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亨馬斯克(aka. DOGE 指揮官、川投顧的高級顧問)旗下的 SpaceX 公司,於 3 月 6 日 進行星艦火箭的第 8 次 測試任務時,與星艦失聯並發生爆炸,碎片四處墜落。
地獄如我,第一眼看到這個畫面,浮現在腦海中的不是航太科技的進步與挑戰,而是聯想到滿地崩跌的個股,如同畫面中的火箭一般,瞬間炸裂,化作一顆顆墜落的流星。
市場跟火箭一樣,衝太快就難免回落,總是讓人措手不及,猶如盪鞦韆一般,擺盪得越高,直到停下來,接著「均值回歸」,然後再向另一個方向擺動。那麼,均值回歸到底是什麼?為何市場總是在極端之間擺盪?它又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 今天就再來討論一下。

網路媒體
📢先來投票,求個參與感,讀完之後也許會有新的想法也說不定喔!
要崩了嗎,怎麼辦?
什麼是均值回歸?
🎯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是一個統計概念,指的是一項資產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趨向於平均價格。這意味著,當資產價格過度上漲或下跌時,價格將有回歸「正常水準」的趨勢。
🐶這種現象在各種金融商品或市場都會出現,包含股票、債券、指數、甚至是房地產也是如此,而最有名的一種解釋,就是常常出現在各大投資經典「狗與主人」。
📌假設一個人正在公園裡散步遛狗,而他的狗則在前後跑動。雖然狗的運動軌跡可能時而跑得比主人快,或是落後一段距離,但最終狗仍會回到主人身邊。這就是均值回歸。
📌然而,如果主人本身的移動速度改變,或換了一條全新的散步路線,狗的運動軌跡也會隨之改變。這就像市場均值因科技創新或經濟結構改變而被重新定義,比如 AI 革命或全球供應鏈重組。
為什麼市場會出現均值回歸?
📢雖然許多投資經典都說市場很有效率,但是市場並非總是有效率的,尤其越短周期的價格波動往往受到投資人情緒、資金流向、經濟數據、政策變動,以最近來說還有川普的發言等多種因素影響。
🔄均值回歸的力量來自於市場的「修正機制」:
- 過度樂觀的市場 → 用夢支撐股價,導致價格偏離均值,抓最後一個,沒有人接盤。
- 過度悲觀的市場 → 恐慌賣壓導致價格過度下跌,我OK你先買,最後就有人抄底。
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個股,也發生在指數層面。例如,標普 500 指數的長期趨勢雖然是向上,但其間充滿了上漲與下跌的擺盪。
附圖看一下近5年spy的走勢,嚴格來說這其實算中短期,切勿盡信。

隨便亂畫,切勿信以為真
均值回歸的基本邏輯
- 價格不是線性的:上上下下,漲漲跌跌,唯一確定的是向右!
- 過度反應後會修正:過度上漲,買不動,全員逃走後,撿鑽石。
- 市場基本價值:不論是總經面、政策面、基本面,還是其他標準,我們總是對自己的決策有某種程度的信念,市場參與者各自的信念強度總和,就決定了趨勢是否依舊,這就是市場的基本價值。
- 波動就是一種常態:波動環環相生,相信他會發生、接受他會發生,就如同人生。
均值回歸的可能限制
🧐雖然前面把均值回歸講的跟宿命論一樣,但其實並不代表所有狀況下都適用均值回歸,又或者說,因為均「值」會變,所以要注意市場的本質是否有所改變。
📌something changed
有時候,市場的「均值」會改變,特別是在新技術革命、政策變動或企業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時,例如智慧型手機問世、ai問世、或其他新科技改變新生活。
黑天鵝事件(如戰爭、金融危機、疫情)可能導致市場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某些板塊的資金撤離,某些國家的體質轉變。
📌其實從未改變
其實市場的核心運行邏輯並未真正改變,資金仍然會尋找合理的配置,市場仍然遵循供需與價值回歸的基本法則,大家都只是平衡自己的資金水位盡可能低買高賣而已。均值回歸不是魔法,而是市場對短期極端價格的調整,重點是理解這個過程並做好準備。
⚠️至於是基於什麼理由調整,或有什麼看法預先押注,那是主動投資人的功課。
理性看待、忠於策略
✅作為指數投資人,我們該如何面對均值回歸的發生?
😏我猜你應該知道我要說什麼,那就是用眼睛看就好XD
✅既然我們早就知道均值會發生,也必然發生,但我們並不預測市場,也不猜價格,所以怎麼著,你的心態就要像疾風勁草一般,任他打你左臉還是右臉,你靜靜地盯著市場,笑得它心底發寒。
⚠️如果剛好,就這麼剛好落入你原先計畫的再平衡射程期間,那就不要客氣用力地給它「低買高賣、抄底一波」XD(剛好在計畫內才算數,不要一時興起)
⚠️不過對定期定額的人來說,錯失大跌的買進機會真的會差很多嗎?順便透過yp-finance的網站工具來驗證比較每個月當中最佳、最差以及第一個交易日的投入時機報酬差異。
💰結論:沒什麼太大差別XD定期定額最終的關鍵不是單次投入的報酬,而是持續累積資產的穩定性。

yp-finance
結論
🌊平靜看待市場亂流,堅守投資策略本質,穩定把控資金運用。
整體而言,市場的均值回歸只是日常波動,但會不會引發你的再平衡條件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何懼之有?如果到了需要平衡的比例偏差,那就手起刀落低買高賣。
🌍至於定期定額的朋友,你原本就定期定額,有沒有多這一筆資金買在最低點其實扭轉不了太多局面,當然你有其他多的資金或許可以姑且一試,長遠來看,大盤市值就是賭國運,永遠相信這個家會越來越好,但如果你覺得外面的月亮比較圓,那確實標普五百也很棒,想要成為世界霸主,那麼加入vxus或直接vt也是很優質的選擇。
後記
好啦,基本上大家都心慌慌?
市場跌了,害怕是正常的;市場漲了,想獲利了結也是正常的。但長期來看,均值回歸的隨時可能到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設計好讓自己舒服又合理的投資策略。
如果真的覺得資產下跌的感覺很抖,那就該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資產配置比例跟市場實際表現是不是跟自己原本想的不一樣,前幾年就這樣大漲,然後就大家一起進場,然後一起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資產下跌,這個光這10年我就看過好幾次輪迴了。
問題在於,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撐了下來,有人一陣慌亂就放棄治療。
當然也有人躺平耍廢,最後也是被市場帶飛XD
你說你想策略性提早減碼?可以,只要你清楚知道自己可能會錯失報酬。
你說你想策略性低檔加碼?可以,只要日常生活還有錢花什麼都好說。
如果你對市場的認識與理解讓你能夠做出更優化的行為模式,那也很棒。
如果現在的資產水位變化並未使你有其他感覺,那就保持紀律吧。
今天均值回歸拐下去,過幾天又均值回歸再拐上來,波動就是市場的常態。
平常心即可
🧘♂️Stay the course
感謝你的閱讀,邀請你點讚分享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