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職場上的倉鼠嗎?原地衝刺,不代表你有前進?!
今天過得好嗎?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這樣的時候——
手邊有三個專案、一堆細節、五個群組訊息同時在跳,
客戶在催、主管在問、同事又突然丟來一個:「欸這可以幫我一下嗎?」 你腦袋像電腦開太多分頁,每個都在 loading,但沒有一個有結果。
你開始什麼都接、什麼都處理、什麼都想cover,結果一整天下來⋯⋯
不是前進了,而是像一隻在滾輪上拼命奔跑的倉鼠——看似動得飛快,但其實毫無進展。
這篇文章,要提醒你:不要用「看起來很努力」來取代「真正的掌控感」。
你需要的,不是更多速度,而是更清晰的方向與策略。
什麼是「倉鼠式工作法」?你中了幾項?
「倉鼠式工作法」指的是——
- 有事馬上反應:訊息一來就立刻回覆,沒有過濾與思考
- 一次開太多戰線:同時處理五件事,結果每件都卡住
- 用忙碌感掩蓋空虛感:看起來做很多,實際沒有完成什麼關鍵工作
- 每天都累,卻無法說出自己完成了什麼
你一直在動,卻沒有掌控節奏;你一直在努力,卻沒有決定方向。
忙得像倉鼠,卻看不見終點。
三個步驟,帶你跳出倉鼠滾輪,找回工作主導權
第一步:停下腳步,不再「什麼都做」
問題反思:
你是真的該處理這件事,還是只是怕別人失望?怕被說沒幫忙?還是只是習慣了馬上接球?
錯誤示範:「這個我也先回一下、那封信我也來處理一下、他既然問了我就幫一下…」
正確示範:「這件事真的現在需要處理嗎?它比我手上的工作更重要嗎?」
行動建議:
- 每次開始一件事前,先問:「這是我現在最應該做的嗎?」
- 為突發事項建立「優先判斷」機制:緊急?重要?可以延後嗎?
- 練習說「我等一下處理」或「這可以請某人協助嗎?」
倉鼠不會問自己該不該跑,牠只是不斷跑。但你可以選擇,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第二步:寫下重點,讓清單替代腦袋
問題反思:你知道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嗎?還是從早到晚都在「看到什麼做什麼」?
錯誤示範:「今天我先回信、再看看有什麼雜事…」
正確示範:「今天我有三件核心任務,分別是A、B、C,其他的等批次處理。」
行動建議:
- 每天早上5分鐘,寫下「今日三大重點」
- 所有非緊急雜務集中處理,一天設個雜務區段(如下午3點統一處理email)
- 若分心時,回來問自己:「這件事幫助我今天的目標前進了嗎?」
倉鼠會一直跑,不會規劃「終點」。但你不是倉鼠,你可以設定每一步該怎麼走。
第三步:設定邊界與主線,讓自己不再迷航
問題反思:這週你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如果有人臨時請你幫忙,你會怎麼決定是否接下?
錯誤示範:「很多事都蠻急的,我就一件一件先解決。」
正確示範:「我這週的主線是X,其餘如果不影響進度,就先排後。」
行動建議:
- 每週一設定本週主線:「本週我一定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 練習「任務守門員思維」:任何新任務,先問它是否影響你的主線
- 跟同事溝通界線:「我現在聚焦在XX,這件事可以之後再處理或協助找人幫忙。」
倉鼠只有滾輪,你有方向。練習設界線,是掌握人生的第一步。
越亂的環境,越需要「內在的秩序感」
親愛的你,不是倉鼠,也不該讓自己成為一直轉圈的生產機器。
你是能主導節奏的專業人士,擁有選擇的自由,也有設定方向的能力。
從今天開始,試著問自己:
- 我是不是總在第一時間回應,而不是先判斷優先順序?
- 我今天有沒有聚焦在三個最重要的任務?
- 我知道自己這週的主線目標是什麼嗎?還是誰找我,我就往哪去?
你不需要再原地衝刺,也不需要再累積那些無聲的疲憊。
收起那些無效的努力,放下看似有用卻消耗你的雜事。
真正有效率的工作,是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忙。
喜歡這篇內容請幫我按愛心和分享你工作為何忙碌的原因?也可以追蹤我,期待我們下一篇再見!