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T 為什麼會「自創」或「通靈」?
當你請 ChatGPT 幫忙查找資料時,可能會遇到這些情況:
❌ GPT 回答得頭頭是道,但查無此事?
❌ GPT 引用的數據、報告或來源,實際上不存在?❌ GPT 提供的「看似專業」資訊,細查後卻漏洞百出?
這些現象其實是 「AI 幻覺」(AI Hallucination),也就是 GPT 可能會「合理地捏造資訊」,讓它看起來像真的,但事實上 並無真實根據!
🚨 GPT 不是資料庫,它只是基於已訓練的語言模型來生成回應。
那麼,當我們使用 GPT 蒐集資料時,該如何檢證它的資訊,確保內容正確無誤呢?🚀
📌 3 大方法,確保 GPT 給的資訊可靠!
✅ 方法 1:要求 GPT 提供來源 & 交叉驗證
🔹 問題: GPT 回應的資訊是真是假?
🔹 解法: 直接要求 GPT 提供來源,再用其他工具交叉比對!
📌 操作方式:
@ 詢問 GPT:「請提供這個資訊的來源,並說明如何驗證?」
@ 如果 GPT 無法提供可靠來源,視為可能是 AI 自創資訊!
@ 將 GPT 提供的資訊拿去 Google 搜尋,看看是否有可信來源支撐。
📌 示範(讓 GPT 自我檢查):
🚫 錯誤輸入: 「請給我 2023 年 AI 產業市場規模的數據。」 (GPT 可能會「編造」一個數據,沒有來源)
✅ 正確輸入(要求來源):
@「請提供 2023 年 AI 產業市場規模的數據,並附上來源。」
@「如果沒有確切來源,請說明這個數據的推測依據。」
如果 GPT 不能提供明確來源,那這個數據就不能盲信!🔥
✅ 方法 2:反向提問,測試 GPT 是否一致
🔹 問題: GPT 產生的資訊是否前後一致?
🔹 解法: 用不同方式詢問相同問題,看 AI 是否給出矛盾答案!
📌 操作方式:
@ 問 GPT 一個問題,記住它的回答。
@ 換個角度、不同問法再問一次,看 AI 回應是否一致。
@ 如果 GPT 給出不同答案,代表資訊可能有誤,需要進一步檢查。
📌 示範(測試 GPT 可靠性):
🚫 錯誤輸入: 「請告訴我 GPT-4 的參數是多少?」(GPT 可能會給一個答案)
✅ 正確輸入(測試一致性):
@「請提供 GPT-4 的參數與運算能力,並附上數據來源。」
@「請重新描述 GPT-4 的核心技術細節,看看是否與前述回答一致?」
如果 GPT 兩次給出的答案不同,就需要進一步驗證!🔥
✅ 方法 3:使用 Web 搜尋驗證關鍵資訊
🔹 問題: 如何確保 GPT 給的資訊在真實世界中可查?
🔹 解法: 使用 Google、Bing、學術資料庫等搜尋工具來驗證 GPT 回應!
📌 操作方式:
@ 將 GPT 給的數據、報告名稱、專家言論,直接 Google 搜尋。
@ 如果搜尋結果顯示 GPT 提供的內容並不存在,那它可能是 AI 幻覺!
@ 使用 Google Scholar、政府機構網站等權威來源進行比對。
📌 示範(用 Web 檢驗資訊):
🚫 錯誤輸入: 「請告訴我比爾蓋茲 2023 年對 AI 的最新看法。」
✅ 正確輸入(用 Web 搜尋驗證):
@「請提供比爾蓋茲 2023 年對 AI 的最新評論,並附上出處。」
@(取得 GPT 回應後)「用 Google 搜尋這句話,看看是否有相同的報導。」
如果 GPT 提供的言論在權威網站上找不到,那這可能是 AI「自創」的資訊!🔥
📌 結論:如何確保 GPT 提供的資訊正確?
🚀 GPT 是強大的工具,但不要完全相信它的回應!
✅ 方法 1:要求 GPT 提供來源,並進行交叉比對(確保資訊有根據)
✅ 方法 2:反向提問,看 AI 回答是否一致(避免矛盾回答)
✅ 方法 3:使用 Web 搜尋驗證關鍵資訊(確保資訊可查證)
💡 記住,AI 只是輔助工具,而不是絕對的真理!
現在,你可以試試這些方法,看看 GPT 是否真的能給出可靠資訊!🚀
👉 我是 R,追蹤我看更多 GPT 調教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