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失業潮下的亞洲職場生存指南#2】AI如何改寫你的產業與未來工作型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一站2035:AI如何改寫你的產業與未來工作型態?

📌 內容摘要


當AI從「工具」變成「決策夥伴」,未來10年亞洲產業版圖將大幅改寫。哪些產業將被迫轉型?哪些領域正快速吸納新型人才?本篇帶你預測2035年亞洲主要經濟體的AI產業再編格局,讓你提早站上轉型浪頭。



你所在的產業,是AI導入的加速者,還是被顛覆的對象?提早預測未來的職場風暴路徑,才是最好的風險避險。


📍 為何2035成為關鍵轉捩點?

許多關鍵預測都在2030–2035年間進入實現期

  • 根據 McKinsey 報告,全球45%的現有工作內容將可被自動化完成
  • 亞洲主要經濟體(如中國、南韓、新加坡)皆已公布AI國家發展路線圖,2035為階段性目標年
  • 世代更替進行中:Z世代將成為職場主力族群,對AI職場工具的接受度遠高於前幾代

這代表的不只是技術升級,更是產業價值鏈與工作型態的「重設」。


🏭 被AI重塑最劇烈的五大產業

1. 製造業:從「生產效率」走向「智慧供應鏈」

  • AI與IoT整合將實現全面預測式維運、產線自我優化
  • 原有產線技工將被轉型為「數位維運工程師」、「智慧工廠分析員」

2. 金融業:從「交易邏輯」變成「信任設計」

  • AI將全面介入風控、徵信、投資組合建議
  • 傳統理專將轉型為「財務生活教練」或「AI協作理財顧問」

3. 醫療與照護:從「診斷輔助」走向「AI主導初步判讀」

  • 遠距醫療與AI問診平台將普及
  • 醫護人力將朝「照護經理人」、「AI健康分析師」角色發展

4. 教育:從「教師授課」轉為「教學設計 + AI導學」

  • 教學內容高度個人化
  • 教師角色更像是「學習旅程設計師」與「人際互動教練」

5. 零售與物流:從「通路戰爭」進入「預測經濟時代」

  • 消費數據與AI推演將主導庫存與產品開發節奏
  • 新興職位如「需求預測分析師」、「AI客服體驗設計師」將大量出現

🧠 未來的職場關鍵字:5個你現在就該具備的核心能力


🎯 這些能力將跨產業成為未來10年的黃金通用幣:

  1. Prompt Engineering(AI提示設計能力)
    不會寫程式也沒關係,懂得如何與AI對話、精準引導AI工作結果,才是關鍵。
  2. 跨領域協作力(T型人才進化版)
    深耕一專業+能與不同職種/AI系統有效溝通,是未來職場最搶手的人才類型。
  3. 數據思維(Data Literacy)
    不是成為資料科學家,而是每個職位都要具備「讀懂數據、解釋數據」的能力。
  4. 創意思維(創新策略設計)
    AI能寫文案、產出設計,但難以提出顛覆性創意與文化洞察,這正是人的機會區。
  5. 數位倫理與判斷力(Digital Ethics)
    能判斷什麼能做、該不該做,在資料運用與AI決策透明度上提供人類價值的最後守門。

🌊 職涯建議:不是選擇AI與否,而是你站在哪個「浪頭」

未來10年,最大的風險不是AI本身,而是你仍用舊邏輯在看AI職場。

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主動學習如何與AI共創價值搭AI的浪改寫職涯軌道


🎯 提早觀察以下面向,有助你提前轉彎:

  • 你的產業是否有「數位轉型KPI」?(有=準備重組)
  • 你的公司是否已導入AI工具?(未來是否會?)
  • 你日常工作中,有哪些部分其實AI已能做80%

🔮 下一篇預告|《AI失業潮下的亞洲職場生存指南 #3》

📌 主題:哪些人「不怕被AI取代」?AI時代的反脆弱職涯策略

  • 如何打造「反脆弱」職涯配置?
  • 自由工作者、斜槓者與遠距工作者的黃金時代?
  • 中年轉職、學歷落差、資源有限者的突圍路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二輪解密人|洞察自行車產業,連結投資視野
27會員
85內容數
一座結合產業觀察與理財思維的知識沙龍。 「二輪」,不只代表單車,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生如騎車,想保持平衡,就必須不斷前進。 前輪穿越產業變化,後輪承載投資邏輯。 歡迎加入,一起用觀點解密產業、用方法解密投資理財、用思考解密世界與自己。
2025/04/19
《奧本海默》不只是核武誕生的歷史片,也是一部關於壓力、選擇與人性協作的電影。 這篇文章不是講工作,而是講你的人生專案:你怎麼訂目標、怎麼跟人合作、怎麼在變動中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4/19
《奧本海默》不只是核武誕生的歷史片,也是一部關於壓力、選擇與人性協作的電影。 這篇文章不是講工作,而是講你的人生專案:你怎麼訂目標、怎麼跟人合作、怎麼在變動中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4/12
大甲媽祖遶境是台灣年度宗教盛事,但繞境沿途的噪音、鞭炮與環境擾民問題,也成為近年爭議焦點。宗教文化該如何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找到平衡?從佛陀「佛法滅盡」的提醒,看見信仰儀式背後,更需要守護的精神價值。
Thumbnail
2025/04/12
大甲媽祖遶境是台灣年度宗教盛事,但繞境沿途的噪音、鞭炮與環境擾民問題,也成為近年爭議焦點。宗教文化該如何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找到平衡?從佛陀「佛法滅盡」的提醒,看見信仰儀式背後,更需要守護的精神價值。
Thumbnail
2025/04/10
AI正快速改變工作型態,許多人開始思考如何讓副業抗AI。本文探討AI如何影響現代打工族與自由職業者,並提出五種適合亞洲青年的AI副業模式,包含教學型、模板型、接案型、數位內容型及知識整合型,以及如何透過三步驟啟動AI副業,最後以真實案例佐證。
Thumbnail
2025/04/10
AI正快速改變工作型態,許多人開始思考如何讓副業抗AI。本文探討AI如何影響現代打工族與自由職業者,並提出五種適合亞洲青年的AI副業模式,包含教學型、模板型、接案型、數位內容型及知識整合型,以及如何透過三步驟啟動AI副業,最後以真實案例佐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