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繁華落盡番仔園〔二〕浮洲的茶金歲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歡圓宮】

從三度拆除又改建的臺鐵浮州站起走,沿著鐵路旁步道,來到大觀路二段174巷,號誌燈前方左轉後,旋即步入狹小的214弄。藏身在巷底的「歡圓宮」,是歡仔園地區的第一間土地公廟。

歡圓宮起建於嘉慶清道光年間(約1821年~1850年),是番仔園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也是浮洲地區的信仰中心。

不過,歡圓宮原本並不在這裡,而是坐落在後方的臺鐵線路上。西元1999年臺鐵因興建高速鐵路,路線會經過歡圓宮舊址,於是歡圓宮只得往前移動7公尺,到大觀路二段174巷214弄現址重建。這座超過兩百年歷史的歡圓宮,經過遷移與重建,因此失去了古蹟保存的價值。唯一留下的歷史證物,是一座刻有道光字樣的香爐古物。

浮洲最早的土地公廟「歡圓宮」

浮洲最早的土地公廟「歡圓宮」

浮洲最早的土地公廟「歡圓宮」

浮洲最早的土地公廟「歡圓宮」

歡圓宮刻有道光字樣的香爐古物(圖片來源:甘鄲老師)

歡圓宮刻有道光字樣的香爐古物(圖片來源:甘鄲老師)


【漢隆鞋業】

離開歡圓宮,回到大觀路一段38巷,高架鐵路對面有一家名為「漢隆鞋業」的製鞋工廠,外觀看似不起眼,卻是阿瘦、LaNew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廠。

步入稍顯昏暗的廠房,各種皮料與鞋模,疊滿了鐵層架。

廠內,一位師傅正在裁切皮料,另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師傅,則專心地在黏合氣墊鞋的鞋底。

再往工廠裡頭走,老闆娘正熱心地幫大家介紹鞋子。

層架與地面上,高高低低堆滿了鞋盒,一掀開盒蓋兒,裡面是各式各樣的鞋款:休閒鞋、慢跑鞋、氣墊鞋、淑女鞋…男女鞋款應有盡有。原來這裡不僅是製鞋工廠,還可以直接買鞋子。(而且價格超實惠!)
甘老師說,這裡的鞋子全部由老師傅手工製作,非常堅固耐用,一雙鞋穿個五、六年都沒問題。尤其鞋底的止滑效果非常好,常在戶外走動的朋友,真的可以來這裡挑一雙。只要說明大概需要什麼功能和款式,老闆娘就會幫你挑選。

是說,女人一進到鞋店,就很難走出來啊!老師不斷地催促,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離開。(笑)

漢隆鞋業

漢隆鞋業

漢隆鞋業

漢隆鞋業

漢隆鞋業

漢隆鞋業

師傅正用模具在裁切皮革

師傅正用模具在裁切皮革

師傅正在黏合鞋底

師傅正在黏合鞋底

師傅正在黏合鞋底

師傅正在黏合鞋底

【茉莉花巷】

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是浮洲地區的主要道路,也就是俗稱的「保甲路」。從前這一帶全是茉莉花栽培場,因而有「茉莉花巷」的美稱。

沿途,古老的厝邸散落在小巷中,靜謐的巷弄彌漫著古樸的氣息。矮公寓的牆面上,一扇扇懷舊的鐵花窗,十分吸引目光。漫步其間,依稀仍能感受到昔日的繁華景象。

raw-image
昔有「茉莉花巷」美稱的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

昔有「茉莉花巷」美稱的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

茉莉花巷裡的公寓,留有漂亮的木框窗與鐵花窗

茉莉花巷裡的公寓,留有漂亮的木框窗與鐵花窗

茉莉花巷裡的公寓,留有漂亮的木框窗與鐵花窗

茉莉花巷裡的公寓,留有漂亮的木框窗與鐵花窗

茉莉花巷裡的公寓,留有漂亮的木框窗與鐵花窗

茉莉花巷裡的公寓,留有漂亮的木框窗與鐵花窗

路旁有一面告示牌,說明浮洲地區曾是茉莉花的種植區。多分布於現在的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兩旁。

路旁有一面告示牌,說明浮洲地區曾是茉莉花的種植區。多分布於現在的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兩旁。

五彩茉莉(番茉莉)

五彩茉莉(番茉莉)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上一篇提到因種植茉莉花致富的劉家,就住這一條小徑中。

劉家祖先從廣東潮州渡海來臺,原先在新莊開墾,後來落腳於番仔園,家族最初住的是甘蔗皮搭成的茅草屋。直到大約在1920年才興建了紅磚屋,也就是今天的劉家祖厝。
這也是浮洲地區第一棟紅磚屋,至今也超過百年歷史。

劉氏祖厝是一座傳統的三合院建築,以當地的卵石為基座,牆面則用台灣生產的紅磚砌築,石灰和水泥則是從大陸運來的。後院還有一口水井和果園,完整保存了當時的生活形貌,是現今板橋地區少見的古老農家建築,且兼具客家傳統民宅的特色。

古厝內仍保留著傳統家具、農具和爐灶等,對於我們這一代早已遠離農耕生活的人來說,這些都是珍貴的寶藏。

劉氏古厝不但是劉家的起家厝,更是浮洲早期農業歷史的見證。2015年,新北市文化局將「劉氏古厝」列為市定古蹟,並經過整理後對外開放。

不過目前暫時關閉中,無法入內參觀。先參考文化局的資料照片

左側為市定古蹟「劉氏古厝」

左側為市定古蹟「劉氏古厝」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劉氏古厝彭城堂(圖片來源:文化資產局)


【李氏古厝-隴西堂】

雖無法參觀劉氏古厝,但仍可參觀對門格局相仿的古厝。這棟古厝門額上刻著「隴西堂」,就知道這家人姓李,因為「隴西」是李氏的堂號。不久前,我們參訪過知名的「蘆洲李宅」,那裡也是掛著「隴西堂」。

李氏古厝的主廳堂為三開間一條龍,正邊加建單邊護龍的格局,稱為「單身手」;不過,可能是人口增多,空間不足,後代在右側加蓋了短護龍,才形成不對稱的格局。
火庫起(※註)的出挑、紅磚屋身,屋頂部分由於年久損毀且修繕困難,目前以鐵皮包覆著。

門額和春聯採用了石雕和泥塑手法處理,是這棟建築特別之處。

從門聯對句「畝禾」和「翰墨」可以看出,屋主是勤於農耕、同時也重視讀書的耕讀世家。

不過,這棟三合院比較可惜的地方,是大門因年久損壞而改裝成了不銹鋼門,失去了傳統木門的味道。

李氏古厝-隴西堂

李氏古厝-隴西堂

李氏古厝-隴西堂

李氏古厝-隴西堂

李氏古厝-隴西堂

李氏古厝-隴西堂


臺灣清領時期的運輸主要依賴河運,板橋周邊臨河處,有大大小小的渡口往返新莊、台北。

湳仔溝因可銜接淡水河系,上達艋舺下至大溪、龍潭三坑,還可連結旁邊較早發展的新莊,成為板橋最重要的母親之河。
浮洲在湳仔溝上早期有兩個主要渡口,一個在瓊林西盛方向可往新莊,另一個是往樹林方向。浮洲雖然是板橋的屬地,但卻與新莊的往來更為頻繁。那是因為浮洲與新莊一樣,都是泉州人,但板橋是漳州人聚集的地區,因此與板橋的往來就不如新莊來的密切了。

以前農業社會,街坊鄰居互相熟識,孩子們也自小一起長大,關係十分親密;據說,李家有個女兒就嫁給了對門的劉家,也因此,劉、李兩家其實是親家關係呢!

raw-image

---(未完,待續)---

◎感謝主辦單位: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2022/3/30)
感謝導覽老師:甘鄲老師(新北市政府環保局導覽解說志工隊長,自然步道協會常務理事及志工,社大講師)

◎註:火庫起:房子為了防雨、放晒,屋頂通常會超出檐柱或屋身外。將牆頭之磚片逐層向外出挑以支撐屋簷的方式,叫「火庫起」(閩南語發音,起=「築」的意思)是穩固屋頂最常見的方法;此外也有「出屐起」、「出廓起」等方式。

◎參考資料:
1.文化資產局:板橋劉氏祖厝
2.發現板橋之美
3.板橋老照片
4.浮洲啟動/公視
5.檢索湳仔溝的生命圖象
6.漫遊番仔園第一座紅磚房
7.都市計畫易淹水地區減洪環境改造策略研究
8.保儀大夫的信仰
9.日盛幸福站:浮洲合宜宅
10.臺灣建築物介紹/曾丰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像以前我外婆家的房子阿~~~大門還是木榫結構的 但這工藝現在會的人少囉~~~鄉下還有些老人家會而已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4
林燃(創作小說家) 真的啊!好羨慕能擁有外婆家的記憶,老房子裡的每一扇門、每一道梁柱,都是歲月的故事。可惜這門手藝正逐漸失傳呢!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13
現在鄉下的房子大都是這種紅磚牆和紅瓦,較水泥的涼快。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李英華 我從小在都會長大,從來沒住過紅磚房,其實挺羨慕的!不過現在鄉下的紅磚房子似乎也越來越少了...
真的是很會寫耶,歷史課本應該找您去編輯才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哈哈,真是過獎了。我以前很討厭讀歷史的,因為要背要考試...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0會員
50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從三度拆除又改建的臺鐵浮州站起走,沿著鐵路旁步道,來到大觀路二段174巷,號誌燈前方左轉後,旋即步入狹小的214弄。藏身在巷底的「歡圓宮」,是歡仔園地區的第一間土地公廟。 歡圓宮起建於1821年~1850年間,是番仔園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也是浮洲地區的信仰中心
Thumbnail
從三度拆除又改建的臺鐵浮州站起走,沿著鐵路旁步道,來到大觀路二段174巷,號誌燈前方左轉後,旋即步入狹小的214弄。藏身在巷底的「歡圓宮」,是歡仔園地區的第一間土地公廟。 歡圓宮起建於1821年~1850年間,是番仔園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也是浮洲地區的信仰中心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大稻埕慈聖宮,北臺著名媽祖廟,和法主公廟、霞海城隍並稱大稻埕三大廟。   自建立以來,人氣度居高不下,即便因日本時代市區改正,被迫遷到離碼頭較遠之處,依舊是熙來攘往,1924年那次慶成醮,各路人馬鬥藝、鬥奇、鬥財,聲勢之浩大,連台灣總督都親臨欣賞。
Thumbnail
  大稻埕慈聖宮,北臺著名媽祖廟,和法主公廟、霞海城隍並稱大稻埕三大廟。   自建立以來,人氣度居高不下,即便因日本時代市區改正,被迫遷到離碼頭較遠之處,依舊是熙來攘往,1924年那次慶成醮,各路人馬鬥藝、鬥奇、鬥財,聲勢之浩大,連台灣總督都親臨欣賞。
Thumbnail
速寫 桃園景福宮位於台灣桃園市中壢區,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寺廟之一。這座宮廟不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的重地,吸引了眾多遊客與信徒前來參拜。 入口 走進景福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宏偉的牌樓,牌樓上雕刻著精緻的圖案和對聯,彷彿在告訴人們這裡的莊嚴與神聖。走過牌樓,踏上石階,眼前是典雅的紅磚
Thumbnail
速寫 桃園景福宮位於台灣桃園市中壢區,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寺廟之一。這座宮廟不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的重地,吸引了眾多遊客與信徒前來參拜。 入口 走進景福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宏偉的牌樓,牌樓上雕刻著精緻的圖案和對聯,彷彿在告訴人們這裡的莊嚴與神聖。走過牌樓,踏上石階,眼前是典雅的紅磚
Thumbnail
  在臺北市關渡國小旁,有一座相當醒目的牌坊-教善坊。   這座牌坊有沒有可能是民國史上最後一座牌坊呢?
Thumbnail
  在臺北市關渡國小旁,有一座相當醒目的牌坊-教善坊。   這座牌坊有沒有可能是民國史上最後一座牌坊呢?
Thumbnail
一個重劃區的開發,通常會帶來這個區域的快速發展,但是開發過程中卻也會帶來這個區域的美麗與哀愁。這一次想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竹北六家高鐵區內的一間土地公廟,這是間同時擁有最多土地公的土地公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土地公在同一間廟裡呢?故事就要從一間鐵皮屋說起。
Thumbnail
一個重劃區的開發,通常會帶來這個區域的快速發展,但是開發過程中卻也會帶來這個區域的美麗與哀愁。這一次想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竹北六家高鐵區內的一間土地公廟,這是間同時擁有最多土地公的土地公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土地公在同一間廟裡呢?故事就要從一間鐵皮屋說起。
Thumbnail
​保和宮這座廟宇可說是台灣許多廟宇的縮影。從小小一間草療小廟歷經信徒捐款不斷擴建、最後成為新北市定古蹟。一百一十四年歷史成為新北市蘆洲區居民信仰中心。 保和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蘆洲區成功路182號 開放時間: ​AM6:00-PM21:00​ 電話: 02   2285 
Thumbnail
​保和宮這座廟宇可說是台灣許多廟宇的縮影。從小小一間草療小廟歷經信徒捐款不斷擴建、最後成為新北市定古蹟。一百一十四年歷史成為新北市蘆洲區居民信仰中心。 保和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蘆洲區成功路182號 開放時間: ​AM6:00-PM21:00​ 電話: 02   2285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這是好久以前畫的,就站在馬路邊對面的花台上畫的,為了要呈現出廟的美感,所以把兩邊的樓房去掉了,改成樹木。背景也虛化只留椰子樹,單純的一個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現在好像還在修整修的樣子,看不到完整的樣貌,所以也算是一種紀念。 淡水福佑宮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淡水最早的廟宇,建於
Thumbnail
這是好久以前畫的,就站在馬路邊對面的花台上畫的,為了要呈現出廟的美感,所以把兩邊的樓房去掉了,改成樹木。背景也虛化只留椰子樹,單純的一個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現在好像還在修整修的樣子,看不到完整的樣貌,所以也算是一種紀念。 淡水福佑宮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淡水最早的廟宇,建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