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行之人際觀察與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出遊越遠,內省越深

人際間的分寸

美國回來後,好像有了一些改變,值得在續談行程見聞前先提:

親如家人,認知和個性還是有不同的

檢討起來,改變最多的應該是對人際間的分寸有了更清楚的認知和了解。兒女都成家立業後,像此次美國行般有近兩週的時間全家共同生活,一起出遊的機會可說是難得可貴。原因很簡單,各有各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居家距離甚遠,要找出共同的較長的假期,難,很難!以前也有與某個兒女共遊的時候,但全家一起,好像只有一兩次,而且也已經有好幾年了。也因此,個性和認知的不同,在此次共同生活時就很明顯的顯露出來:例如有次上廁所,馬桶上留有尿漬,就被大女兒指正並要求改善;又例如大女兒有次提及,她對廚房用過之後的繕後工作極為在意,有天準備出門去出遊時回頭正好看見她正在仔細擦拭洗碗後所留下的水漬,她那個身影令我印象深刻。因此,從那之後尿尿時就直接用坐的,看見馬桶有水漬等也會立即清理,讓後面的人可以直接使用;回台後,洗臉台特地放了一條抹布,如有水漬也立即擦拭。又如二女兒和女婿認為出來玩就要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和時間,把CP值提到最高。還有時間,為何要早回?可以玩十項,幹嗎七項就停?當然是要加緊腳步,把握時間,玩完、玩足。我的腰和腿無法承受如此強力的負荷,也不認為需如此,但也學得原來親如家人也有不同。而這個不同也讓我警覺並學習尊重彼此間的界線。

出遊最易察覺差異,但不見得會告知

大女兒曾在閒聊時提及:曾跟一名助理一起出差,同房時發現其生活習慣不好,洗臉台留下的毛髮都沒順手清理,由此可見不堪大任…,問大女兒怎不及時提醒一下,她說:那是基本禮儀和常識,別人沒有義務提醒你。我這才驚覺原來我們認為的小事,在別人眼中可能是評斷人品的依據;而且,你的言行別人也可能看在眼裡,在意在心裡,但卻不會提醒你(換言之,如若有人委婉規勸你或提醒你某件可能讓你覺得不舒服,或者在你看來似乎不必在意的小事時,你可能要敏於察覺這件小事在別人眼中可能並非小事,乍聞此事你可能直覺的感到不快,但省思之後,你可能會由衷的感激,甚至當面致謝,原因很簡單:他冒著被嫌棄的風險,提醒你注意平常疏忽了的人際細節。)

友情最易在出遊時破毀

內人提到球隊的兩個好友一同出遊,回來後卻形同陌路。平常大家客客氣氣的是因只是打球與閒聊而已,並未深入了解甚至共同生活,然而旅遊則是朝夕相處,兩人間的不同馬上就顯露出來了。習慣不同:早睡和晚睡,開燈和關燈,看法不同:重視吃住和無所謂,做法不同,急驚風和慢郎中。聽其中之一提到另一人,主導性強,完全不尊重別人,例如吃的,沒問你就決定了;例如玩的,沒問你就決定了。例如行的,沒問你就決定了;平常作息等也是我行我素,完全沒顧及到同房者的感受和權益。當事者自己沒察覺,配合者在次數多了之後,不堪其苦,回來後乾脆就斷了往來。


親如夫妻,也常因細故而離異

其他注意過的夫妻因細故而離異的故事包括:

  • 牙膏擠法不同:(丈夫習慣隨意擠—有不受限制的快感—;妻子要求從最後面往前擠—有能掌控秩序的喜悅—),再怎麼溝通都無法取得共識,雙方都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結果只能是離婚收場。
  • 丈夫未顧及妻子喜歡生日時的蛋糕(妻子生日和姐姐相隔幾天而已,從小就被要求提早幾天和姐姐一起過生日,因此從未有過自己的蛋糕,心裡一直希望有一天有人重視他的這個缺憾和要求;丈夫小時家裡貧窮,從未過過生日也從不重視生日,因此完全漠視妻子的此一微小的心願,並且認為錢都交給妻子了,妻子想要不會自己去買嗎?妻子在結婚後,提過三次,甚至提前幾天告知先生記得買蛋糕,生日當天還再三提醒,然而千盼萬盼的等到丈夫回來,卻沒看到那個代表自己受到重視和珍惜的蛋糕,妻子從此不再開口,然後在兒子上高中後,生日的隔天靜靜的且冷漠的提出離婚,丈夫百思不得其解…)
  • 馬桶掀蓋和合蓋
  • 內衣褲亂丟和放好
  • 要不要做家事: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心理諮商師提的,小時候,父母不要他做家事,媽媽再累再忙也會把家事做完,不要他動手,他伸手幫忙也會被制止。諮商師把不必做家事看成是自己受到珍愛的象徵;妻子從小在家就是全家合作分擔家事,因此認為分擔家事是一件很自然且很公平的事,婚後自然也分配了一些家事給先生,對先生未能如期完成也會嘮叨幾句,甚至加以指責。有次先生又被念,竟然委屈難過到痛哭出聲……最後方才透過所學尋得原因,並和妻子就此取得共識,方才解決了因此而出現的婚姻上的隱約的裂痕。兩人相處,親如平日常相左右的夫妻都可能因對方認為的小事而離異,何況是有段時間斷了來往的兄弟姐妹?


授受之道

這幾天還發生兩件值得一提的,與朋友間的授受有關。

  • 老婆喜歡蘿蔔糕,打球時請教球友知不知道那裡有名店,朋友驕傲的說她老婆做的最好吃。兩天後,他帶了半塊她老婆特別做的蘿蔔糕來送我。我再三致謝,並且掏了三百元給他,他再三推辭說不值幾塊錢,送我品嚐結個善緣;我說有此心意已令人感動,無端接受饋贈,無此道理,心也難安,最後取得共識,他收了一百,說捐給功德箱,一起做功德,這才皆大歡喜的順利收場。
  • 內人因為在美時腳趾和肋骨有受傷,想要擦跌打損傷的藥引。有位球友的女兒是中醫師,有獨特偏方,上次曾洽購過,因此特别商請他過來打球時能帶兩瓶給我。結果帶來的跟之前的不同,比較大,而且聽他的說法用的藥更好也更多。原先是兩瓶藥錢一千有找,現在怎麼算才好?他一直說沒關係,不知怎麼算,難得送給我算是結緣好了。回家與內子討論的結果,無功不受祿,何況人家花了心力,藥材也需錢,沒理由白要…但給多少好呢?那就算兩千好了。因此準備了錢,一直等到他出現,掏出錢,感謝他的辛苦(藥水是他們夫妻利用女兒的偏方去浸泡的)和幫忙,結果相互推拖了好久,追著繞了整個球場一圈,我說「白給,沒這個道理,我也無法心安」;他說:「浸泡不是用來賣的,何況女兒也經常去義診。」兩個人都希望對方替自己想想…最後達成的協議是各退一步,算一千。如此一來,他心安,我也安心。
  • 想起大舅子搬新家時,內人三姐妹想要合買個禮物略表祝賀心意,大舅子說第一次搬家已經送了,此次都已備齊了,不必了。(請問是真心還是客氣?我相信你也很難說清,對嗎?)但不送個禮姐妹們又有點過意不去,因此內子就跟大舅子說「那我們就送個掃地機器人好了。」大舅子這才說:「已經有了,要不然送電子鍋好了。」


出遊需不需要帶個禮物?

回國後,第一次上球場打球時,內人一定要我帶兩包巧克力去球場,我一直覺得有些形式,一直有些抗拒,沒想到在球場跟球友打過招呼,拿出巧克力說是買自美國,請大家甜甜嘴,結果一堆球友馬上圍了過來,說要吃吃看美國來的有何不同?並對後來的球友表示惋惜,因為已經沒了。你知道嗎?這讓我有些瞠目結舌。這跟我原先認為沒人會在意的想法大相逕庭,原來久別後,別人其實是會在意你有沒有把他們放在心裡的(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今天—2025.3.5—有位幾天不見的球友,拿了一包小琉球的麻花捲,然後一個個的請球友自取一、二條,她說去小琉球玩。我這才知道原來我做的不如她周到。沒有她得體。)

小結

你看到親人和朋友間授受的不易了嗎?形式嗎?很形式;需要嗎?好像又免不了。

你看到親人和朋友間互動的分際了嗎?也許沒有好壞或對錯,但,只要是人,都會自然而然的重視自己的權益,也許不會察覺自己有無踰矩?絶對會注意到自己是否被踰矩。但因為各種原因也許就不去計較,或者不想提及了,但是,不計較或不提及,卻不表示不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48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個人和父母一同旅遊的經歷,途中發生許多令人思考的事情,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深情和關懷。作者在旅途中思考了很多,體悟到自我的不足之處,提出了情感交流和關係維護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個人和父母一同旅遊的經歷,途中發生許多令人思考的事情,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深情和關懷。作者在旅途中思考了很多,體悟到自我的不足之處,提出了情感交流和關係維護的建議。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旅行不僅是探索世界的旅程,也是與自己、他人和世界對話的體驗。透過旅行,人們可以發現內在的力量,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聆聽世界各地的故事和魅力。
Thumbnail
旅行不僅是探索世界的旅程,也是與自己、他人和世界對話的體驗。透過旅行,人們可以發現內在的力量,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聆聽世界各地的故事和魅力。
Thumbnail
旅行充滿驚喜的母親分享了自己和孩子旅途上的點點滴滴,兒子是她最好的旅伴,並分享了旅途中的趣事和感動時刻,以及兒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Thumbnail
旅行充滿驚喜的母親分享了自己和孩子旅途上的點點滴滴,兒子是她最好的旅伴,並分享了旅途中的趣事和感動時刻,以及兒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旅行帶來的視野與氣度對一個人生命的成長幫助很大,但是若能帶著任務去旅行,帶著問號去探索,才能發揮旅行最大的效益。
Thumbnail
   旅行帶來的視野與氣度對一個人生命的成長幫助很大,但是若能帶著任務去旅行,帶著問號去探索,才能發揮旅行最大的效益。
Thumbnail
蹭著國旅券最後使用期限,上了旅遊平台參加了「武界一日輕旅行」。 也一年沒出門了,忙是藉口,疫情嚴峻更是最佳的理由。 一位熱情的旅遊司機嚮導、一對移居美國30年,退休回台探親的夫婦、一雙因長輩因緣,雖無血親但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花,是這趟旅程的同行夥伴
Thumbnail
蹭著國旅券最後使用期限,上了旅遊平台參加了「武界一日輕旅行」。 也一年沒出門了,忙是藉口,疫情嚴峻更是最佳的理由。 一位熱情的旅遊司機嚮導、一對移居美國30年,退休回台探親的夫婦、一雙因長輩因緣,雖無血親但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花,是這趟旅程的同行夥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