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社會步入 21 世紀,永續相關議題成為了顯學。不論是市場談話、政治理念、消費習慣抑或是人才培育,有一些價值觀開始試圖顛覆大眾所適應的主流資本市場理念。在這樣新開啟的混亂對話時代,永續領域的先進開始就不同的面向成立國際性組織,有些組織專注於利害關係人溝通,亦有的嘗試建構和資本市場對話的方法。然而隨著整併的時代來臨,國際開始推動統一的溝通基礎和語言,來面對日趨嚴峻的氣候風險。
國際永續組織整併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undation,簡稱 IFRS 基金會) 於 2001 年成立並引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簡稱 IASB),作為專責於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IFRSs) 之發布機構。而隨著永續浪潮的深化,IFRS 基金會為了回應資本市場對一致且可比的永續資訊需求,於 2021 年成立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簡稱 ISSB),並致力於制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的永續揭露準則,與 IASB 並列運作。
為達成提供國際市場在永續揭露層面的一致性標準,ISSB 遂於 2022 年整併價值報告基金會 (VRF) 與氣候揭露標準委員會 (CDSB)。其中,VRF 係由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簡稱 SASB) 和國際綜合報告委員會 (IIRC) 合併而成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VRF 提供了 SASB 標準在內的資源,確定了 77 個產業與財務表現最相關的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而 CDSB 則為致力於幫助組織在主流報告中準備和呈現環境和社會訊息的非營利組織,其框架規定了在主流報告,如年度報告中,報告環境和社會資訊的方法。例如第一個 CDSB 框架─《氣候變遷報告框架》─即重點關注氣候變遷對組織的策略、財務績效和狀況帶來的風險和機會。
隨後,金融穩定委員會 (FSB) 宣布於 2024 年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 工作小組的監督權限移交給 ISSB。隨著組織整併的藍圖逐漸完整,ISSB 隨即於 2023 年中發布IFRS 第 S1 號「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以下簡稱 IFRS S1),與 IFRS 第 S2 號「氣候相關揭露」(以下簡稱 IFRS S2)。至此,從組織整併的脈絡觀察,使組織能夠滿足投資者的資訊需求,並向全球資本市場提供全面永續資訊的 IFRS S1 與 S2,融合了 SASB 標準與 TCFD 的核心精神。
相較於專注資本市場對話的 IFRS 基金會,在 1997 年創立的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 GRI),則專注於幫助組織與其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其發展的 GRI 準則適用於各式組織,如公私部門、規模大小,以可比較和可信任的方式,了解和報告組織在多利害關係人層面,對經濟、環境和治理的影響。目前,IFRS 基金會與 GRI 保持高度的合作關係,分別透過 IFRS S1 與 S2,以及 GRI 準則協助組織揭露其永續資訊。
整體而言,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永續準則主要有三種:SASB 準則、氣候/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TCFD 與 TNFD) 準則,以及 GRI 準則。而國際組織則以 IFRS 基金會與 GRI 為兩大主導組織,前者致力於向資本市場揭露組織的永續財務影響,後者著重在協助組織向利害關係人溝通其在永續面向的影響力。筆者認為,組織選擇不同的準則製作永續報告,將影響其溝通對象與範疇。因此,除了符合各地政府的法規要求外,組織得進一步思考其針對氣候風險的風險管理文化,以當責報告的角度調適永續準則,以符合自身的永續策略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