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關鍵字:
戀愛腦、情緒操控關係、有毒男人特徵、山林中的孤獨與背叛、高價形象包裝術、偽暖男。
------
本篇來自一個很努力但令人心疼的女生,真誠告白,願我的文字能為你療傷👇👇👇

我們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那個時候剛好是疫情結束,生活有些鬆動,內心也想再給愛情一點機會。他叫M,年紀比我大一點,住在台北,是個話不多但談吐得體的男人。我們的對話一開始就不像那種火花四濺的曖昧,反而像是老朋友,一搭一唱,聊著彼此的生活。
我們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將近兩年。中間他分享過幾段感情的挫折,尤其是對前女友的抱怨,總帶著無奈卻又深情的語氣。他說前任跟他借了五十萬,他借出三十萬後果斷分手,說那女生還想去他住處跳樓。他一臉遺憾地說:「還好沒事,不然真的太可惜,她愛錯人了。」然後又順口補一句:「她的事我也不想講啦,只是她工作差點被性騷擾,我還是幫她扛過去的。」那時的我甚至覺得自己幸運,能在他對感情還有餘溫的時候出現。直到他說想和我認真交往時,我幾乎沒有遲疑。
交往三個月,他忽然說想買房買車,接著看著我問:「妳能出幾百萬嗎?」我愣住了。
我跟他坦白,我不是富家女,也不是年薪破百的菁英。我在新竹做基層工作,收入不高,但努力穩定。更何況,我早在我們認識時就已告訴過他,自己的背景與條件。
他的臉色卻在那一瞬沉了下來,接著語氣不帶情緒地說:「妳知道嗎?我同事都問我妳的年收,我都不敢說出口,因為他們老婆年薪三百萬起跳,還有人直接幫老公多買一個車位。妳的收入……真的低到我沒辦法講出口。」
我沒回話,他繼續說:「還有妳的學歷,只有高中,我連想幫妳找工作都不知道怎麼幫。」
那些話像一把刀,一句接著一句,把我所有努力過的自我價值一點一點割碎。他早就知道我的一切,卻選在我真心交付之後,用最輕描淡寫的方式否定了我全部的存在。
「說真的,妳都這個年紀了,除非重新投胎,不然我覺得妳沒有贏的機會。」 「坦白說,我覺得妳對我的人生沒有幫助。」
我那天沒哭,只是靜靜地聽完他說的每一字每一句,然後答應了分手。
分手之後,他卻沒有從我生活中完全消失。反而繼續以「朋友」的身份頻繁聯絡,我們還是會一起去爬山、露營,甚至出國旅行。說沒有過一絲期待是騙人的,我曾經以為,也許有一天他會明白,其實我比他想像中重要。
直到那天,他主動加了我的小帳。
他不知道那是我,只是以為是一個有共同興趣的單身女子。他傳訊息給我小帳說:「最近想挑戰背10多公斤裝備,一個人帶帳棚睡袋去和『不熟的山友』爬山。」
那個晚上,他人就躺在我旁邊......
我看著他的訊息,內心無聲地崩塌。那一刻我明白了,他根本不是無心,他是刻意的算計。他說謊,無縫切換角色,眼神平靜卻心思縝密。
第二天,我們真的去了那場縱走。他約的,三天兩夜。他早早查好了行程、申請流程,還轉貼報名資訊給我,問我228要不要一起走,甚至幫我準備資料說明怎麼申請入山證。那不是臨時起意,是一場精密安排的邀約。
我很努力想跟上,儘管路途艱難、裝備沉重,我沒有一句怨言。直到某個下坡,我腳滑狠狠摔進溪谷,膝蓋破了皮,痛到無法立刻站起來。
而他,沒有走近,也沒有伸出一隻手拉我。我坐在地上,看著他往前走,像是沒事一樣。
那趟行程,我帶著沉重裝備、還未訓練完體能,只因為他邀我同行。他卻在事後的限時動態上寫下:「沒裝備沒體能的不要找我帶爬山。前面重發是我認錯人號忘記。」
原來,那個「沒裝備沒體能」的人,是我。
我摔落溪谷,背包擋住了我頭部的撞擊,卻沒能擋住那句話給我的傷害。
那天我腦震盪,暈了三十分鐘,站不穩、頭暈。
而他,只顧著發文。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山裡邊走邊哭。另一次,是他走得太快,我喊不動他,最後只能一人摸黑走下山。我沒有頭燈,只能靠手機微弱的手電筒,而他早已走到我喊不到的距離。途中有陌生山友問我:「妳一個人嗎?需要陪妳走一段嗎?」我笑著說不用,心裡卻早已崩潰。
我後來一人走下山,而他回頭只說:「我一個人應該不用走那麼久吧?」那次我們走了23公里,只花六小時多,所有人都說我超快,只有他嫌我慢。
我原本以為他只是個有點自我、愛自由的男人,直到我看見他的脆帳號。
他幾乎每天都在脆上活躍。 他留言參加女生的登山號召,報名地點、時間,甚至列隊型: 「4/3~4/5奇萊北峰,上月型池,2男1女,揪人中。」 他對不特定女性調情:「只會太刀可以嗎?」「我有看到妳們在涼亭拍照」 他回應每一條與登山相關的貼文,塑造一個風趣又溫柔的山系男子形象。
他甚至養了一隻要價十五萬的品種貓,還會對外炫耀,讓大家覺得他連貓都養得起、有財力、懂生活。他用所有細節包裝自己,只為了吸引更多女性靠近。
但事實是,他留言的這些日子,他人其實和我一起露營。 那頂帳篷不是他一人搭的,是我一邊發燒一邊撐著搭的。 那頓飯不是他野炊煮的,是我燙到手還努力完成的。 而留言的那些瞬間,他就坐在我旁邊。
那不是單純的社交,那是演戲。 他一邊對著我說著自己不愛社交,沒在約女生爬山,沒在玩脆,轉身就在網路上大肆參與、留言、約局,還要營造出「我是你們可以依賴的男山友」的形象。
那時候我才知道,我不是唯一一個「被他維持連線」的女生,而我也絕對不是唯一一個被算計的。
他仍繼續打來視訊電話,問我今天好不好、吃了沒,但我已經不想再接了。
我已經徹底明白,所謂的「朋友關係」只是他維持控制的方式;他不需要我愛他,只要我在他身邊就好。
這不是愛,這是權衡、是控制、是為了讓他自己看起來比別人高一點。
他從來都沒愛過我。
他愛的,是在比較之下能讓他感覺優越的自己。
而我,終於放過了自己。
我說出這些,不是為了得到誰的同情,而是希望讓還在困惑的人知道:有毒的人,不會變好。你不是不夠好,只是不該留在錯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
別再對誰心懷期待、無限包容,只因你愛他。
不要再當戀愛腦了,清醒一點,才不會在山裡邊走邊哭。
我們下篇文章見。
持續創作不易,歡迎看看其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