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才懂得這場無聲的交換
小時候,總有幾天特別不想去上學。
躺在床上,我捂著肚子,裝出痛苦的表情:「媽,我好像肚子痛……」媽媽皺著眉摸了摸我的額頭:「沒發燒啊?」
「可是我真的不舒服……」
她嘆了口氣,看了一眼時間:「好吧,那今天先請假,待在家裡休息。」
我躲進被窩裡,偷偷笑了出來,覺得自己計謀得逞。
當時的我,只覺得請假是一種輕而易舉的事情,只要有個合理的理由,就能躲開學校的功課、考試,甚至是那些讓人不舒服的人際關係。對我來說,請假意味著喘息的自由,而我從沒想過,對某些人來說,「請假」並非一個可以輕易選擇的選項。
長大後的某天夜裡,我半夜起床倒水,經過爸媽房間時,聽見了低低的咳嗽聲。
門沒關緊,我從縫隙裡看到,爸坐在床邊,正揉著自己的太陽穴,一臉疲憊。
「頭還痛嗎?」媽媽問。
「還行,早上吃的止痛藥應該快退了。」他低聲說。
「明天要不要請假?」
爸爸搖搖頭:「不行,工作太多了,請假會影響團隊。」
我愣在原地,突然想起,曾經的自己,是如何睜著無辜的眼睛,裝作生病來換取一天的自由。而眼前的這個畫面,卻讓我明白——原來,這世上並不是只有小孩才會「演戲」。
我們都在演戲,只是角色不同而已。
小時候,我裝病,不去上學。
長大後,他們裝健康,去上班。
這是一場無聲的交換。
小孩的世界裡,有退路;大人的世界裡,只有向前。
年幼的我們,知道有人會為我們兜底,所以我們有撒嬌的空間,可以肆無忌憚地「請假」。但當我們長大,開始肩負責任,才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會為我們按下暫停鍵。
生病的時候,工作還是要做完;疲憊的時候,帳單依然會準時寄來。
我們以為成長是學會堅強,卻沒想到,真正的成長是「無法示弱」。
但,這真的是唯一的選擇嗎?
當我們變成了大人,是否也該學會給自己一次請假的機會?
允許自己停下來,不是軟弱,而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原來,人生不該只是「撐著」,我們也值得擁有喘息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