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不是Netflix,不要讓別人的情緒隨意播控!

你的人生不是Netflix,不要讓別人的情緒隨意播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當主管的情緒,決定了你的職場天氣


辦公室裡,每個人都屏氣凝神,甚至連鍵盤聲都刻意放輕。主管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地坐在位子上。

「今天最好別去找他,不然會被噴得滿頭包!」同事低聲提醒。

你無奈地點點頭,內心卻忍不住想:為什麼主管的壞情緒,變成我們的集體焦慮?難道他的不開心,真的與我們有關嗎?

這樣的場景,在職場中屢見不鮮。有時是主管的情緒失控,有時則是同事的抱怨讓整個團隊烏煙瘴氣。如果我們不懂得建立情緒界限,就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甚至無意間成為情緒勒索的受害者。

 

情緒界限,為什麼這麼重要?


情緒界限(Emotional Boundaries)指的是,我們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為他人的情緒買單。當我們沒有清楚的界限時,職場中的這些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 情緒勒索,讓你無法做自己

    主管:「這個報告怎麼這樣?你讓我很失望!」
    你:「……」(內心焦慮,懷疑自己能力不足)

    當主管把「他的失望」丟給你,讓你承擔他的情緒負擔,你若無法劃清界限,可能會過度內疚,甚至懷疑自己的價值。


  • 別人的壓力,變成你的負擔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同事?每當他焦慮時,就會到處訴苦,彷彿你的責任就是安撫他的不安。而你明明手上還有自己的工作,卻不敢拒絕,生怕自己顯得冷漠無情。


  • 負面情緒傳染,影響整體氛圍

    一個團隊如果缺乏情緒界限,主管、同事的壞情緒就像病毒一樣傳播,影響大家的工作效率。長期下來,職場壓力倍增,甚至導致團隊士氣低落。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建立情緒界限呢?

 

學會這三招,擺脫他人情緒勒索


  • 覺察:這是「我的情緒」,還是「別人的情緒」?

    你是否曾經因為主管不滿的語氣,就覺得自己很糟糕?事實上,主管的不滿可能來自他的個人壓力,而不是真的對你有意見。

    行動建議: 下次當你感受到壓力時,先問自己:「這真的是我的問題,還是別人的情緒?」


  • 拒絕「被情緒綁架」,練習適度抽離

    有時候,我們會無意間承接別人的負面情緒,因為我們不想讓氣氛變得更糟。但真正成熟的做法是,理解對方的情緒,但不讓它影響自己

    行動建議: 面對情緒勒索時,可以這樣說:「我能理解你現在很沮喪,但這是你的情緒,我無法替你消化。」這樣既表達了同理,也明確劃清了界限。


  • 設定界限,學會適當說「不」

    職場上,不是每個人的請求你都需要接受。如果同事總是把負面情緒丟給你,而你已經不堪負荷,那麼適當拒絕是必要的。

    行動建議: 當有人想讓你承擔他的情緒時,你可以這樣說:「我現在手上有很多工作,可能沒辦法幫上忙,但你可以試試找其他方式舒緩情緒。」這樣可以避免過度消耗自己。

 

建立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職場成熟


「沒有人能讓你感到自卑,除非你允許。」——艾莉諾·羅斯福


當你能夠清楚界定自己的情緒界限,你將不再受制於他人的情緒起伏,而是能夠真正掌控自己的職場情緒。這不僅能讓你的工作更順利,也能讓你的人際關係更加健康。

建立清晰的情緒界限,讓職場關係更輕鬆,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65會員
275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