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雅的咖啡香瀰漫在室內,滿座的咖啡廳內,卻鮮少有吵雜聲,彷彿一種屬於森林的靜謐透過大片的落地窗滲了進來。微黃的燈光,讓室外與室內形成一種冷暖色調的變化,卻又顯得和諧。吧台前的客人,或是閉著雙眼嗅聞著眼前的咖啡豆、或是輕緩地磨著磨豆機裡的豆子、或是熱切地關注著吧台內的咖啡師一舉一動、或是張望著四周的布置、或是沈湎於這氛圍所勾起的種種回憶。而最讓人感到特別的是,這不同的行為背後卻懷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底蘊。細細品味著,那像是受到吧台內咖啡師的一舉一動所展現出來的從容,再加上吧台後方落地窗外的森林形成一種關於時間的獨有,於是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戲謔而童稚地搖了搖頭,只是想確認眼下不是夢境。原想再用手捏一下自己,可在那一剎那,濃濃的咖啡香撲鼻而來。原來前方的咖啡師正用著獨特的鶴嘴壺,熟練地將水「紡」成細絲,正緩緩地注入法蘭絨濾布中的咖啡粉中。就如同咖啡粉奮力地吸取水分一般,那當下倒也貪婪地吸了一口氣。關於咖啡因的嗅覺想像立刻在腦海裡盡職地發揮清醒的任務,解決了夢境與現實的拉扯,「森之時計咖啡館」之名堂而皇之地在心頭遊走。

而那只是開端,許許多多關於日劇「溫柔時光」的畫面旋即爭相湧上,那是關於親情的描繪、關於自我的反省,關於人與人間的單純與相信,還有最重要的是關於溫柔的學習與品嚐。「溫柔時光」是日劇極其著名的編劇家倉本聰先生的作品,劇中主要的場景正是眼下位於富良野的森之時計咖啡館。這棟位於森林之中的木造建築,精彩地詮釋著時間的魔法。誠如牆上所吊掛的一幅字,正是書寫著「森之時計」的意涵。這兒希望能夠傳遞森林的時間觀,在那季節的轉換裡,極其輕緩地踩踏著時間的步伐。

閉起眼睛啜飲一口眼前的咖啡,空間與記憶的魔法依舊主導著思緒,進而掙脫了味蕾的框架,舌尖的甜勾勒著四季時序變化的舞動,舌中的鹹則是牽引出人與人間相濡以沫的情感,舌邊的酸則是闡述著森林所孕育的豐富與驚奇,而舌根的苦則是宣告著生命本質所含藏的波折與精彩。沈迷著也陶醉著,隨著咖啡緩緩地滑入喉中,滿足地呵一口氣。睜開雙眼看著眼前的家人,心中的幸福感瞬間滿溢。這是一個夢吧!從十幾年前看完日劇之後,悄悄地放在內心角落的夢,那就是有一天能夠陪著家人一同觀看這齣日劇,並且還能浸淫在森之時計的溫柔時光中。總還記得夢想編織的過程中,曾數次輕笑著自己的癡傻與癲狂,因為那時連孩子都還沒出生呢!可是怎也想不到,過了十幾年,這夢竟然圓了。

猶記得當年觀看之時,印象極其深刻的一個段落。劇中由寺尾聰所飾演的湧井勇吉是一位傑出的事業家,雖然頗有成就可是卻不得不犧牲許多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家中遭到變故之後,他落寞而懊悔地選擇辭職,並且回到妻子的出生地開了這家咖啡館。當過往的老闆前來再次請他復職時,他堅定地回應著,過往他總努力地在更大的世界裡付出,如今他只想守護他周遭這個小小的宇宙。隔了十年再次觀賞日劇的過程中,聽聞這段對話內心依舊激動不已。這些年,經歷了許多事情,才漸漸懂得最惦記的、最在乎的仍是家人。那份守護之情,伴隨著咖啡的味道深植在腦海裡,關於幸福,也關於溫柔。

回想著這幾年,因緣際會下得以學習手沖咖啡的技巧,潛意識裡不知不覺地堅持採用法蘭絨濾布,甚至這兩年也全都改用手搖磨豆機,也許那都源於這出戲劇的眷戀吧!思慮至此,眼睛再次聚焦於吧台後方咖啡師的一舉一動,那份從容與自在挑起了內心的渴望。也在那當下突然憶起了曾經讀過關於從容的描繪,那是一種不允許偏離的自我約定,更是心靈渴求的真實。亦即談及從容那得要能先面對真實的自我,並且貼近與實踐。那是這些年反覆在心頭提醒的念頭,可眼下確有一種奇妙地感覺悄悄地醞釀著,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直到那環抱的氛圍沁入心頭,關於「溫柔」的發酵漸漸萌發。當「從容」、「自我」輕柔地連結上「溫柔」之時,突然有了不一樣的見地。當貼近自我、實踐自我方有從容的可能,那或許可以視為與己之間的生命態度。然則若是將焦點轉換成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那或許是溫柔最深切的質地。過往總以為所謂的溫柔,只是一份付出,一份在意,只是一種情感的刻畫。然則倘若少掉了自我作為後盾,那份溫柔背後往往很容易偷偷夾帶著一份期許、一份回報。被夾持的溫柔,或許仍是溫柔,但卻少掉了溫柔最核心的關鍵,自在與輕盈。所謂的溫柔該當是奠基於貼近自己所湧沛而出的情感,而非淘空自己交換而來的付出。因為真正的溫柔,不是給出,而是流淌,那是情的來回,那是心的踏實。那樣的體悟,也許是圓這一個緣最美好的註解吧!

極其不捨地踏出咖啡屋,看著外頭碩大的貓頭鷹雕像,想起了劇中老闆每每在大雪之後為雕像拂去積雪。彷彿走這麼一遭,也拂去了心頭的一些塵埃。回望著森林裡的咖啡屋,輕聲地告訴家人:「來過這兒,透過這美好的記憶,要常常記得提醒自己要學會溫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