣類似,散心到處走走看看悠閒自在,旅行不一定要前往旅遊勝地,我喜歡住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附近的公園、超市、景點、美食與賣場等地方,到處走馬看花是我的最愛,雖與台灣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國度不同心境就不一樣,這樣的小日子很美好。
Thumbnail
冬天的沖繩是旅遊的淡季,人潮不多,天氣與台灣類似,散心到處走走看看悠閒自在,旅行不一定要前往旅遊勝地,我喜歡住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附近的公園、超市、景點、美食與賣場等地方,到處走馬看花是我的最愛,雖與台灣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國度不同心境就不一樣,這樣的小日子很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