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亂搬動傷患的危險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發生意外時,許多人會本能地想要立即扶起傷者,或是為了送醫而隨意移動。但事實上,錯誤的搬動方式可能會讓傷勢惡化,甚至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特別是當傷者可能有脊椎損傷、頭部創傷、骨折或內出血時,隨意搬動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殘疾甚至死亡。

本章將說明亂搬動傷患的風險,以及什麼情況下應該避免移動傷者,並提供正確的應對方式

raw-image



🚨 為什麼亂搬動傷者很危險?

當人體受到外力撞擊時,內部可能已經有隱藏性傷害,如果沒有妥善固定就移動傷者,可能導致:

脊椎受傷惡化 → 可能造成終身癱瘓


頭部創傷加劇 → 可能引發腦出血、腦部二次損傷


內出血加速惡化 → 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


骨折錯位 → 可能需要開刀治療,影響後續復原


⚠️ 記住:當你不確定傷勢時, 「不亂動」比「錯誤移動」更安全!


🔍 這些情況下,絕對不要亂搬動傷者!

🚑 1. 頭部或頸椎受傷(可能導致癱瘓)

常見場景:


✅ 車禍後,傷者摔出車外或撞擊頭部 ✅ 高空墜落(樓梯跌落、建築工地意外) ✅ 頸部劇烈扭轉(如運動傷害、摔車)


⚠️ 為什麼不能亂動?

  • 脊椎受傷時,任何彎曲、旋轉或移動都可能壓迫脊髓,導致下半身癱瘓甚至全身癱瘓。
  • 如果顱內出血,頭部位置變動可能加速出血,讓病人迅速惡化。

正確做法

  • 讓傷者保持原地不動,並用雙手固定頭部位置,避免頸椎晃動。
  • 觀察意識與呼吸,如果無法呼吸,才考慮小心翻動傷者進行CPR(需維持頸椎固定)。
  • 叫救護車,讓專業人員處理(119)。

🚑 2. 車禍後,傷者倒地不動

常見場景:


✅ 機車騎士摔倒在地,無法自行站起來 ✅ 車禍後駕駛或乘客昏迷


⚠️ 為什麼不能亂動?

  • 高能量撞擊可能導致脊椎骨折、內出血、腦震盪,外觀看似沒事,但內部可能已有嚴重傷害。
  • 亂搬動可能會讓脊椎受傷的傷者變成終身癱瘓。

正確做法

  • 不要急著扶起傷者! 讓他平躺,保持不動。
  • 確認意識與呼吸,如果沒有呼吸,需保持頸椎穩定的情況下進行 CPR。
  • 讓救護人員進行專業搬運,避免二次傷害。

🚑 3. 高處跌落、重物壓傷(可能內出血或脊椎損傷)

常見場景:


✅ 從2公尺以上摔落(梯子、陽台、樓梯) ✅ 工地事故,重物砸到身體


⚠️ 為什麼不能亂動?

  • 內出血可能不明顯,如果移動過快,可能讓血壓下降、進入休克狀態。
  • 脊椎受損時,任何移動都可能導致癱瘓。

正確做法

  • 穩定傷者位置,避免移動
  • 如果壓在重物下,等待專業救援,不要貿然拖出來,以免造成「再灌注傷害」(如橫紋肌溶解症導致腎衰竭)。
  • 讓傷者保持清醒,並等待救護車到來。

🚑 4. 骨折變形,硬拉會導致更嚴重的錯位

常見場景:


✅ 骨折後,手或腳呈現明顯變形


✅ 大腿或骨盆骨折,病人無法動彈


⚠️ 為什麼不能亂動?

  • 亂搬動會讓骨頭錯位或刺破血管,導致更嚴重的內出血。
  • 骨盆骨折可能影響內臟,隨意移動可能造成致命內出血。

正確做法

  • 不要試圖「接回去」或復位骨折部位!
  • 用衣物、毛巾或木板輕輕固定患部,減少晃動。
  • 避免不必要移動,等待醫護人員處理。

🟢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搬動傷者?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避免移動傷者,但如果有以下情況,仍需小心地搬動傷者,以保全性命

🔴 呼吸道堵塞 / 無法呼吸 → 需要移動頭部來確保呼吸道通暢


🔴 心跳停止 → 需要翻身進行CPR


🔴 身處危險環境(火災、車輛有爆炸風險) → 需盡快移動至安全區域


🔴 大量出血,無法在原地有效止血 → 需要改變姿勢來加壓止血


⚠️ 但即使必須移動,也要確保方式正確,避免二次傷害!


🟢 如何安全移動傷者?

當不得不移動傷者時,請遵循以下安全步驟:

確保頭部與頸椎固定(雙手支撐頭部,不要讓頸椎彎曲)


使用多人體位抬法(至少2-3人,一人固定頭部,一人支撐身體)


讓身體呈一直線,避免扭轉


如果可能,使用木板或硬物支撐傷者(如長背板)



💡 小結

亂搬動傷者可能導致癱瘓、內出血惡化、骨折惡化,應該盡量避免!


頭部撞擊、車禍、摔落、重物壓傷、嚴重骨折等,都不應貿然移動傷者


只有在「有立即生命危險」時,才應小心地移動傷者,並確保固定頸椎與身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21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2025/04/08
你是不是也常問自己或醫生:「欸,那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啊?」 比如扭到腳、動完手術、骨折、拉傷之後,雖然不再痛到不行,但總覺得「好像還沒完全好」,走路會小心翼翼,動作變慢、怕又弄到。 今天這篇,就像我坐你旁邊跟你聊一樣,幫你整理出關於復健、物理治療你該知道的關鍵觀念,不只幫你判斷「可以動到
Thumbnail
2025/04/08
你是不是也常問自己或醫生:「欸,那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啊?」 比如扭到腳、動完手術、骨折、拉傷之後,雖然不再痛到不行,但總覺得「好像還沒完全好」,走路會小心翼翼,動作變慢、怕又弄到。 今天這篇,就像我坐你旁邊跟你聊一樣,幫你整理出關於復健、物理治療你該知道的關鍵觀念,不只幫你判斷「可以動到
Thumbnail
2025/04/07
出院那天你是不是也鬆了一口氣? 醫生說可以回家,感覺像是:「好耶,終於沒事了!」 但其實啊,出院不是結束,是你復原的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幾週,才是讓身體真正「修好」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有傷口、有動過手術的人,照顧得好不好,影響超大。 這一篇就來跟你聊聊,回家後該怎麼好好照顧傷
Thumbnail
2025/04/07
出院那天你是不是也鬆了一口氣? 醫生說可以回家,感覺像是:「好耶,終於沒事了!」 但其實啊,出院不是結束,是你復原的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幾週,才是讓身體真正「修好」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有傷口、有動過手術的人,照顧得好不好,影響超大。 這一篇就來跟你聊聊,回家後該怎麼好好照顧傷
Thumbnail
2025/04/06
說真的,**「要不要開刀?」**這句話,是很多人聽到會瞬間心跳加速、腦袋一片空白的問題。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聽到這句話,內心通常都會冒出超多問號:「真的有必要嗎?不開會怎樣?會不會只是例行開刀?可以拖一下再觀察嗎?」 今天這篇,我就當作朋友坐你旁邊,幫你預習一下醫生在你面前講「可能要手術」的時
Thumbnail
2025/04/06
說真的,**「要不要開刀?」**這句話,是很多人聽到會瞬間心跳加速、腦袋一片空白的問題。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聽到這句話,內心通常都會冒出超多問號:「真的有必要嗎?不開會怎樣?會不會只是例行開刀?可以拖一下再觀察嗎?」 今天這篇,我就當作朋友坐你旁邊,幫你預習一下醫生在你面前講「可能要手術」的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發生意外時,許多人會本能地想要立即扶起傷者,或是為了送醫而隨意移動。但事實上,錯誤的搬動方式可能會讓傷勢惡化,甚至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特別是當傷者可能有脊椎損傷、頭部創傷、骨折或內出血時,隨意搬動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殘疾甚至死亡。 本章將說明亂搬動傷患的風險,以及什麼情況下應該避免移動傷者,並提供
Thumbnail
當發生意外時,許多人會本能地想要立即扶起傷者,或是為了送醫而隨意移動。但事實上,錯誤的搬動方式可能會讓傷勢惡化,甚至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特別是當傷者可能有脊椎損傷、頭部創傷、骨折或內出血時,隨意搬動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殘疾甚至死亡。 本章將說明亂搬動傷患的風險,以及什麼情況下應該避免移動傷者,並提供
Thumbnail
上個月去郊外爬山,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山路有點滑,我又邊走邊跟老友聊天,一小心就滑倒了,由於怕碰到頭,下意識就用手撐住身體,不但手掌立刻流血,而且手肘一陣劇痛,當下就覺得慘了,可能骨折了,馬上下山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照過X光後,醫師確認是骨折了,我緊張地問:「要打石膏嗎?」醫師表示,狀況不算太
Thumbnail
上個月去郊外爬山,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山路有點滑,我又邊走邊跟老友聊天,一小心就滑倒了,由於怕碰到頭,下意識就用手撐住身體,不但手掌立刻流血,而且手肘一陣劇痛,當下就覺得慘了,可能骨折了,馬上下山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照過X光後,醫師確認是骨折了,我緊張地問:「要打石膏嗎?」醫師表示,狀況不算太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3、4、9、23、29、30、34、38、52、53、54、55、56、65、77。 3. (4) 在緊急情況下,您要將一位中風臥床案主由房間迅速移至安全場所, 若只有您自己一人時, 則下列何種緊急搬運法是較有效且省力的方法? ①抱持法 ②懸吊搬運法 ③肩扛搬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3、4、9、23、29、30、34、38、52、53、54、55、56、65、77。 3. (4) 在緊急情況下,您要將一位中風臥床案主由房間迅速移至安全場所, 若只有您自己一人時, 則下列何種緊急搬運法是較有效且省力的方法? ①抱持法 ②懸吊搬運法 ③肩扛搬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3、10、14、16、17、18、19、34、38、44、53、67、71、79。 3. (3 ) 若案主有出血、骨折及呼吸停止時, 第一優先要採取的措施為①止血②送醫③人工呼吸④固定。 解答:當我們看到骨折出血的人,尤其開放性骨折,血肉模糊,往往會緊張不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3、10、14、16、17、18、19、34、38、44、53、67、71、79。 3. (3 ) 若案主有出血、骨折及呼吸停止時, 第一優先要採取的措施為①止血②送醫③人工呼吸④固定。 解答:當我們看到骨折出血的人,尤其開放性骨折,血肉模糊,往往會緊張不
Thumbnail
昨晚震一震、醒一醒、睡一睡再醒,有時候都分不清到底是我暈還是真的在晃動。 結果就是早上起床摔一跤。因為掃拖機器人過去,我沒注意地板太濕,就以一個劈腿的姿態跌落,還好沒傷到什麼,只是一早渾渾噩噩,心神不寧。 跌倒時最需要什麼?就是旁邊沒人,太糗了啦。當然不是,是要確定自己安全,所以就地坐好,等覺得
Thumbnail
昨晚震一震、醒一醒、睡一睡再醒,有時候都分不清到底是我暈還是真的在晃動。 結果就是早上起床摔一跤。因為掃拖機器人過去,我沒注意地板太濕,就以一個劈腿的姿態跌落,還好沒傷到什麼,只是一早渾渾噩噩,心神不寧。 跌倒時最需要什麼?就是旁邊沒人,太糗了啦。當然不是,是要確定自己安全,所以就地坐好,等覺得
Thumbnail
意外,他不會提前給個貼心提醒, 猝不及防的就被後面那隻手給陷害了,懸崖下的景色如何,我也是被迫一探。
Thumbnail
意外,他不會提前給個貼心提醒, 猝不及防的就被後面那隻手給陷害了,懸崖下的景色如何,我也是被迫一探。
Thumbnail
有時候,走在路上莫名其妙就被一個東西絆倒,有的人只會破皮滲血,有的人卻是斷骨傷筋,摔倒的方向不同,嚴重程度也就有所不同。如果在摔倒的剎那,剛好摔在草皮上,或是偏了零點五公分正好避開尖銳的鐵釘,就能倖免於難。如果倒下的剎那,沒有任何防護,就是硬生生跟業力撞上,萬般無奈只能接受。 有一個孩子,就讀
Thumbnail
有時候,走在路上莫名其妙就被一個東西絆倒,有的人只會破皮滲血,有的人卻是斷骨傷筋,摔倒的方向不同,嚴重程度也就有所不同。如果在摔倒的剎那,剛好摔在草皮上,或是偏了零點五公分正好避開尖銳的鐵釘,就能倖免於難。如果倒下的剎那,沒有任何防護,就是硬生生跟業力撞上,萬般無奈只能接受。 有一個孩子,就讀
Thumbnail
「為與不為,做不到,別逞英雄!」日常小故事,避免捲入情緒風暴,有些負面事件無法閃躲,別傻傻被抓交替,想救溺水者,你要有能力和專業,做不到,別逞英雄!提供五個方法,逃離抓交替。
Thumbnail
「為與不為,做不到,別逞英雄!」日常小故事,避免捲入情緒風暴,有些負面事件無法閃躲,別傻傻被抓交替,想救溺水者,你要有能力和專業,做不到,別逞英雄!提供五個方法,逃離抓交替。
Thumbnail
救護車抵達後,他們專業的拿出器具,將她小心翼翼地抬到擔架上..
Thumbnail
救護車抵達後,他們專業的拿出器具,將她小心翼翼地抬到擔架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