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在動畫產業的角色與挑戰:是創作者的武器,還是威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該恐懼還是該駕馭?


2022 年 8 月,「太空歌劇院」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年度藝術比賽獲得首獎,自此逐漸發展至今:可以自動3D建模、轉換2D風格、可以生成寫實照片、自動換臉......

所有設計師、攝影師以及藝術家開始感到惶恐。


近年來,AI 生成技術從概念設計到動畫製作的應用愈來愈廣泛,這讓不少動畫從業者開始擔憂:「AI 會不會讓我們失業?」

但與其害怕它奪走飯碗,不如思考如何讓 AI 成為我們的創作工具,減少繁瑣的流程,(例如拓樸跟去背!!) 把更多時間投入在真正有價值的創意上。

就像數位繪圖取代了手繪上色、3D 動畫取代了傳統逐格動畫。


AI 並不是來取代創作者,而是來提升生產效率,解放創意的空間。



1. AI 不會取代藝術家,但不會用 AI 的人可能會被淘汰

AI 是工具,不是魔法


許多人對 AI 仍有誤解,認為它可以自動完成動畫、生成完美分鏡、解決所有技術問題。

但實際上,AI 目前的強項在於輔助創作,而非完全取代人力

舉例來說,AI 可以幫助美術設計師在幾分鐘內生成大量風格參考,但這些圖仍然需要人工修正,確保其符合劇情、角色設定和視覺風格。


AI 生成概念圖的利與弊

當設計師真正嘗試用 AI 來快速產生美術風格參考......結果發現 AI 生成的畫面雖然精美,但角色的服裝細節不一致、場景透視錯誤,甚至出現了「多隻手、多條腿」這類 AI 常見的問題。

雖然目前近幾年在圖片生成的狀況已經有逐漸好轉,但AI 在影片上的生成仍然會出現相同狀況,一個人的畫面到最後出現三個人......

最後仍需經過美術團隊修正與調整,才能達到可用的程度。


AI 不能完全取代人工,但公司會期待它能降低成本

問題來了——當 AI 的應用越來越成熟,公司高層可能會認為「既然 AI 這麼厲害,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縮減美術部門的人力?」


這時候,美術設計師如果不懂 AI,可能會變成最先被精簡的人力。

畢竟,要一天需畫出30張概念圖、或是一天需要去背100張產品圖,都不是所謂熬夜加班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因此,與其抗拒 AI,不如學習如何駕馭 AI,讓它成為自己的助力,而非威脅。



2. AI 省下來的時間,應該用來提升作品,而不是趕工

AI 真的能讓製作流程變快嗎?


AI 在動畫製作中的主要應用之一,是加速繁瑣的前期設計與製作流程

以往,概念設計、美術分鏡可能需要幾週才能完成,而現在透過 AI,這些工作可以在幾天內產生大量初稿,讓導演與美術總監更快敲定方向。


AI 讓業主快速篩選風格

業主想嘗試不同風格的背景設計,傳統方式需要藝術家手繪幾個版本,而 AI 只需輸入關鍵詞,數小時內就能生成數十種可能的背景風格。

業主快速挑選喜歡的方向,藝術家再進行調整,大幅縮短討論與試錯的時間。




省下來的時間,會被拿來「壓縮工時」還是「提升品質?」



但這裡有個矛盾點——當 AI 讓某個環節變快,公司會選擇讓團隊更從容創作,還是讓大家「做更多」?

有些動畫公司會覺得:「既然 AI 讓分鏡設計變快了,那我們就可以壓縮製作時間,把這個案子更快交出去。」

結果反而讓員工的工時更長,甚至需要「AI 生成 → 修正 → 生成 → 修正」的無限循環,工作內容變多、變雜,薪資卻沒有變高。

AI 不是要讓動畫產業更內捲,而是應該讓創作者有更多時間精雕細琢,提升作品品質。



3. AI 不只是生產工具,而是新的敘事方式

AI 的創意應用:不只是「加速」,而是「改變動畫敘事模式」


大部分人把 AI 當作輔助工具,幫助處理繁瑣的工作,但其實 AI 也可能帶來新的動畫表現方式

舉例來說,AI 生成的畫面可以有更高度的即時性,讓動畫不再需要所有鏡頭都提前製作完畢,而是能根據觀眾互動或環境變化即時調整內容。


即時動畫與 AI 的結合

有些專案開始嘗試讓 AI 即時生成場景,或根據劇情分支變化角色表情,讓每位觀眾看到的畫面都不一樣。

像是近期非常流行多重宇宙的主題,《媽的多重宇宙》抑或是《蜘蛛人:穿越新宇宙》都可以利用前期的AI生成,來讓初期的發想節省更多企劃以及藝術家在螢幕前想要尖叫卻只能一直喝咖啡的工時。



傳統動畫敘事模式是否會被顛覆?

動畫長久以來都是「事先設計好所有畫面」,但 AI 讓即時生成成為可能,是否代表傳統的製作方式會逐漸被取代?

當觀眾習慣 AI 生成的動態內容,是否還會接受一成不變的線性敘事?

這是未來動畫產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結語



讓 AI 成為我們的創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動畫產業長期以來面臨高工時、低薪資的問題,而 AI 本應該是一個幫助創作者「解放勞動力」的工具,而非壓縮工時、降低成本的手段。

當 AI 取代的是繁瑣的勞力,而不是創意時,創作者才能真正受益。


這場 AI 革命不是「要不要使用 AI」的選擇題,而是「如何正確使用 AI」的實踐題。我們要學會駕馭這項技術,讓它為創意服務,而不是成為創作的枷鎖。

動畫的核心,從來不只是技術,而是故事、情感與視覺語言的結合。


未來,誰擁有高品質的美感、清晰的邏輯與基礎觀念,

誰就能輕鬆駕馭 AI,就能在創意產業站穩腳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yris 的動畫視角
21會員
23內容數
這個部落格的誕生,源自於我對動畫與影像敘事的執著......還有我超愛躺在沙發上追劇的。 無論是影評、動畫解析,還是關於影像與視覺語言的思考,這裡都是我試圖將腦中的畫面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地方。 動畫是一門講求耐心與理解的藝術,而這份對畫面的追求,也讓我對世界多了一層「觀看」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在下一個時代裡,漫長的、畫技上的訓練之重要性會被降低,但文化積累的週期一點也不會因此縮短。那種積累的過程曾被鐵路、飛機與網路縮短過一些,但終究要一個人花費他大量的時間與心力才能夠一點一滴達到。那是一種瀰漫式的技藝,在工具與時代的不斷推演之間,始終在藝術裡面扮演著特別重要的環節。
Thumbnail
  在下一個時代裡,漫長的、畫技上的訓練之重要性會被降低,但文化積累的週期一點也不會因此縮短。那種積累的過程曾被鐵路、飛機與網路縮短過一些,但終究要一個人花費他大量的時間與心力才能夠一點一滴達到。那是一種瀰漫式的技藝,在工具與時代的不斷推演之間,始終在藝術裡面扮演著特別重要的環節。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創意產業,這篇文章探討了2024年最佳的AI工具,從圖形設計和影片編輯到寫作、行銷、音樂創作、網頁設計、遊戲開發和虛擬實境等多個領域。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創意產業,這篇文章探討了2024年最佳的AI工具,從圖形設計和影片編輯到寫作、行銷、音樂創作、網頁設計、遊戲開發和虛擬實境等多個領域。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3年被視為AI元年,自媒體創作因AI技術爆炸式增長。本文探討AIGC技術和個人心態的突破,以及作者在自媒體創作上的轉變和情感體驗。此外,作者分享了使用各種AI工具的樂趣和實用性,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3年被視為AI元年,自媒體創作因AI技術爆炸式增長。本文探討AIGC技術和個人心態的突破,以及作者在自媒體創作上的轉變和情感體驗。此外,作者分享了使用各種AI工具的樂趣和實用性,供讀者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