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投資 04.9—美股火箭升空變炸鍋?細談「均值回歸」的作用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科技大亨馬斯克(aka. DOGE 指揮官、川投顧的高級顧問)旗下的 SpaceX 公司,於 3 月 6 日 進行星艦火箭的第 8 次 測試任務時,與星艦失聯並發生爆炸,碎片四處墜落。

地獄如我,第一眼看到這個畫面,浮現在腦海中的不是航太科技的進步與挑戰,而是聯想到滿地崩跌的個股,如同畫面中的火箭一般,瞬間炸裂,化作一顆顆墜落的流星。

市場跟火箭一樣,衝太快就難免回落,總是讓人措手不及,猶如盪鞦韆一般,擺盪得越高,直到停下來,接著「均值回歸」,然後再向另一個方向擺動。

那麼,均值回歸到底是什麼?為何市場總是在極端之間擺盪?它又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 今天就再來討論一下。

網路媒體

網路媒體

📢先來投票,求個參與感,讀完之後也許會有新的想法也說不定喔!

匿名投票

要崩了嗎,怎麼辦?

  • 眼睛一閉,維持紀律
  • 趁機加碼,大把買進
  • 紅綠燈前,減碼慢行

  • 什麼是均值回歸?

    🎯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是一個統計概念,指的是一項資產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趨向於平均價格。這意味著,當資產價格過度上漲或下跌時,價格將有回歸「正常水準」的趨勢。

    🐶這種現象在各種金融商品或市場都會出現,包含股票、債券、指數、甚至是房地產也是如此,而最有名的一種解釋,就是常常出現在各大投資經典「狗與主人」。

    📌假設一個人正在公園裡散步遛狗,而他的狗則在前後跑動。雖然狗的運動軌跡可能時而跑得比主人快,或是落後一段距離,但最終狗仍會回到主人身邊。這就是均值回歸。

    📌然而,如果主人本身的移動速度改變,或換了一條全新的散步路線,狗的運動軌跡也會隨之改變。這就像市場均值因科技創新或經濟結構改變而被重新定義,比如 AI 革命或全球供應鏈重組。

    為什麼市場會出現均值回歸?

    📢雖然許多投資經典都說市場很有效率,但是市場並非總是有效率的,尤其越短周期的價格波動往往受到投資人情緒、資金流向、經濟數據、政策變動,以最近來說還有川普的發言等多種因素影響。

    🔄均值回歸的力量來自於市場的「修正機制」:

    • 過度樂觀的市場 → 用夢支撐股價,導致價格偏離均值,抓最後一個,沒有人接盤。
    • 過度悲觀的市場 → 恐慌賣壓導致價格過度下跌,我OK你先買,最後就有人抄底。

    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個股,也發生在指數層面。例如,標普 500 指數的長期趨勢雖然是向上,但其間充滿了上漲與下跌的擺盪。

    附圖看一下近5年spy的走勢,嚴格來說這其實算中短期,切勿盡信。

    隨便亂畫,切勿信以為真

    隨便亂畫,切勿信以為真



    均值回歸的基本邏輯

    1. 價格不是線性的:上上下下,漲漲跌跌,唯一確定的是向右!
    2. 過度反應後會修正:過度上漲,買不動,全員逃走後,撿鑽石。
    3. 市場基本價值:不論是總經面、政策面、基本面,還是其他標準,我們總是對自己的決策有某種程度的信念,市場參與者各自的信念強度總和,就決定了趨勢是否依舊,這就是市場的基本價值。
    4. 波動就是一種常態:波動環環相生,相信他會發生、接受他會發生,就如同人生。

    均值回歸的可能限制

    🧐雖然前面把均值回歸講的跟宿命論一樣,但其實並不代表所有狀況下都適用均值回歸,又或者說,因為均「值」會變,所以要注意市場的本質是否有所改變。

    📌something changed

    有時候,市場的「均值」會改變,特別是在新技術革命、政策變動或企業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時,例如智慧型手機問世、ai問世、或其他新科技改變新生活。

    黑天鵝事件(如戰爭、金融危機、疫情)可能導致市場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某些板塊的資金撤離,某些國家的體質轉變。

    📌其實從未改變

    其實市場的核心運行邏輯並未真正改變,資金仍然會尋找合理的配置,市場仍然遵循供需與價值回歸的基本法則,大家都只是平衡自己的資金水位盡可能低買高賣而已。均值回歸不是魔法,而是市場對短期極端價格的調整,重點是理解這個過程並做好準備。

    ⚠️至於是基於什麼理由調整,或有什麼看法預先押注,那是主動投資人的功課。


    理性看待、忠於策略

    ✅作為指數投資人,我們該如何面對均值回歸的發生?

    😏我猜你應該知道我要說什麼,那就是用眼睛看就好XD

    ✅既然我們早就知道均值會發生,也必然發生,但我們並不預測市場,也不猜價格,所以怎麼著,你的心態就要像疾風勁草一般,任他打你左臉還是右臉,你靜靜地盯著市場,笑得它心底發寒。

    ⚠️如果剛好,就這麼剛好落入你原先計畫的再平衡射程期間,那就不要客氣用力地給它「低買高賣、抄底一波」XD(剛好在計畫內才算數,不要一時興起)

    ⚠️不過對定期定額的人來說,錯失大跌的買進機會真的會差很多嗎?順便透過yp-finance的網站工具來驗證比較每個月當中最佳、最差以及第一個交易日的投入時機報酬差異

    💰結論:沒什麼太大差別XD定期定額最終的關鍵不是單次投入的報酬,而是持續累積資產的穩定性。

    yp-finance

    yp-finance

    結論

    🌊平靜看待市場亂流,堅守投資策略本質,穩定把控資金運用。

    整體而言,市場的均值回歸只是日常波動,但會不會引發你的再平衡條件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何懼之有?如果到了需要平衡的比例偏差,那就手起刀落低買高賣。

    🌍至於定期定額的朋友,你原本就定期定額,有沒有多這一筆資金買在最低點其實扭轉不了太多局面,當然你有其他多的資金或許可以姑且一試,長遠來看,大盤市值就是賭國運,永遠相信這個家會越來越好,但如果你覺得外面的月亮比較圓,那確實標普五百也很棒,想要成為世界霸主,那麼加入vxus或直接vt也是很優質的選擇。

    後記

    好啦,基本上大家都心慌慌?

    市場跌了,害怕是正常的;市場漲了,想獲利了結也是正常的。但長期來看,均值回歸的隨時可能到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設計好讓自己舒服又合理的投資策略。

    如果真的覺得資產下跌的感覺很抖,那就該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資產配置比例跟市場實際表現是不是跟自己原本想的不一樣,前幾年就這樣大漲,然後就大家一起進場,然後一起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資產下跌,這個光這10年我就看過好幾次輪迴了。

    問題在於,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撐了下來,有人一陣慌亂就放棄治療。

    當然也有人躺平耍廢,最後也是被市場帶飛XD

    你說你想策略性提早減碼?可以,只要你清楚知道自己可能會錯失報酬。

    你說你想策略性低檔加碼?可以,只要日常生活還有錢花什麼都好說。

    如果你對市場的認識與理解讓你能夠做出更優化的行為模式,那也很棒。

    如果現在的資產水位變化並未使你有其他感覺,那就保持紀律吧。

    今天均值回歸拐下去,過幾天又均值回歸再拐上來,波動就是市場的常態。

    平常心即可

    🧘‍♂️Stay the course

    感謝你的閱讀,邀請你點讚分享回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AY的學習筆記
    27會員
    64內容數
    📚 熱愛閱讀與金融市場的業餘知識工作者。 🧭 投資是一段認識自己的旅程,而我在這裡記錄腳步。 🌿 這裡不是標準答案的產地,而是我安靜輸出、慢慢釐清想法的所在。
    RAY的學習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還記得月初,川普投顧出招,對外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新聞剛出來,美股瞬間下挫,台股同步跌停,投資群組一片哀嚎。但你如果有再多看一點,就會發現這場市場震盪,其實不是「全面崩跌」,而是「分歧開始」。 有的資產重挫,像美股、台股與科技類股 有的資產卻逆勢上漲,例如黃金與部分能源商品 那麼,你的呢?
    Thumbnail
    2025/04/25
    還記得月初,川普投顧出招,對外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新聞剛出來,美股瞬間下挫,台股同步跌停,投資群組一片哀嚎。但你如果有再多看一點,就會發現這場市場震盪,其實不是「全面崩跌」,而是「分歧開始」。 有的資產重挫,像美股、台股與科技類股 有的資產卻逆勢上漲,例如黃金與部分能源商品 那麼,你的呢?
    Thumbnail
    2025/04/12
    那一週,市場給了每位投資人一堂難忘的震撼教育。 從跌停到漲停,從崩盤到狂歡,短短五天,情緒洗三溫暖,帳面變雲霄飛車。 如果你也在 4/7~4/11 這段時間盯盤,或許也曾在心中閃過一個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政經動盪、資產大縮水,是不是要世界末日了?」 別急,我們慢慢談。
    Thumbnail
    2025/04/12
    那一週,市場給了每位投資人一堂難忘的震撼教育。 從跌停到漲停,從崩盤到狂歡,短短五天,情緒洗三溫暖,帳面變雲霄飛車。 如果你也在 4/7~4/11 這段時間盯盤,或許也曾在心中閃過一個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政經動盪、資產大縮水,是不是要世界末日了?」 別急,我們慢慢談。
    Thumbnail
    2025/04/0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股民欲斷頭,隨著美國宣布課徵各國徵收關稅後,基本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可說是被川普給一鍵提領了。 然而,面對市場「提款」的壓力,我們真的只能被動挨打嗎? 其實,與其等待市場從我們的部位中抽走資本,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在投資的後期,安全地將資產從市場中「提領」出來。
    Thumbnail
    2025/04/0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股民欲斷頭,隨著美國宣布課徵各國徵收關稅後,基本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可說是被川普給一鍵提領了。 然而,面對市場「提款」的壓力,我們真的只能被動挨打嗎? 其實,與其等待市場從我們的部位中抽走資本,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在投資的後期,安全地將資產從市場中「提領」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特斯拉再創波段新高,我們的第一階段滿足255~270可以到極端值機會很大 美股資金輪流在不同產業題材沒改變 融資維持率下降幅度不高還在168% 人性指標沒波動 法國指數又再回測測試60周 德國指數又再回測測試20周 歐洲股市依然很弱勢在測重要中期均線 美股操盤經理人現在也是滿倉
    Thumbnail
    特斯拉再創波段新高,我們的第一階段滿足255~270可以到極端值機會很大 美股資金輪流在不同產業題材沒改變 融資維持率下降幅度不高還在168% 人性指標沒波動 法國指數又再回測測試60周 德國指數又再回測測試20周 歐洲股市依然很弱勢在測重要中期均線 美股操盤經理人現在也是滿倉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下降到169%,還是偏高水位,很容易就是資金像昨天一樣只要輪流就是會忽漲跟忽跌的,大多都漲過答案了,幾乎只剩過程如何規劃投資策略 人性指標沒波動,但維持在中性範圍比較同步 特斯拉也到第一階段滿足點了255~270,至少美股市場資金有跟我們共鳴,從4月底恐慌點到昨天上漲位置259,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下降到169%,還是偏高水位,很容易就是資金像昨天一樣只要輪流就是會忽漲跟忽跌的,大多都漲過答案了,幾乎只剩過程如何規劃投資策略 人性指標沒波動,但維持在中性範圍比較同步 特斯拉也到第一階段滿足點了255~270,至少美股市場資金有跟我們共鳴,從4月底恐慌點到昨天上漲位置259,
    Thumbnail
    市場關注地緣政治與中國需求、馬斯克的xAI可能加大建立算力有晶片需求助漲,短線上造成產業輪動、個股差異表現,市場維持中性仍須留意震盪調節。
    Thumbnail
    市場關注地緣政治與中國需求、馬斯克的xAI可能加大建立算力有晶片需求助漲,短線上造成產業輪動、個股差異表現,市場維持中性仍須留意震盪調節。
    Thumbnail
    美股連續上漲,但科技巨頭高管紛紛拋售自家股票,市場消費支出放緩,通膨上升,科技高管行動暗含風險。建議投資者注意內部人士拋售的信號,基本面承壓,以及估值過高。投資策略建議為獲利了結,防禦性輪動,尋覓確定性,以及保持耐心。
    Thumbnail
    美股連續上漲,但科技巨頭高管紛紛拋售自家股票,市場消費支出放緩,通膨上升,科技高管行動暗含風險。建議投資者注意內部人士拋售的信號,基本面承壓,以及估值過高。投資策略建議為獲利了結,防禦性輪動,尋覓確定性,以及保持耐心。
    Thumbnail
    本周美股全面大跌,其中又以AI為主的半導體最為慘重,這代表股市泡沫的破滅嗎?還是大多頭中的回調呢?
    Thumbnail
    本周美股全面大跌,其中又以AI為主的半導體最為慘重,這代表股市泡沫的破滅嗎?還是大多頭中的回調呢?
    Thumbnail
    在美股創下歷史新高後,投資者紛紛關注高點是否即將到來。文章提到,在使用槓桿時應該小心駛得萬年船,以防資金斷鏈或股票下跌導致斷頭。投資應該留下的多,虧損少,讓時間複利,才能穩定獲利。
    Thumbnail
    在美股創下歷史新高後,投資者紛紛關注高點是否即將到來。文章提到,在使用槓桿時應該小心駛得萬年船,以防資金斷鏈或股票下跌導致斷頭。投資應該留下的多,虧損少,讓時間複利,才能穩定獲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