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超車特斯拉:2024年銷量奪冠,電動車市場新霸主崛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比亞迪超車特斯拉:2024年銷量奪冠,電動車市場新霸主崛起?

比亞迪超車特斯拉:2024年銷量奪冠,電動車市場新霸主崛起?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在2024年寫下歷史新頁,其年度總營收不僅超越了電動車界的領頭羊特斯拉(Tesla),更在整體銷量上實現了對特斯拉的超越。這一轉變標誌著全球電動車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比亞迪正迅速崛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2024年業績:比亞迪的輝煌時刻

根據比亞迪的財報顯示,2024年營收達到 7771億人民幣(約10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這項數據超越了特斯拉的977億美元年營收。

在銷量方面,比亞迪2024年共售出430萬輛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而特斯拉則交付了179萬輛純電動車。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銷量包含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這也是其銷量超越特斯拉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亞迪成功的關鍵因素

*   多元化的產品線:比亞迪除了純電動車外,還提供多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 價格優勢:比亞迪推出了更具價格競爭力的車款,例如秦L,其售價遠低於特斯拉Model 3,這在價格敏感的中國市場極具吸引力。
  • 技術創新:比亞迪不斷推出新技術,例如超快速充電系統,聲稱能在五分鐘內提供約250英里(約400公里)的續航里程。此外,比亞迪還為其大部分車型免費提供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上帝之眼」,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 本土市場優勢:比亞迪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佔據領先地位,2024年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32%的市場份額。
  •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比亞迪正積極擴張海外市場,雖然尚未正式進軍美國市場,但在其他地區的銷量也在穩步增長。


特斯拉面臨的挑戰

  • 市場競爭加劇:特斯拉面臨來自比亞迪以及其他傳統汽車製造商和新創公司的激烈競爭,尤其是在中國和歐洲市場。
  • 產品線老化:相較於競爭對手不斷推出新款車型,特斯拉的產品線相對老化,需要加快更新換代的速度。
  • CEO爭議:特斯拉CEO Elon Musk的爭議言行以及政治立場,在部分地區引發了消費者抵制,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 充電技術的壓力:比亞迪等競爭對手在充電技術上的快速發展,也給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絡帶來了壓力。
  • FSD在中國的延遲: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在中國的推出因監管審批而受阻,使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受到影響。


電動車市場影響與未來展望

比亞迪的崛起對全球電動車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不僅打破了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壟斷地位,也加速了電動車技術的創新和普及。隨著比亞迪不斷擴大其全球影響力,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特斯拉仍然是電動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不容小覷。未來,特斯拉需要加快產品創新,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才能保持其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優勢。


總而言之,比亞迪在2024年超越特斯拉,是電動車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預示著電動車市場將迎來更加多元化和競爭激烈的未來,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的消費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ter 全球經濟觀察
1會員
28內容數
全球商業經濟局勢變化很快,見一個部落格來記錄平日所看以及整理
2025/04/28
眼看全球經濟被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攪得天翻地覆,各界都在密切關注這位非典型總統下一步會怎麼走。關稅大旗揮舞了幾週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究竟是川普準備軟化立場,還是另有盤算?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2025/04/28
眼看全球經濟被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攪得天翻地覆,各界都在密切關注這位非典型總統下一步會怎麼走。關稅大旗揮舞了幾週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究竟是川普準備軟化立場,還是另有盤算?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2025/04/22
各位科技迷們,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滑來滑去的iPhone,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學?蘋果公司,這家美國科技巨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邊是「美國製造」的呼聲,另一邊是根深蒂固的「中國製造」供應鏈。這場大戲,究竟會如何落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22
各位科技迷們,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滑來滑去的iPhone,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學?蘋果公司,這家美國科技巨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邊是「美國製造」的呼聲,另一邊是根深蒂固的「中國製造」供應鏈。這場大戲,究竟會如何落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無數中小企業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BBC的報導指出,許多企業的對美訂單停擺,工廠被迫停產,數百萬美元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進退兩難。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無數中小企業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BBC的報導指出,許多企業的對美訂單停擺,工廠被迫停產,數百萬美元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進退兩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在2024年寫下歷史新頁,其年度總營收不僅超越了電動車界的領頭羊特斯拉(Tesla),更在整體銷量上實現了對特斯拉的超越。這一轉變標誌著全球電動車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比亞迪正迅速崛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在2024年寫下歷史新頁,其年度總營收不僅超越了電動車界的領頭羊特斯拉(Tesla),更在整體銷量上實現了對特斯拉的超越。這一轉變標誌著全球電動車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比亞迪正迅速崛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位於密西根州利沃尼亞的比亞迪海豚(BYD Seagull)電動車,以其破壞性價格在全球汽車行業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中國製造的小型全電動掀背車,以不到10,000美元(約69,800元人民幣)的起售價,不僅為比亞迪這家影響力日增的汽車製造商帶來利潤,同時也挑戰了全球各地的國內汽車產業。
Thumbnail
位於密西根州利沃尼亞的比亞迪海豚(BYD Seagull)電動車,以其破壞性價格在全球汽車行業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中國製造的小型全電動掀背車,以不到10,000美元(約69,800元人民幣)的起售價,不僅為比亞迪這家影響力日增的汽車製造商帶來利潤,同時也挑戰了全球各地的國內汽車產業。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最近在銷量上超越美國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近期,比亞迪也正在越南興建新的工廠,期望打造東南亞的電動車供應鏈。 比亞迪是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車製造商,成立於1995年。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該公司更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線,這使得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最近在銷量上超越美國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近期,比亞迪也正在越南興建新的工廠,期望打造東南亞的電動車供應鏈。 比亞迪是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車製造商,成立於1995年。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該公司更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線,這使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