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森林管理方法及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當今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挑戰下,森林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與可持續管理至關重要。​森林在調節氣候方面具有全球重要性,在維持社群和支援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本地重要性。 但它們和依賴它們的人正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而有效的森林管理方法不僅有助於提升森林的生態功能,還能促進碳儲存、保護生物多樣性,並支持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本文將淺談多種主要的森林管理方法,包括森林保護、植樹造林、再造林、森林復育、輔助自然再生、再野化、農林復合和景觀復育,深入分析它們的定義、主要措施、區別,以及在當前環境背景下的適用性和重要性。​

森林管理方法

森林管理方法

1. 森林保護(Forest Conservation)

定義: 森林保護旨在防止森林退化和砍伐,維護現有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功能。 

主要措施:

  • 建立保護區: 劃設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限制人類活動,保護原生生態系統。
  • 執行可持續的森林管理實踐: 採用科學的林業技術,確保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 
  • 打擊非法伐木和土地侵佔: 加強巡護,防止非法活動破壞森林資源。 
  • 防止森林火災: 建立火災監測和預警系統,並進行防火宣導和訓練。
  • 控制外來入侵種: 監測並管理外來物種,防止其對本土生態系統造成威脅。

區別: 與其他方法相比,森林保護更側重於維持現有森林狀態,防止進一步退化,強調對現有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適用性和重要性:

  • 減緩氣候變化: 保護現有森林有助於碳儲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是多種物種的棲息地,其保護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 
  • 維護生態系統服務: 健康的森林提供水源涵養、防止土壤侵蝕等多種生態服務。
  •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可持續的森林管理支持當地社區的生計,提供就業和資源。 

總而言之,森林保護在當前環境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石。

2.植樹造林(Afforestation) 

定義:在過去沒有樹木覆蓋的地區種植樹木,創建新的森林。

主要措施:

  • 選擇適合的樹種: 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和生態條件,選擇適宜的樹種進行種植,以確保其適應性和生長健康。 
  • 土地準備: 進行土壤改良、清理雜草和其他必要的土地處理,為樹木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 種植與管理: 確保樹苗的種植密度適當,並提供必要的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區別: 與再造林(Reforestation)不同,植樹造林是在過去沒有森林覆蓋的地區建立森林,通常是首次種植;而再造林是在已經被砍伐或退化的森林地區重新種植樹木,恢復森林覆蓋。 

適用性和重要性:

  • 碳匯作用: 植樹造林有助於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減緩氣候變遷具有積極作用。
  • 生態恢復: 在退化或荒蕪的土地上進行植樹造林,有助於恢復生物多樣性,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 
  • 防止土地退化: 樹木的根系有助於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結構,防止土地荒漠化。 
  • 經濟和社會效益: 植樹造林可為當地社區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並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 

總體而言,植樹造林在全球氣候變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為確保其可持續性和生態適宜性,必須謹慎選擇樹種和規劃種植策略,避免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3. 再造林(Reforestation)

定義: 在已經被砍伐或退化的森林地區重新種植樹木,恢復森林覆蓋。亦即指在森林消失後,通過自然或人工方式重新培育樹木覆蓋的過程。 美國森林協會的再造林工作主要包括在經歷了嚴重野火、病蟲害爆發或土地開墾等事件後,種植苗圃培育的幼苗,以恢復森林覆蓋。

主要措施:

  • 選擇本土樹種: 使用當地原生樹種,以促進生物多樣性並適應當地生態環境。 
  • 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採取措施避免引入可能威脅本地生態系統的外來物種。 
  • 綜合管理: 結合自然再生與人工種植,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性。 

區別: 再造林著重於恢復先前存在的森林生態系統,通常在短期內進行,以促進碳吸收和生態恢復。

適用性和重要性: 在全球森林退化的背景下,再造林對於恢復生態系統功能、提高碳儲存能力和支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再造林項目不僅僅是種植幼苗,還包括一系列確保成功的活動,如收集種子、在苗圃中培育種苗,以及確定種植地點、時間和樹種。例如,在德克薩斯州,工作人員會收集野生灌木植物的種子;在夏威夷,則支持供應哈卡勞森林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幼苗的本地植物苗圃。

4.森林復育(Forest Restoration)

定義:一項綜合性的生態恢復策略,旨在通過多種措施將退化或破壞的森林恢復到健康且功能完整的狀態。

主要措施:

  • 控制外來物種: 積極管理和消除外來入侵物種,以防止其對本土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 恢復本土物種: 引入或保護本土樹種和植物,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恢復。 
  • 改善森林結構和功能: 透過間伐、補植等手段,重建多層次、多樣化的森林結構,提升生態功能。 
  • 土壤改良和水源保護: 進行土壤改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護水源地。 

區別:與再造林專注於在已砍伐或退化的區域重新種植樹木不同,森林復育是一個更為全面的過程,涵蓋了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旨在重建整體的生態功能和服務。

適用性和重要性:在當前全球面臨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背景下,森林復育提供了一種綜合性的解決方案。 它不僅有助於恢復生態系統的健康,還能增強其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和長期功能。

5.輔助自然再生(Assisted Natural Regeneration,ANR)

定義:一種森林復育方法,旨在通過減少干擾和提供保護,促進自然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加速退化土地的生態恢復。此法為成本效益高、適用範圍廣的森林恢復方法,對於促進生態系統健康和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措施:

  • 清除競爭性草本植物和灌木: 減少對本土樹種生長的競爭,為幼苗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 
  • 設立保護區域: 防止放牧、火災和其他人類活動干擾,確保自然再生過程不受干擾。 

區別:ANR利用自然再生的力量,通常成本較低,適用於退化但尚有種子庫的地區。

適用性和重要性: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ANR提供了一種經濟高效的森林恢復方法,有助於促進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恢復生物多樣性,並增強生態系統的碳儲存能力。

當前挑戰: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給自然再生過程帶來挑戰。在一些國家森林中,只有40%的再造林需求依賴自然再生,其餘60%需要人工種植。

6.再野化(Rewilding)

定義: 再野化是一種生態保護策略,旨在通過恢復關鍵物種和自然過程,讓生態系統恢復自我調節和演替的能力,從而增強其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 

主要措施:

  • 重新引入關鍵物種: 在適當的生態條件下,將曾經消失的物種(如大型草食性動物和掠食者)重新引入,以恢復生態平衡。  
  • 恢復自然過程: 促進自然火災、洪水等過程的恢復,這些過程對維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多樣性至關重要。  
  • 建立生態廊道: 通過連接孤立的生境,促進物種遷徙和基因交流,增強整體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和適應能力。  

區別: 與傳統的保護方法相比,再野化更強調恢復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通常涉及大範圍的土地和物種重引入,目的是讓生態系統恢復到更自然的狀態。 

適用性和重要性:在當前環境背景下,再野化被視為恢復生物多樣性和增強生態系統功能的一種創新方法。 特別是在大型保護區和生態走廊中,再野化具有重要潛力,有助於提升生態系統的韌性和自我維持能力。 

注意事項:然而,若管理不當,再野化可能對當地生物多樣性和居民生計造成負面影響。 荷蘭的Oostvaardersplassen(OVP)項目自1983年開始引入赫克牛、科尼克馬和紅鹿,最初未對種群數量進行管理,導致過度放牧和冬季大量動物死亡。 2018年,OVP的管理計劃進行了修訂,減少了食草動物的數量,以恢復生態平衡。 

因此,成功的再野化需要謹慎規劃和管理,確保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平衡。 這要求政策制定者、科學家和當地社區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可持續的再野化項目。 

7.農林復合(Agroforestry)

定義: 農林復合是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將樹木種植與農作物和畜牧業系統相結合,旨在同時獲得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

主要措施:

  • 林間作物種植(Alley Cropping): 在樹行之間種植農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森林農業(Forest Farming): 在森林冠層下種植藥用植物、食用菌等作物。 
  • 林牧共生(Silvopasture): 在同一土地上同時進行樹木種植和牲畜放牧。 
  • 河岸林帶(Riparian Buffers): 在河流和溪流沿岸種植樹木和灌木,以防止水土流失。 
  • 防風林(Windbreaks): 在農田周圍種植樹木,以減少風害並保護作物。 

區別: 農林復合不同於傳統農業或林業,它強調在同一土地上綜合利用樹木和農作物,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適用性和重要性: 在全球氣候變遷和土地退化的背景下,農林復合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助於提高農業生產力、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土保持,並促進農民的經濟收益。 

8.景觀復育(Landscape Restoration)

定義: 景觀復育是指在更大空間尺度上恢復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功能,促進物種遷徙和基因交流,從而提升整體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和韌性。這是一種綜合性的保護策略,在恢復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功能,並提升人類福祉。 

主要措施:

  • 建立生態廊道: 連接孤立的森林斑塊,促進物種遷徙。 
  • 綜合土地利用規劃: 協調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減少對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 
  • 恢復濕地和水體: 改善水質,提供生物棲息地。 
  • 控制外來物種: 防止外來物種入侵,保護本土生物多樣性。 

區別: 景觀復育著眼於整體生態系統的恢復,強調在區域或景觀尺度上進行規劃和實施,與單一地點的復育工作相比,具有更大的空間範圍和綜合性。

適用性和重要性:在當前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的背景下,景觀復育提供了一種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恢復生態功能,促進物種多樣性,並提高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


綜合上述,選擇適當的森林管理方法應根據特定地區的生態特徵、社會需求和經濟條件,制定量身訂製的策略。​無論是通過保護現有森林、恢復退化的生態系統,還是推行永續的農林業,這些方法都應根據實際狀況,採取最適合自然恢復的方案。​如此方能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確保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並確保森林在全球生態系統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撰文:Dr.ANDERSON戴慶華

avatar-img
1會員
14內容數
這是一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回歸山林的旅程,也是一場覺醒的實踐。 七歲前,森林是我的家,溪水呢喃、柴火溫暖,父母的辛勤刻印在山林間。離開後,我奔波逐夢,直到內心的召喚帶我回到這片土地。 於是,選擇「半林半聿 forinker」的生活,在森林裡復育生命,用筆點亮心燈。我願點燃篝火,讓每個願意回望自然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半林半聿 forinker 的其他內容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關注日益加劇,「自然正成長」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逐漸成為實現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重要策略。這一概念強調企業應該不僅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更要積極地恢復自然,促進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繁榮。以下將引用《IUCN 2020 ⋯⋯
自然正成長定義 Defining Nature Positive for Business 如果採用積極的自然目標或指標,所有企業都需要考慮採用以下十項核心原則。這些原則是實現所需變革的基礎。這些關鍵原則可用於企業制定行動以貢獻於「自然正成長」的全球目標:
何謂「自然正成長」? 大自然(包括水、生物多樣性、土壤/土地和空氣/氣候領域)不斷衰退,對社會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結構以不可持續的方式開採、生產、使用和消費有限的自然資源,助長了這一現象。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關注日益加劇,「自然正成長」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逐漸成為實現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重要策略。這一概念強調企業應該不僅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更要積極地恢復自然,促進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繁榮。以下將引用《IUCN 2020 ⋯⋯
自然正成長定義 Defining Nature Positive for Business 如果採用積極的自然目標或指標,所有企業都需要考慮採用以下十項核心原則。這些原則是實現所需變革的基礎。這些關鍵原則可用於企業制定行動以貢獻於「自然正成長」的全球目標:
何謂「自然正成長」? 大自然(包括水、生物多樣性、土壤/土地和空氣/氣候領域)不斷衰退,對社會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結構以不可持續的方式開採、生產、使用和消費有限的自然資源,助長了這一現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近年ESG興起對「藍碳」、「固碳」等討論,紅樹林復育也成為熱議選項。紅樹林作為藍碳生態系統的價值,包括高效的碳吸收和儲存、廣泛的地理分佈和跨世代的碳儲存效益。然,提及復育過程中仍需要更完善的方法學評估,避免過度影響既有生態環境、海岸陸域化等問題。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環境保護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金屬加工行業應採用植物性切削液的策略建議,以改善加工環境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社區參與在生態保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對生態永續的影響,以及分享成功的案例。社區參與能夠促進環保意識、整合多方資源、影響政策制定,並對生態永續產生積極影響。成功的案例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地。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和支持社區參與,實現更為全面和持久的生態永續。
Thumbnail
生態永續是指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同時保證未來世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以及環保產品植物性切削液的優勢,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ESG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包括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要素。在環境方面,管理氣候變化、資源使用和廢物處理等相關的環保問題至關重要。在社會方面,考慮社會整體的運行以及人群的需求和使用條件。而在公司治理方面,則需要關注政府、機關、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等議題。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幸福家園-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薦升簡、正升監、委升薦、員升高員訓練適用)/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近年ESG興起對「藍碳」、「固碳」等討論,紅樹林復育也成為熱議選項。紅樹林作為藍碳生態系統的價值,包括高效的碳吸收和儲存、廣泛的地理分佈和跨世代的碳儲存效益。然,提及復育過程中仍需要更完善的方法學評估,避免過度影響既有生態環境、海岸陸域化等問題。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環境保護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金屬加工行業應採用植物性切削液的策略建議,以改善加工環境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社區參與在生態保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對生態永續的影響,以及分享成功的案例。社區參與能夠促進環保意識、整合多方資源、影響政策制定,並對生態永續產生積極影響。成功的案例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地。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和支持社區參與,實現更為全面和持久的生態永續。
Thumbnail
生態永續是指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同時保證未來世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以及環保產品植物性切削液的優勢,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ESG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包括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要素。在環境方面,管理氣候變化、資源使用和廢物處理等相關的環保問題至關重要。在社會方面,考慮社會整體的運行以及人群的需求和使用條件。而在公司治理方面,則需要關注政府、機關、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等議題。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幸福家園-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薦升簡、正升監、委升薦、員升高員訓練適用)/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