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買了十幾年,要用時不夠用?你的保險真的保險嗎?

保險買了十幾年,要用時不夠用?你的保險真的保險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前買的醫療險,現在還能用嗎?這問題其實很現實,很多人買保險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當時只覺得「買了就有保障」,但現在醫療技術變了,醫療費用漲了,結果發現保險理賠跟不上,這才是最大問題。

保單健檢真的很重要! 有些人買保險只是因為朋友或親戚推薦,甚至買的是儲蓄險卻以為是醫療險,放著沒管,等到真的需要用的時候才發現內容根本不符需求。醫療環境一直變,保險公司也根據市場變動調整產品,現在不檢視保單,等於讓自己暴露在未知風險裡。

醫療環境變化影響理賠 過去很多手術或治療需要住院,但現在大多數可以門診完成,這對傳統「住院日額型」或「實支實付」保單來說就是個大衝擊。比如說,以前住院才能理賠,現在不用住院了,那保險理賠自然也沒了。再加上健保給付變保守,自費項目越來越多,民眾自掏腰包的機率變大。

保險公司也不好過 不只是消費者有疑慮,保險公司也在經歷巨變。為了符合國際會計準則 (IFRS),保險公司開始限縮理賠、停售舊保單,甚至乾脆不推新商品。這幾年醫療險市場變動超大,2024年新推出的保單數量是10年來最少,2025年1月又有一波停售潮,能選擇的產品越來越少。

理賠爭議變多,消費者怎麼辦? 很多理賠糾紛的關鍵在於「保單內容和實際需求不符」。像是防疫險,賠到保險公司頭痛,最後直接停售。再來,像達文西手術這種新科技,是否符合保單定義?這也是爭議來源之一。現在保險公司普遍變得更嚴格,與其賠錢,不如讓保戶自己打官司。

不同年齡層的保險規劃建議

  • 20歲前:打好基礎保障。
  • 40歲:有小孩者需提高壽險額度,關注癌症險、重大傷病險。
  • 60歲後:關心失能與長照需求,評估醫療險續保。
  • 保費支出原則:醫療保費建議占總資產的十分之一左右。

買保險不是在賺錢,而是在避險 有些人買保險還是抱著「能回本最好」的心態,但其實,保險的本質是風險轉嫁,不是投資理財。與其把保險當作一筆會回本的儲蓄,應該當成「消耗品」,像買口罩、快篩一樣,花錢買的是未來的安心。

與保險業務員的關係要重新認識 過去覺得保險業務員就是來推銷,但現在市場變化太快,保險內容也在調整,與業務員保持聯繫,了解最新狀況,對自己的保障才有幫助。

趁早檢視你的保單! 醫療險市場已經跟十幾年前完全不同,別等到需要用的時候才發現保險內容跟不上。現在就開始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與專業人士討論,調整保單,確保自己未來的醫療風險能夠被妥善規避。

 

avatar-img
Fire老闆ing-鶯歌懶倫
0會員
41內容數
我懶的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代窮人的生活品質比以往提升許多,但「沒得選」的困境仍造成痛苦。善用科技資源、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新技能,並做出當下痛苦但能帶來更多選擇的正確決定,例如投資理財、注重健康,就能逐步累積更多選擇,最終走向財富自由。
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金錢與快樂、痛苦的關係,說明金錢並非洪水猛獸,關鍵在於正確使用與看待金錢的方式,強調心理自由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討論勞保退保的時機、條件和相關迷思,提供讀者如何避免勞保被「充公」、選擇最划算的退保時間,以及一次領或月領年金的優缺點分析,並破解網路謠言,例如勞保投保薪資上限等。
本文探討金錢的本質,並非單純的數字累積,而是愛、信任與祝福的化身。真正的富裕並非擁有多少金錢,而是懂得如何經營人際關係,並將金錢視為投資,用於拓展人脈與機會。
及早立遺囑,保障家人權益,避免遺產糾紛!本文說明自書遺囑撰寫方式、注意事項及其他遺囑種類,並建議40歲或財產豐厚者開始規劃。
這篇文章探討人性背後的價值真相,提出五個觀點:1. 價值決定一切;2. 別人傷害你,是因為你在對方眼裡有價值;3. 有用的社交是勢均力敵的;4. 能讓人閉嘴的不是道理,而是身份和地位;5. 人與人之間是價值的博弈,而非感情的交換。文章強調培養自身不可替代性以應對人際關係中的挑戰。
現代窮人的生活品質比以往提升許多,但「沒得選」的困境仍造成痛苦。善用科技資源、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新技能,並做出當下痛苦但能帶來更多選擇的正確決定,例如投資理財、注重健康,就能逐步累積更多選擇,最終走向財富自由。
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金錢與快樂、痛苦的關係,說明金錢並非洪水猛獸,關鍵在於正確使用與看待金錢的方式,強調心理自由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討論勞保退保的時機、條件和相關迷思,提供讀者如何避免勞保被「充公」、選擇最划算的退保時間,以及一次領或月領年金的優缺點分析,並破解網路謠言,例如勞保投保薪資上限等。
本文探討金錢的本質,並非單純的數字累積,而是愛、信任與祝福的化身。真正的富裕並非擁有多少金錢,而是懂得如何經營人際關係,並將金錢視為投資,用於拓展人脈與機會。
及早立遺囑,保障家人權益,避免遺產糾紛!本文說明自書遺囑撰寫方式、注意事項及其他遺囑種類,並建議40歲或財產豐厚者開始規劃。
這篇文章探討人性背後的價值真相,提出五個觀點:1. 價值決定一切;2. 別人傷害你,是因為你在對方眼裡有價值;3. 有用的社交是勢均力敵的;4. 能讓人閉嘴的不是道理,而是身份和地位;5. 人與人之間是價值的博弈,而非感情的交換。文章強調培養自身不可替代性以應對人際關係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