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水灌溉法,再也不用提水澆灌,高效率分區給水模式,種什麼都難不倒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灌溉方式的多樣性
  • 分區控制,精準灌溉
  • 跑水灌溉的優勢
  • 分區設計,節省水資源
  • 蓄水池的設計,肥水不落外人田
  • 未來目標:食物森林
  • 結語

灌溉方式的多樣性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在森林那邊」。今天我們要來跟大家介紹一種非常特別的灌溉方式——跑水灌溉法。這種方法不僅能讓你擺脫提水澆灌的辛苦,還能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求,進行高效率的分區給水,種什麼都難不倒它!

灌溉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每一種都必須因應當地的氣候條件來選擇。像我們這邊的氣候比較乾旱,所以我們主要依賴地下水來進行灌溉。你可能會問:「地下水怎麼用?」其實很簡單,我們透過馬達將地下水抽出來,再透過溝渠系統將水分送到田間的各個角落。

在我們中南部,這種方式非常常見,臺語叫做「泵噗啊」。簡單來說,就是將地下水從井裡抽出來,經過一個拉高的井狀結構,讓水獲得位能,自然流到後面的水道中。這樣一來,水就能順著溝渠流到田間,完全不需要人工提水。

分區控制,精準灌溉

我們這邊的田區採用了多樣化種植,每一種作物需要的水分都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進行分區控制,這與傳統的慣行農法有很大的不同。慣行農法通常是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給水的時間和量都是一樣的,只要一次把水淹滿就好。但我們不一樣,我們必須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求,進行精準的灌溉。

我們的水道系統設計得非常巧妙。從主幹道分出的兩條分線,分別負責不同區域的灌溉。比如說,靠近前面的區域種植的是需水量較大的葉菜類,而後面的區域則種植需水量較少的作物,如玉米、小麥等。每一區都有獨立的控制閥,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求來調節水量。

跑水灌溉的優勢

跑水灌溉法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利用了毛細現象。水從溝渠流過後,土壤會自然透過毛細現象將水分吸上去,讓整片土地都保持濕潤。這種方式能避免土壤板結。如果你是用澆灌的方式,水直接衝擊土壤,容易造成土壤硬化,這對自然農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在自然農法中,土壤的鬆軟度非常重要。如果土壤板結了,就必須翻土,這會破壞土壤中的菌相,影響作物的生長。而跑水灌溉法則能避免這個問題,讓土壤保持自然的狀態。

分區設計,節省水資源

在跑水灌溉系統中,我們會根據作物的需水量來安排種植位置。需水量大的作物會放在靠近水源的前方,而需水量少的作物則會放在後方。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求來控制灌溉的頻率和水量,避免浪費水資源。

比如說,葉菜類可能需要每三天或每週澆灌一次,而像小麥、紅藜這類耐旱作物,可能一個月才需要澆灌一次。如果遇到下雨,甚至連澆灌都可以省去。這種分區設計不僅節省了水資源,還能讓每一種作物都得到最適合的生長環境。

蓄水池的設計,肥水不落外人田

在跑水灌溉系統的最末端,我們設計了一個蓄水池。這個蓄水池不僅能儲存多餘的水,還能將被水帶走的肥分回收利用。水在流過田間時,會帶走土壤中的有機質和肥分,這些肥分最終會匯聚在蓄水池中。我們可以將這些肥分打撈起來,進行堆肥後再回歸土壤,真正做到「肥水不落外人田」。

這種設計不僅能保存養分,還能促進生物多樣性。蓄水池中的綠藻和其他微生物,都是土壤肥力的重要來源。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讓整個田區的生態系統更加健康。

未來目標:食物森林

目前,我們的田區還在逐步發展中,未來的目標是打造成一個食物森林。食物森林的模式能更好地保水,即使在乾旱季節,林下的作物也能自然生長。這樣一來,我們就能進一步減少對灌溉的依賴,讓整個生態系統更加自給自足。

結語

跑水灌溉法是一種非常適合大面積的灌溉方式,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求進行精準灌溉。透過分區控制和蓄水池的設計,我們可以讓整個田區的生態系統更加健康,真正做到「種什麼都難不倒它」!

如果你對這種灌溉方式感興趣,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別忘了按讚、訂閱,並開啟小鈴鐺,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了解更多

歡迎到我們官網「在森林那邊」了解更多天然產品:https://liveintheforest.com/sho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森林那邊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Youtube上有許多國外影片資源,展示如何蓋2x4系統的美式木屋,但實際蓋起來,還是有許多小細節需要注意,「自己蓋美式木屋」這系列會分享我自己動手蓋過程的心得和一些必要資訊,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節省查找英文資料的時間,立刻動手蓋一間自己的木屋。
2025/04/25
本文探討自然農法中常見的「肥料焦慮」,解釋其成因並提供解決方法。許多人誤以為不施肥等同於不照顧植物,文章澄清自然農法並非完全不施肥,而是著重於土壤健康及生態平衡,減少對化肥的依賴。文章也分析了三種肥料焦慮的常見樣貌,並鼓勵讀者相信土地,放慢腳步,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然農法。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自然農法中常見的「肥料焦慮」,解釋其成因並提供解決方法。許多人誤以為不施肥等同於不照顧植物,文章澄清自然農法並非完全不施肥,而是著重於土壤健康及生態平衡,減少對化肥的依賴。文章也分析了三種肥料焦慮的常見樣貌,並鼓勵讀者相信土地,放慢腳步,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然農法。
Thumbnail
2025/04/07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使用回收的木屑鋪設農場道路,改善雨季泥濘的狀況,並探討自然農法與土地的關係。文中詳細介紹了木屑的來源、鋪設技巧、效果觀察,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供給自然農法實踐者一個低成本、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5/04/07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使用回收的木屑鋪設農場道路,改善雨季泥濘的狀況,並探討自然農法與土地的關係。文中詳細介紹了木屑的來源、鋪設技巧、效果觀察,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供給自然農法實踐者一個低成本、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5/04/02
目錄 自然農法的生命饋贈 從枝頭到竹盤的旅程 陽光與時間的魔法 封存季節的美味 陽光穿過A字架的縫隙,在菜豆藤蔓上灑下斑駁光影。這裡是「在森林那邊」的農園,我們正迎來菜豆最豐盛的季節。自然農法栽培的菜豆藤攀附在親手搭建的A字架上,結實纍纍的豆莢垂掛如綠色珠簾,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自然
Thumbnail
2025/04/02
目錄 自然農法的生命饋贈 從枝頭到竹盤的旅程 陽光與時間的魔法 封存季節的美味 陽光穿過A字架的縫隙,在菜豆藤蔓上灑下斑駁光影。這裡是「在森林那邊」的農園,我們正迎來菜豆最豐盛的季節。自然農法栽培的菜豆藤攀附在親手搭建的A字架上,結實纍纍的豆莢垂掛如綠色珠簾,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自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後,直接土耕種植即可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後,直接土耕種植即可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直接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直接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7天,即可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7天,即可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3天,即可土耕種植,建議有洞盆器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3天,即可土耕種植,建議有洞盆器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膨脹,即可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泡水膨脹,即可土耕種植 更新日期:113.08.06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有機蔬果種植指南 有機種植的概念 什麼是有機種植? 有機種植是指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成肥料、基因改造技術及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並遵循自然農法生產的方式。這種農業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