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之必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向佛者必讀《心經》,日日抄錄之,記誦之,了然於心者幾希?

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包括東晉鳩摩羅什、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心經》究竟講了些什麼?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麼人物?《心經》確實難以參透。

《心經》是佛教經典,據傳,當年玄奘大師靠著念《心經》度過了許多難關。其原文暨白話直解,茲錄於下:

觀自在菩薩(觀察內在,自見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欲、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色不異空(形相不異乎空間)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象)

色即是空(所以形相(物質)等於空間)(色:物質 / 物象)

空即是色(空間等於形相)(空:虛幻不實;四大皆空,構成一切萬物的元素都不是真實的)

受想行識(情欲、意念、行為、心靈)

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諸法空相(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情欲、意念、行為和心靈)

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無眼界(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的界限)

無無明(沒有不能了解的)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了解的盡頭)

乃至無老死(直到沒有老和死)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無苦集滅道(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無智亦無得(不用智慧去強求)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菩提薩垂(菩薩覺悟之后)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心無掛礙(心中沒有牽掛負擔)

無掛礙故(由於沒有礙)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梁(最後達到彼岸)

三世諸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依般若菠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說《心經》)

是大神咒(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是大明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是無等等咒(是最高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說《心經》)

即說咒曰(其咒語曰)

揭諦揭諦(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波羅僧揭諱(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薩婆訶(修成正果)

《心經》字數很少,共二百六十字,「心」字為其核心,也是整個佛法的核心,是一切萬法的核心。《心經》看起來很簡單,實則內涵深廣奧妙,未具慧根悟性者無緣,必須是有很大福報與智慧的人才能夠突破文字障,也是修持佛法一輩子的功課。對吧?

avatar-img
85會員
1.4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學生涯近四十載,擔任導師帶班三年(1979-1982)畢業,僅有一次,彌足珍貴。迄今透過仁班LINE群組(美仁幫),師生仍保持密切聯繫。茲驚聞仁班同屆忠班學生大去,感慨良深,謹PO昔日仁班畢業二十週年同學會紀念文,願大家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教書,賺不了大錢,但學生傑出表現所帶來的「與有榮焉」的
天空灰黯,海色凝重,海鳥聒聒的叫聲喚響寂寞的沙灘,這是冬季的八里。 含澀的海風掀起海浪,海浪湧向沙灘,激起白色的泡沬。 沿彎曲的小徑走著,小徑一邊是稻田,稻子已收割完畢,只見田中一堆堆黑色的稻草灰;田緣有高高的防風林圍著,林梢上頭是觀音山雄美的輪廓。另一邊是竹林,再過去就是海了。這兒聽不見浪聲,
  平凡就是幸福 人的一生,汲汲於追名求利,但名利雙收之後,反而失去了幸福的感覺。 尤有甚者,成為公眾人物了,嚮往的則是平平凡凡的生活;因為一舉一動都是社會注目的焦點,毫無隱私可言,連逛街散步也成了緲不可得的奢望。 做為一個衣食無缺、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每逢例假日,攜家帶眷,自由自在地四處遊玩
  攝影家張照堂(1943-2024)二○○三年於台南七股所拍攝的鹽山,十分耐人尋味。  此幀黑白照片,畫面是遊客們在如雪的白色鹽山上,或眺望或沉思或戲耍,按常理,現場氣氛應是歡樂的,可是畫面前方站立數位男子,背對鏡頭,或遠或近地保持距離,注視著鹽山上的動靜變化,男子黑色剪影對比眼前白色的鹽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日語的片假名有許多的外來語,都是直接音譯而來,多為西化之後的新事物,如「冰淇淋」(aisukuri-mu)、蛋糕(ke-ki)、咖啡(ko-hi-)、果汁(ju-su)、巧克力(chokore-to)、番茄(tomato)、麵包(pan)、檸檬(remon)、襯衫(shatsu)、手帕(hankac
教學生涯近四十載,擔任導師帶班三年(1979-1982)畢業,僅有一次,彌足珍貴。迄今透過仁班LINE群組(美仁幫),師生仍保持密切聯繫。茲驚聞仁班同屆忠班學生大去,感慨良深,謹PO昔日仁班畢業二十週年同學會紀念文,願大家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教書,賺不了大錢,但學生傑出表現所帶來的「與有榮焉」的
天空灰黯,海色凝重,海鳥聒聒的叫聲喚響寂寞的沙灘,這是冬季的八里。 含澀的海風掀起海浪,海浪湧向沙灘,激起白色的泡沬。 沿彎曲的小徑走著,小徑一邊是稻田,稻子已收割完畢,只見田中一堆堆黑色的稻草灰;田緣有高高的防風林圍著,林梢上頭是觀音山雄美的輪廓。另一邊是竹林,再過去就是海了。這兒聽不見浪聲,
  平凡就是幸福 人的一生,汲汲於追名求利,但名利雙收之後,反而失去了幸福的感覺。 尤有甚者,成為公眾人物了,嚮往的則是平平凡凡的生活;因為一舉一動都是社會注目的焦點,毫無隱私可言,連逛街散步也成了緲不可得的奢望。 做為一個衣食無缺、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每逢例假日,攜家帶眷,自由自在地四處遊玩
  攝影家張照堂(1943-2024)二○○三年於台南七股所拍攝的鹽山,十分耐人尋味。  此幀黑白照片,畫面是遊客們在如雪的白色鹽山上,或眺望或沉思或戲耍,按常理,現場氣氛應是歡樂的,可是畫面前方站立數位男子,背對鏡頭,或遠或近地保持距離,注視著鹽山上的動靜變化,男子黑色剪影對比眼前白色的鹽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日語的片假名有許多的外來語,都是直接音譯而來,多為西化之後的新事物,如「冰淇淋」(aisukuri-mu)、蛋糕(ke-ki)、咖啡(ko-hi-)、果汁(ju-su)、巧克力(chokore-to)、番茄(tomato)、麵包(pan)、檸檬(remon)、襯衫(shatsu)、手帕(hankac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此為漢譯佛經中最早提到文殊菩薩的經典,於西元168—189年東漢靈帝在位期間譯出,全文約三千六百字,內容為世尊向文殊師利菩薩說明佛的各種示現,平舖直敘的多種舉例卻蘊含佛法的深刻智慧,說明佛順應世間習俗而不被束縛,經文最後記載若有人聽聞此經,皆能獲得安穩平靜度過無數劫,更顯示本經的珍貴。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楞嚴經》開篇就講如何找心,因為找到「心」,也就等於在成佛的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認真學習《楞嚴經》的人,不會在學佛的路上走偏,更不會落入邪道,能夠穩妥地依循佛陀教示,穩步前進,直至成佛。所以,魔才會視《楞嚴經》為「眼中釘」,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滅《楞嚴經》。
Thumbnail
《佛門簡修法本》為方便利益初機修學佛法的緣眾,因緣整編之簡易修學念誦口袋書,方便人手一冊隨身攜帶受持,俾令十方有緣眾生,懺罪淨業,生發菩提之基石,實為在家居士不可或缺的上妙寶典。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佛經,對每個人來說,是件很耳熟卻是又非常陌生的事情。 「閱讀佛經」其實不難。
Thumbnail
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此部經典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血漬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敬邀十方善信法友一同線上參加十日楞嚴大法會,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Thumbnail
今天簡單談一下心經的版本. 心經.是本佛經.篇幅短小.字數不多.卻意義深遠.影響很大. 大部分的佛經.開頭是“如是我聞”.可是心經無頭無尾.很奇怪. 一般人看心經時.可能會以為心經只有一種版本.其實.心經不只一種版本.下面是心經的七種版本.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此為漢譯佛經中最早提到文殊菩薩的經典,於西元168—189年東漢靈帝在位期間譯出,全文約三千六百字,內容為世尊向文殊師利菩薩說明佛的各種示現,平舖直敘的多種舉例卻蘊含佛法的深刻智慧,說明佛順應世間習俗而不被束縛,經文最後記載若有人聽聞此經,皆能獲得安穩平靜度過無數劫,更顯示本經的珍貴。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楞嚴經》開篇就講如何找心,因為找到「心」,也就等於在成佛的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認真學習《楞嚴經》的人,不會在學佛的路上走偏,更不會落入邪道,能夠穩妥地依循佛陀教示,穩步前進,直至成佛。所以,魔才會視《楞嚴經》為「眼中釘」,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滅《楞嚴經》。
Thumbnail
《佛門簡修法本》為方便利益初機修學佛法的緣眾,因緣整編之簡易修學念誦口袋書,方便人手一冊隨身攜帶受持,俾令十方有緣眾生,懺罪淨業,生發菩提之基石,實為在家居士不可或缺的上妙寶典。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佛經,對每個人來說,是件很耳熟卻是又非常陌生的事情。 「閱讀佛經」其實不難。
Thumbnail
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此部經典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血漬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敬邀十方善信法友一同線上參加十日楞嚴大法會,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Thumbnail
今天簡單談一下心經的版本. 心經.是本佛經.篇幅短小.字數不多.卻意義深遠.影響很大. 大部分的佛經.開頭是“如是我聞”.可是心經無頭無尾.很奇怪. 一般人看心經時.可能會以為心經只有一種版本.其實.心經不只一種版本.下面是心經的七種版本.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