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者再版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佛陀時代開始,比丘們都隱居在山林深處,他們為了禪修及證悟佛教的真諦而尋找僻靜的棲身之處。這些比丘都是過著簡樸、梵行清淨及精進的生活。

佛陀自己在森林中出生、在森林中證悟;他在森林中傳法,在森林中般無餘涅槃。佛陀在追求無上菩提時期及證悟之後,便經常住在林中。在巴利語的經典中可以看到,佛陀經常教導他的弟子們去林中尋找僻靜的地點,作為淨化他們心中垢染最適當的禪修處所。許多偉大的聖弟子們都是過著嚴謹的頭陀梵行與離群索居的生活模式。這些早期「森林比丘」的修行就是佛教的縮影,也成為解脫之道的典範。

泰國從不缺森林比丘,但在阿姜曼之前,這些森林比丘通常都各自散落在孤立的小僧團中,且這些小僧團與傳統僧團相較之下,是很小的一部分。這些僧團往往都是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為中心,但當這位老師過世之後都無法長期持續下去。沒有任何的文獻紀錄可以告訴我們過去七百年間在泰國究竟有多少個這樣的僧團,我們也沒辦法知道這一段期間究竟有多少位已證果的聖者來來又去去。用佛陀自己的話來說,「阿羅漢聖者就像在天空飛翔的鴻鳥一般,劃過天際之後,卻不留下任何的痕跡。」

泰國森林傳統的復興可以從現代回朔到過去的幾世紀之前,而現代的僧團所欠缺的佛教原始修行標準也因此復甦,出現了比丘重回森林過著以「戒」、「定」為基礎的生活並追尋解脫之道的行動,這些森林比丘們一心一意的決意,形成了今天泰國東北部的森林傳統。

阿姜曼是處於一個資訊及交通更為發達的時代開端,所以他的修行與教學也都被大量記錄在書籍中。許多如法如律的僧團吸引了各國及世界各地的遊客及朝聖者,這些僧團都已被阿姜曼在泰國東北各地的弟子們所成立。阿姜曼傳承的比丘所維護的最高標準及其偉大弟子們的正直與修行技巧,確保了今天大家對該國森林比丘已失去好幾世紀的一份尊敬,可以不誇張地說,泰國的森林傳統幾乎都是由阿姜曼一手所建立。

清淨的頭陀梵行生活可以使森林比丘簡化並淨化其心靈,這種淨化可以使其清楚地直探其心中的基本苦因(四聖諦的苦諦),在內心中培育通往滅苦之道(四聖諦的道諦),從而證得無上的至福(四聖諦的滅諦))。在林中過著簡樸的生活及攜帶極少的生活資具,在森林比丘之中培育出一種沒有負擔的心靈之樂,並使其舒緩、甚或最終消除心中的貪、瞋、痴。

阿姜曼一生中大部分的歲月都鮮為人知,在他當比丘的一生中,他總是避開名聞利養。一九二八年,當阿姜曼住在清邁北部城市的一個知名的僧團中,他收到來自曼谷的長老們的信,告知他已被任命為僧團的新住持。就在這項任命宣布不久之後,阿姜曼打包了他的行囊並隱遁到山中。又過了十一年,他才又再度在這個城市裡出現。

最終,阿姜曼成為泰國的傳奇人物,也成為他那一代中最受尊敬的比丘。今天,在泰國家家戶戶、商店及辦公室的佛龕中,阿姜曼的法相都會被安置在佛像下方的尊貴處。這些照片中最常見的是一位身形矮小、穿著糞掃衣的森林比丘,安詳、平靜地在林間盤腿靜坐,雙掌向上重疊擺放在雙腿交叉的下擺間,全身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氛圍,似乎正透過相機在直視著觀眾的心。

阿姜曼始終遵循著被大家公認傳承下來的傳統修行,並成功地運用這些從佛陀時期就代代相承到今天的方法。阿姜曼與其弟子們之間的互動,以及與同時期的人之間有關的故事,都使我們聯想到佛經中如來聖弟子們的事蹟。阿姜曼是森林比丘的典範,他投身於頭陀梵行之道,五十年間從未在同一個僧團連續度過兩次雨安居。只有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當他沒有辦法再走路的時候,他才放棄每日步行到村裡接受村民食物供養的托缽。

阿姜曼是佛教禪修各界公認的大師,而且一生中都一心一意追尋證果。他可能是一位極為嚴格的老師,但卻也能激發出他身旁每一個人心中寧靜與高度的虔敬。他的神通確實非同凡響,而他智慧的犀利與觀照力令人驚嘆。對於許多忠實虔誠的佛教徒來說,阿姜曼代表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他證明了解脫的存在,也證明了證果這件事在今天這個時代依然可以實現。

阿姜戒寶

謹誌於西元二0一九年三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3會員
167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阿姜曼傳承下的修行比丘都喜歡住在山中和森林裡,阿姜曼會以身作則,鼓勵所有的弟子也這樣修行。自然,他也樂於讚嘆在曠野中生活的功德好處。他說他之所以喜歡這樣的地方,是因為相較於人群聚集處,住在偏僻的森林裡對「法」的知見與體悟更能生起,而人口擁擠、密集的地方並不利於解脫修行的寧靜與滿足,即使現今他的弟子所
Thumbnail
2025/03/21
阿姜曼傳承下的修行比丘都喜歡住在山中和森林裡,阿姜曼會以身作則,鼓勵所有的弟子也這樣修行。自然,他也樂於讚嘆在曠野中生活的功德好處。他說他之所以喜歡這樣的地方,是因為相較於人群聚集處,住在偏僻的森林裡對「法」的知見與體悟更能生起,而人口擁擠、密集的地方並不利於解脫修行的寧靜與滿足,即使現今他的弟子所
Thumbnail
2025/03/21
阿姜曼是一位具有獨特修行模式的老師,他永遠不會被我們這些曾與他有密切互動的人所遺忘。他的許多資深弟子到今天都還健在,每一位阿姜與生俱來的德行、特定的修行方法都不同,因此他們證得的成就也多少有些不同。早先我曾提過一些阿姜的名字,但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都已經無法確認了。不管怎樣,阿姜曼的傳記已經完成,我還
Thumbnail
2025/03/21
阿姜曼是一位具有獨特修行模式的老師,他永遠不會被我們這些曾與他有密切互動的人所遺忘。他的許多資深弟子到今天都還健在,每一位阿姜與生俱來的德行、特定的修行方法都不同,因此他們證得的成就也多少有些不同。早先我曾提過一些阿姜的名字,但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都已經無法確認了。不管怎樣,阿姜曼的傳記已經完成,我還
Thumbnail
2025/03/21
一般來說,人們由於自我感覺良好(自我中心),很難相信別人的優秀。然而,想要成為好人,他們就必須接受那些已經很明顯被公認為是對的事,因為若拒絕接受被公認為良善的事,將會被看成是一種蔑視人性尊嚴的愚蠢。就以阿姜曼為例,我從未見過有任何一個比丘、沙彌、八戒尼,在已經很清楚認識過他並瞭解了他的教導之後,還會
Thumbnail
2025/03/21
一般來說,人們由於自我感覺良好(自我中心),很難相信別人的優秀。然而,想要成為好人,他們就必須接受那些已經很明顯被公認為是對的事,因為若拒絕接受被公認為良善的事,將會被看成是一種蔑視人性尊嚴的愚蠢。就以阿姜曼為例,我從未見過有任何一個比丘、沙彌、八戒尼,在已經很清楚認識過他並瞭解了他的教導之後,還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一個比丘尼修般舟三昧,修到二十四小時不睡覺,已經好幾年念佛經行,光喝水不吃東西,紅光滿面,招感當地寺廟一群山神來試她。這些山神說:「我們在地球上很久的時間......」地球怎麼變化山神最了解,山神就管這個。山神說:「地球不能久住,汙染也很嚴重,環境越來越不好......」祂們想移民到
Thumbnail
有一個比丘尼修般舟三昧,修到二十四小時不睡覺,已經好幾年念佛經行,光喝水不吃東西,紅光滿面,招感當地寺廟一群山神來試她。這些山神說:「我們在地球上很久的時間......」地球怎麼變化山神最了解,山神就管這個。山神說:「地球不能久住,汙染也很嚴重,環境越來越不好......」祂們想移民到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宗喀巴的佛學思想|修止與修觀|觀的內容
Thumbnail
宗喀巴的佛學思想|修止與修觀|觀的內容
Thumbnail
第1段:在過去久遠劫,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對兄弟同時出家修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而弟弟則不愛讀經也不愛打坐,但是喜歡扶弱濟貧,廣結善緣。 第2段: 經過多次的輪迴轉世,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勤修智慧禪修的哥哥,出生為人,而且隨著釋迦牟尼佛出家,很快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指完全
Thumbnail
第1段:在過去久遠劫,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對兄弟同時出家修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而弟弟則不愛讀經也不愛打坐,但是喜歡扶弱濟貧,廣結善緣。 第2段: 經過多次的輪迴轉世,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勤修智慧禪修的哥哥,出生為人,而且隨著釋迦牟尼佛出家,很快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指完全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二千六百年前... 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後,自覺苦行不究竟,因此拖著形銷骨立的身體來到尼連禪河畔淨身,一位牧羊女供養乳糜,方得以恢復體力...
Thumbnail
二千六百年前... 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後,自覺苦行不究竟,因此拖著形銷骨立的身體來到尼連禪河畔淨身,一位牧羊女供養乳糜,方得以恢復體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