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台上的謊言》 龐醫師篇
——在手術刀的另一端,藏著多少被遺忘的生命?
⸻
第一幕:從總醫師到主治——壓榨與權力遊戲
「J,這台刀你來開前面,我再幫你看看。」
「J,這個病人你幫我先顧一下,我待會有主任的刀要上。」
「J,這個病歷幫我整理一下,我晚上要送上去給主任看。」
J 早已習慣龐醫師這種「理所當然」的態度。
當年還是總醫師的龐醫師,整日忙於巴結主任,誰對他有利就幫誰開刀,誰沒有利用價值就直接拋棄。
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以前多辛苦!」
但事實是——值班最少的人是他,躲刀最會躲的也是他。
當年 Anatomy 都認不清,卻喜歡在學弟面前大放厥詞,說自己當年如何努力學刀。
現在,他搖身一變,成為赫赫有名的主治醫師,每年 5~6 次國際學會演講,還靠 AI 大量產出 Paper,在業界聲名大噪。
但 J 知道,這些 Paper 的病例、數據、甚至部分手術,都是別人幫他處理的。
他只是站在台上享受榮耀,而那些被他利用過的人,早已被拋在腦後。
⸻
第二幕:腰椎 40 萬的手術——病人還是一樣痛
「J 醫師,我這個腰真的很痛,已經開完快一年了,怎麼還是這樣?」
病人坐在診間,一臉困惑與疲憊。
一節腰椎手術,花了 40 萬,但症狀絲毫沒有改善。
「龐醫師怎麼說?」J 試探性地問。
病人歎了口氣:「他說這個需要時間恢復,可是都一年了……怎麼還是這樣?」
J 只能微微一笑,心裡卻明白——這根本不需要開刀,問題也不是出在這裡。
但這類病人,他見得太多了。
他們對醫師懷抱信任,卻被推向手術台,最後發現問題根本沒解決,而醫師卻只會淡淡地說:「這需要時間恢復。」
但至少,這個病人還能活著來抱怨。
⸻
第三幕:手術後的意外
這次,病人沒這麼幸運了。
這是一位 C6-C7 頸椎椎間盤突出 的病人,術前只是單純的頸部疼痛與輕微手麻,最後決定手術,自費 50 萬放置兩顆 ADR 以及一顆 cage。
手術過程中,龐醫師一開始讓年輕住院醫師試刀,但後來覺得流血較多才親自接手,最終順利完成。
但當病人送回恢復室時,值班醫師就察覺到不對勁——
「病人怎麼一直躁動,說呼吸不順?」
「血氧 95%,但呼吸數有點快,現在 28-30 次了。」
最終,病人還是被送回病房。
術後兩小時,病房內——
「我……喘不過氣……」病人掙扎地說,手指緊抓著床單,臉色蒼白。
護理師調高氧氣濃度:「醫師,病人呼吸數 35 次,還是很喘!」
「換個姿勢,讓他坐起來看看!」
「醫師!病人嘴唇發紫了!」
「血氧 93……89……85……」
病人眼睛瞪大,突然一陣抽搐,接著身體完全癱軟。
「快!Code Blue!」
「病人沒脈!CPR!快!」
⸻
第四幕:病房內的急救與手術傷口的鮮血
「壓胸!」 值班醫師大聲喊道,雙手用力按壓在病人的胸口,病床微微震動。
每壓一次,病人的身體就顫動一次,但他依舊沒有反應。
「馬上 Call 麻醉科!我要在這邊把傷口劃開!」
脖子腫脹得嚇人,幾乎快撐爆了皮膚。
值班醫師拿起刀片,迅速劃開手術傷口——
「嘩!」一股暗紅色的血湧出,染紅了整張病床。
主護倒抽了一口氣,趕緊拿起紗布壓住,但血還是不停滲出。
「再壓!」
「CPR 繼續!」
一輪接著一輪的急救,超過 30 分鐘,終於將病人拉回來。
急救成功後,病人立即被推回開刀房,進行手術清除血塊。
⸻
第五幕:ICU 內的沉默
病人術後被送入 ICU,進行 低溫療法,醫療團隊試圖降低腦部耗氧量,但 J 心裡明白,這只是最後的掙扎。
目前狀況:
• GCS E1VTM1,muscle power 0 分
• Pupil 沒有 light reflex
• 血氧仍不穩定,需要高濃度氧氣維持
• 等待低溫 72 小時後的腦部電腦斷層
主護低聲問:「J 醫師……這個病人,還有機會嗎?」
J 沉默了一下,最終只是搖了搖頭。
這些數據,J 看過太多次了。他知道,這些病人,能醒來的機率……不大。
⸻
第六幕:家屬的困惑與醫院的冷漠
病人家屬站在 ICU 床旁,眼神充滿不解與焦急
「醫師……他什麼時候會醒?」
「他的手還是沒有動作……這是正常的嗎?」
龐醫師語氣平穩,說了一大堆:「這個病人本來器官就有些小問題……甲狀腺功能影響構造,術中有條小動脈出血,所以我們才會二次開刀清除血塊……」
家屬皺眉:「可是……他之前明明只是脖子痛,手麻,怎麼現在變這樣?」
龐醫師擠出一個笑:「這個我們還有機會,現在腦部低溫療法進行中,等 72 小時後我們會再檢查。」
家屬眼神迷茫,看著全身插滿管路的親人:「所以……還有機會對吧?」
J 站在旁邊,和 ICU 主護對視了一眼。
他不敢說話,主護也沒開口。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種狀況,不會醒了。
⸻
幾天後,J 在醫院電梯裡遇到龐醫師,對方剛從外院回來。
「J,最近很累吧?」龐醫師笑著拍拍他的肩。
J 沒回答,只是看著他的表情。
「ICU 那個啊……唉,這種病人真的難開。」
「我也是覺得奇怪,怎麼會這麼嚴重……可能病人本身體質真的比較特殊吧?」
J 看著他,突然有點想笑。
「這場手術,是你親手開的。
是你術中出血太多,讓病人變這樣的。
是你當天早上不見人影,丟給住院醫師處理的。」
「現在,你卻還能笑著說:可能是病人體質不好?」
「這樣的人,還能站在國際會議台上,說自己是頂尖的神經外科醫師?」
數據之外
幾個月後,J 站在國際學會後方,看著台上的龐醫師,正發表著他的新研究——「頸椎手術的最新進展與安全性分析」。
J 望著投影幕上的學術數據,聽著龐醫師自信地講解手術成果,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這些數據裡,沒有那個死在 ICU 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