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去年夏天,我發現淡水院子的一個角落,午後總是積水,地面也填不平。於是上網購買了兩款鳶尾花,想著種在那窪地應該很合適。
沒想到秋季過後,太陽完全照不到鳶尾花,它逐漸衰弱。
見狀不忍,我將它帶到新家。
新家的露台朝東,只有半日照。但植物和人其實沒太大差別,有人愛、關心,總是能夠強壯起來。
加上後來我購買了廚餘桶和活菌,每天適量補充液態肥,農曆年後,鳶尾花越發茁壯。
沒想到在倒春寒中,它綻放了❤️
✨✨✨
這幾天,我也在審視自己與創作的關係。尤其在上一週的職訓後,感覺能量耗盡,這一直讓我耿耿於懷。
最近有新的合作案,也一直想在創作上有所突破,但時間運用一直是我的罩門。雖然盛飯已經十五歲,但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事,做母親的哪能完全不管呢?我喜歡創作,但我更愛孩子和家庭。然而,產出的作品跟不上期望,說不焦慮是騙人的。
所以我又翻出自己的筆記【進階】兩本手記,幫你搞定『居家工作者』能量管理!
這套方法對我很有用!能快速找出工作與學習的癥結,尤其在時間控管上,能夠趨近精準。
實際操作一星期,這次我攤手了……
基本上,我已經沒有能運用的空閒。現在產文的時間,通常是壓縮我的睡眠得來的。
這樣不行。(嘆息……)
難過了一天後,我告訴我自己:
你沒有偷懶,你沒有拖延,不要再責怪自己了。
你只是一個凡人,當24小時都充分利用後,你得學會放手。
想通了這件事後,昨天我調整了方格子沙龍的架構:
將「素人寫小說到IP改編」合併到「如果在發表前就知道該多好」,分頁為「IP授權與價值」。
該寫的內容,我仍會撰寫。不過我得降低發佈的頻率與強度,才能延長創作生命。
昨天那篇給參賽者的建議,也花了我兩個小時。如果像IP授權前三篇那樣內容紮實,可能需要三、四個小時。週更目前無法達成,而且這議題比較小眾。
部分文章在方格子以類似打賞的金額月訂閱(因為現在還沒有單篇文章定價功能),更核心的發表,考慮在POPO或CXC進行單篇收費。
單篇收費制,對我這種有心但時間掌控不穩定的創作者比較有利,只要盡量創作就好,不會擔心後續時間接不上,欠了讀者文稿債那般罪惡感。
也將生活散文類合併到「紗紗醬」裡,讓發表的火力更集中。
今天有兩個朋友都告訴我,他們喜歡我的文章:
一位是感謝我寫了關於水晶體剝離的經歷,讓她也開始重視視力保健;
另外一位是喜歡我分享新加坡的小食,讓她立刻去查機票,準備跟老公一起去看魚尾獅!
兩個迴響都讓我覺得榮幸。
原本我是愛情小說作者,跟著時光的推移,目前定位開始模糊……
知道有讀者依舊喜歡自己的文章,有益他們生命的某些層面,似乎也是一種肯定。
在方格子,我也發表好多種類的文章。不知道你喜歡我寫什麼?
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